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737245
 建龍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中醫-中醫食療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中醫名詞術語大辭典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中醫-中藥用法十講
作者: 建龍 日期: 2015.07.10  天氣:  心情:
●第二講 發散藥

◎麻黃

麻黃的主要功用有四:1. 發汗散寒;2. 宣肺平喘;3. 行水消腫;4. 散
陰疽,消癥結。由於臨床上最常用為辛溫發汗藥, 所以一般都歸在發散風寒
藥中。
麻黃除了辛溫發汗、解表散寒以外,並有明顯的宣肺平喘作用。凡是風寒
外侵、毛竅束閉而致肺氣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都可用麻黃治療。即使是表證
已解,但仍喘咳的,還可以繼續用麻黃治療,這時可改用炙麻黃。生麻黃發汗
解表的效力大,炙麻黃發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較好。
用麻黃治療喘咳,最好配上杏仁。麻黃宣通肺氣以平喘止咳,杏仁降氣化
痰以平喘止咳,麻黃性剛烈,杏仁性柔潤,二藥合用,可以增強平喘止咳的效
果,所以臨床上有“麻黃以杏仁為臂助”的說法。喘咳的病人,如出現肺熱的
證侯(痰黃稠、喉燥咽乾、口鼻氣熱、遇熱則喘咳加重、苔黃、脈數等),則
需加入生石膏,或黃芩、知母等,以清肺熱而平喘。常用的方劑如麻杏石甘湯
、定喘湯等,可資參考。
麻黃除了解表平喘之外,還可以用它行水消腫。主要用於上半身水腫明顯
的,或頭面四肢水腫或急性水腫兼有表證的治療。麻黃可以溫宣肺氣、開發腠
理、助上焦水氣宣化而達到行水消腫的作用。用麻黃治水腫,可能出現以下情
況:
水從汗解而消腫;小便增多而消腫;大便水瀉而消腫;身有微汗出而
小便明顯增多而水腫消退。這與“肺主皮毛、肺布津液下輸膀胱、肺與大腸相
表裏,水腫病其本在腎,其標在肺”等理論有關。近些年來,根據這些經驗,
用越婢加朮湯(麻黃、生石膏、蒼朮、甘草、生薑、大棗)加減,治療腎炎病
的水腫,也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麻黃配熟地、白芥子、當歸等可以散陰疽,消癥結。麻黃溫通發散,氣味
輕清,外可宣透皮毛腠理,內可深入積痰凝血,《神農本草經》有“破癥堅積
聚”的記載。『外科全生集』的陽和湯(麻黃、熟地、白芥子、鹿角膠、炮薑
炭、肉桂、甘草)就是把麻黃(五分)、熟地(一兩)同用,來消散陰疽、痰
核、流注結塊的最好例子,並摸出了“麻黃得熟地而不表,熟地見麻黃而不膩
”的經驗。
根據這些經驗,我曾用麻黃、熟地、白芥子、桂枝、紅花、鹿角霜、炙山
甲等隨證加減,治療過肢端動脈痙攣病、閉塞性脈管炎等病,確能取得一定的
療效,僅供參考。
麻黃的用量一般是七、八分至二、三錢之間。治療水腫時常比一般用量較
大,可由三錢漸加至五錢,個別的還有時用到七、八錢,這時要配用生石膏八
錢至一兩半左右(生石膏與麻黃之比約為 3:1 ),以減少麻黃的發汗作用而
達到宣肺利尿的作用。
注意,肺虛作喘、外感風熱、單臌脹、癰、癤等證,均不可用麻黃。

◎桂枝

桂枝性味辛溫,有散寒解表的作用。常配合麻黃治療無汗的風寒感冒,有
助麻黃發汗解表的作用。配合白芍治療有汗的風寒感冒,有調和營衛,解肌止
汗的作用。
桂枝還能溫經、祛風寒、活血通絡。
可配合當歸、赤白芍、川芍、紅花、桃仁等,治療月經後錯或經閉不潮以及
行經腹痛、腹部癥塊等證;
配合片薑黃、防風治療因風寒阻絡、氣血不暢所致的肩臂疼痛;
配合赤芍、紅花、伸筋草等治療骨節拘攣難伸、肢體疼痛等;
配合羌活、獨活、防風、威靈仙、當歸、附片等,可治療風、寒、濕所引起
的關節疼痛、四肢疼痛,常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等病。
桂枝還有助心陽和溫化水飲的效能。
常配茯苓、豬苓、白朮、澤瀉、蘇子、桑皮、炙甘草,治療水飲凌心的心悸
、怔忡、浮腫等;
配瓜蔞、薤白、紅花、五靈脂,治療心陽不振而致的胸痹心痛。
近些年來,根據這些經驗,常用於治療心功能不全、心絞痛、心肌梗塞等
病。但要注意辨證論治,不可用於有熱證的病例。
桂枝有橫通肢節的特點,能引諸藥橫行至肩、臂、手指,故又為上肢病的
引經藥。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特殊情況下也可用到五錢至一兩。

◎荊芥

荊芥味辛、性微溫,有發汗解表的作用。
配防風、蘇葉,用於辛溫解表;
配薄荷、銀花、桑葉,用於辛涼解表;
配防風、當歸、川芍、蘇梗,用於產後受風。
荊芥與其他辛溫解表藥不同的是風寒、風熱的表證,都可以應用。
荊芥還可以透疹、止癢、治皮膚病。
配蟬衣、葛根、薄荷等,可治麻疹不易透出;
配赤芍、蒼朮、黃柏、白蘚皮、苦參等,可治風疹、濕疹、疥、癬等。
荊芥兼能清血分伏熱,有理血止血作用。
配地榆、槐花炭,可用於治療便血;
配藕節、黑山梔、白茅根,可治衄血;
配當歸、益母草、棕炭、川斷炭,可治月經過多、崩漏、產後失血;
配紅花,可行惡血等。
用於止血時,須炒炭用。
本品莖穗同切生用,稱荊芥;只用其穗稱生芥穗;炒炭用時散頭部的風邪
;荊芥炭和芥穗炭適用於止血,並可治療產後失血過多和血暈症。需選用哪一
種,處方時要寫清楚。
用量一般是一至三錢。治產後失血而血暈時,可用芥穗炭一兩,單味水煎
服。

◎防風

防風是最常用的辛溫發汗劑。配荊芥、蘇葉,治療感冒風寒的表證。防風
袪風解表治全身疼痛的效果比荊芥好,荊芥袪風解表發汗的作用比防風明顯,
臨床上常常是荊芥、防風同用。
防風有袪經絡筋骨中風濕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寒濕痹、周身骨節疼痛、
脊痛項強、四肢攣急等症。這時常與羌活、獨活、當歸、苡米、威靈仙、伸筋
草、雞血藤等配合應用。
防風還有明顯的袪風解痙作用,可用於治療肝風內動、風痰上擾、破傷風
等引起的咬牙、吊眼、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等症。這時要與全蠍同用,防風能
增強全蠍祛風止痙的作用。還可隨證配用藤、蜈蚣、僵蠶、白附子等。
防風還用於肝鬱侮脾而致腹痛、腹瀉的治療。常配合白朮、白芍等同用,
例如痛瀉要方(防風、白朮、白芍、陳皮),就是治療這類疾病常用的方劑。
防風還有治療腸風便血的特殊作用。反覆發作、日久不癒的大便下血,前
人經驗認為是大腸有風邪,可在對症藥方中,加入防風,每收良好的效果。常
配合地榆炭、槐角炭、炒槐花等同用。
用量一般二、三錢。陰虛火動的頭痛不宜用。

◎紫蘇

紫蘇氣味芳香,主要用於解表散寒,但兼有芳香理氣、和胃止嘔的作用。
常用它治療兼有胸悶、嘔吐、胃部不適的風寒感冒(即俗話說的“停食著涼”
)。常同藿香、荊芥、防風、陳皮、神麴等配合應用,例如藿香正氣散。
從近些年的臨床經驗來看,本藥常用於急性胃腸炎的治療。解表散寒用蘇
葉,行氣寬中用蘇梗,和胃止嘔用紫蘇(梗葉齊用),降氣消痰用蘇子(要略
炒搗碎用)。蘇梗還有理氣安胎的作用,常用於妊娠嘔吐、妊娠腹脹等的治療。
紫蘇有香氣,能芳香辟穢、袪暑化濁,解魚蟹毒,所以也常用於暑濕穢濁
、魚蟹中毒而致的胸悶、嘔吐、腹痛等的治療。
蘇子下氣消痰的作用比較明顯,善治肺氣喘逆、痰嗽等症,但脾胃氣虛常
有腹泄者忌用。紫蘇配獨活、蒼朮、檳榔,可用於腳氣病;配生石膏、白芷,
可用於口臭病。
常用量是二、三錢。用蘇葉時,一般要寫明“後下”。

◎羌活

羌活的主要功用有三:1. 辛溫解表;2. 祛風勝濕; 3. 升太陽經和督脈
經的陽氣。
羌活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表證,對身冷無汗、頭痛明顯的有顯效。由於羌
活兼有勝濕的作用,所以對夾有濕邪的感冒(惡寒、發熱、身體沉重、骨節疼
痛、嗜臥、不願轉動翻身)具有特效。
羌活除用為辛溫解表藥外,“祛風濕”也是它的一大特點,對治療風濕相
搏而致的全身骨節疼痛,頸項疼痛,脊背強痛,脊柱骨節疼痛等,有良好作用
。根據這種經驗,近些年來多用它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
炎等,也都取得一定的效果,常與獨活、桂枝、赤芍、紅花、威靈仙、苡米、
松節等同用。
羌活祛風濕與獨活不同。羌活偏於祛上半身的風濕,善治脊、項、頭、背
的疼痛。獨活偏於祛下半身風濕,善治腰、腿、足脛的羌活與桂枝都能祛風散
寒,但羌活善於祛散頭項脊背部的風寒,而桂枝則善於祛散肩臂手指的風寒。
羌活:
配片薑黃、桂枝,可治肩、臂、手等部位的風濕疼痛;
配荊芥、防風,治風寒感冒、頭痛、無汗,尤其對後頭部疼痛明顯的,效果
更好;
配蒼朮,治頭痛如裹;
配菊花、白蒺黎、蔓荊子,治受風目赤。
羌活又常用為治療上半身疼痛和後頭部疼痛的引經藥。
羌活的常用量是八分至三錢。本品辛溫燥烈,由於血虛而致全身空痛、虛
弱乏力者禁用。

◎獨活

獨活也有辛溫發散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所引起的頭痛、惡寒、發
熱、身體疼痛、腰腿酸痛等症。但由於獨活祛風勝濕的作用較為明顯,故臨床
上,常把它用為祛風濕、治痹痛的藥。可與威靈仙、防風、秦艽、豨簽草、松
節、透骨草等同用。我常用它配合桑寄生、川斷、補骨脂、威靈仙、牛膝、澤
蘭、紅花、附片等,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偏於虛寒性者效果較好,尤其是對腰痛
、腿痛,效果更為明顯。一般用法是:上半身疼痛明顯者用羌活;下半身疼痛
明顯者用獨活;全身疼痛者,羌活、獨活同用。
獨活發散解表的力量不如羌活。獨活配細辛能治療少陰頭痛(頭痛、目
眩、痛連齒頰部,或見風即痛);配牛膝、木瓜、蒼朮、地龍、五加皮、川
續斷,可治兩腳風濕疼痛、軟弱、難於行走。獨活配黃柏炭、川斷炭、桑寄
生,還可用於子宮出血。
一般用量為二、三錢;個別體壯而病重者,可用至四錢;外用為風濕痛、
骨節痛的薰洗劑時,可用到五錢至一兩。外用為薰洗劑時,常與桂枝、透骨草
、烏頭、當歸、紅花、防風、生艾葉等配合使用。
血虛頭痛,腎虛腰痛,陰津不足等證,均不宜用。

◎白芷

白芷性味辛溫,有散風、除濕、通竅、排膿、止痛五大功能。
1.散風:白芷辛溫發散,能治療風寒感冒,尤其是頭痛重的,更為有效。還能治
風疹瘙癢,時起時落。
2.除濕:白芷氣味芳香燥烈,燥可勝濕,有除濕作用。可用於寒濕下注所致的白
帶,常配合蒼朮、炒苡米、茯苓、樗白皮、白雞冠花等同用。對脾虛濕
盛所致的久瀉,也有治療作用,可與肉豆蔻、訶子、茯苓、芡實等同用

3.通竅:白芷辛香走竄,有芳香開竅的作用。常用於通鼻竅,治療鼻塞不通,鼻
流腥臭膿涕(鼻淵)等,常與細辛、蒼耳子、辛夷、薄荷等配合應用。
臨床上常用這些藥隨證加減治療各種急、慢性鼻竇炎、鼻炎等,每收良
效。
4.排膿:白芷還有消毒排膿,生肌長肉,去腐生新的效能。可配用丹皮、冬瓜仁
、敗醬草、紅藤、生大黃等,治療腸癰(包括急性闌尾炎)。配赤芍、
紅花、公英、地丁、野菊花、銀花等,治療癰腫瘡瘍。例如消瘡飲(舊
名仙方活命飲,銀花、防風、赤芍、貝母、山甲、花粉、甘草、乳香、
白芷、沒藥、皂刺、歸尾、陳皮)中,就有白芷,是外科常用的著名方
劑。
5.止痛:白芷善治各種頭痛,尤其是對前頭痛或眉稜骨處疼痛。有顯著效果。除
能治頭痛外,還可用來治牙痛、胃痛、瘡瘍痛。但要注意辨證論治隨證
加減藥物,配合使用。
白芷與細辛都能止牙痛,但細辛偏治齒髓疼痛,或夜間牙痛,白芷偏治齒
齦連面頰部腫痛的牙痛。
近些年來,有的使用白芷治療潰瘍病的胃痛,除白芷的止痛作用外,它的
生肌長肉、去腐生新的作用,是否對本病也有一定的影響,尚待進一步研究觀
察。
常用量為一至三錢。
血虛有熱或陰虛火旺者忌用;癰疽已潰者也宜少用,以免耗傷氣血。

◎高本

本也有辛溫發散的作用,主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頭頂疼痛。頭巔頂
處為督脈經所過之處,本散督脈經風寒,善治頭頂痛;羌活散太陽經風寒,
善治後頭痛;白芷散陽明經風寒,善治前頭痛;川芎搜少陽經風邪、解少陽經
血鬱,善治兩側頭痛。
本能直走頭頂部,故又為治頭頂部疾病的引經藥。但又因督脈經與腎經
相連,故本品也能治風寒侵入腰部而致的腰脊冷痛。
用量一般為五分至三錢。

◎細辛

細辛氣味辛溫,有發散風寒的作用,可用於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惡寒、發
熱、全身骨節疼痛。常與荊芥、防風、羌活、蘇葉等配伍應用。本品有升浮之性
,故又可用於頭面部諸風百疾。
細辛的主要特點是有竄透開滯的效能。“辛”味能“開通”,可用它開胸中
滯氣,通肺竅,疏通關節,而治療咳逆上氣,寒痰喘嗽,眼風流淚,鼻塞不聞香
臭,風寒痺痛等證。
細辛可入心、腎、肺、肝四經, 故:
與桂枝、薤白、當歸、丹參同用可治胸痺心痛;
與獨活、桑寄生、川斷、烏藥、當歸同用,可治腰、膝、腹部疼痛;
與乾薑、五味子、半夏、麻黃、杏仁同用可治寒飲犯肺的咳喘;(即小青龍湯)
與當歸、赤芍、川芎、紅花、白芷、瓜蔞同用,可治婦人乳結疼脹,經血不行;
與草決明、石決明、羊肝、木賊草、夏枯草同用,可治目痛,目癢,流淚等。
蠶砂也能通凝滯,但偏用於祛風濕滯於肌肉而致的肌肉疼痛。細辛主要是搜
風濕寒邪滯於肝腎而致的筋骨疼痛。獨活善搜腎經氣分伏風,細辛善搜肝腎血分
風寒。
細辛的常用量是三分至一錢,一般不超過一錢。前人有“細辛不過錢”的說
法,但這是指單服細辛而言。在與其他藥物配伍應用時,可視具體情況而定,臨
床上也有在處方中用一錢半、二錢、甚至三錢的。但須仔細分析,根據病情需要
而定,不可貿然地使用大量。

◎辛夷

辛夷氣味辛溫,有祛風通竅的作用,尤善於通鼻,以散風寒。故常用於通
鼻竅,為治鼻病的要藥。例加:治風寒感冒的鼻塞不通,可配合細辛、荊芥、
防風、蒼耳子同用;治鼻炎、鼻竇炎,可配合白芷、細辛、蒼耳子、川芎、菊
花、銀花同用。臨床上遇有鼻淵(鼻塞、流腥臭膿涕)、鼻鼽(音求,鼻流清
水涕)、鼻塞(鼻中生肉窒塞鼻孔)、鼻瘡、鼻塞流涕等,都可隨證配伍應用

蒼耳子也能治鼻病,但偏於散頭部風濕,兼治頭風頭痛;辛夷則偏於散上
焦風寒,開宣肺竅。
細辛也有辛通走竄的作用,可通全身之氣,但偏於入心腎兩經。辛夷則以
通上焦之氣為主,但配合桑枝、桂枝、松節、紅花等也可通利關節。白芷也能
芳香通竅,但主要散頭面的風寒而治前頭痛、鼻塞。辛夷則善於散上焦風寒,
宣肺而通鼻竅。
辛夷配鵝不食草、蒼耳子、白芷、薄荷、梅片為細末,用少許搐鼻用,可
治鼻塞不聞香臭,鼻炎、鼻竇炎等。
辛夷內服用量一般為二、三錢。陰虛火旺者忌用。

◎ 蒼耳子

蒼耳子性味甘溫,有祛風、通竅、散結等作用。臨床上常用於以下三種情況

1.祛風濕:用於治療風濕所致的周痺(全身疼痛),四肢拘攣,常配羌活、透骨
草、威靈仙、苡米等同用。治風濕頭痛也有良效。
2.通肺竅:用於治療鼻塞不通,鼻炎,鼻竇炎,鼻流涕不止等,常配辛夷、白芷
、細辛、川芎、菊花等同用。
3.治皮膚病:蒼耳子有祛風止癢散結的作用,用於治療各種癬、疥、癢疹及麻風
等。
另外,秋季採新鮮蒼耳子,連莖帶葉切碎,加水煮,取汁熬膏,攤於布上,
貼肚臍及囪門處,可治小兒疳疾,肚大黃瘦,兩目少神,消化不良等症;也可用
此膏貼瘰歷,有消瘰歷、腫塊(如淋巴結核等)的作用。
用量一般為二、三錢。本藥有小毒,不宜使用太大量

◎ 香薷

香薷味辛,性微溫,能解表祛暑化濕,利水消腫。主治夏季感冒暑濕的表
證,症見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身痛或腹痛、吐瀉等。常與荷葉、扁豆、佩
蘭、藿香等同用。並可用於治療水濕浮腫,小便不利者(如急性腎炎浮腫等)。
扁豆健脾化濕而消暑;荷葉升達清氣而消暑;香薷散利濕濁而祛暑。冬季
傷寒的表證,解表用麻黃;夏季傷暑的表證,解表用香薷。
用量一般為一、二錢,體壯病重者也可用三錢。體弱易出虛汗者忌用。

◎ 生薑

生薑味辛,性微溫。常用於解表發汗、發散風寒的方劑中,以治風寒感冒。
可配伍麻黃、荊芥、桂枝、蘇葉等同用。也可單用生薑一味,切碎,加紅糖適量
煮湯飲服,治風寒感冒。前人經驗中有“行陽分而發表散寒,宣肺氣而解鬱調中
,暢胃口而開痰下食”的記載,可資參考。
生薑配半夏有明顯的和胃止嘔作用,並可解半夏毒。生薑也可解南星毒。生
薑與大棗同用,能益脾胃元氣,溫中祛濕;與白芍同用能制白芍之寒而溫經止痛

生薑汁可化痰止嘔,用於治風痰口噤不語,風痰阻滯經絡半身不遂等證。這
時常配竹瀝汁同用。一般用法是:竹瀝汁一兩兌入生薑汁六、七滴,分兩次服。
乾薑溫中祛寒、溫肺化飲。炮薑溫經止血。生薑發散風寒,並能止嘔。煨薑
治胃寒腹痛,和中止嘔,比乾薑而不燥,比生薑而不散。要注意根據病情,分別
選用。
生薑皮有行水氣、消浮腫的作用。可配冬瓜皮、大腹皮、桑白皮、豬茯苓等
同用。
生薑的用量一般是二、三片,或一錢至三錢。
乾薑、煨薑、炮薑一般用量是五分至二錢。特別情況可用至三、四錢。
生薑皮常用量是三分至一錢半。

◎ 薄荷

薄荷主要用為辛涼解表藥,有辛涼發汗的作用。常用它治療風熱感冒,頭暈頭
痛,咽喉腫痛等。多與荊芥、銀花、桑葉、菊花等同用。
薄荷有發散風熱的作用,故可用於由風熱引起的風疹、皮膚癢疹、麻疹等。這
種情況常與連翹、赤芍、白蘚皮、苦參、蟬衣等同用。薄荷尚能清肝明目,用於肝
鬱化火目赤腫痛、視物模糊、頭痛頭暈等證。常配菊花、冬桑葉等同用。
對於薄荷的用途,大家多注意使用它發散風熱,清肝明目的作用,而常不注意
它能消食下氣、消脹、除霍亂吐瀉的作用。這種情況常與木香、檳榔、大腹皮、焦
三仙、草蔻等同用。
薄荷配地骨皮、銀柴胡、秦艽,能退骨蒸癆熱;配桑白皮,能瀉肺熱;配四
物湯(地黃、當歸、白芍、川芎)能調經順氣,例加逍遙散(柴胡、白朮、茯苓
、當歸、白芍、炙草、陳皮、薄荷、煨薑)中,也用薄荷以助散鬱調氣之力。
桑葉、薄荷都常用為祛風清熱藥,但桑葉偏於涼血清熱,疏風明目。薄荷則
偏入氣分,富有辛涼解散的作用。
久病、大病之後,不可用薄荷,以免出汗不止。
一般用量為五分至二錢,病較重者,也可用三錢

◎ 菊花

菊花甘苦微寒,有疏風散熱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溫初起,風熱感冒,頭
痛、目赤等。
菊花也是眼科常用的藥物,主用於治療肝經風熱、目赤腫痛、兩目昏花、
見風流淚、目生雲翳等,有清利頭目的作用。常配伍黃芩、密蒙花、草決明、
青箱子、木賊草、桑葉、蟬蛻等同用。對肝陽上亢、肝風上擾所致的頭暈、頭
痛,也有治療作用,常與生石決明、白蒺藜、生地、白芍、蔓荊子等同用。
菊花、薄荷都能散風熱、清頭目,但薄荷偏於發散,辛涼發汗的力量大於
菊花。菊花則偏於清肝熱,祛肝風,並有養肝明目的作用,可以常用。薄荷則
沒有養肝之效,不能久服。
菊花還有清熱解毒治疔腫的作用,為外科常用藥。一般常與銀花、連翹、
公英、地丁等同用。這種情況有時用野菊花。
菊花的用量一般為二、三錢,特殊情況也可用到四錢或五錢。

◎ 牛蒡子

牛蒡子辛苦而涼,有散風除熱,宣肺透疹,清熱解毒的作用。
牛蒡子配桑葉、菊花、銀花、薄荷,可以治療風熱感冒及溫病初起的表證
,對兼有咳嗽、喉痛、咽癢的尤為有效。小兒麻疹時,加果肺經鬱熱,咳嗽、
咽喉紅痛、麻疹出不透,這時可用牛蒡子宣肺透疹,常與荊芥、蘆根、黃芩、
蟬退、葛根、桔梗、薄荷等同用。
牛蒡子有清熱解毒作用,常用於咽喉紅腫疼痛,如急性扁桃體炎、喉炎、
咽炎等。常與山豆根、玄參、桔梗、甘草、黃芩等同用,也可配合銀花、連翹
、苦參、歸尾、赤芍等治療瘡瘍腫毒,並能促進癰結的部分消散。
常用量為一錢至三錢。要注意脾胃虛寒、經常泄瀉的入不可用。

◎蔓荊子

蔓荊子性味辛涼,主用於散風清熱、涼肝明目、治頭痛。蔓荊子配荊芥、
薄荷、菊花、牛蒡子等,治療感受風熱所致的頭痛、發熱、口痛、面腫等症,
具有辛涼散熱的作用。本藥能散上部風熱,所以凡因風熱上犯而致的頭痛、目
赤、目昏均可。用本品配合桑葉、菊花、草決明、青箱子、薄荷等進行治療。
蔓荊子最大的特點是能散頭部風熱而治頭痛。尤其是對發於頭部兩側近太
陽穴處的頭痛。臨床上常與荊芥、防風、菊花、白蒺藜等同用。單用蔓荊子泡
酒飲服,也可以治療慢性頭痛。配養血祛風藥,如當歸、川芍、白芍、熟地、
羌活、防風等,也可用於治療頭風頭痛。
本常用於治風寒頭痛;白芷常用於治風濕頭痛;蔓荊子常用於治風熱頭
痛。
白蒺藜偏用於肝風上擾而致的眩暈頭痛。蔓荊子偏用於風熱上攻而致的頭
沉昏悶、頭痛。
用量:一錢半至三錢。注意:凡屬於血虛而致的頭痛、目痛均忌用。

◎浮萍

浮萍為辛寒發汗藥,本品輕浮升散,可用於風熱表證,症見發熱、頭痛、
無汗、口渴、咽痛、脈浮數等,用一般辛涼解表劑不能發汗者。可配薄荷、黃
芩、荊芥、杏仁、淡豆豉等同用。因本品疏風散熱、善達肌表,故常用於治療
熱邪鬱於肌表而致麻疹不透者。可與牛蒡子、蟬蛻、薄荷、葛根等同用。也可
用於治療風熱癮疹(蕁麻疹等)。
浮萍除辛寒發汗而散熱外,還有宣肺利水而消水腫的作用。適用於全身水
腫而兼發熱者(如急性腎炎水腫等)。
一般用量為五分至二錢;個別重症可用到三錢;鮮的可用三至五錢,入湯
藥煎服(後下)。
體虛自汗者忌用。

◎蟬蛻

蟬蛻鹹寒,有四大功用:
1.發散風熱:適用於外感風熱、溫病初起等證,常與金銀花、連翹、薄荷
、菊花等同用。兼有音啞、咽痛者,效果更好,常與桔梗、胖大海、射干等同
用。
2.透發麻疹:適用於小兒麻疹發熱而疹出不透者,用蟬蛻散熱透疹,可防
熱毒內陷。常與牛蒡子、銀花、薄荷、蘆根、葛根等同用。配防風、荊芥、浮
萍、白蘚皮、赤芍等,也可用於治療風疹(蕁麻疹等)。
3.祛風解痙:適用於破傷風、高熱驚厥、顏面神經麻痺等,有祛風止抽、
緩解痙攣的作用。常與全蝎、藤、蜈蚣、僵蠶等同用。
4.退翳明目:適用於風熱攻目,目赤目昏、目生雲翳之證。常與菊花、木
賊草、桑葉、草決明、蔓荊子等同用。蟬蛻善於散風熱、退翳、透疹、祛風解
痙。
蛇蛻有小毒,善於除風邪,亦善退翳膜,多用於治療皮膚疥癬、搔癢等皮
膚病。
一般用量為八分至二錢;體壯邪盛者可用至三錢;治破傷風時可用到八錢
至一兩。視具體情況而定。
注意:虛證、孕婦及無風熱者,不用。


● 第三講 瀉利藥

本講介紹的內容,包括瀉下藥、利尿袪濕藥、通利關節藥和逐水藥。至於寒性
瀉火藥,則放在以後“寒涼藥”中講述。

◎ 大黃

大黃性味苦寒,有瀉血分實熱,下腸胃積滯,推陳致新的作用,故臨床上常用
它通便瀉火、消癰散腫、清熱燥濕、活血通經。但最常用於瀉下。
急性熱性病人,如五、六天或七、八天不大便,證見高熱不退,下午熱重,陣
陣汗出,晚間神昏譫語,撏衣摸床,腹部脹滿、痞硬拒按,舌苔黃厚或黃褐焦黑,
脈象重按有力,此為火熱積結於腸胃之證。這時可急用生大黃、芒硝、厚朴、枳實
,攻下瀉火。患者瀉下一、二次稀便,常可熱退症除。
胃火駁盛的人,口舌生瘡,口渴咽燥,齒齦腫痛,大便秘結或衄血、吐血者,
可取生大黃一、二錢,用開水浸泡 20 ~ 30 分鐘,取汁飲服,每日二次,連用二
、三日,可通便瀉火而使病癒。凡大便乾秘,數日不行的實證,需用通便者,都可
用此法。
熱痢初起,由於腸胃濕熱積滯而裡急後重、大便不爽,可用生大黃配黃連、
木香、檳榔等,瀉除腸胃積滯,其痢可止。此即“通因通用”之法。
大黃還有散腫消癰的作用。凡癰腫熱痛不消,可用大黃內瀉毒熱、推蕩壅滯
而使癰消腫散。這時常與赤芍、歸尾、銀花、連翹、丹皮等配合應用。例加:
大黃配白芷為丸內服,可治頭背部的癰毒;
配丹皮、桃仁、芒硝、冬瓜子、赤芍等,可治腸癱(闌尾炎)。
近些年來,用大黃牡丹皮湯加減,治療急性闌尾炎已收到良好效果。
大黃還可用以清熱除溼。例如治療黃疸(陽黃)時,除用茵陳、梔子、車前
子、黃柏等藥外,再適當配入大黃,則可加速清熱除濕和退黃疸的效果;再如用
大黃粉外撒,可治療黃水瘡、濕疹等。
女子由於內有瘀血而導致月經閉止不來,肌膚乾燥失榮,瘦弱少食,小腹滿
,目珠青黯,盜汗等症(俗稱乾血癆),可用大黃蟲丸治療,每服一丸,一日
兩次【大黃蟅蟲丸是前人的經驗方,市面上有成藥出售,以大黃、黃芩、甘草、
桃仁、杏仁、赤芍、生地、乾漆、虻蟲‧水蛭、蠐螬(金龜子的幼蠱)、蟲(
即地鱉)組成】。大黃能入血分,其性沉降下行,故婦女因血瘀而月經閉止不行
者,可在調經藥中加入大黃以活血通經。
另外,大黃配甘草還有止吐的作用。我曾用生大黃配生甘草(大黃甘草湯)
,結合生赭石、旋覆花、半夏、黨參,檳榔等,治療神經性嘔吐,取得了滿意的
效果,僅供參考。
黑白丑瀉下,有小毒,主要是攻逐腹部積水。大黃瀉下,主要是推蕩腸胃積
滯、熱結。
巴豆、大黃均為峻瀉藥。但巴豆性熱,大黃性寒。
大黃生用則瀉下的力量猛烈(所以攻下的方劑中,常用生大黃,且往往註明
“後下”);酒炒(或酒浸‧酒洗)則能達身體上部而驅熱下行,酒洗並能助其
瀉力(目赤、牙痛、口瘡、胸中焚熱者適用);蒸熟則瀉力和緩,適用於老年人
及體弱者;炒炭可用於大腸有積滯的大便下血,有止血作用。
大黃合芒硝同用,可使瀉下之力增強而且快速;
配黃芩、梔子瀉肺火;
配黃連瀉心火;
配龍膽草瀉肝火;
配生石膏瀉胃火。
用量一般為三分至三錢;但個別病例,有時也可用到四、五錢。
元氣不足,胃虛血弱,病在氣分及陰虛便燥者,均不宜用。
遇有怵(chu ,音觸,恐懼之意)服湯藥、每喝湯藥即吐者,把湯藥煎好後
,可先用大黃三分、甘草二分,煎水一小杯,慢慢喝下,服後約過 20 分鐘如不
吐,再服原來的湯藥即可不吐,已試多人,有效,附此供參考。

◎芒硝

芒硝苦鹹性寒,為鹽類瀉下劑。主用於治療熱邪熾盛所致的大便秘結,常和大
黃同用。本品使腸中水分增多、軟堅潤燥,大黃推蕩積滯,二藥合用,瀉力可以增
強,攻下的藥效可以加速。
本品除瀉下外,尚有軟堅破血的作用。可配合當歸、紅花、桃仁、川芎等,
治療婦女血瘀經閉;配蒼朮、白朮、三稜、蒼朮、牡蠣、鬱金、丹參、山楂核等
,治療腹中癥瘕積塊。
芒硝煎水可作為外洗劑,用於治療目赤、痔瘡等。配硼砂、冰片等研為細粉,
可外用治療口舌生瘡;或吹喉用,治療咽喉腫痛。
芒硝與萊菔同煎,過濾,冷卸後析出結品,經過風化而成為白色粉末,叫做“
元明粉”。元明粉的瀉下作用比芒硝較緩和,治療作用大致相同。多用於熱較輕體
較弱者。
用量:芒硝一般一次為一錢至二錢;元明粉一次量為一至三錢,均可用湯藥沖
服。
無熱邪結滯及年老體衰者忌用。

◎番瀉葉

番瀉葉味甘苦,性寒涼,是一種使用方便的瀉下藥。治療火熱內結的便秘
,可取本品二、三錢,用開水浸泡約半小時,取汁分兩次飲服,隔 4 至 5 小
時服一次(服第一次如即瀉下,第二次即可停服)。
習慣性便秘者,可於每日睡前(或早晨)服一次即可。元氣不足,胃虛血
弱,病在氣分及陰虛便燥者,均不宜用。
本品小量使用可清除胃熱而開胃進食,適量應用可瀉下通便,過量服用會
引起噁心,甚至嘔吐。通便瀉下一般用二至三錢,或用水泡服或入湯藥煎服。
番瀉葉的瀉下作用,可通過乳汁使哺乳的小兒瀉肚;本品還有使身體下部
充血的作用。故授乳婦忌用;婦女月經期、孕婦及有痔瘡者都不適用。

◎蘆薈

蘆薈味苦性寒,有瀉下作用,並能涼肝明目,消疳積,清熱殺蟲。
蘆薈能入肝經血分,有通月經的作用,可配合當歸、川芎、熟地、茜草、
紅花等,治療婦女經閉。並能涼肝明目,配草決明、青箱子、生地、白芍、夜
明砂、石斛等,可治血熱目昏。
蘆薈配合胡黃連、焦三仙、使君子、蒼朮、白朮、雞內金、茯苓、檳榔、
黃芩、黨參等為丸劑服用,可治療小兒疳積、蟲積所致的面黃消瘦、肚大青筋
、下午低熱等症。
前人經驗認為蘆薈引藥入肝的效力最快,近幾年曾用蘆薈一分左右,為末
,裝膠囊中,隨湯藥(柴胡、黃芬、半夏、焦三仙、檳榔、白蒺藜、皂刺、紅
花、草豆蔻、炒萊菔子等)吞服,治療慢性肝炎,對恢復肝功能及消除症狀均
有一定作用。對兒童肝炎,肝功能長時期不恢復者,也可用本品配合胡黃連、
柴胡、黃芩、黃連、焦三仙、蒼朮、檳榔、炒內金、紅花、茜草、半夏、枳實
等,做為蜜丸服用二、三個月,可漸見好轉。以上體會,僅供參考。
蘆薈作為瀉下劑治療熱結腸胃時,每用二分左右即可致瀉。也有個別的人
,用一分即瀉,使用時須視具體情況而斟酌。作為通經、涼血、消疳、殺蟲劑
時,每次約有將近半分左右即可。小兒用量更要酌減。因本品味極苦,故常把
它研為細粉,裝入膠囊中,隨湯藥吞服。一般不入湯劑煎服。小兒一般多入丸
藥中使用蘆菅有破血作用,孕婦忌用。

◎巴豆

巴豆辛熱有毒,瀉寒積、逐痰癖,為峻瀉猛劑。用於腸胃中有寒痰積聚,
食積脹滿、腹中有痞癖癥結等,需用瀉法等,須用瀉法從大除者。
內服時,多用巴豆霜(巴豆經過製作而去油者)加入丸、散劑中應用。每
次約有數厘即可,不可多服。如服巴豆霜後瀉肚不止,趕緊服冷稀粥或引冷開
水可得緩解。注意此時不要喝熱粥或熱水,越喝熱的越助瀉力。
巴豆除瀉下作用外,還有消除腹中癥結積塊的作用。我曾用巴豆霜五分至
八分,加入黃連八錢、厚朴六錢、吳萸三錢、澤瀉三錢、白朮三錢、枳實四錢
、黃芩三錢、茵陳三錢、乾薑一錢半、砂仁二錢、黨參三錢、茯苓三錢、川烏
三錢、川椒三錢、桃仁三錢、紅花三錢、香附四錢、肉桂一錢半、三棱三錢、
莪朮三錢、皂角刺一錢、生牡蠣四錢、炙山甲二錢、昆布四錢、烏賊骨二錢、
山楂核三錢、桂枝三錢的細末中研勻,煉蜜為丸,每丸重一錢,日服兩次,每
次半丸至二丸(以大便微泄為度),溫開水送下,治療早期肝硬化的肝脾腫大
,從幾個病例來看,對肝腫大有一定的效果。有的服一劑即可見消,有的須服
三、四劑才見消。巴豆霜的量及其他藥物均可隨症增減。因治療例數太少,僅
供參考。
巴豆霜是用量很小即可致瀉的瀉下藥,並有消疳化積的作用,所以小兒科
的丸散中常用之。例如市售的“保赤散”、“鐵娃散”中,都含有巴豆霜。
巴豆(去殼)配胡桃仁、大風子、水銀等,搗如泥膏狀,外擦,可治疥瘡
。注意巴豆有毒,摸過巴豆的手,不可揉眼,誤揉之,可使眼瞼腫脹。

◎火麻仁

火麻仁性味甘平,含有脂肪油,為滋潤滑腸的通便藥。適用於老年人、熱
性病後、產後等由於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燥結。常與郁李仁、桃仁、瓜蔞仁、
熟大黃、蜂蜜等同用。
黑芝麻、火麻仁均可滋潤通便,但黑芝麻偏於滋補肝腎、養血益精而潤燥
;火麻仁則偏於緩脾生津、增液潤腸而通便。
用量一般為三至五錢,燥結重者也可用至七、八錢到一兩。

◎郁李仁

郁李仁味辛苦,性平。能開幽門之結氣,潤大腸之燥澀而行氣、潤燥、通
腸,並有利水消腫作用。
火麻仁偏入脾與大腸血分,生津潤燥、增液緩脾而滑腸通便。郁李仁偏入
脾與大腸氣分,通幽散結、行大腸氣而導滯潤腸。
郁李仁配火麻仁、全瓜蔞、番瀉葉,為末蜜丸,每個三錢,每服 l ~ 2
丸,可用於治療習慣性便秘。
郁李仁兼有行氣利水作用,可用於腹水兼有便秘者。另外,因受驚而失眠
,經服一般安眠劑無效者,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加入酒煮郁李仁(把郁李仁
用黃酒煮十分鐘,去酒)五錢至一兩,往往有效。
用量一般二至四錢,特殊情況下,可用至一兩。

◎蜂蜜

蜂蜜味甘性涼,為潤腸通便藥。多用於老人、虛人、津液不足、腸道澀滯而致
的大便燥結。可用蜂蜜一至三羹匙,開水沖服,一日二、三次。
蜂蜜煎熟後則不太涼而補中,是很好的滋養品,可用於病後調養。
飴糖、蜂蜜、大棗均味甘補中,但飴糖性微溫主入脾,能緩急止腹痛,滋潤滑
腸之力不如蜂蜜;蜂蜜兼能潤肺治療肺燥咳嗽。大棗甘溫補中,但專補脾胃,無潤
腸通便之力。

◎木通

木通性味苦寒,有利水通淋、導熱下行、通經下乳等作用。臨床上最常用
為利尿治淋藥。
木通能降瀉心火,導心經濕熱由小便而出。配生地、竹葉、生甘草梢(名
導赤散),可治療心火盛、濕熱下注所引起的小便不利、尿道作痛、舌尖紅等
症。木通有明顯的利水清熱作用,可用於治療膀胱結熱而致的熱淋、血淋等,
常配合車前子、梔子、瞿麥、萹蓄、滑石、大黃等同用。以這些藥隨證加減,
可用於治療急性泌尿系感染。
木通還能宣通血脈、下乳、利關節。配川芎、當歸、紅花、赤芍、桃仁等
,可治婦女經閉;合豬蹄熬湯飲服,可治產後乳少;配合桑枝、防己、松節、
威靈仙、羌活、獨活等,可治關節不利、筋骨疼痛。
木通與澤瀉都為利尿袪濕藥,但澤瀉偏於瀉利肝腎經之濕熱,木通偏於瀉
利心與小腸經之濕熱。
木通與其他利尿藥不同,不但能通利小便並且能兼通大便,這也是木通的
一個特點。
據近代報導,木通有顯著的利尿和強心作用。故配合茯苓、豬苓、桑皮、
蘇子、澤瀉等,可用於治療心功能不全所致的小便不利、兩足浮腫、全身浮腫
、煩悶喘促等症。但應隨時注意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加減配合藥物。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內無濕熱,滑精,氣弱者及孕婦均忌用。


◎通草

通草味甘淡性微寒。功能利小便,下乳汁,瀉肺熱,舒胃氣。
本品質輕柔。味淡能滲濕利尿,性寒能清熱降火。配防已、茯苓、豬苓、
大腹皮等,治水腫小便不利。配木通、瞿麥、連翹、竹葉等,治熱淋小便不利
。配杏仁、蔻仁、苡仁、滑石、厚朴、半夏、竹葉等,治濕熱內蘊而身重疼痛
、舌苔白厚、口不渴、胸悶不飢、午後身熱、小便不利等症。配杏仁、黃芩、
苡仁、桑葉、豆卷等,治療表證兼濕而致的肺熱咳嗽、煩渴、小便不利等症。
配穿山甲、川芍、甘草、豬蹄等煎湯飲服,能通乳汁而治乳少。
木通與通草不同點是:木通降心火引熱下行而利水,其性降中兼通(通血
脈、通大便、通利關節)。通草瀉肺熱助氣下降而利水,其性降中兼升(使胃
氣上達而下乳汁)。
燈心草清心熱,引熱氣下行而利水。通草降肺氣,滲濕清熱而利水。
王不留行、木通主要是行血脈、通瘀滯而下乳汁。通草則主要是使胃氣上
達而下乳汁。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但有的下乳汁方中,可用到五、六錢或一兩。孕婦忌
用。

◎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 主要功用有三:1. 利水除濕;2. 寧心安神;3. 益
脾止泄。
茯苓淡滲利濕,能利尿消水。凡五臟六腑身體各部出現水濕停留的證候,
皆可用茯苓治療。例如:配黨參、白朮、半夏、陳皮、豬苓、澤瀉、桑皮、
冬瓜皮等,可治脾虛濕停而全身浮腫;配黨參、白朮、枳實、橘皮、生薑(
外台茯苓飲),可治胃和胸部有停痰宿水而致滿悶不食;配瓜蔞、川椒目、
桑皮、蘇子、桂枝、豬苓、澤瀉、白蒺藜等,可治胸脅部停水(懸飲)。
茯苓味甘益脾,能助脾運化水濕而達到健脾的作用。例如配黨參、白朮、
豬苓、澤瀉、藿香、車前子、炒芡實、伏龍肝等,可治脾虛濕盛引起的水瀉。
配黨參、白朮、甘草,可治脾虛氣弱等證。
用苓桂朮甘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加炒白芍、木香、吳茱萸、肉
豆蔻等,治療腸功能紊亂(出現脾虛、中焦水濕不化而致消化不良、大便不整
者),能取得一些療效。
茯苓有寧心安神作用可治失眠健忘。主用於心脾兩虛、心神不寧、失眠健
忘之證。常配合當歸、白朮、柏子仁、遠志、棗仁、朱砂(二、三分沖服)等
同用。
豬苓利水之力大於茯苓,但無補益之性,多用於袪邪,不用於補正。茯苓
淡滲利濕、益脾寧心,兼有補益之性。茯邪、扶正均可使用,多用於補益劑中

茯苓一般指白茯苓而言。其色淡紅者,稱赤茯苓,偏於清熱利濕;抱松根而生
者,稱茯神,偏於寧心安神;茯神中之松根稱茯神木,偏於舒筋止攣;茯苓外面的
皮質部分稱茯苓皮,偏於利水消腫。茯神木可治心掣痛、神驚、健忘,並可平肝袪
風,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時,在寬胸、通陽、活血、開竅劑中,加入茯神木五錢至一
兩,有時可收到止痛的效果。
用量一般為三、四錢。茯苓皮可用五錢至一兩。茯神木可用五錢到一兩。
陰虛津液枯乏者不宜用,滑精者亦須慎用。

◎豬苓

豬苓味甘淡,性平。主要功用為利水滲濕。各種水腫、尿少、濕盛泄瀉、
淋濁、黃疸等症,皆可使用。例如配白朮、茯苓,可治水瀉尿少;配蒼朮、白
朮、厚朴、砂仁、陳皮、茯苓,可治脾濕腫滿、中脘悶脹等症;配萹蓄、瞿麥
、木通、黃柏、滑石等,可治熱淋、小便疼痛不利;配茵陳、車前子、黃柏、
梔子、大黃等,可治黃疸(陽黃);配澤瀉、滑石、阿膠(名豬苓湯),可治
發熱、口渴、小便不利、脈浮等症。
豬苓與澤瀉合用,能增強利水的效果。
車前子利水而不傷陰,兼能清熱。豬苓專主利水。
用量一般為二至四錢,特殊情況時也可用至七、八錢或一兩。

◎澤瀉

澤瀉味甘鹹,性寒。 主要功用有二:
1. 瀉肝、腎二經之火;
2. 逐膀胱、三焦之水。臨床上主要用為利尿袪濕清熱藥。例如:
配合車前子、通草、桑皮、豬苓等,治療水腫脹滿、小便不利。
配合茯苓、海金沙、滑石、萆薢等,治療小便渾濁如膏。
配合生地、木通、豬苓、黃柏、石葦等,治療熱淋尿痛、小便不利。
配桑皮、枳殼、桑寄生、茯苓、大腹皮等,治療妊娠水腫。
配合海金沙、金錢草、牛膝、澤蘭、冬葵子、豬苓、茯苓、赤芍等,可用於
治療泌尿系結石。
配龍膽草、黃苓、柴胡、茵陳、青黛、車前子等,能清利肝膽濕熱,治目赤
、脅痛、嘔噁少食、黃疸、尿赤等症。
臨床上常在補腎藥中,佐用一些澤瀉,以防補藥生熱而致產生腎火。治療
腎、膀胱或肝、腎有火邪、濕熱時,澤瀉是首選藥物。
澤瀉配白朮(澤瀉湯),可治胃內停飲而致的頭目眩暈。
澤瀉利尿消水,適用於消水臌之腹水。澤蘭行血消水,適用於消血臌之腹水。
用量一般為二、三錢,病情需要時,也可用到五、六錢至一兩。
陰虛無濕熱者忌用。

◎車前子

車前子味甘性寒。有利水清熱,通淋,益肝腎,明目的功效。常用於以下
幾種情況:
1. 消水腫:車前子有利水消腫作用,常配合茯苓、澤瀉、冬瓜皮等, 用
於治療各種水腫。
2. 通淋閉:車前子甘寒滑利,性善降泄,能利濕清熱。 可用於因濕熱下
注,熱結於膀胱、小腸而致的小便淋澀不暢,欲尿不出,不尿自滴,尿道疼痛
,甚或小便癃閉,點滴難下。常與茯苓、澤瀉、滑石、木通、瞿麥、黃柏、萹
蓄等同用。
3. 療目病:本品甘寒能清熱明目。 可用於肝火上升所致的目紅、目腫、
目痛等急性眼病。常與清火、散風熱的藥同用,加菊花、桑葉、草決明、黃連
、黃芩、蔓荊子、銀花、密蒙花等。
車前子有養陰滋益肝腎的作用。可用於因肝腎陰虛而致的兩目昏暗、視力
減退。常與滋補肝腎藥如生地、熟地、菟絲子、石斛、枸杞子等同用。
4. 止瀉泄:治療因濕盛引起的水泄,常用“分利”止瀉法, 即用利尿藥
引導水濕從小便排出而達止瀉目的。可將車前子與豬苓、茯苓、苡仁、竹葉、
白朮、炒扁豆、炒山藥等同用。夏季小兒腹瀉、大便如稀水狀、多日不止者,
可用五味異功散(黨參、白朮、甘草、茯苓、陳皮)加車前子一至三錢、桔梗
三至五分,往往收到比較滿意的效果。車前子利水清熱、明目止瀉。車前草利
濕清熱兼能涼血止血,可用於尿血、吐血、衄血。
滑石與車前子均能利水,但滑石兼能袪暑,車前子兼能益肝腎明目。
據近些年實驗證明,車前子確有顯著利尿作用,不僅增加水分的排泄,而
且對尿素、尿酸、氯化鈉的排泄量也同時增加。另外,也有一定的降低血壓的
作用,可用於高血壓兼目昏、目赤、尿黃、尿少者。
車前子多入湯藥煎服,因其含有多量的黏液質,故須用紗布包之入煎。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特殊情況,也可用到五錢至一兩。

◎滑石

滑石甘淡性寒。功能利水袪濕,通淋滑竅(滑利尿道),清暑止渴。常用
於治療熱淋、血淋、砂淋等所致的尿道疼痛、小便不利等,可與豬苓、澤瀉、
車前子、瞿麥、海金沙、冬葵子、萹蓄等同用。
滑石淡可滲濕、寒能清熱,適用於暑熱病(身熱煩渴、小便不利、自汗、
脈濡滑等)與濕溫病(身熱不很高但多日難退,身重嗜臥,神情淡漠,食欲不
振,舌苔白厚而膩,脈滑緩)。治暑熱病常與甘草(如六一散)、扁豆、扁豆
花、竹葉、荷葉、綠豆衣等同用。治濕溫病常與苡米、通草、佩蘭、白豆蔻、
大豆卷等同用。治療中暑嘔吐、瀉利等症,可與藿香、佩蘭、竹茹、半夏麴、
茯苓等同用。
滑石粉外用有滑潤皮膚、清熱袪濕的作用。可用於痱子、濕疹、腳趾濕癢
等病。可以單用,也可以與石膏、枯礬、薄荷等同用。
冬葵子與滑石都能利尿滑竅,但冬葵子兼能通乳汁,滑石兼能清暑熱。
通草、木通、滑石皆能利小便,但通草能引肺熱下行而利小便;木通能導
心火下行而利小便;滑石能除膀胱濕熱而利小便。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用量一般為三錢至一兩。脾胃虛寒、滑精、小便多者忌用。

◎石韋

石韋味苦性微寒。它的主要功能是清肺經氣分之熱,利膀胱濕熱而利水通淋。
可用於肺氣不清和膀胱濕熱所致的尿癃閉和熱淋、血淋、砂石淋。常配合滑石、瞿
麥、萹蓄、木通、海金沙等同用。
海金沙與石韋都能清利膀胱濕熱而治淋,但海金沙偏入血分,石韋偏人氣分;
海金沙多用於砂石淋,石韋多用於濕熱淋。
用量一般為二、三錢,特殊情況也可用五錢至一兩。

◎萹蓄

萹蓄味苦性平。功能清利膀胱濕熱,主要用於治療熱淋、小便不利。常與
豬苓、茯苓、澤瀉、木通、滑石、瞿麥等同用。
本品有利濕清熱的作用,故有時也用於治療濕熱鬱蘊而致的黃疸(陽黃)
,可與茵陳、車前子、黃芩、黃柏等配合應用。與蒼朮、黃柏、白蘚皮、苦參
等同用,也可用於治療皮膚濕疹。
根據本品主治熱淋的作用特點,近些年來常配合黃柏、木通、茯苓、澤瀉
、瞿麥、石韋等,用於治療急性泌尿系感染,有一定效果。據實驗報導,本品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傷寒桿菌及皮膚霉菌有抑制作用。
用量一般二至五錢。

◎瞿麥

瞿麥苦寒,能清心熱,利小腸、膀胱濕熱。主要用於熱淋、血淋、砂淋、
尿血、小便不利等。常與澤瀉、滑石、木通、萹蓄、豬苓、茯苓等同用。
本品的特點是能入血分、清血熱,故治血淋、尿血時常用。一般多與炒梔
子、黃柏炭、海金沙、白茅根、燈心炭等同用。並有活血袪瘀的作用,配合當
歸、川芎、紅花、桃仁、牛膝等,可用於治療經閉、月經有紫黑塊等。
瞿麥的穗部利尿作用此莖部效果好,故用於利尿時常選用瞿麥穗。
據近代報導,本品治療血吸蟲病腹水有效。
本品與萹蓄、石韋比較:萹蓄清利膀胱濕熱為主,兼治黃疸、濕疹。石韋
清肺與膀胱濕熱為主,偏入氣分,多用於濕熱淋。本品清心與小腸、膀胱濕熱
為主,偏入血分,多用於血淋。
用量一般為一錢半至三錢。孕婦不宜用。

◎海金沙

海金沙甘淡性寒,有利尿作用,能清利小腸與膀胱濕熱,主要用於各種淋
病。例加:配石韋、萹蓄、木通、豬苓、茯苓、澤瀉、黃柏等,用於熱淋;配
冬葵子、金錢草、滑石、車前子、豬苓、石葦等,用於砂石淋;配黃柏炭、白
茅根、澤瀉、瞿麥等,用於血淋。
根據近些年來的經驗,用海金沙配合冬葵子、牛膝、金錢草、澤瀉、澤蘭
、赤芍、檳榔(或沉香)、王不留行等,治療泌尿系結石,有時可收到此較理
想的效果(曾有二、三例輸尿管結石,用藥後結石由尿道排出,經X線拍片證
實)。 腰痛明顯的可配用桑寄生、續斷、狗脊、杜仲、乳香、沒藥等。
瞿麥、萆薢、海金沙皆用於治淋,但瞿麥多用於治血淋,萆薢多用於治膏
淋,海金沙多用於治石淋。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單用本品時,也可用五錢至一兩。體虛尿頻、無溼
熱者忌用。

◎金錢草

金錢草甘苦微寒。有利水排石作用,能清利肝、膽、膀胱、腎經濕熱。主
要用於利尿通淋(石淋)和排除結石(膽結石、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
石)。
本品配柴胡、黃芩、半夏、枳實、檳榔、大黃、元明粉、茵陳等,可用於
膽結石;配豬苓、茯苓、冬葵子、滑石、牛膝、檳榔、海金沙、澤蘭、澤瀉等
,可用於泌尿系結石。但要同時注意辨證論治,根據證候的虛宜寒熱,隨證加
減用藥。例如膽結石患者出現肝鬱氣滯證(協痛、肋脹、胸悶、脘堵、精神抑
鬱、喜長吁....)者,應配合木香、香附、炒川楝子、鬱金等舒肝理氣之品;
如脅痛或右上腹痛其疼痛之處固定不移、舌上有瘀斑者,又應配合五靈脂、生
蒲黃、元胡、乳香、沒藥、丹參、紅花等活血化瘀之品;大便經常秘結者,又
應重用大黃和元明粉;泌尿系結石如出現腎虛腰痛、膝軟乏力等症者,則應配
用桑寄生、川續斷、枸杞子、潼蒺藜等益腎之品;如少腹疼痛喜暖或波及睪丸
、會陰等處者,則應配合炒川楝子、炒小茴香、吳萸、烏藥、荔枝核等暖肝腎
行氣之品;如小便赤澀、尿道疼痛甚或尿血者,則應配合黃柏、木通、瞿麥、
生地、扁蓄等。總之注意隨證加減,療效就能相應提高。
用量一般為一兩左右。單味使用也有用到二、三兩者。

◎冬葵子

冬葵子甘寒滑利,能利尿、滑腸、通乳。配車前子、豬苓、茯苓、瞿麥、
萹蓄、滑石,可用於小便淋痛、尿少、尿頻兼有大便燥結之症。配通草、王不
留行、炙山甲等,可用於乳汁不通。配漏蘆、瓜蔞、白芷、赤芍等,可月於乳
癰初起。
近些年來,曾利用本品有滑利通竅的作用,配合金錢草、海金沙、牛膝、
澤蘭、澤瀉等,用於泌尿系結石,有一定幫助。例如一患者,兩天來右下腹部
劇痛,疼痛向腰部及尿道放射,尿短赤而痛,大便乾。舌苔黃,脈滑數。診斷
為濕熱淋兼砂石淋。西醫診斷為泌尿系結石。經用:冬葵子五錢、牛膝五錢、
澤籣、黃柏四錢、澤瀉三錢、豬、茯苓各五錢、金錢草一兩、萹蓄四錢、生大
黃二錢、烏藥二錢、瞿麥四錢、黃芩三錢。水煎服。共服兩劑,在排尿時,排
出黑褐色結石兩小塊(如小些的大米粒大小)而痊癒出院,僅供參考。
車前子清利濕熱而通淋,兼能利濕止瀉。冬葵子滑利達竅而通淋,兼能滑
腸通便。王不留通行血脈而下乳,冬葵子滑利除滯而通乳。
用量一般為二、三錢,特殊情況也可用到五錢至一兩。本品為滑利通達之
品,故孕婦及無實邪者不宜用。

◎薏苡仁

(簡稱苡仁或苡米)苡仁性味甘淡微寒。主要功用有四:利濕、健脾、排
膿、舒筋。生用利濕、排膿、舒筋,炒用健脾胃。
1. 利濕:生苡米有利水祛濕的作用, 常配合車前子、豬苓、茯苓、澤瀉
等,用於水腫、小便不利。配木瓜、牛膝、防已、紫蘇、檳榔等,用於足膝腫
痛、濕腳氣。
2. 健脾:炒苡米有健脾除濕的功效。 常配合白朮、茯苓、炒山藥、炒扁
豆、芡實米等,用於脾虛泄瀉。對於脾虛濕盛者,常生、熟苡米同用,可收健
脾利濕之效。
3. 排膿:生苡米不但能利濕,並有清熱排膿的效果。 例如配冬瓜子、桃
仁、蘆根等,用於肺癰(肺膿腫);配桔梗、白芨等,用於肺癰已潰、吐大量
膿血者,有幫助排膿的作用;配銀花、當歸、生地、元參、生地榆、黃芩、甘
草、生大黃、丹皮等,用於急性闌尾炎;配附子、敗醬草等,用於闌尾炎已化
膿穿孔形成膿腫多口不癒者。
4. 舒筋:生苡米還有舒筋、利關節及緩解痺痛的作用。 配威靈仙、防己
、羌活、獨活、桑枝、赤芍、當歸、附片等,用於風濕痺痛、筋急拘攣、肢體
不能屈伸等症。對由於風濕久痺,筋急拘攣而關節、肢體變形者,除重用苡米
配合上述祛風濕之品外,還可同時選則骨碎補、伸筋草、炙山甲、紅花、地龍
、虎骨(或豹骨)、續斷、木瓜等活血通絡、舒筋壯骨之品。這時可以生、熟
苡米同用,既利濕舒筋又健脾益胃。
木瓜、苡米均能舒筋,但木瓜偏於治濕寒所致的筋脈拘急和腿肚轉筋;
苡仁偏於治濕熱所致的筋急拘攣、肢體難伸。扁豆、苡米均能健脾,但扁豆
偏於消暑除濕以健脾;苡米偏於淡滲利濕以健脾。
用量一般為三至六錢。但本品味淡力緩,病重者常須重用(一至二兩)和
久服。滑精及小便多者不宜用。孕婦忌用。

◎防己

防己大苦辛寒。功能利水、祛風,通行經絡,瀉下焦血分濕熱。
本品配黃耆、桂枝、白朮、茯苓等,用於風水(頭面、四肢浮腫,兼有惡
風、骨節疼痛、脈浮)、皮水(四肢水腫明顯)證。例如防已黃耆湯(防己、
黃耆、白朮、甘草、生薑、大棗)、防己茯苓湯(防己、黃耆、茯苓、桂枝、
甘草)等。這時可適當加用麻黃、桑皮、冬瓜皮等兼以宣肺利水。
配威靈仙、苡米、羌活、獨活、紅花、赤芍等,可用於風濕痺證的關節腫
痛、肢體攣急等症。配木瓜、苡仁、地龍、牛膝、檳榔、茯苓等,可用於濕熱
鬱滯而致的下肢浮腫、疼痛、腳腫,濕腳氣等症。配木通、澤瀉、豬苓等,可
用於膀胱濕熱、小便不利等症。
防已有漢防己和木防己兩種,作用大致相同。但仔細分析,也微有不同,
一般說漢防己偏於祛濕利水,治下焦濕熱,下半身水腫,濕腳氣時適用;木防
己偏於祛風通絡、止痛,治上半身水腫及風濕疼痛時適用。若處方上只寫防己
,藥店一般習慣即給“漢防己”,如須選用木防己時,藥方上一定要寫明“木
防己”。
通草甘淡,祛氣分之濕熱。防己苦寒瀉血分之濕熱。木瓜酸溫,化濕兼能
舒筋活絡,善治筋攣,足痿。防己苦寒,利水兼能通絡瀉熱,善治水腫,腳氣

據近代報導,木防已有治各種神經痛的作用,可用於肋間神經痛、結核胸
痛、各種肌肉痛、肩凝、閃挫、胃痛、月經痛等。
用量一般一錢至三錢。本品大苦大寒,不宜大量使用,恐害胃傷中。近代
報導漢防己用小劑量可使尿量增加,即大劑量反使尿量減少。
本品性善行,陰虛及無濕熱實邪者忌用;熱在氣分者也不宜用。

◎木瓜

木瓜酸溫。 主要有利濕理脾,舒筋活絡的功能。
1. 利濕理脾:本品能利濕溫脾胃,可用於中焦濕盛所致的吐瀉、腹脹,
常與紫蘇、吳萸、茴香、佩蘭、甘草等同用。又常用於濕邪流注於小腿、足跗
而致的濕腳氣(兩腳浮腫脹痛、沉重、麻木、妨礙行走),常與紫蘇、吳萸、
桔梗、檳榔、橘皮、生薑(知雞鳴散)等同用。
2.舒筋活絡:本品主治筋病,筋急者能緩,筋緩者能利。臨床用於:因暑
濕傷中,發生吐瀉不止而致的兩腿腓腸肌痙攣(古書名霍亂轉筋),常與藿香
、佩蘭、扁豆、黨參、吳萸、白芍、甘草等配伍同用;因濕邪侵襲,經絡不和
,筋軟關節不利,腫脹沉痛(濕痺),常與虎骨、牛膝、五加皮、當歸、川芍
、川烏、威靈仙、海風藤等配伍應用。
白芍治筋病,主要是柔肝緩急而養筋。木瓜治筋病,主要是利濕溫肝而舒
筋。
用量一般二至四錢。本品味酸,單獨使用,可有收澀作用,故筋骨關節不
利而兼有小便不暢者,不宜單用,須配合利水之品同用。

◎五加皮

五加皮辛苦而溫。功能利濕消腫,強腰膝,壯筋骨。可用於風濕痺痛,腳
軟無力,腰膝痠痛,下肢浮腫等,常與牛膝、苡仁、萆薢、木瓜、獨活等同用

本品配木瓜、牛膝,研末服用,可用於小兒腳軟不能行走。據近代研究證
明南五加皮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甲、乙揮發油(五加皮油),故可用於缺乏維生
素甲、乙引起的諸種疾病。配茯苓皮、桑皮、冬瓜皮、陳皮、麻黃等,可用於
急性腎炎腰痛水腫。配茯苓、豬苓、澤瀉、桂枝等,可用於心機能不全所致的
下肢浮腫。據實驗報導,北五加皮有類似毒毛旋花子酐 K 樣作用, 可作為強
心藥。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結合近人的發明,配伍應用,可進一步提高療效。
用本品泡酒,名五加皮酒,有祛風濕、壯筋骨、強腰膝的功效,可隨證飲
用。
本品還可以外用。例如配黃柏、蛇床子、防風、苦參等,煎水外洗,可用
於陰囊濕癢,皮膚濕疹等病。
五加皮有南五加皮、北五加皮兩種,功用大致相同。但仔細分辨,也有不
同之處。北五加皮多用於利濕治水腫。南五加皮多用於強筋骨治腳軟無力。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

◎冬瓜皮(附冬瓜子)

冬瓜皮甘寒,有利尿作用,主要用於治療各種水腫。常與桑皮、茯苓皮、
豬苓、澤瀉、車前子等同用。因其性寒,常配用一些生薑、薑皮、陳皮等,以
防其寒。
冬瓜子味甘微寒,功能排膿利濕,降痰清肺,潤燥導滯。可用於肺癰,腸
癰,肺熱痰多的咳嗽和大便乾燥。治腸癰(肺膿腫)常配合桃仁、桔梗、生苡
米、蘆根等同用。治腸癰(闌尾炎)常與生大黃、丹皮、苡仁、連翹、赤芍、
敗醬草等同用。治肺熱痰多,常與知母、貝母、瓜蔞、杏仁等同用。
用量:冬瓜皮一般為五錢至一兩,病重者也可用到二兩。冬瓜子一般為三
至五錢,治腸癰、肺癰有時可用到一兩。脾胃虛寒,大便溏軟者不宜用。

◎茵陳

茵陳味苦微寒。有清熱利濕,退黃疸的作用。配梔子、黃柏、大黃、車前
子等,用於陽黃(濕熱性黃疸)。配附子、乾薑、白朮、茯苓、澤瀉等,用於
陰黃(寒濕性黃疸)。表有濕者,能微發其汗,裡有濕者,能利尿祛濕,故陽
黃、陰黃、表濕、裏濕皆可用。近些年來治療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陽黃證較多
),常以茵陳、梔子、黃柏、車前子、柴胡、黃芩、大黃等隨證加減應用,對
於退黃疸有明顯效果。
本品也可用於濕溫、暑溫初起;症見往來寒熱、口苦、胸悶、乾嘔、頭眩
、脅痛、不思飲食、或聽覺不靈者,常與黃芩、竹茹、陳皮、半夏、枳殼、白
蔻、苡仁等同用。
茵陳有利膽的效能並有抑菌作用,配銀花、連翹、枳實、柴胡、焦三仙、
檳榔、赤芍、萊菔子等,可用於膽道感染;配苦楝子(或苦楝皮)、烏梅、使
君子、檳榔、川椒、大黃、元胡等,可用於膽道蛔蟲。
用量一般為三至五錢,病重者也可用八錢到一兩。個別情況還可用到二兩
左右。

◎玉米鬚

玉米鬚性味甘平。有利尿消水腫的作用。配桑皮、茯苓皮、陳皮等,可用於腎
炎水腫。配茵陳、黃柏、梔子等,可用於黃疸型傳染性肝炎。但最常用於治療各種
水腫,也可單味煎水內服。
用量五錢至一兩,單味使用時,有的可用到一兩半或二兩。

◎抽葫蘆

抽葫蘆性味甘平。功能利尿消腫,可用於治療水臌(腹水)和水腫。可單味應
用,也可放入利尿方劑中使用。例如配大腹皮、茯苓皮、車前子、車前草等,用於
腹水。配白朮、茯苓、黃耆皮、冬瓜皮等,用於全身浮腫。
入湯劑用量一般為四錢至一兩。單味煎水服用時,可用一至二兩。也可用本品
焙研為細末,每次服三錢,溫開水送服,一日三次,連用十天左右。

◎甘遂

甘遂苦寒,有毒。功能瀉逐水飲,是逐水猛劑。可用於重症腹水、胸水、
水腫的實證。例如配黃芩、木香、砂仁等,用於水臌(肝硬化腹水、血吸蟲病
腹水等)。配芫花、葶藶子、杏仁等,用於水飲停聚胸脅(胸水)。配芒硝、
大黃,用於外感邪熱與內蓄水飲結聚於胸脅脘腹之間(結胸)。配牽牛子,用
於水腫腹滿(腎性水腫)等等。本品入肺、脾、腎三經,能逐瀉上中下三焦之
水邪痰飲,使水從大便瀉出。可以單用,也可以與他藥配伍應用。
本品所含的有效成分不溶於水,故多作為散劑或丸劑使用。生甘遂作用較
強,毒性也較大;煨甘遂瀉下作用較弱,毒性也較小;用醋炙後,可減緩其瀉
下作用和降低其毒性。本品反甘草,與甘草合用則毒性增強。
用量:生甘遂一至三分;煨甘遂、醋炙甘遂五分至一錢。宜先從小量開始
,根據情況漸漸加量。
本品為逐水峻瀉劑,瀉力猛烈,虛證、體弱及孕婦忌用。

◎大戟

大戟性味苦寒,有毒。功能攻瀉水飲,為逐水猛劑。可應用於重症的水腫
脹滿、胸腹積水,肝硬變腹水等。據近代報導也可用於晚期血吸蟲病腹水。可
單用,也可以與他藥配伍應用。例如配芫花、甘遂、大棗(十棗湯),用於胸
協積水(胸腔積液);配甘遂、白芥子(控涎丹),用於因痰濁水飲積蓄所致
的胸脘痞悶,惡水不欲飲、心悸、氣短等症;配甘遂、葶藶子,用於晚期血吸
蟲病腹水等。
大戟與甘遂不同之點:大戟能瀉遂上、中、下三焦臟腑之水,甘遂能瀉逐
上、中、下三焦經髓之水。兩藥常同時配伍應用,使停蓄在臟腑、經髓的水邪
都能被逐出。
用量一般為二至五分,特殊情況可稍增加。製成散劑或丸劑應用。本品有
毒,有峻瀉作用,體弱者和孕婦忌用。服用中如出現咽部腫脹、嘔吐、或眩暈
、痙攣等,為中毒的症狀,應停藥。本藥反甘草,不能與甘草同用。

◎芫花

芫花辛溫,有大毒。功能竣下逐水,兼除痰飲。配甘遂、大戟、牽牛子、
檳榔、輕粉、橘紅、青皮、木香為丸(舟車丸),常用於形氣俱實的重度水腫
、腹水、胸水。配大黃、葶藶子等,也可用於痰濁水飲引起的咳逆喘滿。本品
常與大戟、甘遂同用。三藥此較起來,芫花毒性最大,甘遂次之,大戟又次之
。用醋炙後可減輕其毒性。三藥均反甘草,與甘草同用毒性增大。據近些年的
報導,本品可用於肝硬變腹水、晚期血吸蟲病腹水和胸腔積液等病。
用量一般為二分至五分,病重體壯者可稍增大。體弱者及孕婦忌用。

◎商陸

商陸苦寒有毒。主要功能是利尿逐水,兼有清熱降氣作用。但臨床上主要用為
逐水藥,治療各種重症水腫。例知配鯉魚煎服(鯉魚湯),可用於各種水腫(腎炎
水腫、心臟性水腫等),有利尿消腫的作用。配檳榔、大腹皮、茯苓皮、川椒目、
赤小豆、木通、澤瀉、杜仲等,用於水腫、水臌(肝硬變腹水)、腹脹、二便不利
等。
本品對胃腸有刺激作用,飯後服較合適。本品為末水調(或加些醋)外敷,可
用於癰腫瘡毒,有消腫拔毒作用。
用量五分至一錢半(入湯藥劑量);如單味藥研末服用,一般為二至五分。本
品有毒,用量不宜過大,大量可引起中毒,反致尿量減少。曾遇一例服本品後,尿
量未見增加,尿檢查出現了“管型”,是否與毒性有關,供參考。身體虛弱者及孕
婦忌用。

◎牽牛子

牽牛子又名黑白丑,性味苦寒,有小毒。功能下氣、通二便、逐水消腫。
常用於水腫並有腹水、便秘(濕熱鬱結而致)、喘脹等症。治腹水脹滿(如肝
硬變腹水)常配大戟、羌花、甘遂、青皮、陳皮、輕粉等同用(如舟車丸),
可通過瀉下作用而逐氣滯,濕熱鬱結,腸胃積滯的便秘、腹脹。配大黃、檳榔
、雄黃、使君子等,可用於蟲積腹痛、腹脹、大便乾秘。
單用本品一至三錢,一半生用,一半炒用,為細末,每次用三分至八分,
溫開水送服,每日一次或隔一、二日一次(視體質強弱而定),能瀉水兼利小
便,可用於水腫、腹水等症。
本品常作為丸劑、散劑服用,很少入湯劑煎服。在逐水丸劑中除前述舟車
丸外,現再介紹一個叫“消水丹”的經驗方,供參考使用。牽牛子半斤、沉香
二兩、琥珀一兩、甘遂半斤,共為細末,水丸如綠豆大。身體較弱者每服十至
二十丸,體壯者每服三十至六十丸,白水送下。隔日服一次或隔二、三日服一
次。起初宜用小量,以後漸漸增大,可連用二十天至一個月。每次服後要瀉稀
水便數次,尿也可見增多。水腫消退後,應吃容易消化、富於營養、低鹽的飲
食,好好休養些天,以使身體恢復。本品瀉下逐水,兼能利尿,並有下氣、消
積、殺蟲作用。與上述逐水藥又有所不同。
用量一般七分至一錢半。視具體情況而定。要先從小量開始。體虛者及孕
婦忌用。
甘遂、大戟、羌花、商陸、牽牛手這類逐水藥物,雖然有逐水消腫的作用
,但畢竟是攻逐峻瀉之劑!只可用於體壯邪盛者,並要注意不可用之過多過久
,以免傷正。這些藥物是治標之品,水邪退後,要注意扶正。另外,木通、苡
米、通草、防己、木瓜、五加皮等,除有利尿祛濕作用外,還有舒筋通利關節
的作用。這是與一般利尿祛濕藥不同之處。至於祛風濕治關節疼痛的藥,以後
再談。



●第四講 補益藥

本講內容包括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安神、固澀、止血等藥物。

◎人參
人參味甘、微苦。生者性平,熟則性溫。功能補五臟,安精神,健脾補肺,益
氣生津,大補人體元氣。常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搶救虛脫:凡久病氣虛,或大量失血, 或急性暴病所致的突然氣微欲
絕,四肢厥冷,虛汗淋漓,神昏不語,脈象微、散似有似無等氣脫危證,急用
人參五錢至一兩,煎水灌服(名獨參湯),可大補元氣、挽救虛脫。四肢冰冷
明顯者,可配附片三、四錢(名參附湯)以增強回陽救逆的作用。出虛汗較甚
者,可加用麥冬、五味子(名生脈散)以益氣養陰、止汗固脫。近些年來,常
用獨參湯或參附湯、生脈散,搶救各種休克,取得了此較滿意的效果(後兩種
,有的藥廠已製成注射劑)。
2. 治療氣虛:脾為後天之本,為人體生氣之源。 肺主一身之氣,為人體
真氣之海。脾肺氣虛則氣短懶言,說話聲低,四肢倦怠,食慾不振,面色恍白
,精神萎靡,動作氣喘,脈虛無力。可用本品補脾肺之氣以治氣虛,常與白朮
、茯苓、甘草、黃耆、山藥、五味子等配合使用。例如四味補氣湯(舊名四君
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補肺湯(人參、黃耆、熟地、五味子、
紫菀、桑皮)等。由於“氣之根在腎”,如因肺腎氣虛所致氣短而喘,吸氣困
難,咳而無力等症,可與蛤蚧同用(參蚧散)。
3. 扶正祛邪:人參能補益正氣,增強抗病能力, 故對正氣虛而邪氣盧的
證侯,在祛邪的藥方中,加用人參,可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例加配紫蘇、前
胡、桔梗、枳殼等(參蘇飲),可治體弱氣虛之人而患感冒咳嗽等症。配生石
膏、知母、粳米等(人參白虎湯),可治氣分高熱,熱邪傷正,正虛熱盛之證。
在一般情況下,常用黨參來代替本品(參閱“黨參”條)。在搶救急症時
(加虛脫、休克等)及治療重病時,以用人參為宜。
目前市售的人參,有野生的和人工栽培的兩種。野生的稱野山參或老山參
。人工栽培的又分為紅人參、白人參和生晒參。產於朝鮮的又稱高麗參。
紅人參補氣之中帶有剛健溫燥之性,能振奮陽氣,適用於急救回陽。生晒
參性
較和平不溫不燥,既可補氣又能養津,適用於扶正袪邪。白人參(也叫糖參)性最
平和,但效力也相對地較小,適用於健脾益肺。高麗參也有紅、白、生晒之分,效
力與用法同上所述。野山參大補元氣,無溫燥之性,補氣之中兼能滋養陰津。但貨
源較少,價較昂貴;故一般此較少用。
太子參益氣健脾,但補力小。適用於氣血不足、病後虛弱、津乏口乾等症。
人參蘆味苦,性上升,可致吐。身體虛弱而須用吐法者,可用此以代瓜蒂。另
外,虛人脫肛者,在所用的方劑中加人參蘆一、二分,有升提的作用。
用量一般五分至三錢。獨參湯等救急時,可用三錢至一兩。
凡肺氣壅滯、胸悶慾氣、表邪未解及一切實證、熱證均忌用。本品反藜蘆,畏
五靈脂。如服人參後腹脹太甚者,可用萊菔子或山楂解之。
據近代科學研究,人參能增強大惱皮質興奮過程的強度和靈活性,提高對複合
刺激的分析能力,從而增強條件反射。有強壯作用,使身體對多種致病因子的抗病
力增強,改善食欲和睡眠,增加體重,減少疲勞,並有強心和促進男女性腺機能的
作用。另外還有降低血溏、抗毒、提高對缺氧的耐受性等作用。可結合辨證論治參
考應用。

◎黨參

黨參性味甘平。主要功用為補氣健脾。常作為人參的代用品以治療氣虛證。
臨床上常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健脾胃:脾胃之氣不足, 可出現四肢困倦、短氣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
軟等症。本品能增強脾胃功能而益氣,可配合白朮、茯苓、甘草、陳皮(五味異功
散)或白朮、山藥、扁豆、芡實、蓮肉、 苡米、茯苓(參苓白朮散)等同用。
2. 益氣補血: 氣血兩虛的證侯(氣短、懶倦、面白、舌淡、甚或虛胖、
脈細弱等),可用本品配合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熟地、白芍、川芎等同
用(如八珍湯),以達氣血雙補的作用。再者,前人經驗認為益氣可以促進補
血,健脾可以幫助生血,所以在治療血虛證時,也常配用黨參益氣、健脾而幫
助補血。例如配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熟地、白芍、遠志、五味子、陳皮
等為人參養榮湯(黨參代人參);配黃耆、白朮、當歸、白芍、陳皮、龍眼肉
、木香、遠志等為歸脾湯,都是常用的益氣補血的方劑。據近代實驗證明本品
能通過脾臟刺激增加血色素和紅血球。近些年來常以本品配合當歸、白芍、生
地、熟地等,治療各種貧血。
3. 治療氣虛咳喘:肺為氣之主, 肺虛則氣無所主而發生短氣喘促、語言無力
、咳聲低弱、自汗怕風、易患感冒、咯痰無方等症。對氣虛咳喘常以本品配合麥冬
、五味子、黃耆、乾薑、貝母、甘草等同用。
4. 代替獨參湯:急救虛脫時,一般多用人參(獨參湯), 如一時找不到人參
,可用黨參一至三兩,加附子二、三錢,生白朮五錢至一兩,急煎服,能代替獨參
湯使用。
黃耆補氣、既能升補脾氣,又能益肺固表。黨參補氣,只能健脾補氣,無
固表之力,但黨參還能益氣生津,黃耆則無生津之效。黃耆兼能利水,黨參無
利水作用。
白朮補氣主要是補脾氣,並能健脾燥濕。黨參補氣,脾肺俱補,但燥濕之力不
如白朮。
黃精補氣兼能潤心肺、填精髓、助筋骨,但其性質平和,其效緩慢,久服才能
見效。黨參補氣,其效迅速。
因產地不同,黨參有“台黨參”(台參)和潞黨參兩種。藥效差不多。目前藥
房已無此分別。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重病或急病時,也可用到五錢至一兩,或更
多些。禁忌和注意事項同人參。據近代研究,本品有強壯作用,能增強身體抵抗力
;能使紅血球增加,白血球減少;能使周圍血管損張,降低血壓,並能抑制腎上腺
的升壓作用。可根據辨證論治的精神結合使用。

◎黃耆

黃耆味甘性微溫。功能助衛氣,固皮表,補中氣,升清氣,托瘡毒,利小
便。
臨床上常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固表止汗:平素體弱的人,或久病重病之後, 表虛衛氣不固,常有自
汗、易受風寒感冒等情況。治療表虛自汗,可用黃耆固表止汗。常配合浮小麥
、麻黃根、五味子、龍骨、牡蠣等同用。對於衛氣虛、易出汗,經常易患
感冒的,可用黃耆助衛氣、固皮表。常配合白朮、防風(玉屏風散)、桂枝、
白芍等同用。
2. 補中益氣: 脾胃虛弱、中氣不足而出現體倦、懶言、食欲不振、大便
久溏、面黃氣短,或兼腰腹重墜,或兼脫肛者,可用本品補益中氣,升提清氣
。常配合黨參、白朮、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等同用(例如補中益氣湯)。
配黨參(或人參)、升麻、白朮、甘草,為“舉元煎”,可治療脾陽虛、中氣
下陷而致氣短、腹沉墜、久泄、脫肛、崩漏等症。
3. 消水腫:黃耆還有利尿作用。 常用於治療頭面、四肢水腫,可配合防
己、白朮(或蒼朮)、甘草、薑皮等同用(例如防已黃耆湯)。或配茯苓、桂
枝、甘草、防己(防己茯苓湯),用於全身皮膚及四肢皆水腫,並感覺有些怕
風的。據近代報導,用本品單味(每日二、三兩)濃煎服,可對腎炎的水腫有
效,並對消除尿中蛋白,有一定幫助。也可配合黨參、茯苓、萆薢、山藥、苡
米等同用。配北五加皮、桂枝、豬苓、茯苓等,對心臟性水腫也有效。但應隨
時注意結合辨證論治。據實驗研究報導,用於利尿時,用量不可過大,以三錢
左右為宜,可資參考。
4. 補氣生血:氣血互根,如驟然大失血而血虛氣脫, 出現面白、出汗、
氣短、脈細而快等症,可用黃耆二至四兩,當歸三至五錢,急煎服,以補氣而
生血。如出現四肢厥冷、全身涼汗、血壓急劇下降者,還可配人參、附子、麥
冬、五味子等急煎,進行搶救。
5. 托毒排膿:氣血虛弱之人患瘡瘍,因正氣不足, 不能托毒外出,使其
化膿排毒而致膿為稀水狀,久不收口。可用生黃耆配合黨參、白芷、防風、當
歸、川芎、桂心、厚朴、桔梗、五味子、甘草等同用(例如托裹十補散、托裹
黃耆散)。據近代研究,黃耆可加強毛細血管抵抗力,擴張血管,改善血行,
使久壞之肌細胞恢復活力,故可治慢性潰瘍癰疽。
黃耆生用偏於走表,能固表止汗、托裏排膿、斂瘡收口;炙用重在走裏,
能補中益氣、升提中焦清氣、補氣生血、利尿。
黃耆皮功用同黃耆,但善於走表,偏用於固表止汗及氣虛水腫。用量一般
為一至三錢。重病或需要時,可用到一至四兩。胸悶胃滿、表實邪旺‧氣實多
怒者勿用。據近代報導,黃耆有保肝、強心、降壓、抑菌等作用,並有類生殖
激素的作用,可供參考。

◎白朮

白朮味甘苦,性微溫。功能健脾燥濕,益氣生血,和中安胎。是常用的補
氣藥,但與補血藥同用,也可以補血(中焦運化旺盛,則氣血自生)。
1、健脾燥濕:脾胃虛弱,中焦運化不健, 消化不良,水濕不化,食欲不
振,則易生胃脘悶,腹脹,大便溏軟,嘔吐,泛水,四肢倦怠等脾虛濕濁不化
的症狀。這時可用本品健脾燥濕以助中焦運化。常配合黨參、茯苓、陳皮、半
夏、木香、草蔻等同用。如脾虛運化失職,中焦濕盛,也可產生脾虛泄瀉。這
時可用本品配合黨參、茯苓、豬苓、車前子、炒山藥、炒芡實、炒扁豆等同用
,以健脾止泄。
2. 益氣生血:脾胃為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 本品最能健脾益
氣,培補中焦,故能益氣生血。常配合黨參、茯苓、甘草、當歸、白芍、熟地
、川芎等同用,例加八珍湯、人參養榮湯等。近些年來,根據這些經驗和理論
,常用它治療各種貧血。
3. 和中安胎:妊娠以後,需要更多的血液養胎,血液來源於中焦,故增加
了中焦脾胃的負擔,有時可導致中焦運化失常,如胃失和降、胃氣上逆而為嘔
逆、眩暈、胸悶、不食等,名為“惡阻”。可用本品健脾化濕,和中安胎。常
配合陳皮、竹茹、蘇梗、茯苓、藿香、生薑等同用;兼有胎熱者(脈數、煩熱
、苔黃、思冷飲食等),可配合黃芩、梔子、白芍等同用;兼血虛者(面萎黃
、唇舌色淡、心慌、氣短、脈細等),可配合當歸、白芍、生地等同用;腎虛
胎元不固者(腰痠腹墜,腿軟無力,容易滑胎、小產,尺脈弱等),可配合桑
寄生、川斷、山藥、山萸、熟地、五味子、黃耆、黨參等同用。中氣健壯,肝
腎氣血充足,胎元自然安固。
本品除用於上述諸病症外,還可配合豬苓、茯苓皮、冬瓜皮、車前子、桂
枝等,用於治療脾虛水腫;配合黃耆、防風、浮小麥等,用於氣虛自汗;配合
枳實、莪朮、神麴、麥芽、山楂核、生牡蠣、桃仁、丹參等,用於腹中癥結癖
塊等等。
黨參、人參補氣,偏於補脾肺元氣,適用於補虛救急。白朮補氣,偏於健
脾、補中焦以生氣,適用於生氣血以治虛。蒼朮、白朮均能健脾燥濕,但蒼朮
芳香苦溫,其性燥烈,兼能升陽散鬱,燥濕、升散之力優於白朮,而健脾、補
氣生血之力則不如白朮。
生白朮適用於益氣生血;炒白朮適用於健脾燥濕;焦白朮適用於助消化、
開胃口,散癥癖;土炒白朮適用於補健脾胃而止泄瀉。據近代實驗研究,本品
可使胃腸分泌旺盛,蠕動增速;入血可使血循環增快;還有降低血糖和利尿作
用。
用量一般為一錢半至三錢。重病或需要時,也可用到五錢至一兩左右(例
如搶救虛脫需用獨參湯時,一時得不到人參,可急用生白朮一兩至一兩半、黨
參一至二兩、附片三至五錢,急煎服)。
脾胃陰虛者慎用。

◎山藥

山藥味甘性溫。功能補脾胃、益肺氣、強腎固精、治帶下。
1. 補脾胃:配白朮、黨參、茯苓、扁豆、蓮子肉、炒芡實等, 常用於脾
胃虛而大便虛瀉難癒、四肢疲乏無力、脈虛等症。本品有補脾胃而止泄瀉的作
用。
2. 益肺氣:本品有補脾胃以益肺氣的作用。 常配合黨參、五味子、黃耆
、陳皮、白朮等,用於肺氣虛而致的氣短乏力、懶言聲低、自感胸中氣少、右
寸脈虛等症。
3. 強腎固精:山藥有強腎固精的作用。 常配合生地黃、熟地黃、山萸肉
、五味子、鎖陽、金櫻子等用於腎虛而滑精、遺精等症。
本品生用能補腎生精、益肺腎之陰而治消渴。
以上消明顯者(口渴甚、飲水不能解渴、消瘦、尿多、自汗等),可配伍天
花粉、麥冬、知母、黃芩、五味子、沙參、生石膏、烏梅等同用;
以中消較明顯者(飲食倍增,易飢餓,多飲多食,人體消瘦,四肢乏力等)
,可配伍生石膏、知母、葛根、黃精、黃芩、花粉、生大黃、生地黃等同用;
以下消為甚者(尿頻數,尿量多,口渴,腰痠痛,膝腿乏力,陽萎等),可
配伍生地黃、熟地黃、山萸肉、五味子、澤瀉、丹皮、茯苓、肉桂(少量)
等同用。
近些年來根據以上經驗和理論,隨證加減變化,用以治療糖尿病、尿崩症
、甲狀腺功能亢進等(表現為消渴證者),可取得一定效果。
4. 治帶下:脾腎兩虛、濕邪注於下焦可發為帶下病。 濕寒重者多為白帶
,濕熱重者多為“黃帶”或“赤帶”。山藥既能補脾胃以化濕邪,又能固腎氣
以止帶下。
治白帶常與白朮、蒼朮、茯苓、龍骨、鳥賊骨、吳萸、烏藥及車前子等同用;
治黃帶常與黃芩、黃柏、白果、車前子、芡實、苡米等同用;
治赤帶常與黃柏炭、茵草炭、川斷炭、桑寄生、茯苓、當歸炭、白朮、白芍
等同用。
補脾胃、益肺氣、治帶下用炒山藥,強腎生精、治消渴用生山藥。白朮燥
濕健脾、益氣生血之力大於山藥,山藥補腎強精之力大於白朮。炒苡米、炒山
藥均能健脾止瀉,但苡米偏於利濕以燥脾,山藥偏於補脾腎而固澀。對於陰虛
火旺而導致脾虛泄瀉者,如只用白朮、苡米之類治療,易致腎陰受傷,在這種
情況下,最好用山藥配蓮子、芡實等以實脾,則補脾而不妨於腎。用山藥時,
有時可產生氣壅、腹中脹悶、食欲不振等副作用,這時可配用一些陳皮,以防
其副作用。
用量一般為三錢至七、八錢。必要時也可用到一兩多。腹脹、中焦滿悶者
,不宜用。

◎黃精

黃精性味甘平。補中益氣,性質平和。主要功用為補脾氣,養胃陰,潤心
肺。本品配伍白朮、黨參、茯苓、甘草、陳皮、麥芽、穀芽等,可用於脾胃虛
弱、飲食減少、精神疲倦、四肢懶動、脈象虛軟無力之症。本品性質平和,適
於久服、病後調養之用。前人經驗認為“黃精可代參耆,玉竹可代參地”,可
作為參考。
高熱病後,胃陰受傷而口乾不欲食,食少便乾,飲食無味,舌紅少苔者,
可用本品配玉竹、麥冬、沙參、冰溏、生麥芽等,養陰開胃。心肺陰虛而致咳
嗽少痰、氣短乏力、口乾、少眠、多夢等症者,可配伍麥冬、貝母、沙參、遠
志、杏仁、茯神、棗仁等同用。配蔓荊子、草決明等,可補肝明目;配枸杞子
、菟絲子等,可補腎益精;配杜仲、川斷等,可助筋骨;配羌活、獨活等,可
除風濕。
用量一般二、三錢。

◎白扁豆

白扁豆味甘,性徵溫。功能健脾養胃,消暑除濕。常用於調補脾胃的方劑中。
本品補脾不膩,化濕不燥,對脾胃虛弱或大病後,初用補劑時,先用扁豆,最為合
適,能調養正氣而無飽悶之弊。配炒山藥、白朮、黨參、茯苓、炒芡實等可用於脾
虛泄瀉。
本品有解暑除濕的作用。夏季感受暑濕之邪而致嘔吐、瀉利、煩渴、頭昏
、胸悶者,可以本品配合藿香、佩蘭、荷葉、赤小豆、厚朴、白蔻仁等同用。
白扁豆生用消暑祛濕,炒用健脾養胃。扁豆花解散暑邪之力大於扁豆,扁豆健
脾祛濕之力大於扁豆花,扁豆衣清暑熱、利暑濕之力優於扁豆,但健脾扶正之力則
大不如扁豆。
綠豆性涼,能消心胃之暑,兼能利濕、解毒。扁豆性微溫,能消脾胃之暑
,並能健脾扶正。荷葉升清氣而消暑,扁豆降濕濁而消暑。

用量一般為一錢半至三、四錢。扁豆花、扁豆衣質輕,可適當減少些。

◎大棗

大棗性味甘溫。能補脾和胃,增強脾胃功能。有止瀉,生津、補養強壯等
作用。並能緩和藥性、解毒、保護牌胃。例如十棗湯、葶藶大棗瀉肺湯中,都
使用大棗以緩和藥性、解毒、保護脾胃。本品配甘草、小麥,名甘麥大棗湯,
可用於婦女臟躁(情緒抑鬱不樂、悲傷欲哭等)。常配合香附、柴胡、生龍骨
、生牡蠣、白芍、鬱金、膽南星等隨證加減應用。
大棗的核,炒焦,泡水代茶飲,能使人安睡。對失眠的人,除服藥治療外
,晚間可用此法,輔助治療。服藥不便者,也可用此法治之。
龍眼肉、大棗都能益脾,但龍眼肉偏於養心補血、治心虛;大棗偏於補脾
和胃、治脾虛。飴糖味甘益脾,偏於緩急和中,治中虛作痛。大棗味甘益脾,
偏於益氣養血,兼能養心,治脾虛心慌如懸。
用量一般三至十枚。胃脹滿,有痰熱者,不宜用。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主要用為補脾、清熱、解毒、緩急、潤肺及調和藥性之藥

1. 補脾:體虛或久病而致中焦氣虛(四肢無力、氣短、少言、飲食不香
、消化不良、大便溏泄等)者,常用本品配合黨參、白朮、茯苓、扁豆、陳
皮等以健脾益氣。
2. 清熱解毒:甘草生用有清熱解毒作用。常用於癰疽瘡瘍的治療。 例如
對癰瘍(紅腫疼痛,如火炙),常與銀花、連翹、赤芍、丹皮、地丁、公英等
同用。對各種陰疽(患處不紅、堅硬、色暗),常與熟地、麻黃、肉桂、鹿角
膠、白芥子)桂枝等同用,也有解毒作用。近代研究證明,甘草對番木鱉、水
合氯醛、白喉毒素、破傷風毒素、河豚毒、蛇毒等,有解毒作用。前人經驗中
也有“解百毒”的記載。
3. 緩急:“急”含有緊張、痙攣、收縮等意義。前人經驗認為。 甘能緩
急。,甘草味甘有緩急作用。對腹中急痛者,常配白芍、飴糖、桂枝、大棗、
生薑等同用(如小建中湯,適用於虛寒性的腹痛)。近人研究證明,甘草有緩
解胃腸平滑肌痙攣的作用,這對甘草的緩急作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再如配
白芍同用,名“芍藥甘草湯”,可用於因誤用汗法傷及陰血而出現厥逆(肢體
末梢部發涼)、腳攣急不伸等症。
4. 潤肺:生甘草兼能潤肺。對肺熱所致的咽痛、咳嗽等有效。 例加配杏
仁、貝母、枇杷葉、瓜蔞、知母、黃芩等,用於肺熱咳嗽;配桔梗、射干、牛
蒡子、元參等,用於咽喉腫痛。近代研究證明本品為滑潤性祛痰藥,口服後能
使咽喉黏膜減少刺激,適用於咽喉炎症。還證明甘草有抑制結核桿菌的作用,
配合抗癆藥,可用於肺結核。
5. 調和藥性:本品藥性和緩,通行十二經, 可升可降,與補、瀉、寒、
熱、溫、涼等各類藥物配合應用,有調和藥性的作用。例如與當歸、白芍、地
黃、川芍、黨參、白朮、茯苓等補藥同用,可使補藥作用和緩持久而不驟;與
大黃、芒硝、枳實等瀉下藥同用,可緩和瀉藥之性,使瀉而不速,充分發揮藥
力而不傷胃氣;與生石膏、知母等寒性藥同用,可緩和寒性藥之寒,以防其傷
胃;與附子、乾薑等熱性藥同用,可緩和熱性藥之熱,以防其傷陰;與麻黃、
桂枝、杏仁等辛溫發散藥同用,可使藥性和緩,並保護胃氣,以防汗後傷津液
等等。甘草在各類藥力中,能使各藥互相和諧而無相爭之弊,所以前人稱它能
“調和百藥”。
本品配生薑、桂枝、麻仁、麥冬、黨參、阿膠、生地、大棗、丹皮等同用
,名炙甘草湯,可用於陰氣虛少、陽氣虛敗而致的脈結代、心動悸之症有一定
的效果。近人研究認為甘草有強心作用,與腎上腺素相類似。
用蜜炙過的甘草稱炙甘草,適用於補中益氣;生甘草適用於清熱解毒;生
草梢能治尿道中疼痛,適用於淋病;生草節適用於消腫毒、利關節;生甘草去
皮稱粉甘草,適用於清內熱、瀉心火。
用量一般三分至三錢。脾胃有濕而中滿嘔吐者忌用。長期大量服用可引起
水腫、高血壓。本品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近代研究證明甘草流浸膏能
抑制組織胺所引起的胃酸分泌作用,可用於胃潰瘍病的治療。有類皮質激素的
作用,可用於阿迪森氏病,與 cortisone 同用,有互補作用。

◎熟地黃

熟地黃味甘苦,性微溫。能補血生精,滋腎養肝。是最常用的滋陰補血藥
。熟地黃配當歸、白芍、川芎,名四物湯,是常用的補血藥方,可用來治療血
虛證(面色萎黃、唇舌色淡、月經後錯而且量少、目眩、心慌、脈細等)。近
些年來常配合當歸、黃耆、黨參、阿膠等(隨證加減),用於各種貧血。
本品配山藥、山萸、丹皮、澤瀉、茯苓,名六味地黃丸(湯),可用於肝
腎陰虛證(腰膝痠痛、遺精、盜汗、視物昏暗、耳目不聰、月經不調等)。如
陰虛生內熱而見骨蒸勞熱、消渴、耳鳴、耳聾、盜汗消瘦、下午顴紅、夜間煩
躁、乾咳少痰、痰中帶血等症者,可配合龜板、知母、黃柏、豬脊髓、地骨皮
、秦艽、別甲等同用(如大補陰丸等)。
熟地黃配當歸則補血,配白芍則養肝,配柏子仁則養心,配龍眼肉則養脾
。配麻黃同用則不黏滯,並能通血脈。如陽和湯(熟地黃、麻黃、白芥子、鹿
角膠、肉桂、薑炭、甘草)是治療陰疽、貼骨疽、流注(寒性膿瘍、閉塞性脈
管炎、腸系膜淋巴結核、慢性骨髓炎、關節結核)等常用的方劑,功能溫陽散
結。
阿膠補血兼能止血,熟地補血兼能填精髓。阿膠滋養肝腎兼能養肺陰。熟
地滋養肝腎兼能養心血。桑椹補肝腎,其性偏涼,補血之力不如熟地。熟地補
肝腎,其性偏溫,滋陰補血之力遠大於桑椹。
當歸補血其性動,熟地黃補血其性靜。當歸生新血而補血,熟地黃滋陰精
而養血,二藥合用能互補長短。
何首烏也能補肝腎,但補血之力不如熟地黃。熟地黃烏鬚髮之力不如何首
烏。熟地久服時,宜用砂仁拌(或佐用一些砂仁),以免膩膈(妨礙食欲、胸
脘發悶)。
用量一般三錢至八錢。重病也有時用到一兩或更多些。陽虛陰盛之人忌用
。痰多、苔膩、胸膈滯悶者,均不宜用。

◎當歸

當歸味辛甘、微苦,性溫。是治療血分病最常用的藥。能使血各歸其所,
故名“當歸”它的主要功用有:
1. 補血:本品配黃耆(黃耆一兩、當歸二至三錢)名當歸補血湯, 常用
於失血後而血虛、氣血不足、產後流血過多等症。配熟地、白芍、川芎,名四
物湯,是最常用的補血藥方。運用此方隨證加減,可用於各種血虛證。近些年
來,也常用此方隨證加減,治療各種貧血。
2. 活血:當歸還有活血通絡、散瘀消腫的作用。 與紅花、赤芍、三七、
桃仁、乳香、沒藥等配伍,可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配連翹、銀花、赤芍
、紅花、皂刺、炙山甲等,可用於癰瘡初起、腫脹疼痛。與桂枝、羌活、獨活
、威靈仙、片薑黃、紅花、苡米、川斷、附子等配合,可用於風寒濕痺、臂腿
腰足疼痛。與川芎、紅花、半夏、防風、黃耆、桂枝、白芍、熟地、炙山甲等
配用,可用於肌膚麻木不仁等症。
3. 潤腸通便:年老、久病、產後失血、或津液不足者, 因血虛腸燥而大
便秘結,可用當歸養血潤腸而通便。常與麻仁、生地、熟地、桃仁、肉蓯蓉、
郁李仁、瓜蔞仁、大黃等同用。
4. 調月經:當歸與熟地、赤芍、川芎、紅花、桃仁、茜草、香附等同用,
可用於氣血凝滯而致的經閉。與白芍、香附、元胡、炒川楝子等同用,可用於
行經腹痛。與生地、白芍、白朮、艾炭、阿膠珠、棕炭等同用,可用於月經過
多、崩漏等症。總之,當歸能調理沖、任、帶三脈,善能補血、和血,故為婦
科調理經血最常用之藥。前人把它稱之為“婦科專藥”,無論胎前、產後各病
,都常隨證加減採用。
白芍補血偏於養陰,其性靜而主守。當歸補血偏於溫陽,其性動而主走。
血虛生熱者宜用白芍,血虛有寒者宜用當歸。
當歸配黃耆、黨參,可生氣補血;配大黃、牛膝,可破下部瘀血;配川芎
、蘇木、紅花、桔梗,可活上部瘀血;配桂枝、桑枝、路路通、絲瓜絡,可通
達四肢、活血通絡。
當歸頭和當歸尾偏於活血、破血;當歸身偏於補血、養血;全當歸既可補
血又可活血。當歸鬚偏於活血通絡。
酒當歸(酒洗或酒炒)偏於行血活血。土炒當歸可用於血虛而又兼大便溏
軟者。當歸炭用於止血。
用量一般一錢至三錢。急重病有時用到五錢。大腸滑泄,火旺者,均不宜
用。近代研究當歸對子宮有興奮與抑制兩種作用:其水溶性、非揮發性、結晶
性成分能興奮子宮而使收縮加強,其揮發油能抑制子宮平滑肌而使子宮弛緩。
並有抗維生素E缺乏症作用。對一些細菌(如痢疾桿菌、傷寒桿菌、溶血性鏈
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白芍

白芍味酸苦,性微寒。有養血榮筋、緩急止痛、柔肝安脾等作用。白芍常
用為補血養陰藥。配當歸、熟地、川芎、白朮、阿膠等,能補血虛;配麥冬、
五味子、浮小麥等,可用於陰虛盜汗;配生地、石斛、女貞子、生牡蠣、珍珠
母等,能養陰潛陽。我常用本品配合生牡蠣、生石決明、生赭石、生地黃、黃
芩、香附、夜交藤、遠志、茯神、白蒺藜為主隨證加減,用於神經衰弱病人表
現為陰虛肝旺證者(頭痛、頭暈、目眩、急躁易怒、失眠、多夢、轟熱、健忘
、舌尖紅、苔薄黃、脈弦細數等),供參考。
肝血不足,筋肉失榮,而出現肢體拘攣、關節強硬、屈伸不利等症,可以
本品與伸筋草、苡米、雞血藤、木瓜、甘草節、當歸尾等配合應用。配甘草、
牛膝、木瓜等,可用於因陰液受傷而引致的腓腸肌痙攣(腿肚子抽筋)以及腿
足攣縮難伸等。病重可加虎骨等。
白芍配當歸、甘草、桂枝、飴糖等,可用於血虛肝旺或脾虛寒所致的腹中
疼痛。配木香、黃連、黃芩、葛根、檳榔、白頭翁等,可用於痢疾腹痛。本品
有緩急止痛的作用,對腹中疼痛效果最好。
白芍能補血養陰而柔肝,因而又能安脾。脾虛肝旺而致的慢性腹泄(生氣
則加重,泄前腹痛一陣,泄完後略舒適些),常用本品與炒防風、白朮、陳皮
(痛瀉要方)等配合應用。
白芍還常用於調理月經。配當歸、生地、黃芩、艾炭、阿膠(膠艾四物湯
)等,用於月經趕前或月經過多。配當歸、川芎、熟地、紅花、桃仁(桃紅四
物湯)、香附等,用於月經錯後,量少等。對行經腹痛,常重用白芍。配桑寄
生、白朮、炒黃芩等,有清熱安胎的作用。
養陰、補血、柔肝,用生白芍;和中緩急用酒炒白芍;安脾止瀉用土炒白
芍。赤芍偏於行血散瘀,白芍偏於養血益陰;赤芍瀉肝火,白芍養肝陰;赤芍
散而不補,白芍補而不散。當歸入肝,能動肝陽,白芍入肝,能斂肝陽;當歸
性動,白芍性靜,二藥合用,可互糾其偏,互助其用。
熟地、白芍皆能補血,但熟地補血以入腎生精為主,白芍補血以入肝養陰
為主,熟地甘溫,白芍酸寒。
據近代報導,本品有制菌作用(如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等);
能緩解由於胃腸蠕動亢進而引起的腹部疝痛。
用量一般為一錢半至四錢。重症有時可用到五錢至一兩。產後血瘀、惡露
不下者忌用。

◎阿膠

阿膠性味甘平。 有補血、滋陰、潤肺、止血的作用。阿膠塊(烊化服,
Yang 音羊,溶化之意)能補血、滋陰。常配合當歸、熟地、白芍、白朮等,用
於血虛證。近些年來,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常用本品治療各種貧血。近代研究
本品能促進紅細胞與血紅蛋白的增加。配地黃、鱉甲、龜板、秦艽、銀柴胡、
青蒿等,能滋陰清熱,常用於陰虛內熱、骨蒸癆熱等證。
阿膠炒珠常用於止血,潤肺。配合麥冬、百合、白芨、沙參、黑山梔、藕
節等,用於肺陰虛所致的咳嗽、咳血、肺癆等。配白芍、當歸炭、艾炭、棕炭
、白朮等,用於月經過多、崩漏等。近年來常在此方的基礎上,隨症加入黃耆
、黨參、山萸肉、川斷炭、菟絲子、桑寄生、紫河車等健脾補腎藥,用於功能
性子宮出血。配炒黃芩、苦參、槐花炭、炒地榆、灶心土、防風等,用於大便
帶血、痔瘡出血等。用於潤肺化痰時,可用蛤粉炒;用於止血時,可用蒲黃炒
;滋陰、補血時,多生用(烊化服)。
熟地、阿膠皆能滋陰補血,但熟地偏於補腎陰、填精髓而補血,阿膠偏於
潤肺養肝、補血而滋陰,兼能止血。黃明膠(牛皮膠)的功用與阿膠相似,如
無阿膠時,可以此代用。但補益之力,不如阿膠。黃明膠兼有活血解毒的作用
。阿膠還有養血潤燥而滑腸的作用,可用於婦女產後便秘‧老人腸燥便秘、血
虛便秘等。
用量一般為一錢半至三錢。舌苔厚膩、食欲不振、大便溏泄者,均不適用


◎紫河車

紫河車近代名“胎盤”,味甘鹹,性溫。功能大補氣血,為滋補強壯藥。本品
氣味俱厚,可用於各種虛損、精血不足的證候。前人有“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的
經驗,即指用這些厚味之藥。本品有肉腥味,常在丸藥中使用,或焙乾研粉,裝入
膠囊中吞服,不入湯藥。例如河車大造丸等,可用於虛勞羸瘦、身體虛弱、精神不
振、遺精、陽萎等症。據近代研究,本品能促進乳腺、女性生殖器、卵巢的發育;
有免疫作用,能增強抵抗力;對子宮發育不全、子宮萎縮、機能性無月經、子宮肌
炎、子宮出血、乳少、產後垂體前葉功能減退(席漢氏綜合徵)貧血、肺結核、支
氣管炎等,都有治療作用。
鹿茸補腎、督(督脈經)的陽氣,並能生精益髓。紫河車補肝、腎的陽氣,功
能益血助氣。
用量一般為八分至一錢半。有虛火者,忌用。

◎何首烏

何首烏生者味苦澀,制熟後則兼有甘味。性微溫。
主要功能為養血益精,平補肝腎,烏鬚髮。兼能潤便滑腸、消瘰歷;治瘧
疾。本品溫而不燥,補而不膩,性質平和,適於久服,常用於病後虛弱、陰虛
血虧、筋骨軟弱以及滋補強壯的丸藥中。例如配熟地、當歸、白芍、阿膠、白
朮等,可用於肝腎不足、血虛氣衰以及各種貧血。據近代研究,本品有促進血
液新生的作用。配山萸肉、山藥、芡實、五味子、龍骨、牡蠣、遠志、茯苓等
,可用於腎虛、滑精、遺精、婦女帶下等症。年老、久病、產後失血等,由於
津血不足而致腸道津液缺乏,腸管傳導澀滯,大便秘結不通者,可用本品配當
歸、肉蓯蓉、黑芝麻、火麻仁等,養血潤腸以通便。
據近代研究,本品能促進腸管蠕動,適於治虛性便秘。肝腎虛虧,精血不
足,身體衰弱,鬚髮得不到充足的營養而致鬚髮枯白者,可用本品配合補骨脂
、當歸、地黃、枸杞子、女貞子、菟絲子、黑芝麻、旱蓮草等,作為丸劑服用

氣血流行滯礙則可發生瘰歷、癰腫等,生何首烏可調和氣血、解毒消腫,
常配合蒲公英、地丁、連翹、元參、生牡蠣、夏枯草等同用。瘧疾邪入陰分,
久久不癒者,可用何首烏配人參或黨參(何人飲)同用,或用何首烏八錢至一
兩,甘草一錢,水煎服。我曾運用這一經驗,結合小柴胡湯和白虎湯,隨症加
減,治癒過幾例查不出原因的定時寒熱病,僅供參考。
熟地黃滋補肝腎、添精益髓之力較何首烏為優,但滋膩太甚,容易膩膈害
胃。何首烏則不寒不燥,不膩膈、不害胃,又有養血袪風之功,是熟地黃所不
及。急需滋補時,用熟地黃為宜,長服慢補時,用何首烏為好。二藥也可合用
。黃精也補而不膩,但偏於補中益氣、潤養肺胃陰津。何首烏偏於滋補肝腎,
養血益精。何首烏的藤,名首烏藤又名夜交藤,水煎內服,能治失眠,袪風濕
,舒經絡,除痹痛。煎水外洗,有解毒、和血、袪風的作用,可用於風瘡、疥
癬作癢。生何首烏適用於消嗉歷,解瘡毒,通便結;製何首烏遇用於補肝腎,
強筋骨,養血,固精。
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本品能“止心痛”。故此,我在治療高血壓
性心臟病、冠心病、心絞痛等病時,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有時加用何首烏三
至五錢,效果尚屬不錯。因中醫說的“心痛”也包括胃脘部疼痛,所以在虛性
的胃脘痛,也有時使用。我的習慣用法是生熟各半使用。據近代研究本品有強
心作用,尤其對疲勞的心臟,作用更為明顯。並且能阻止肥固醇在肝內沉積,
減輕動脈粥樣硬化。我曾在治療冠心病的丸藥中,加入本品,讓患者久服。僅
供同道們參考。
用量為般為三至五錢,重症需要時也可用到八錢至一兩。

◎龜板

龜板味鹹微甘,性涼。為滋陰潛陽藥,以滋陰為主。例如陰虛而致的骨蒸
癆熱,盜汗,肺癆咳嗽,咳血等症,可用龜板滋陰養血以清虛熱,滋補肝腎以
壯根本。常配合熟地、生地、知母、黃柏、豬脊髓、天冬、麥冬、元參、沙參
等同用。
溫熱病高熱經久不退,陰液耗傷而致陰虛液燥,虛風內動,證見手足輕微
抽動、舌乾無津、下午低熱、夜間煩躁、脈細而弦數等,可用龜板配麥冬、白
芍、阿膠、釣藤、別甲、生牡蠣等滋陰養液、潛陽熄風。常用的方劑如三甲復
脈湯,大、小定風珠等(《溫病條辨》方)。
肝腎陰虛,肝陽上浮而出現頭暈、目眩、耳鳴、煩躁易怒、轟熱、偏頭痛
等症者,可用本品滋陰潛陽而收降肝熱。常配合白芍、生地、生牡蠣、生石決
明、菊花、黃芩及六味地黃丸等同用。肝主筋、腎主骨,對肝腎不足所致的筋
骨痿弱、腰痠腿軟、不能行走、駝背雞胸、小兒囪門不合等,可用本品補腎強
骨、滋肝榮筋。常配合虎骨、牛膝、山藥、山萸肉、補骨脂、胡桃肉、杜仲、
續斷、地黃等同用。
本品還有滋陰涼血的作用。可用於因陰虛火旺而血熱妄行所致的月經過多
、崩漏不止、咳血、衄血等症。常配生地、元參、阿膠、黃芩、白芍、黃柏、
白茅根、側柏炭、棕炭等同用。
本品鹹能軟堅,並能通任脈、和血絡,故有消散癥瘕癖塊的作用。對於因
血虛氣滯、邪氣鬱於經隧血絡而腹中積有癥瘕癖塊者,可配合鱉甲、赤芍、生
牡蠣、紅花、桃仁、山渣核、鬱金、柴胡、香附、莪朮、三棱等同用。近些年
來常以此法治療肝脾腫大。
用龜板熬的膠,名“龜板膠”,性味甘平,滋陰補血的作用比龜板更好,
並有止血的作用。但通血脈消癥瘕的力量,則不如龜板。鹿茸偏於通督脈、補
腎陽。龜板偏於通任脈、補腎陰。玳瑁長於平肝鎮驚,功力偏於潛降。龜板長
於補陰降火,功力偏於滋收。鹿角膠補陰中之陽,通督脈之血。龜板膠收孤陽
之汗,安欲脫之陰。鹿角膠、龜板膠可以合用,藥房有成品(舊名龜鹿二仙膠
)。
用量一般為三至八錢;必要時可用到一兩至二兩。須打碎、先煎。舌苔膩
、食欲不振者,慎用。

◎鱉甲

鱉甲味鹹、性涼。是常用的滋陰清熱藥。並有軟堅散結的作用,兼能平肝
潛陽。因陰虛內熱而見骨蒸癆熱,盜汗濕髮、潮熱顴紅、肺癆乾咳、痰中帶血
等症。可用本品滋陰清熱,常配合銀柴胡、秦艽、青蒿、地骨皮、知母、當歸
、烏梅、白芍、生地、元參等同用。瘧疾久久不癒,左脅下出現硬塊,名曰“
瘧母”(脾腫大)。本品鹹能軟堅,散結消癥。可用本品醋炙研末服,每日二
、三次,每次一錢。也可與柴胡、黃芩、黨參、半夏、桃仁、丹皮、射干、生
牡蠣、三稜、莪朮等同用。
婦女經閉,氣血流通不暢,腹中瘀積結滯而生癥塊,可用本品配合桃仁、
紅花、當歸尾、赤芍、生大黃、三稜、桂枝、炙山甲等同用,以通經消癥。
龜板偏於入腎滋陰,補益之力大於鱉甲。鱉甲偏於入肝退熱,散結之力大
於龜板。牡蠣偏於化痰結、消瘰。鱉甲偏於除脅滿、散瘧母。用量一般為三
至五錢。重症也可用到一兩。入湯藥須“先煎”。無陰虛內熱及消化不良、腸
冷便泄者忌用。

◎山茱萸

山茱萸味酸而苦澀,性微溫。功能補肝腎、強身體,是常用的滋補強壯藥
。兼能澀精、止尿頻、斂汗益陰。
肝腎不足而見腰痠腿軟、頭暈耳鳴、遺精早泄、月經過多、身體虛弱等症
者可配合地黃、山藥、丹皮、澤瀉、茯苓(六味地黃丸)等同用。遺精明顯者
,可加鎖陽、金櫻子、五味子等。月經過多者,可加黃柏炭、艾炭、阿膠珠等
。腰痛者,可加續斷、杜仲等。
腎虛而小便頻數者(腰酸腿軟、小便頻數無疼痛、尿色正常、尺脈弱、或
為老年人),可配合桑螵蛸、益智仁、覆盆子、烏藥、地黃、山藥、五味子等
同用。
本品味酸苦而澀能收斂,有止汗固脫作用。凡正氣不足而脫汗出不止者(
如休克時冷汗淋漓者),可用本品配合五味子、麥冬、生黃耆、龍骨、牡
蠣等同用。血壓急劇降低者,可配合人參、附片等同用。
五味子偏於斂肺經耗散欲絕之氣,收腎臟耗散欲失之元陽。山茱萸偏於滋
肝腎不足之陰,斂陰陽欲絕之汗。
金櫻子、山茱萸皆能固精秘氣,但金櫻子兼能收肺氣、斂大腸,山茱萸兼
能縮小便、收陰汗(陰部多汗)。
注意用時要去淨核,前人經驗認為不去核反能滑精。所以處方常寫。“山
萸肉”,意思是指用無核的果肉。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急救虛脫時可用八錢至一兩。腎陽亢奮,下焦有熱
,小便不利者,均不宜用。

◎枸杞子

枸杞子味甘性平。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作用。肝腎不足而致的腰膝無
力、臍腹隱痛、陽萎不舉、大便溏泄等症,可用本品配合熟地、山藥、山萸肉
、肉桂、附片、鹿角膠、菟絲子等同用(如右歸丸)。肝腎不足,精血不能上
注於目而致兩目昏暗、視物模糊不清等,可以本品配地黃、山藥、山萸肉、茯
苓、澤瀉、菊花等同用(如杞菊地黃丸)。
本品還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可配合天冬、麥冬、山藥、玉竹、地黃、知母
等,用於消渴病(消渴病包括糖尿病在內)。據近代研究,本品有降血糖的作
用。近些年來我常以枸杞子、五味子二味合用,代替山萸肉,可供參考試用。
枸杞葉苦甘而涼,司清上焦毒熱,代茶飲之,可止消渴。枸杞子的根皮,
即地骨皮,能清虛熱、退骨蒸。山茱萸、枸杞子皆能滋肝腎,但山茱萸兼能收
肝膽之火,枸杞子兼能益腎中之陽;桑堪滋陰補血,益腦潤燥,枸杞子滋養肝
腎,益精明目。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有外感發熱,消化不良易生腹瀉者慎用。

◎沙參

沙參味甘苦,性微寒。有養陰、潤肺、清熱的作用。
1. 養陰潤肺:前人有“沙參補五臟之陰”的說法, 但從臨床使用來體會
,本品主要是對養肺胃之陰效果最為明顯。肺陰不足而生虛熱,出現乾咳少痰
、咽喉乾燥、咽痛、痰中帶血絲、久咳失音等,可用本品配合生地、知母、麥
冬、天冬、川貝母、生甘草等同用。肺性本燥,易受燥邪所侵,但又惡燥。肺
燥則乾咳少痰、咽喉乾癢、聲音嘶嗄(註:即聲音嘶啞的症狀,見於風熱犯肺
、津液受損,或見於急慢咽喉炎症、聲帶創傷等症)、口鼻乾燥、舌尖邊紅。
可用本品配合桑葉、麥冬、元參、生石膏、知母、生地、百合、麻仁、阿膠等
同用。
2. 清熱生津:高熱病後,陰液耗傷或久病而致胃陰虧損, 舌乾口燥、食
慾不振、咽乾口渴、舌苔剝脫等,可用本品配合麥冬、生地、石斛、玉竹、花
粉等同用。
本品對陰虛內熱、肺癆傷陰等有養陰清熱作用。例加肺癆咳嗽、下午潮熱
、顴紅盜汗、五心煩熱、乾咳少痰、人體消瘦、痰中帶血、脈象細數等症,可
用本品配合生地、元參、鱉甲、秦艽、地骨皮、貝母、百部、白芨等同用。
南沙參體較輕、質鬆,性味苦寒,清肺火而益肺陰,兼有風熱感冒而肺燥
熱者,可以使用。北沙參體重質堅,性味甘涼,主用於養陰清肺、生津益胃,
有外感證者不宜用。處方上只寫沙參,藥店即付北沙參,如須用南沙參時,須
寫上“南”字。
黨參甘溫,補肺胃之氣;沙參甘涼,補肺胃之陰。人參補陽而生陰,沙參
補陰而制陽。用量一般為一錢半至四錢。風寒感冒咳嗽及肺寒白痰多者不宜用


◎元參

元參味苦、鹹、寒。主要功能是:滋陰降火,解毒軟堅。
陰虛火旺,火熱上炎而出現咽喉腫痛、口渴煩熱等症者,可用本品配生甘
草、桔梗、麥冬、牛蒡子、生地、黃芩、連翹等同用。溫熱病熱邪入營,邪熱
傷陰而見口乾煩燥,夜寐不安,舌質紅絳,甚至高熱譫語、斑疹隱隱等症,可
與廣犀角、生地、黃連、連翹、麥冬、丹皮等同用。如陰液耗傷而出現大便秘
結者,可配麥冬、生地、玉竹、瓜蔞、生大黃等同用。
本品不但能滋陰降火,而且有涼血解毒的作用。如熱毒熾盛而致血熱發斑
、煩躁不寧者,可用本品配合生地、廣犀角(或用水牛角)生石膏、知母、甘
草、赤芍、丹皮等同用(如化斑湯)。由於痰熱鬱結而頸部發生瘰歷者(頸淋
巴結腫大),可用本品軟堅散結,常配合貝母、生牡蠣同用,名曰消歷丸。或
適當加入夏枯草、昆布、海藻等同用。運用這種經驗曾結合辨證論治用以治療
頸淋巴結結核(酌加:百部、黃芩、香附、青皮、炙山甲、赤白芍等)、頸淋
巴肉芽腫(酌加:連翹、花粉、蒲公英、柴胡、赤芍、皂刺、山甲、牛蒡子等
)以及甲狀腺腫大(酌加:黃芩、知母、生赭石、鬱金、白芍、炙山甲、橘紅
等)等,都收到一定效果。
生地黃與元參都能滋陰,但生地黃甘寒補陰,偏於涼血清熱,適用於血熱
之火。元參鹹寒滋陰,偏於滋陰降火,適用於陰虛上浮之火。苦參苦寒,瀉火
燥濕。善治外部皮膚濕熱疥癩。元參鹹寒,降火養陰。善治內部腎陰不足,骨
蒸癆熱。麥冬養陰,偏於潤肺。元參養陰,偏於滋腎。
用量一般二至四錢,重病可用至一兩。大便溏泄及痰濕盛者忌用。本品反
黎蘆。
據近代研究,本品有降血壓和降血糖的作用。對綠膿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
用。

◎麥冬

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最常用於以下四種情況:
1. 滋陰潤肺:陰虛內熱,燒灼肺津, 肺陰不足,肺熱咳嗽,乾咳少痰,
煩熱口渴,或痰中帶血,舌紅少津,脈象細數等,可用本品滋陰潤肺,清熱治
咳。常配合桑葉、杏仁、沙參、麻仁、阿膠珠、枇杷葉、天冬等同用。對肺結
核、支氣管炎、百日咳等病出現陰虛肺熱咳嗽者,均可應用。
2. 養陰清心:心陰虛而心中煩熱、 心悸、心慌、失眠、舌紅、脈細數等
,常以本品配黃連、阿膠、貝母、生地、元參、丹參、珍珠母、遠志等同用。
心氣心陰兩虛,出現氣短倦怠,口渴汗出,脈微、弱欲絕而虛脫者,可急配人
參、五味子同用(生脈散),以益氣養陰斂汗(汗為心之液)而固脫。
3. 生津益胃:本品有養胃陰、生津液的作用。 溫熱病後,津液耗傷,胃
陰不足而口燥咽乾、食慾不振、大便數日不行者,可配合元參、細生地、玉竹
、冰糖、瓜蔞、生大黃、火麻仁、枳實等同用。
4. 潤肺利咽:肺熱陰傷,咽喉乾痛, 聲啞失音、舌燥口渴者,可與元參
、生地、桔梗、甘草、山豆根、金果欖等同用。
天冬、麥冬皆能滋陰,但天冬甘苦大寒,偏於清熱降火,兼能滋腎陰、降
腎火。麥冬甘而微寒,偏於潤肺寧心,兼能養胃陰、止煩渴。川貝母、麥冬皆
常用於潤肺止咳,但川貝母偏於散肺鬱而化痰,兼能開心鬱而清熱。麥冬偏於
滋肺陰而清熱,兼能養胃陰而止渴。麥冬用朱砂拌過,名“朱麥冬”或“朱寸
冬”,適用於寧心安神。
用量一般為一錢半至三錢。腹泄便溏、舌苔白膩、消化不良者,均不宜用。

◎天冬

天冬味甘、苦,性寒。常用為滋陰清熱藥。
陰虛火旺,內熱上薰,肺熱而咳,痰少而粘、咽喉乾燥、夜間口渴、或痰
中帶血、五心煩熱等症,可配合麥冬、元參、生地、石斛、貝母、蜜枇杷、杏
仁、藕節、白芨等同用。肺腎陰虛而致癆熱骨蒸、顴紅盜汗、乾咳少痰、聲音
嘶嗄等,可配合秦艽、白薇、鱉甲、地骨皮、生地、龜板、黃柏、知母等同用
。這些經驗可運用於肺結核、肺癌、肺膿腫(後期)等病。肺腎陰虛而出現口
渴多飲、飲不解渴、尿頻而多者(如糖尿病、尿崩症、甲亢等),可配合生地
、山萸、花粉、知母、沙參、麥冬、五味子、烏梅等同用。
石斛、天冬皆能滋腎陰,但石斛兼能養胃生津,天冬兼能清肺潤燥。用量
與注意事項同麥冬。

◎石斛

石斛味甘淡性涼。有滋陰養胃,清熱生津,益腎,壯筋骨等作用。
溫熱病後期,因高熱而陰津受傷,出現口渴舌躁、食慾不振、舌質發紅、
舌苔黃黑等症狀,可用本品滋養胃陰、清熱生津、止渴除煩。但應注意用本品
治療溫熱病,不可用之過早,以免滋補斂邪。
陰虛內熱而發生乾咳、盜汗、低燒、口渴、舌紅脈細數等症,可用本品配
生地、麥冬、百合、秦艽、銀柴胡等同用。
因腎精不足而致目昏目暗、視力減退,常用本品配合生地、熟地、山萸、
草決明、潼蒺藜、地骨皮、菊花、枸杞子等同用。因腎虛而兩腳麻木痿痹者,
也可用本品配合牛膝、黃柏、川斷、熟地、山藥、秦艽、苡米、木瓜、虎骨等
同用。王竹與石斛均能養陰,但玉竹甘平滋潤,養肺胃之陰而除燥熱,補而不
膩。石斛能清腎中浮火而攝元氣,除胃中虛熱而止煩渴,清中有補,補中有清

金釵石斛偏於養胃陰、補腎精。霍石斛常用於老人、虛人、陰液不足者。鮮石
斛清熱生津、解渴之力較佳,多用於溫熱病。目前市場上供應以乾石斛(川石斛)
、鮮石斛、霍石斛為多。總之,石斛雖有數種,但其治療作用,大體相同。
用量:乾石斛用二至四錢;鮮石斛用五錢至一兩。舌苔厚膩、便溏者慎用。
據近代研究,金石斛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對急性膽囊炎的高熱,有迅速退
熱的效果;能促進胃液分泌,有助消化的作用。

◎玉竹

玉竹味甘性平。功能滋養氣血,平補肺胃,益陰潤燥。常用於肺胃陰傷或燥邪
傷肺而致的咳嗽少痰、咽乾舌燥、燥熱口渴等症。多與沙參、麥冬、桑葉、杏仁、
石斛、元參等同用。
溫熱病後期,因高燒時傷耗了胃陰而出現口渴舌燥、食慾不振、胃部不適等症
,可用本品配合沙參、石斛、麥冬、冰糖、生麥芽等同用。
天冬滋陰偏在肺腎,且性寒滯胃。玉竹養陰偏在脾胃,性平而不害胃,雖養胃
陰但不妨脾陽。
用量一般為二錢至四錢。特殊需要時也可用到五、六錢或一兩。據近代研究,
玉竹有降血糖的作用。

◎百合

百合味甘性平。常用為斂陰潤肺和清心安神藥。配生地、麥冬、沙參、貝
母、梨皮等,可用於陰虛肺燥的咳嗽。配沙參、五味子、馬兜鈴、訶子、麥冬
等,可用於久咳不癒、肺陰虛而肺氣浮散之證(久咳不止,已無實邪、咽乾少
痰、氣短微喘)。配麥冬、蓮子、遠志、黃連、阿膠、元參等,可用於熱病後
餘熱不清的神志恍惚和陰虛的心煩、失眠。
五味子味酸而收,偏於治肺氣之浮散。百合甘斂潤肺,偏於治肺陰之虛燥。
百部溫肺化痰而治嗽,並可殺蟲。百合甘斂潤肺而治嗽,並可寧心。另外
,百合還有益氣調中的作用。用本品一兩配烏藥三錢名百合湯,可用於久久難
癒的胃痛。我常用百合一兩、鳥藥三錢、丹參一兩、檀香二錢(後下)、草蔻
三錢、高良薑三錢、香附三錢、川楝子二錢作為基礎方,隨證加減,對潰瘍病
所致的長期胃痛,屬於虛實並見、寒熱夾雜、氣血皆病的證候,往往取得滿意
的效果,僅供同道們參考。
用量:一般為三、四錢,須要時也可用到八錢至一兩。外感咳嗽不宜使用。

◎女貞子

女貞子味甘苦,性平。主要功效為:養陰益精,平補肝腎,除虛熱,烏鬚
髮,聰耳目。
配何首烏、桑堪、生地、杜仲、山藥、旱蓮草、枸杞子等,可用於肝腎陰
虛所致的頭髮早白,兩目昏花,耳鳴耳聾,牙齒動搖,陰虛發熱,腰膝虛痛等
症。
本品性質平和,補陰而不膩滯,適於久服,不像生地、熟地容易膩滯,但
滋陰之力也不如二地。
何首烏補肝腎、烏鬚髮,偏走血分,其性微溫。女貞子補肝腎、烏鬚髮,
兼清氣分,其性微涼。用量一般二、三錢。
胃有寒者或老年人,用本品時,可佐用一些補脾暖胃的藥(如白朮、陳皮
、草蔻等)。

◎旱蓮草

旱蓮草味甘酸,性平。主要用為補腎滋陰藥,並能涼血、止血。本品配女
貞子名二至丸,常用於肝腎陰虛,頭髮早白、脫落,也可在為丸時加入桑堪汁
。配生地、元參、白茅根、黃柏炭、大小薊、瞿麥、澤瀉等,可用於尿血。
配生石膏、知母、黃芩、白芨、藕節炭等,可用於吐血。配槐角、地榆、
槐花炭、黃柏、防風等,可用於便血。配桑寄生、川斷炭、白朮、棕炭、艾
炭、當歸炭、阿膠等,可用於崩漏。
近些年來在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功能性子宮出血、紫瘢等病的方劑中,
也常隨證選用本品。旱蓮草有墨(黑)旱蓮與紅旱蓮之分。墨旱蓮偏於補腎、
滋陰、止血。紅旱蓮偏於涼血、活瘀、清熱,並能治瘡瘍。處方上寫旱蓮草一
般給墨旱蓮。
用量一般為三錢左右,特殊需要時,也可用到五錢至一兩。

◎桑椹

桑堪味甘,性涼。為滋陰補血藥。市上有“桑堪膏”成藥,每服三至五錢
,日服二次,熱開水沖服。功能滋補肝腎、聰耳明目。配麥冬、沙參、玉竹等
,可用於陰虛津少所致的口渴舌燥、大便乾澀等症。
桑堪有黑白兩種。白桑椹(未成熟者)功力小,黑桑堪(成熟者)功力大
。常配合何首烏、旱蓮草、女貞子等,用於陰血虛所致的頭髮早白、頭髮脫落
等症。
用量一般為二、三錢。腹部有寒、大便溏軟者忌用。

◎潼蒺藜

潼蒺藜又名沙苑蒺藜,味甘,性溫。主要功用為補腎固精。
配續斷、牛膝、杜仲等,可用於腎虛腰痛;
配山萸、五味子、蓮鬚、龍骨、巴戟天、仙茅等,可用於腎虛所致的遺精陽
萎;
配桑螵峭、菟絲子、覆盆子、益智仁、補骨脂等,可用於老年人腎虛小便頻
數或失禁;
配枸杞子、菊花、白蒺藜、菟絲子、決明子等,可用於腎虛所致的頭暈眼花。
白蒺藜主要用於散鬱調肝;潼蒺黎主用於補腎益精。
菟絲子、潼蒺藜皆能補腎益精,但菟絲子稍溫而不燥,偏於生精強腎,可
治久無子女;潼蒺藜溫助腎陽,偏治遺精陽萎,兼能明目。
用量一般為三至四錢。需要時也可以再多些。性欲亢奮者忌用。

◎黑芝麻

黑芝麻味甘性平。為滋補肝腎藥。
配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白蒺藜等,可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頭暈眼花

配何首烏、桑堪、旱蓮草、女貞子、生地等,可用於肝腎不足的頭髮早白。
本品含油脂多,有潤燥通便的作用。配當歸、桃仁、肉蓯蓉、火麻仁等,
可用於津枯血燥的便秘。何首烏烏鬚髮兼能養血,黑芝麻烏鬚髮兼能潤便。用
量一般為三至四錢。多用於丸劑中。

◎牛膝

牛膝味苦、酸,性平。主要功用是:補肝腎,強筋骨,散瘀血,引藥下行。
配龜板、黃柏、知母、熟地、當歸、虎骨等,可用於肝腎虛所致的腰膝酸疼
、足軟無力。
配蒼朮、黃柏,名三妙丸,可用於濕熱下注引起的兩腿紅腫,兩足不能步履
,下部濕瘡等。
牛膝有行血散瘀的作用,常:
配合桃仁、歸尾、紅花、川芎、赤芍、丹皮等,用於氣血凝滯所致的經閉、
癥瘕等症。
配紅花、川芎、當歸、木通、滑石、冬葵子等,可用於胞衣不下。
配澤蘭能利腰膝間死血,可用於瘀血所致的腰腿疼痛。
牛膝入肝腎二經,有下行之力,並能引藥至腿。可作為治療身體下部疾病
的引經藥。對泌尿系結石,可重用牛膝,再配伍冬葵子、澤瀉、澤籣、豬苓、
茯苓、海金沙、金錢草、木通、檳榔等,有促進結石下行、排出的作用。用於
散惡血、破癥結、活血散瘀時,可用生牛膝;用於補肝腎、壯筋骨、強腰膝時
,可用製(酒浸或酒蒸)牛膝。
懷牛膝偏於補肝腎,川牛膝偏於散瘀血,並能袪風治痹。
用量一般為五分至三錢。需要時也可用五錢至一兩。因本品性善下行,故
對滑精、溏泄者及孕婦,不應使用。據近代研究,本品可使血壓暫時下降;牛
膝素有溶血及使蛋白質凝固作用;配銀花、赤芍等,可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脫疽);治療急性扁桃腺炎及防治白喉,都有良好效果。

◎鹿角

鹿角味鹹,性溫。也是補腎陽,益精血的藥,作用與鹿茸差不多,只是作
用較緩弱,可作為鹿茸的代用品。
鹿茸常用為峻補肝腎藥。補力大於鹿角,鹿角補肝腎的作用雖稍緩弱,但
活血、散瘀、消腫毒的作用卻大於鹿茸。例如配杜仲、川斷、補骨脂、附片等
可用於腎陽虛衰所致的腰痛。配銀花、連翹、山甲、紅花、赤芍等可用於瘡瘍
腫毒。
鹿角的處方用名為鹿角鎊( Pang \ )或鹿角片,可人湯藥中煎服,也可
為末沖服,或放入丸劑中使用。生用偏於助陽活血、散瘀消腫。炙熟或熬膠用
則偏於溫補肝腎、滋養精血。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需要時也可用至五錢。為末沖服時,一次三分至八
分,一日二、三次。

◎鹿角膠

鹿角膠味甘,性溫。主要功用為:溫補下元,補陰中之陽,通督脈之血,
生精血,止血崩。功用與鹿茸大致相似,但補力緩慢,久服力效。多用於崩漏
帶下、虛性出血及陰疽(沒有紅腫熱痛的腫塊)。例如:
配阿膠、當歸炭、蒲黃、烏賊骨等,用於虛寒性的崩漏、帶下。
配杜仲、肉蓯蓉、淫羊藿等,可用於陽萎。
配熟地、山萸、山藥、茯苓等,可用於小兒發育不良等症。
配人參、黃耆、當歸、熟地等,可用於溫補氣血,滋養精血,強壯身體。
配麻黃、熟地、白芥子等,可用於陰疽(如陽和湯)。
鹿角活血消腫之力大於鹿角膠,鹿角膠滋補止血之力大於鹿角。龜板膠也為滋
補藥,但龜板膠偏用於滋陰,鹿角膠補陰之中兼能補陽,二膠合用,陰陽俱補。
用量一般為二、三錢,烊化服。

◎鹿角霜

鹿角霜為鹿角熬膠後的殘渣,溫補之力小於鹿角和鹿角膠。可用於脾胃虛
寒,食少便溏等證。也有時作為鹿角或鹿角膠的代用品,但用量需此二藥大些

用量一般為二、三錢,特殊需要時也可用到七至八錢。

◎肉蓯蓉

肉蓯蓉味酸鹹,性溫。主要用為補腎陽藥,兼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肉蓯蓉質地油潤,能補腎陽,又無燥性。
配熟地、菟絲子、杜仲、山藥、巴戟天、淫羊藿等,可用於腎虛所致的腰痛
、膝軟、陽痿、性機能減退、眩暈耳鳴等症。
配當歸、川芎、白芍、艾葉、香附、續斷等,可用於腎氣虛寒,月經衍後,子宮
寒冷,久不受孕等症。
配熟地、當歸、桃仁、火麻仁、黑芝麻等,可用於老年人或婦女產後氣血衰弱,
津液缺乏而致的大便乾秘。
火麻仁通便由於滋脾潤腸。肉蓯蓉通便由於滋腎潤燥。
用量一般為二至四錢。需要時也可用五錢至一兩。據近代研究,本品有降血壓
作用;也可作為膀胱炎、膀胱出血及腎臟出血的止血藥(個人意見:用於止血時最
好配合涼血藥同用;或僅用於下虛性的出血 )。

◎巴戟天

巴戟天味辛甘,性微溫。主要用為補腎陽藥,兼有祛風寒、濕痹的作用。
凡由於腎陽虛而致的性機能不好,如陽痿、早泄等,可用本品配熟地、山
藥、淫羊藿、枸杞子等治療。由於肝腎虛寒而引起的少腹部冷痛,寒疝,腰
部酸痛等,可與烏藥、吳萸、葫蘆巴、補骨脂、小茴香、川續斷等同用。本品
兼有強筋骨、祛風濕的作用,因風寒濕痹引起的腰膝疼痛或腿部肌肉日漸軟弱
、消瘦等症,也可用本品配桑寄生、獨活、肉桂、附子、牛膝、續斷、木瓜、
當歸、黨參等治療。淫羊藿補腎陽,偏入腎經氣分,並有燥性。巴戟天補腎陽
,偏入腎經血分,且無燥性。肉蓯蓉補腎陽兼能潤燥通便。巴戟天補腎陽兼能
袪風寒濕痹。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

◎淫羊藿

淫羊藿味辛甘,性溫。是常用的補腎陽藥,兼有強筋骨、祛風濕的作用。
本品峻補腎陽,興奮性機能而治療陽痿。常配合熟地、仙茅、肉蓯蓉、枸
杞子、巴戟天、潼蒺藜、山萸肉、鎖陽、陽起石、羊睪丸等同用,作丸劑服。
也可用本品浸酒(濃度為10%)飲用。
淫羊藿性味辛溫祛風寒,補肝腎而壯筋骨。因風寒濕所致的匹肢肌膚痠痛
,麻木不仁,或關節疼痛,腿軟無力,可配合威靈仙、蒼耳子、肉桂、附子、
川芎、獨活、續斷等同用,水煎服;或為細末,溫酒送服一錢,一日兩次。我
曾以本品配合熟地、山萸、山藥、茯苓、附子、肉桂、巴戟天、肉蓯蓉、牛膝
、續斷、杜仲等,用於治療脊髓癆、脊髓炎等所致的下肢截癱,或兩腿無力,
二便失控等症,有一定效果。供參考。
枸杞子補腎益精,偏用於腎精虛者。淫羊藿補腎助陽,偏用於腎陽虛者。
仙茅補腎陽並能助脾胃運化,增進食慾。淫羊藿補腎陽並能祛風濕、強筋骨,
治四肢風冷不仁。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特別需要時,也可用到四、五錢。性欲亢奮者忌用。據現
代研究報導,本品有促進精液分泌的作用。

◎補骨脂

補骨脂又名破故紙,味辛苦,性大溫。主要功用是補腎陽,固下元,暖脾
胃,止泄瀉。
凡因腎陽虛而致的陽痿、性機能減退、腰膝冷痛、陰囊濕冷、下腹郚虛冷
等症,可用本品配胡桃肉、杜仲、陽起石、川續斷、附子、熟地等同用。腎主
下元,腎陽虛可導致下元不固而出現遺尿、尿頻、尿失禁等症,可用本品配桑
螵蛸、菟絲子、烏藥、益智仁等同用。也可用本品炒脆為末,睡前服。我曾用
本品配桑螵蛸、覆盆子、烏藥、益智仁、熟地、山萸、炒雞內金、茯苓、龍
骨、牡蠣、桑寄生等,治療青少年或成年人頑固性遺尿,取得滿意的效果。
脾胃虛寒而致消化不良,慢性腹泄等症,可用本品配肉豆蔻、大棗、生薑
(名二神丸)、茯苓、白朮等同用。本品既能溫腎又能暖脾,故對脾腎兩虛而
致的“五更泄”(又名雞鳴泄,即每日清晨拂曉時瀉肚)最為適用。常配合吳
茱萸、五味子、肉豆蔻(名四神丸)等同用。我常在四神丸方的基礎上隨證加
入炒山藥、訶子、茯苓、白朮、附子、炮薑等藥,用於治療慢性痢疾、慢性腸
炎、腸結核等病的泄瀉,有一定效果。供參考。
肉豆蔻與補骨脂均能止泄瀉。但肉豆蔻偏於助脾陽、燥脾濕而澀腸止泄。
補骨脂偏於補腎暖脾而固陽止泄。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尿血、便秘者及孕婦慎用。急性必尿系感染而致的尿
頻,不宜用。

◎益智仁

益智仁味辛,性溫。主要功用為溫脾腎,燥脾濕,攝涎唾,縮小便。
脾胃虛寒,腹中冷痛,嘔吐腹瀉,涎多泛酸等症,可用本品補脾陽燥脾濕
,常配白朮、黃耆、砂仁、木香、茯苓等同用。
益智仁有攝涎唾液作用。我曾治療一位 26 歲男性病人,主要症狀是嚴重
流口水,每夜都把枕頭浸濕半邊,每日需洗晒枕頭,二、三年來很痛苦。用益
智仁配合蒼朮、茯苓、訶子、半夏、陳皮等隨證加減,服用五、六劑,即止住
涎水。供參考。
益智仁配烏藥為末,用山藥糊為丸,名縮泉丸,常用於治療遺尿、小便頻
數,夜間尿多等症,每次可服二錢,一日二次,溫開水送下。如加入桑螵蛸、
五味子、山萸肉、補骨脂等同用,則效果更好。配補骨脂、肉豆蔻等,可用於
脾腎虛瀉。配高良薑、丁香治胃寒嘔吐(水多涎多者)。
覆盆子補腎縮小便的作用大於益智仁,益智仁燥脾攝涎唾的作用大於覆盆
子。覆盆子澀性大,益智仁燥性大。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一切燥熱證及尿色黃赤而且尿道疼痛的尿頻數均不應
使用。

◎仙茅

仙茅味辛性溫。有小毒。主用為溫腎壯陽藥,兼有暖胃的作用。腎陽虛而
陽痿、腰膝冷痛,老年遺尿等症,可用本品配熟地、山萸、淫羊藿、枸杞子、
五味子、川續斷等同用。胃脘郚冷氣脹痛,或吐酸水,食慾不振等症,可用仙
茅配砂仁、吳萸、木香、良薑等同用。
近年有用本品配仙靈脾(淫羊藿)、巴戟天、黃柏、知母、當歸等同用(名二
仙湯),治療高血壓表現為腎虛證者,取得了一定效果,可資參考。用量一般一至
三錢。

◎菟絲子

菟絲子味甘辛,性溫。主要用為補肝腎藥。
對於因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疼痛,陽痿遺精,視力減退,小便淋瀝等症,
皆常使用。例如配五味子、蓮子肉、遠志、芡實等,用於遺精。配潼蒺藜、淫
羊藿、枸杞子、巴戟天等,用於陽痿。配草決明、枸杞子、菊花、車前子、青
箱子、熟地、生地等,用於視力減退。
根據本品有補肝腎、益精血、強腰膝、固下元的作用,近年來對功能性子
宮出血、習慣性流產、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病,也常茌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加入本
品,進行治療。
蛇床子補腎,偏助腎陽,並可外用祛濕治陰癢。菟絲子補腎,偏於益精,
溫而不燥。很少外用。
用量一般三、四錢。

◎杜仲

杜仲味甘、微辛,性溫。是常用的補肝腎、強筋骨、益腰膝的藥物,並有
安胎的作用。腎主腰膝,肝主筋,腎主骨。如因肝腎虛弱而致腰痛、膝腿無力
者,可用本品補肝腎、強筋骨而益腰膝。常與熟地、續斷、牛膝、山藥、山萸
、補骨脂等同用,腰腿涼喜暖怕冷的,還可加附片、肉桂、淫羊藿等。
孕婦知因腎虛而致胎動(妊娠二、三月腰痛、胎動欲墜、身體下部乏力,
或兼見尺脈弱等),可用杜仲補腎安胎,常配合桑寄生、續斷、白朮、熟地、
白芍、蘇梗、當歸等同用。如因腎虛而胎漏(孕婦子宮出血),常用杜仲炭配
合續斷炭、當歸、白芍、阿膠、艾炭等治療。
傷科中常把杜仲與續斷同用,前人經驗認為杜仲能促進筋骨離開的部分結
合起來。斯能促使筋骨斯折斷部分接續起來。二藥同用可互相促進其治療作用
。內科也常以這二藥同用,可加強補肝腎、強筋骨、壯腰膝的作用。
桑寄生、杜仲皆能治腰痛,但桑寄生祛風濕,益血脈,適用於腎經血虛,
風濕乘襲所致的腰痛。杜仲溫氣,燥濕,適用於腎經氣虛,寒濕交侵所致的腰
痛。桑寄生與杜仲都有安胎的作用,但桑寄生益肝腎血脈,補筋骨而使胎牢固
;杜仲補肝腎之氣,肝腎氣足而胎自安。二藥常同用。
本品性溫而燥濕,入腎經氣分,用熟地補腎時,佐用一些杜仲,可使熟地
補而不滯。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腎陰不足而有虛熱者不宜用。近代研究證明,杜仲
有降血壓的作用,炒杜仲的降壓作用較大,煎劑比酊劑作用較強。有熱證者,
可配黃芩同用。

◎續斷

續斷味苦辛,性微溫。主要功能是補肝腎,續筋骨,通血脈,利關節,安
胎。常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腎虛腰痛:因腎虛而致的腰痛腿軟,行走不利等症, 常以本品配杜仲
、狗脊、牛膝、生地、熟地、製附片等同用。可補肝腎,利關節,壯筋骨而止
痛。
2. 跌打損傷:跌打損傷,筋骨折斷, 外傷腫痛等,常以本品配當歸、川
芎、乳香、沒藥、三七、杜仲、牛膝、骨碎補等同用,可消腫止痛,接續筋骨
,有促進組織再生之效。
3. 胎動、胎漏:妊娠二、三個月,胎動欲墮者, 常以本品配桑寄生、杜
仲、白朮、當歸等同用,可固腎安胎。胎漏(又叫胞漏,是妊娠後,陰道時有
血樣液體排出而腹不痛的症狀)也可致胎動不安,常以續斷炒炭配合當歸、白
芍、生地、杜仲炭、阿膠、艾炭等同用,有止血安胎的作用。
杜仲入腎經氣分,偏治腰膝痠痛。續斷入腎經血分,偏治腰膝關節不利、
行起艱難,二藥常同用。
狗脊兼入督脈,偏治腰脊部僵痛,兼能祛風濕。續斷偏治腰膝腿足疼痛,
兼能活血。近年來常於腰肌勞損、扭傷、腎炎、泌尿系感染等出現腰痛者隨證
選用。
用量一般一錢半至三錢,特殊需要時,也可用到八錢至一兩。

◎狗脊

狗脊味苦甘,性溫。能補肝腎,強腰膝,兼能除風濕。素日肝腎虛弱,氣
血不足,兼受風寒濕邪所侵而發為腰脊疼痛,腿軟乏力等症,可以本品配川牛
膝、海風藤、木瓜、續斷、秦艽、獨活等同用。
狗脊為性質平和的補肝腎藥,除上述症狀外,因肝腎不足而引起的月經過
多(配當歸炭、白芍、艾炭、生地、黃芩等),白帶(配白朮、白蘞、蒼朮、
茯苓、白雞冠花等),尿頻(配菟絲子、五味子、桑螵蛸等)等證,均可隨證
加減使用。對老年人腰脊痠痛,腿軟腳弱等證,更為適用。
近些年來對於脊椎關節炎、脊髓病、脊椎壓縮性骨折後遣症等病,我常在
補肝腎,通血脈,祛風寒的基礎上加用本藥四至八錢(例如曾用於治胸椎壓縮
性骨折而取得滿意效果的主方:生熟地、山藥、山萸肉、骨碎補、補骨脂、南
紅花、川斷、杜仲、獨活、製附片、淫羊藿、金狗脊、牛膝、炙虎骨、肉桂,
隨證加減),似有一定幫助,供參考。
狗脊毛炒炭有止血作用,主用於外傷止血。
用量一般二、三錢,需要時可用到四至八錢。

◎蛇床子

蛇床子味辛苦,性溫。內服有溫腎陽,暖子宮的作用,可用於男子陽痿、
性機能減退,女子宮寒不孕等症,常配合熟地、山萸、茯苓、菟絲子、潼蒺藜
、當歸、肉桂、淫羊藿等同用。本品外用有燥濕、殺蟲、止癢的作用。對於陰
道滴蟲引起的白帶(滴蟲性陰道炎),可用本品煎湯沖洗,或製成陰道坐藥、
軟膏等使用,有燥濕、殺蟲、止癢的效果。本品配苦參、黃柏、密陀僧等研末
,油調外塗,對頑癬、濕瘡等有效。
本品單味煎湯外洗,可用於陰囊濕癢流水。用量:內服一般一至三錢。常
作丸劑用,或用三錢至一兩煎湯外洗用。腎經有火,性機能亢奮者忌用。

◎陽起石

陽起石味鹹,性微溫。主要用為補腎陽藥。可配熟地、山藥、山萸、茯苓
、澤瀉、淫羊藿、巴戟天、附子等,用於男子腎陽虛而致的陽痿、陰郚冷汗,
女子子宮寒冷、腹痛、久不受孕等症。對陽痿也可用陽起石一兩,熟地一兩,
水煎服。
用量一般為三至一兩。腎陽偏亢者不宜用。

◎韭菜子

菜子味辛甘,性溫。有溫補肝腎的作用。配龍骨為末,溫水(或酒)送
服一錢,一日二次,可用於遺精。配桑嫖蛸可用於下元虛冷,小便不禁。配芡
實、白朮,可用於白帶等症。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腎經有熱者忌用。

◎酸棗仁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主要功效是養肝、寧心、安神、斂汗。本品能補養
心肝之血而安神定志。最常用於肝膽血虛不能養心而致心煩不眠、多夢、易驚
等症。一般偏於心脾不足氣血兩虛者,常配黃耆、白朮、當歸、白芍等同用(
如歸脾湯:黃耆、白朮、當歸、龍眼肉、酸棗仁、黨參、茯苓、遠志、木香、
甘草)。偏於肝膽虛熱者,常配知母、茯苓、黃芩等同用(如金匱酸棗仁湯:
酸棗仁、知母、茯苓、川芎、甘草)。偏於陰虛肝旺者,常配白芍、生石決明
、生地、龍齒、茯苓、生牡蠣等同用。據近代研究證明,酸棗仁能抑制中樞神
經系統,有鎮靜催眠作用。生用或微炒作用相同,如果炒枯則失去鎮靜效能。
酸棗仁甘酸能斂虛汗,並能生津,對久病失血,或憂思勞傷心脾而出現疲
乏、出汗、煩渴、心驚等症。可配合生地、白芍、山萸、五味子、牡蠣等同用

黃連治心火亢盛,心中煩熱不得眠。酸棗仁治肝膽不足,虛煩神怯不得眠

古人有生棗仁治多眠,炒棗仁治失眠的說法,但於臨床應用與藥理實驗,
均末見如此相反的作用。宋代有的醫家提出這是酸棗肉與酸棗仁之誤,認為酸
棗肉可治多眠,如同麻黃可發汗,麻黃根、節能止汗的道理相同。可供參考。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特殊需要時可用到五錢至一兩。肝、膽、心、脾有實
熱或暑濕內停以及初感風寒者,不宜用。

◎柏子仁

柏子仁味甘、性平。主要用為養心安神、潤燥通便藥。本品能補心氣、養
心血而安神。對思慮過度、心脾受損而出現心慌不安、驚悸失眠、夜間盜汗等
症。常以本品配地黃、棗仁、當歸、黨參、茯苓、麥冬、五味子、遠志等同用。
柏子仁還有養血潤腸的作用,對年老、久病、體衰、津血枯耗而致的大便
秘結,可以本品配桃仁、杏仁、當歸、麻仁、瓜蔞、松子仁等同用。
合歡花治肝鬱的失眠;夜交藤治陰陽不交的失眠;柏子仁治心虛的失眠。
郁李仁偏治幽門氣結而致的便秘。柏子仁偏治血虛腸燥的便秘。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膈間多痰及大便泄瀉者,不用。

◎遠志

遠志味苦,性溫。主要功能是安神益志,祛痰開竅。本品有交通心腎而安
神的作用。人體在正常情況下,心陽下交於腎,腎陰上交於心,心腎功能協調
相交。如因心腎不交而致失眠、驚悸等症。常用本品配茯苓、棗仁、地黃、黨
參、夜交藤、五味子等同用。
本品還有益志的作用。可用於因心腎不足而致的記憶力減退、善忘、精力
不集中等症。常配菖蒲、龍骨、龜板、麥冬、五味子、柏子仁等同用。
由於痰阻心竅而致神志不清,驚癇,耳目不聰等症,可用遠志化痰開竅,
常配天竺黃、鬱金、菖蒲、膽星等同用。據近代研究遠志能使支氣管分泌增加
,促使支氣管內容物容易喀出,有祛痰作用,可用於支氣管炎等。一般常配杏
仁、紫菀、前胡、甘草等,用來祛痰止咳。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

◎夜交藤

夜交藤即何首烏的蔓莖,也叫首烏藤。味甘,性平。常用為安神藥,但它
也有通經絡、除痹痛的作用。
夜交藤有使身體陰陽協調的作用,適用於肝腎陰虛而陽旺所致的虛煩不眠
、多夢等症。可配合生地、白芍、龍骨、牡蠣、遠志、元參等同用。
另外,本品還有通經活絡的作用,可用於風寒濕痹、全身竄痛等症。常配
合桑寄生、桑枝、獨活、羌活、桂枝、當歸、紅花、附子等同用。
用量:內服一般三錢至一兩。

◎珍珠母

珍珠母(真珠母)味鹹,性涼。主要有以下幾種作用:
1. 降心火、清肝熱:發熱性疾病因痰熱內盛,熱入心包, 熱極生風而致
神昏譫語、驚癇抽搐等症。可用本品配鬱金、黃連、天竺黃、膽星、菖蒲、遠
志、廣犀角、朱砂等同用。
2. 潛肝陽、安心神: 心肝陰虛、肝陽亢躁、心神不寧而致眩暈、耳鳴、
心悸、失眠、虛煩、多夢等症,可用本品配生白芍、生地黃、白蒺藜、遠志、
黃芩、香附、鉤藤、生赭石等同用。我常用此類藥物治療神經衰弱屬陰虛陽旺
症者,有較滿意的效果,供作參考。
珍珠母、遠志、夜交藤、酸棗仁、柏子仁均能安神治失眠。但珍珠母偏用
於心肝陰虛,心經有熱之失眠;遠志偏用於心腎不交、痰阻心竅的失眠;夜交
藤偏用於肝腎不足、陰陽失調的失眠;酸棗仁偏用於肝膽血虛的失眠;柏子仁
偏用於心血不足的失眠。
珍珠母、石決明均有潛陽的作用,但珍珠母偏降心火,石決明偏降肝火。
心經神志病常用珍珠母,肝經陽亢病常用石決明。
龍齒長於鎮靜安神,珍珠母長於養心安神。
用量一般為三錢至一兩(先煎)。心經有寒,水飲凌心者,不宜用。

◎朱砂

朱砂味甘,性微寒。為重鎮安神藥,並有解毒作用。
本品性寒,質重,入心經,有清熱、鎮驚、安神的作用。由於心火太盛或
心經痰熱所致的驚悸、癲狂、失眠等症,可用本品配黃連、當歸、生地、甘草
(朱砂安神丸)等同用;或配磁石、神麴(磁朱丸)同用。本品不入湯藥,常
作為丸藥用(如上述丸藥),或作為細粉沖服。例如上述諸症可用黃連、生地
、遠志、天竺黃、鬱金、生鐵落等煎湯,送服朱砂粉二、三分。也有時作為丸
藥的外衣用。曾用香附、白芍、黃芩、黃連、天竺黃、菖蒲、遠志、鬱金、生
赭石、生牡蠣、生鐵落等隨症加減,沖服朱砂二、三分用於精神分裂症狂躁不
安者有一定效果。
本品性寒,清熱、安神,故也常用於清暑熱、安心神的藥劑中,如益元散
(滑石、甘草、朱砂)等。人丹、避瘟散等祛暑藥中也常有朱砂。
前人有“諸痛瘡癢,皆屬於心”的理論記載,認為血中有火熱可生毒瘡、
癰腫等症。本品能清心熱,也是外科、喉科常用清熱解毒藥品。例如配僵蠶、
硼砂為細末,吹喉用,可用於急性扁桃体炎、咽喉腫痛等症。治咽喉病的古方
“玉鑰匙散”即為西瓜霜、西月石、飛朱砂、僵蠶、冰片所組成。是有效的吹
喉劑。
珍珠母安神主要是養心陰,降心火。朱砂安神主要是鎮驚清熱。
生鐵落重鎮心肝,墬痰下氣,偏治癲狂善怒。朱砂鎮心降火,偏治心經邪
熱,神昏譫妄。
用量:一般一分至三分,隨湯藥沖服。重症有時可用至五分至八分。
據近代研究本品可降低大腦中樞神經興奮性,有鎮靜作用。
注意本品不可直接見火,以免分解出金屬汞而致中毒;不可用過大劑量,
不可長期服用,以免中毒。

◎琥珀

琥珀味甘,性平。主要作用有三:
一、鎮靜安神:主用於治癲癇。由於突然受到嚴重的驚嚇而發生神昏、吐
白沫、吊眼、抽搐等症,稱做驚癇。小兒目觸異物或突聞異聲都可致此病。本
品有鎮驚安神及通心竅的作用,常配合朱砂、膽星、牛黃、全蠍、天竺黃等同
用(如琥珀鎮心丸)。
二、利水通淋:本品有淡滲利尿的作用。對於膀胱熱結而致尿血、尿痛、
排尿困難等症。可用本品配木通、萹蓄、滑石、茯苓、澤瀉、瞿麥等同用。
三、散瘀血:婦人由於產後惡露不淨,漸致下腹部疼痛拒按,並有硬塊做
痛等症,為腹中有瘀血所致,可用本品散淤活血,常配合當歸、川芎、鱉甲、
三棱、元胡、沒藥、紅花、桃仁、五靈脂等同用。
朱砂重鎮清熱而安神。琥珀鎮驚通竅而安神。
珍珠母鎮心平肝而安神,兼能去目翳收瘡口。琥珀鎮心通竅而安神,兼能
利水通淋。
用量一般一至八分。隨湯藥沖服。
凡陰虛內熱,津液不足而尿少、小便不利者不可用。

◎磁石

磁石為辛鹹,性寒。本藥為重鎮之品,主要功用是:補腎納氣,鎮肝潛陽
,定志安神。
一、補腎納氣:腎虛而瞳孔擴散、視物不清;肝腎兩虛而目睛昏暗,眼生
黑花,白內障等。常用本品配熟地、枸杞子、菊花、石斛、白芍、當歸、菟絲
子、夜名砂、青箱子、羊肝、朱砂等同用。久病久咳或體質虛弱,導滯腎氣虧
虛,不能納氣歸腎而發生虛喘,症見氣短喘息,勞累時更甚,吸氣比呼氣困難
,吸氣短自覺氣不能下納於丹田(指臍下部份),或兼見腰膝酸軟,面色發黑
,兩尺脈弱等。臨床稱此為腎不納氣的虛喘。常用本品配熟地、山萸、山藥、
丹皮、茯苓、澤瀉、肉桂、五味子、附片、沈香、蘇子、杏仁等同用,有攝納
腎氣而平喘的作用。
二、鎮肝潛陽:肝腎陰虛,肝腎虛陽上擾而出現耳鳴、耳聾、眩暈、目花
、頭痛等症,常以磁石配合生地、白芍、生赭石、生石決、蟬衣、菊花、黃芩
、桑寄生等同用。
三、定志安神:對於心神不安、驚恐失眠、心慌虛怯、癲癇等,可以本品
配合遠志、朱砂、珍珠母、當歸、白芍、柏子仁、龍齒、茯神等同用。
生赭石鎮厥陰心包之氣,除血脈中之熱,養血鎮逆,兼能鎮降肝陽。磁石
鎮納腎陰上浮之火,使心腎相交而定志安神。赭石偏入心肝,磁石偏入肝腎。
紫石英重鎮,能補心肝血分而溫暖子宮。磁石重鎮,能補腎養肝而納氣歸
腎。
黑鉛納腎氣,是由上而下,鎮降腎氣之上逆。磁石納腎氣,是由下而上,
引肺氣下行,納氣以歸腎。
磁石能吸鐵者稱“靈磁石”。靈磁石效果較好。
本品是一種含鐵的礦石,使用時最好配合神麴、雞內金等助消化藥物,既
能幫助吸收,又能免於害胃。
用量一般為三錢至一兩。打碎,先煎。

◎龍骨

龍骨味甘澀,性平。本品有生用、用的分別。生龍骨有平肝潛陽、鎮靜
安神的作用;龍骨有固澀收斂的作用。
由於陰虛陽亢所致的煩躁、失眠、頭目眩暈等症可用生龍骨平肝潛陽。常
配合生地、白芍、元參、白蒺藜、黃芩、遠志、生牡蠣等同用。由於受驚而心
神不寧,或心虛而易驚、心悸、失眠、睡時易驚醒等症,可用生龍骨鎮驚安神
。常配合遠志、茯神、琥珀、龍齒、當歸、熟地、珍珠母等同用。可在辨證論
治的基礎上,選用治療失眠、頭痛、煩躁的方劑中。
龍骨收斂固澀的作用大於生龍骨。常用於治療多汗、遺精、崩漏、白帶
過多、遺尿、久痢等症。可配和麻黃根、浮小麥、生黃耆、白朮(治自汗)、
麥冬、五味子、生地、牡蠣(治盜汗)、金櫻子、鎖陽、黃柏、遠志、蓮子心
(治遺精)、桑寄生、川斷炭、棕炭、阿膠(治崩漏)、樗根白皮、蒼朮、苡
米、茯苓(治白帶)桑螵蛸、覆盆子、益智仁、烏藥、山萸肉(治遺尿)、赤
石脂、木香、烏梅(治久痢)等同用。
龍齒、籠骨作用大致相同,但龍齒安神鎮靜的作用大於龍骨。龍骨固澀下
焦精氣的作用大於龍齒。
牡蠣、龍骨雖有平肝潛陽的作用,但牡蠣兼有軟堅散結、降痰除癥的作用
,龍骨兼有止血止痢的作用。
龍骨在外科收口、生肌的外用藥也常用,有生肌長肉、收口斂瘡的作用

用量一般三至五錢;生龍骨有時可用至七錢至一兩;龍骨則不宜用量太
大。
火盛而遺精者忌用,誤用可致尿斥澀痛。

◎牡蠣

牡蠣味鹹,性寒。生用有養陰潛陽、清熱解渴、軟堅散結的作用;用有
縮小便、止帶下的作用。
因陰虛陽亢所致的煩躁、失眠、盜汗等症,可用本品養陰潛陽。常配合生
龍骨、生地、白芍、黃芩、香附、遠志、夜交藤等同用。
生牡蠣有養陰清熱、解除煩渴的效能。對於因陰虛所致的夜間口渴、虛熱
煩躁等症,可以本品配合元參、生地、花粉、白芍、石斛等同用。
本品有化痰散結的作用。例如用生牡蠣、元參、川貝母為末,蜜丸,每服
三錢,日服二次。可用於消散瘰歷、痰核(頸淋巴結核、甲狀腺瘤、頸淋巴肉
牙腫等)。
本品對腹中癥癖、瘧母等(肝、脾腫大,腹中硬物等)腫塊,有軟堅散結
,消化腫塊的作用。常用生牡蠣配合鱉甲、紅花、桃仁、三棱、莪朮、鬱金、
柴胡、神麴、山楂核、白朮等同用,或作丸劑久用。
牡蠣用則可加強收斂固澀的作用。常用於白帶、崩漏、遺精、遺尿等症
。可配合白朮、蒼朮、山萸、山藥、蓮子心、桑螵蛸、益智仁、覆盆子等同用

本品含有鈣質,與蒼朮等配合,可用於小兒鈣質缺乏的佝僂病等。
海蛤粉鹹而化痰,偏用於治咳嗽,痰黏稠不易咯出者。牡蠣鹹而化痰,偏
用於軟堅散結,治瘰歷、痰核,散癥瘕。
用量一般為三錢至一兩。牡蠣用量要小些。

◎浮小麥

浮小麥味甘,性涼。是常用的止汗藥。
“汗為心之液”,本品入心經,甘涼止汗。治陽虛自汗,可配生黃耆、麻
黃根、牡蠣等同用。治陰虛盜汗,可配柏子仁、麥冬、五味子、白芍等同用。
浮小麥也用於久病、大病之後,因津液精血消耗太多而致陰虛,出現心煩
盜汗,下午潮熱,身體消瘦,舌嫩紅而乾,脈細數等症。常配合沙參、麥冬、
五味子、白芍、生地、地骨皮、元參、秦艽、鱉甲等同用。
浮小麥是把小麥放入水中淘之。取其乾癟體輕或枯瘦帶皮而浮在水面上者
入藥,是臨床常用之品。至於小麥(不浮在水面上者),也有時入藥,其性味
甘平,能養心除煩。可用於臟躁病的悲傷、喜哭、憂鬱等(現代認為是[病意]
病的一種表現),如《金匱要略》甘麥大棗湯(甘草、小麥、大棗)。也可隨
症配用一些疏肝、解鬱、養心、安神之品,例如香附、白芍、柴胡、遠志、茯
神、珍珠母、龍齒等。小麥與浮小麥不同。
麥苗性味辛寒,有除煩熱,退黃疸的作用。
麻黃根故腠理而止汗。浮小麥去心經虛熱而止汗。小麥養心除煩,無止汗
作用。
用量一般為三錢至一兩。小麥用量相同。

■[病意]:為外面為一“病”字旁去裡面的“丙”字。裡面為一“意”字。

◎麻黃根

麻黃根味甘,性平。是常用的止汗藥。本品能引補氣藥到達衛分,固腠理
而止汗。配生黃耆、牡蠣、浮小麥、黨參、白朮等,常用於陽虛、胃氣不固
的自汗症。配地黃、山萸肉、五味子、柏子仁、麥冬、生牡蠣等,也可用於陰
虛內熱,虛煩不眠,潮熱盜汗症。與當歸、黃耆等養血固表藥同用,可治產後
虛汗。
用量一般為二、三錢。

◎金櫻子

金櫻子味酸澀,性平。主要作用是補腎秘氣、澀精固腸。
配芡實、龍骨、牡蠣、鎖陽等,可用於腎虛滑精、遺精。配桑螵蛸、覆盆
子、山藥、蓮鬚等,可用於遺尿。配山藥、芡實、蓮子、蒼朮、茯苓等,可用
於白帶過多。
“腎司二便”,本品既有補腎秘氣、澀固精關、止帶下、攝小便的作用,
並且還有固澀大腸而止瀉的作用。臨床上常以本品配合補骨脂、山藥、芡實、
茯苓、五味子、肉豆蔻、黨參、白朮等,用於慢性泄瀉。我用“四神丸”(補
骨脂、吳茱萸、五味子、肉豆蔻)方配合“附子理中湯”(附子、白朮、黨參
、乾薑、炙草)方加入金櫻子、訶子、茯苓等,隨症加減,用於慢性痢疾、慢
性腸炎久久不癒者,曾屢收滿意的效果,僅供參考。
蓮鬚清心固精而治遺精。金櫻子秘腎氣固精而治遺精。有夢而遺精者選用
蓮鬚,無夢而滑精、遺精者選用金櫻子。
本品亦可熬成流浸膏使用,市上中藥店有售“金櫻子膏”,可用於遺精、
遺尿、帶下、久瀉等症,服用方便,可以選用。
據現代研究,本品可以使腸壁的黏膜收縮,分泌減少,故有止瀉作用。可
用於慢性腸炎。
用量一般為一錢半至三錢。
心腎有實火邪熱而致遺精、尿痛、尿頻者忌用。

◎蓮子

蓮子味甘澀,性平。有養心、健脾、補腎、固澀等作用。蓮子入藥時需摘
去皮、心,所有又稱蓮子肉。
蓮子能入心驚,對心虛或心腎不交而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常配合茯
神、遠志、柏子仁、珍珠母、龍齒等同用。
本品能健脾、厚腸胃。常配合白朮、山藥、扁豆、茯苓、黨參、芡實、木
香等,用於治療脾虛泄瀉、消化不好、便溏少食、面黃白消瘦等脾虛症。
對腎虛而致的遺精,常以本品配合生地、山萸肉、五味子、金櫻子、鎖陽
等同用。
脾腎兩虛濕邪下注而致久瀉、白帶過多、白濁等,可以本品固澀下焦。常
配合肉豆蔻、芡實、白雞冠花、炒山藥、炒苡米、訶子、白朮、茯苓、白石脂
等同用。
蓮子肉養心健脾。蓮子心清泄心熱。蓮房炭止血。蓮鬚澀精固腎。
芡實、蓮子均為甘平固澀之品,但芡實偏用於固腎澀精,蓮子偏用於養心
健脾。
用量一般五分至三錢。

◎海螵蛸

海螵蛸又名烏賊骨。味鹹澀,性微溫。能入肝腎血分,有活血脈、通經絡
、補肝血、祛寒濕的作用;並能止血、止帶、固精、制酸。
前人經驗用烏賊骨、茜草為末,以雀卵為丸,用鮑魚湯送服。可治女子傷
肝,血枯經閉之證。我在臨床上曾用此方常服,配合應證湯藥,治療青年女子
找不到原因的經閉,並有骨蒸潮熱,消瘦盜汗,收到了滿意的效果。特附此提
供參考。
本品有活血脈、通經絡、祛寒濕的作用。前人常用此藥治療久年胃脘痛,
吐酸泛水等症,有通絡、活血、止痛、制酸的效果。常隨症配合高良薑、香附
、五靈脂、丹參、白芍、當歸、烏藥等同用。
近些年來,各地報導以本品配合白芨、貝母、甘草等,為粉末沖服,用於
潰瘍病出血及潰瘍病的治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對各種出血,本品又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因入肝腎血分,肝腎主下焦,故
常用於婦女血崩(子宮大出血),可配合白朮、黃耆、龍骨、牡蠣、山萸
肉、五味子、菟絲子、川斷炭、蓮房炭、棕櫚炭等同用。《衷中參西錄》的“
固中湯”中就用了本品,以治血崩有良效,可資參考。
本品也常用於治療赤白帶下,多與山藥、龍骨、牡蠣等同用。
據近代研究,本品含有鈣質和膠質,是良好的制酸劑和止血劑。既可內服
,又可外用。內服散劑較湯劑療效好。
龍骨、烏賊骨均有收斂作用,但龍骨收澀呆滯,烏賊骨則收斂之中兼有活
瘀之力。
桑螵蛸偏於補腎氣,常用於固腎精、縮小便。海螵蛸偏於補肝血,常用於
止崩帶、療腹痛。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
內有邪熱及有表症者,不宜用。

◎瓦愣子

瓦愣子味鹹,性平。生瓦愣子軟堅散結,消痰祛瘀;瓦愣子止胃酸過多

對腹中癥瘕癖痞、老痰積塊、無名腫物,本品有軟堅散結、消積塊、祛瘀
血的作用。可配和枳實、白朮、生牡蠣、山楂核、萊菔子、紅花、赤芍、當歸
、桂枝、穿山甲、莪朮等同用,注意隨症加減。
對於胃脘疼痛、泛吐酸水(胃酸過多)等症。用瓦愣子有制酸、止痛的
作用。常與高良薑、香附、吳茱萸、黃連、草豆蔻、木香、半夏、茯苓、元胡
等同用。
近些年來,用瓦愣子配甘草(等分),共為細末,每次服二克,一日三
次,溫開水沖服,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酸過多有效。大便乾秘者,可加生
大黃;胃部喜暖者,可加高良薑;胃痛明顯而固定不移者,可加元胡、五靈脂

服瓦愣子可使人大便乾燥,故對胃脘痛、吐酸水,而又有大便乾秘者,
使用本品時,要配合生大黃、番瀉葉等同用。
烏賊骨活血脈、祛寒濕而治腹痛。瓦愣子軟堅散結、消痰積而治胃痛。
元胡治胃痛由於活血行氣的作用。瓦愣子治胃痛由於制酸祛瘀的作用。
用量一般二、三錢;須要時也可用到四至六錢。生用時須打碎先煎。
經常大便乾結者,不宜用。

◎赤石脂

本品甘酸澀性溫,質重而澀。有收斂固腸的作用。最常用於久瀉、久痢不
止,大腸虛寒滑脫不禁,甚至因瀉痢過久而脫肛等症。如腸胃虛寒,腹中冷痛
,下痢膿血,久久不止,可配乾薑、粳米同用。先將赤石脂為細末,留一半不
煎,其餘一半和乾薑、粳米同煎,煎至米熟後,弄去渣滓,再把留下的一半赤
石脂末,放入湯內,分兩次溫服(《傷寒論》桃花湯)。如腸滑不禁,瀉痢不
止,可配禹餘糧(赤石脂禹餘糧湯)同用,或加車前子、茯苓之類,兼利小便
。總之,本品用於下焦不固之證。
婦女崩(子宮大量出血)、漏(子宮經常小量出血)不止。本品可固澀止
血。常配生地、當歸、白芍、白朮、酒炒黃芩、川斷炭、棕櫚炭、艾炭、阿膠
、桑寄生、炙黃耆等同用。
對於慢性痢疾、慢泩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腸結核等,在辨證論治的基礎
上,加用本品可使大便次數減少。對於婦女功能性子宮生血,男女大便下血久
久不止等,加用本品,可幫助止血。
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對發炎的胃腸粘膜有保護作用,一方面可以減少異
物的刺激,一方面可吸著炎性滲出物,使炎症緩解。對胃腸出血也有止血作用
。本品亦能吸著消化道的毒物,故也可用於磷、汞內服中毒時,服用本品以防
止毒物吸收。
禹餘糧、赤石脂均能澀腸止痢、止血。但禹餘糧甘鹹性寒,赤石脂甘酸性
溫。
花蕊石、赤石脂都能酸澀止血。但花蕊石偏治咳血、吐血,赤石脂偏治崩
漏、便血。
白石脂與赤石脂主治略同,但赤石脂偏入血分。赤石脂常用,以增加其
澀性。用量一般三錢至五錢,重症可用至一兩。大腸有實邪者禁用。因本品重
墜,故孕婦慎用。連續服用有使食慾減退的弊害。

◎禹餘糧

禹餘糧味甘鹹澀,性微寒。與赤石脂差不多,同為澀固下元的藥物,可用
於久痢,久泄,赤白帶下,子宮出血,大便下血等症。但本品性微寒,兼有清
熱作用。用量及注意事項均同赤石脂。

◎烏梅

烏梅味酸澀,性溫。 有以下幾種功能:
1、酸澀收斂:常用於止瀉、止血、止痢,並有斂肺止咳的作用。 對脾虛
久瀉,大腸滑泄不止,甚至脫肛不收,可用本品酸澀固腸以止瀉。常配合黨參
、蒼朮、白朮、茯苓、山藥、木香、訶子、肉豆蔻、五味子等同用。對大便下
血、月經過多等,也可用本品酸澀止血,常配合地榆炭、槐花炭、黃芩炭、艾
炭、阿膠等同用。對於久痢不止,常以本品配黃連、木香、赤石脂、禹餘糧、
白芍、煨葛根、訶子、炮薑等同用。對久咳傷肺,肺氣浮散而乾咳久久難癒之
症,可用本品收斂肺氣以治咳。常配合百合、五味子、紫菀、訶子肉等同用。
2、生津止渴:對消渴、煩熱口渴等症, 常配合麥冬、石斛、沙參、玉竹
、花粉等同用,也可以單味煎湯服。近些年來治療糖尿病、尿崩症、甲狀腺機
能亢進等出現口渴甚者,用六味地黃湯(生地、山萸肉、山藥、茯苓、丹皮、
澤瀉)隨症加減,同時配入烏梅、五味子及少量肉桂,常取得良好效果。
3、驅蛔止痛:烏梅有驅蛔蟲的作用。 前人治蛔常把酸、苦、辛、熱的藥
同用,認為蛔蟲見酸則軟。(見苦則下,見辛則伏,得熱則安。)一般常配合
川椒、吳茱萸、乾薑、使君子、生大黃、黃連等同用,常用的藥方如“烏梅丸
”(烏梅、細辛、桂枝、黨參、附子、黃柏、黃連、乾薑、川椒、當歸)、安
蛔湯(黨參、白朮、茯苓、炮薑、川椒、烏悔)等。烏梅還有止蟲痛的作用。
前人經驗對胃痛、腹痛症懷疑為蟲痛者,可用烏梅二、三錢,煎湯一大杯
,讓病人喝下,如疼痛明顯減輕者,可診斷為蟲痛,即可按蟲病治療;如飲後
疼痛如前者,即不一定是蟲痛,可再進一步分析觀察,仔細診斷。此法簡便易
行,可供試用。 在農村如一時找不到烏梅,用醋半碗 (約二兩左右 ) 飲之,
也可以。生津止渴、澀湯、斂肺時,去核生用。止血時炒炭用。另外,本品還
有軟堅消胔肉治雞眼等作用。用烏梅一兩,鹽水浸泡廿四小時,去核,加醋適
量,研磨成軟膏,敷於雞眼、胼胝上,外用橡皮膏貼之,數日可掉。夏日煎烏
梅湯飲用,可生津清熱消暑解渴。山楂、烏梅均味酸,但山楂不澀不收,而能
消積破氣,烏梅則酸澀收斂,而能斂肺澀腸。
用量一般五分至一錢半。特別需要時,也可用到二至三錢。諸證尚有實邪
者忌用。病情須用發散者忌用。據近代研究,烏梅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
菌、多種腸道致病菌、結核菌及皮膚真菌有抗菌作用。用於治療腸炎、菌痢等
有效。有使膽囊收縮,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對治療膽道蛔蟲、瘧疾、釣蟲病
有效。

◎訶子

訶子又名訶黎勒。味苦、酸、澀,性溫。主要功用為澀腸、斂肺、下氣、
調中、化痰、開音。
本品有收澀大腸的作用,對久瀉、久痢,可配合肉豆蔻、吳茱萸、芡實、
木香、肉桂、五味子、補骨脂、茯苓、白朮、赤石脂等同用。對大便下血,可
配合防風、槐花炭、地榆炭、黃柏炭、白朮、川斷炭同用。我曾用四神丸合八
味地黃丸加用訶子、赤石脂、烏梅等用於慢性痢疾,可取得此較滿意的效果。
供參考。
對婦女崩漏、帶下、胎漏、胎動欲產等證。也可用本品配合白朮、山藥、
川斷炭、黃芩炭、桑寄生、補骨脂、艾炭、苧麻根等同用。有收澀止血、固胎
的作用。
訶子能收斂肺氣,對因久咳不癒而致肺氣浮散,症見久咳無痰,氣短聲嗄
者,可以本品與百合、烏梅、五味子、麥冬、馬兜鈴等配合同用,以收斂肺氣
而止咳。但須注意,用上述這些收斂肺氣的藥品治療咳嗽時,必須在後期肺內
確實已無實邪者,方可應用。否則容易斂邪難出,使咳加重。
本品配合烏梅、旋覆花、金果欖、五倍子、射干、蟬衣等同用,隨症加減
用於慢性喉炎、慢性咽炎、聲音嘶嗄等症,可收到一定效果。
五倍子、訶子皆能斂澀止血,但五倍子性寒;訶子性溫。金櫻子酸澀,主
用於澀固精關;訶子主用於澀腸止瀉痢。肉豆蔻暖脾燥濕而止瀉。訶子澀腸固
脫而止瀉。烏梅止久痢、下血,兼能生津止渴,殺蟲。訶子止久痢,下血,但
苦多酸少,故又能泄氣、降肺火。
生用行氣、消脹、保肺、清痰,煨熟用則溫胃固腸。訶子皮可用於久嗽、
喘逆、久泄。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咳嗽、痢疾初起及肺有實熱,濕熱瀉痢,火沖氣
喘等,均忌用。
據近代研究,本品對白喉桿菌、痢疾桿菌、肺炎雙球菌、綠膿桿菌、金黃
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等,有抑制作用;訶子
到腸的下郚,方有收斂作用;可用為治痢疾藥;口含能治喉炎。

◎肉豆寇

肉豆蔻味辛性溫。主要功用是燥脾、暖胃、澀腸。常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溫脾止泄:對於脾胃虛寒所致的久泄、久痢, 本品有溫脾燥濕、澀腸
止泄的作用。常配合黨參、白朮、茯苓、訶子、木香、芡實、砂仁等同用。本
品對“五更泄”(每日清晨泄肚)效果最好。五更泄為脾腎虛寒所致,本品能
溫脾燥濕、澀腸,常配合吳茱萸、五味子、補骨脂同用(這四味藥舊名“四神
丸”,是治五更泄最常用的藥方)。我常用四神丸方隨症選加黨參、白朮、茯
苓、訶子、山藥、山萸、肉桂、附片、乾薑、烏藥、灶心土等,用於治療慢性
腸炎、慢性痢疾、腸功能紊亂(表現為慢性泄肚者)等病,有良好效果,請參
考使用。
2、溫胃行氣:本品功能溫胃助消化、下氣消脹, 對中焦虛寒所致的食物
不化、食慾不振、胃脘脹痛等症,常以本品配合木香、良薑、砂仁、香附、半
夏、厚朴、枳殼等同用。據近代研究證明,本品所含之揮發油,能增進胃液分
泌及胃腸蠕動而有開胃促進食慾、消脹止痛的功效。但用大量反有抑制胃液分
泌、胃腸蠕動的作用。故用於溫胃行氣、開胃進食時,用量宜輕(五分至一錢
半),用於溫脾止瀉時,用量宜重些(三至四錢)。
益智仁與肉豆蔻均能燥脾,但益智仁偏用於脾濕多涎,並能補腎縮小便而
治遺尿。肉豆蔻偏用於脾虛泄瀉,並能溫胃行氣。
補骨脂與肉豆蔻均能治泄瀉,但補骨脂溫補腎陽而治腎虛寒所致的大便溏
瀉。肉豆蔻溫脾燥濕而治脾虛寒所致的腸滑便瀉。
用量一般為五分至三錢。有實熱火邪者忌用。

◎桑螵蛸

桑螵蛸味甘鹹,性平。主要功效為補腎、固精、縮小便。對腎虛精關不固
所致的遺精、早泄,可配龍骨、蓮鬚、山藥、地黃、金櫻子等同用。
本品最常用於治療因腎虛、收攝無權所致的遺尿或小便頻數(尿道不疼的
)。可與益智仁、烏藥、山萸肉、山藥、龍骨、黨參等同用。我常以本品配熟
地、山萸、山藥、五味子、益智仁、覆盆子、炒內金、川斷等隨症加減,用於
治療遺尿症,每收滿意效果。 例如有一患者二十多年來每夜睡中遺尿 1-2 次
,因而經常睡在木板上,不敢鋪被褥,很痛苦。根據脈症診斷為腎虛寒證,經
服用:桑螵蛸四錢、益智仁三錢、烏藥四錢、覆盆子四錢、川斷五錢、淫羊藿
四錢、肉桂一錢半、製附片二錢、鎖陽四錢、雞內金四錢、熟地八錢、桑寄生
一兩,四十餘劑而痊癒。謹供參考。
益智仁、覆盆子、台烏藥、桑螵蛸均有縮小便的作用。但:
益智仁補脾腎,澀精,縮小便,兼攝涎唾;
覆盆子補肝腎,固精氣,性味酸澀而縮小便;
台烏藥溫膀腎冷氣,順膀腎逆氣而治小便頻數;
桑螵蛸固腎而縮小便。
海螵蛸通經、活血、止心痛、制胃酸。桑螵蛸補腎、固精、治遺精、縮小
便。用量一般為一錢半至三錢。陰虛火旺、膀胱有熱者忌用;急性泌尿系感染
所致的尿頻數(多屬濕熱症)不宜用。

◎覆盆子

覆盆子味甘酸,性溫。主要功用是補肝腎、固精、縮小便。常用於以下幾
種情況:
1. 目昏:由於肝腎不足而致的兩目昏花,視力減弱等症, 可用本品配枸
杞子、車前子、菟絲子、五味子、地黃、沉香、磁石、夜明砂等同用。
2. 遺尿:腎司二便, 腎虛不能攝固小便而致遺尿、小便餘瀝、小便頻數
等症。可用本品補腎、縮小便而止遺尿。常配合桑螵蛸、五味子、山萸肉、烏
藥、益智仁等同用。對治尿崩症有一定效果。
3. 遺精:腎虛精關不固而致遺精、滑精、早泄等症,可用本品補腎固精。
常配合生地、熟地、山萸、五味子、鎖陽、金櫻子等同用。
金櫻子、覆盆子均能治遺精、滑精。但金櫻子兼能治泄瀉、久痢、大便頻
數。覆盆子兼能治遺尿、小便頻數。
用量一般一錢半至三錢。小便不利、尿道澀痛及性機能亢奮者忌用。


◎五味子

五味子味酸鹹、其皮味甘、其核辛苦、五味俱全。性溫。主要功用有四:
1. 斂肺:本品能收斂肺氣,並能益腎納氣, 對久嗽不癒、肺張葉舉、肺
氣浮散而產生的乾咳失音、氣短喘息、身倦無力、面色少華等症,可用五味子
配百合、生地、山萸肉、紫菀、馬兜鈴、枇杷葉等同用。但要注意肺中尚有實
邪的咳嗽,不能用收斂藥。
2. 補腎:對腎虛而致的遺精、滑精、遺尿等症, 可以本品補腎固精、收
納腎氣。常配合地黃、山萸肉、龍骨、牡蠣、金櫻子、丹皮、澤瀉、茯苓、遠
志等同用。“腎司二便”,對因腎虛而引致的久泄、久痢等症,常以五味子配
補骨脂、吳茱萸、肉豆蔻、炒白朮、炒山藥、茯苓、炮薑、黨參、木香等同用
,脾腎雙補而收效。
3. 養心、斂汗:由於心氣不足而致失眠、心悸、易驚、多夢等症, 可用
五味子收養心氣而安神。常配合柏子仁、遠志、茯神、龍齒、珍珠母、龍眼肉
、黨參等同用。據近代研究證明五味子能提高大腦皮層的工作能力,能興奮呼
吸中樞,可以調節心臟血管系統病態生理機能及改善血液循環,在血管運動中
樞,特別是上述中樞受抑制時作用更為明顯; 故常製成五味子酊(90%),較
長期服用,以治神經衰弱(每次一至二毫升,一日三次)。中醫則多以本品隨
證加減使用。“心主汗”、“腎主五液”,五味子能養心滋腎,其性味酸收,
故又有止汗作用。對陽虛自汗症,常配合浮小麥、生黃耆、麻黃根、酸棗仁等
同用。對陰虛盜汗證,常配合麥冬、生地、元參、山萸肉、龍骨、[火段]牡蠣
、黃柏、烏梅等同用。
4. 生津止渴:五味子能滋肝腎之陰,生脾胃之津, 收肺腎耗散之氣,故
又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對陰津不足所致的口渴引飲等症,可以五味子配麥冬、
生地、元參、烏梅等同用。對於糖尿病屬於腎虛消渴證者,可於六味地黃丸方
中加入五味子(三、四錢)及肉桂(三至八分),水煎服,可有一定效果,請
參考試用。
山萸肉、五味子均能止汗,但山萸肉偏於滋養肝腎之陰,五味子兼能收養
心肺之氣。金櫻子酸澀入腎固精,兼能澀腸止泄。五味子酸收入腎固精,兼能
斂肺止嗽。
入補益藥炒熟用,入治嗽藥生用。
據近代研究報導,五味子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
傷寒桿菌、霍亂弧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有興奮子宮平滑肌的作用,故可
增強產婦的分娩能力;對肝炎恢復期轉氨酵素高而久不恢復者,用本品降轉氨
酵素有一定效果(研為粉末服用),臨床可結合具體情況選用。
用量一般五分至三錢。腎陽亢奮、肺有實熱、蓄痰停飲、肝火妄動、痧疹
初發等症,皆禁用。

◎白果

白果又名銀杏。味甘苦澀,性平。主要用為收肺益氣、定喘治嗽藥。並有
縮小便、止白帶的作用。
對哮喘痰嗽,常配合麻黃、蘇子、冬花、半夏、桑皮、杏仁、黃芩、甘
草(白果定喘湯)等同用。對久嗽失音,可配桑皮、茯苓、麥冬、蟬衣等同
用。
因本品有收澀作用,故在治咳嗽時,用於久嗽(肺中已無實邪者)較為合
適,或配合開宣肺氣藥(如桔梗、麻黃、細辛等)同用。對小便頻數、遺尿等
症,可配合烏藥、益智仁、覆盆子、雞內金、熟地、山藥、山萸肉等同用。對
白帶症,可配白朮、茯苓、炒苡米、白雞冠花、椿根白皮等同用。
五味子溫收肺氣、納氣歸腎,偏用於咳嗽兼喘者。白果收肺益氣,偏用於
喘哮兼咳者。
用量一般為五分至三錂。不可過用大量,以免產生脹悶或中毒。外感咳嗽
初起時不宜用。


第五講 理氣藥

本講主要介紹具有行氣、降氣、破氣等作用的藥物,至於補氣藥已在補益藥中
講過,不再重複。


◎陳皮

陳皮味辛苦,性溫。是常用的理氣藥,並有燥濕化痰的作用。常用於以下
幾種情況:
1. 消脹止嘔: 由於肺胃氣滯而致的胸悶、上腹部脹滿、噁心、嘔吐、
胸腹脹痛等症,可以本品配合枳殼、半夏、蘇梗、蘇子等同用;兼有胃熱的
(苔黃、喜冷飲食,脈數)可加黃芩、川楝子;兼有胃寒的(苔白、喜熱敷
及熱飲食,脈象遲緩)可加烏藥、良薑;兼有中焦濕盛的(舌苔白厚而膩、
不喜飲水,脈象滑)可加茯苓、蒼朮等。
2. 祛痰止嗽: 對於中焦濕痰上犯或外感風寒導致肺氣不利而發生咳嗽
、痰多、胸悶、不思食、舌苔白膩、脈滑等症,常以陳皮配合半夏、茯苓、蘇
子、杏仁、炒萊菔子、金沸草(旋覆花,古時又名金沸草,近代以其花為旋覆
花,全草名金沸草)、前胡等同用。外感證明顯的,可再加荊芥、桔梗、麻
黃。
3. 理氣開胃:對中焦氣滯、食慾不振等症,可配麥芽、榖芽、蔻衣、神
麴、山楂等同用。有促進食慾的效能。
4. 在使用黨參、黃耆、白朮、山藥、熟地、生地等補藥時, 如配合一些
陳皮同用,則有免除產生胸悶、中滿、食慾不振等副作用的功用,從而更充分
發揮補藥的補益作用。(本草備要)中有陳皮“辛能散,苦能燥能瀉,溫能補
能和,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為脾肺氣分之藥
,調中快膈,導滯消痰,利水破癥,宣通五臟”的記載,可以說概括了陳皮的
功用。
陳皮就是橘子皮,以存放的時問長、陳久者為好,所以叫陳皮。廣州產的
橘子皮較好,故又名廣陳皮。橘皮刮去裏面的白東西,叫廣橘紅。化橘紅、廣
橘紅、陳皮均有化痰作用,但化橘紅化痰效力最大,對痰多、痰稠、痰白粘者
適用;廣橘紅偏於輕清入肺,適用於外感咳嗽痰多胸悶者;陳皮理氣消脹開胃
的作用大於橘紅,橘紅化痰的作用大於陳皮。
橘絡有化痰通絡的作用,常用於咳嗽、胸脅悶痛以及手指麻木等。
橘核可散結止痛,常用於治疝氣痛。
橘葉能舒肝解鬱,常用於胸脅悶痛、乳房發脹等。
青皮偏入肝膽,破氣散滯,兼能治疝。陳皮偏入脾肺,理氣和胃,兼能化
痰。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本品性味香燥,過用、久用可耗散正氣;無氣滯者
勿用。

◎青皮

青皮味苦辛,性溫。功能破氣消滯,舒鬱降逆,並能治疝氣疼痛。
由於肝氣鬱結而致的胸膈脹悶,氣逆不食,脅肋痛脹,善怒,氣鬱胃痛等
症,可用青皮破氣結、舒肝鬱。常與枳殼、蘇梗、香附、檳榔、厚朴、陳皮等
同用。青皮能破氣平肝,引諸藥至肝經。配烏藥、川楝子、吳茱萸、小茴香、
橘核等,能治疝痛。例如天台烏藥散(烏藥、川棟子、木香、小茴香、高良薑
、青皮、檳榔)中就用青皮破氣平肝。這是治療小腸疝氣牽引臍腹疼痛常用的
方劑。我常運用前人這些經驗對睪丸結核、慢性睪丸炎、前列腺炎等病,出現
睪丸墜痛、牽引小腹疼痛、會陰部墜脹、喜暖畏冷等症者,用炒川楝子三至四
錢、炒橘核三錢、青皮二至三錢、炒小茴香二至三錢、烏藥三錢、吳萸一至二
錢、荔枝核三錢、白芍四至五錢、肉桂三分至一錢,隨證加減,常可取得滿意
的效果,僅供參考。
香附能通十二經的氣分,行氣開鬱,兼能調經理血。青皮主入肝經,破氣
開鬱,兼治疝痛。枳實破氣苦寒而降,偏用於快利胸膈,消導腸胃積滯。青皮
破氣,辛溫而散,苦溫而降,偏用於脅肋疼痛,破肝經氣結。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氣虛者慎用。無氣滯及多汗者不用。不可過用、久用
,恐傷伐正氣。

◎枳實

枳實味苦性微寒。主要功用是破氣、消積、導滯、除痞。
枳實善於破泄胃腸結氣,對心下痞痛,胃脘硬脹,食滯腹脹、腹痛,腸胃
結氣、大便不暢等,效果良好。常與枳殼、木香、檳榔、神麴、麥芽、山楂、
大黃等配伍便用。對膽道感染、膽囊炎等引起的脘腹脹滿、嘔逆、食物不下、
兩脅瞋 (chdng) 脹等症, 可用小柴胡湯(柴胡、黃芩、半夏、黨參、甘草、
生薑、大棗)減黨參、甘草,加枳實、檳榔、大黃、元明粉等,常可取得一定
療效。但要注意隨證加減。
枳實有下氣導滯通大便的作用,常用於胃腸有積滯而大便秘結不通之症。可與
大黃、厚朴、芒硝、元明粉、瓜蔞、檳榔、火麻仁等同用。例如大承氣湯(枳實、
厚朴、生大黃、芒硝)、小承氣湯(枳實、厚朴、生大黃)、枳實導滯丸(枳實、
大黃、黃芩、黃連、神麴、白朮、茯苓、澤瀉)等。
枳實破氣結的作用很強, 對氣結而成的堅積,用枳實破其氣結,氣行則積消;
因氣結而痰阻者,用枳實破其氣結,氣行則痰行;由於氣結而胸脘痞悶、胸痛者,
用枳實破其氣結,則痞悶自除。枳實配白朮,能除腹中積聚痞滿,按下硬痛等症。
例如《金匱》枳朮湯(枳實、白朮)治心下硬大如盤,痞滿。芍藥枳實丸(赤芍、
枳實、白朮、陳皮)治食積痞滿及小兒腹大脹滿,時常疼痛等症。配厚朴能除中滿
,配大黃、芒硝,能破瀉腸中結實。
青皮破肝經氣結。枳實破胃腸氣結。
木香行腸胃滯氣,偏用於理氣消脹。枳實破腸胃結氣,偏用於導滯消積。用量
一般五分至三錢。孕婦慎用。氣虛中滿、氣陷便溏、胃虛不思食者,禁用。

◎ 枳殼

枳殼味苦酸,性微寒。功效與枳實相近似。但枳實主入脾胃,枳殼主入脾
肺。枳殼力緩,偏於理氣消脹。枳實力強,偏於破氣消積。枳實破降下行之力
強,枳殼開胸寬腸之力強。枳殼:
配桔梗,可寬胸消脹;
配檳榔,可便胸中結逆之氣下行;
配荊芥、防風、紅花、赤芍,能治遍身肌膚麻癢。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脾胃虛、氣虛者慎用。據近代研究報導,枳實、枳
殼煎劑,可便胃腸、子宮平滑肌興奮性增強,並可便胃腸蠕動規律化。對胃擴
張、胃下垂、消化不艮、脫肛、疝氣、子宮脫垂等有效。

◎沉香

沉香味辛苦,性微溫。主要用為降氣藥,兼能溫腎平喘。常用於以下幾種
情況:
1. 溫中降氣: 由於中氣失其和降、氣逆為害而出現胸脘脅肋悶脹、心腹
疼痛、嘔吐瀉泄、胃冷、呃逆等症。可用本品降氣溫胃而調中。常配合香附、
枳殼、炒川楝子、青皮(胸脘脅肋悶脹)、良薑、吳萸、元胡、蒲黃(心腹疼
痛)、半夏、藿香、竹茹、茯苓、木香、白朮(嘔吐瀉泄)、紫蘇、豆蔻、丁
香、柿蒂(胃冷呃逆)等同用。
2. 溫腎平喘:本品性溫而降,能引氣歸腎溫補腎陽, 用於腎虛寒所致的
氣喘。多見吸氣較呼氣困難,吸氣不能深納丹田(臍下部分),腰膝冷痛,陽
萎滑精,腿軟乏力,尺脈緩弱等症。常配合補骨脂、葫蘆巴、陽起石、黑錫、
硫黃(後兩味藥不入湯藥,只是做丸藥時用)、附子、小茴香、肉豆蔻、金鈴
子、木香、肉桂等同用。例如局方黑錫丹,即用上述諸藥配製而成。每次可服
五分至八分,最多不超過一錢,每日一至二次。
沉香有時也可用於肺氣不降、痰濁壅阻的實喘咳嗽。常配合蘇子、前胡、
半夏、厚朴、陳皮等同用。例如局方蘇子降氣湯(蘇子、半夏、前胡、厚朴、
陳皮、甘草、當歸、沉香)等,利用本品降氣之力而消痰平喘。
旋覆花降肺脾痰氣;沉香降脾腎逆氣。檳榔降氣,但偏於破瀉下降,正氣
虛者忌用。沉香降氣,無破瀉的作用,不傷正氣。前人經驗認為沉香“行氣不
傷氣,溫中不助火”,可資參考。降香降血中之氣而止血。沉香降腎虛不納之
氣而平喘。本品常研為細粉,用湯藥送服。既節省藥品,又效果可靠。一般不
入湯藥煎服。用量一般為二分至八分,湯藥送服。氣虛下陷者忌用。

◎檀香

檀香味辛,性溫。為理氣開發之品,主要有調脾肺、利胸膈的作用。
本品能引脾胃之氣上升而增進飲食;能開發胸肺之氣鬱而寬暢胸膈。故對
因脾肺之氣失調,而出現胸膈悶脹、心腹疼痛、飲食少進、噎膈吐食等症,常
以本品配合蘇梗、瓜蔞皮、枳殼(治胸膈悶脹)、丹參、砂仁、烏藥、百合、
良薑(治心腹疼痛)、陳皮、生麥芽、沙參、麥冬(治飲食少進)等同用。
我常以檀香配合瓜蔞、薤白、桂枝、紅花、赤芍、遠志、五靈脂、蒲黃、
檳榔等,用於冠心病心絞痛,對除胸悶、定疼痛有較滿意之效果。還常以本品
配合丹參、砂仁、良薑、香附、百合、烏藥等同用,治療久治不癒的胃脘痛(
包括潰瘍病)。上舉兩種方藥,可以隨證加減,(注意:丹參與百合都用一兩
,其他約二、三錢即可)僅供參考。
檀香有紫、白兩種,紫檀香性味鹹寒,偏入血分,外用敷金瘡(指金屬利
器造成的創傷,並包括因創傷而化膿潰爛的瘡)能消腫定痛。處方上只寫檀香
二字時,即給予白檀香,如需要紫檀香時,須在處方時,寫明“紫檀香”。
沉香降氣,降中有升,但偏用於降氣。檀香理氣,升中有降,但偏用於宣
散氣鬱。降香理氣兼入血分,偏用於治療折傷、止血、活血、消腫定痛。檀香
偏用於理氣開鬱,並能治心腹諸痛。
用量一般為五分至三錢。入湯藥時要“後入”。

◎柿蒂

柿蒂味苦澀,性平。能降逆氣、止呃逆。治嘔噦(音“約”)時,常配半
夏、竹茹、生薑、藿香、刀豆子、代赭石等同用。治呃逆時,常配丁香、沉香
、旋覆花等同用。對虛證呃逆(重病、久病、老人體弱者),還可加黨參、人
參、附子、白朮、陳皮等同用。我曾對腦血管意外等腦神經系統疾病引致的呃
逆,用柿蒂七至十個、公丁香八分至一錢半(後下)、生赭石一兩至一兩半(
先下)、旋覆花三錢(布包)、黨參三至四錢、半夏三錢、刀豆子三錢、蘇子
二至三錢等,隨證加減,水煎服,有一定效果,僅供參考。用量一般為一至三
錢。或三至七個。

◎旋覆花

旋覆花味苦、辛、鹹,性溫。主要功用是降氣、化痰、行水。常用於以下
幾種情況:
1、噯氣嘔逆:由於大汗或瀉下後,胃氣受傷, 或濕痰阻滯不降而引致肺
胃之氣上逆,出理噯氣頻頻,脘部痞悶,胸脅脹滿,食入即吐,食物與痰水俱
出等症。常用本品配合代赭石、半夏、生薑、黨參、竹茹、蘇子、茯苓等同用
。痰濕盛者,可加陳皮、炒萊菔子等。
2、咳喘痰多:本品能降氣化痰,使氣降痰消而咳喘平。 故對肺氣不降、
痰濁、水飲蓄積、胸膈滯塞,氣機不暢所致的咳嗽、痰多粘稠、氣逆作喘等症
,常配合陳皮、半夏、桑皮、杏仁、紫苑、蘇子、檳榔、炒萊菔子等同用。本
品的全草(花、梗、葉全用)名“金沸草”,除有降氣化痰作用外,兼有散風
寒的作用。故對外感風寒而致的咳嗽、痰多,常用金沸草配荊芥、前胡、半夏
、細辛、茯苓,蘇葉、桔梗、陳皮等同用。
蘇子降氣,兼能開鬱溫中。旋覆花降氣,兼能消痰行水。海浮石治痰結如
硬塊。旋覆花治唾、痰粘如膠漆。
本品性下降,前人有“諸花皆升,惟旋覆花獨降”的經驗記載。根據前人
的經驗,曾用旋覆花配蘇梗、厚朴、半夏、生牡蠣、茯苓、香附、黃芩、金果
欖、烏梅炭等,隨證加減,用於梅核氣(咽中似有痰核粘著,喀之不出,咽之
不下,不妨礙飲食,但咽中常有異物感),可取得一定效果。梅核氣為痰氣凝
滯所結成,故用此降氣消痰之品,往往有效。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因多絨毛,故須用紗布包煎。氣虛、大腸寒冷泄利
者忌用。

◎萊菔子

萊菔子味辛甘,性平。主要有降氣平喘,化痰消積,理氣除脹的作用。常
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痰喘咳嗽:由於痰濁阻肺, 肺失肅降而產生的咳嗽、氣喘、痰多、胸
悶等症,可用本品配蘇子、白芥子(舊名三子養親湯)同用。也可根據證侯選
配陳皮、半夏、茯苓、炙草等。我在臨床上遇有老人慢性支氣管炎咳喘痰多者
,常用麻黃、杏仁、炒萊菔子、炒蘇子、炒白芥子、半夏、陳皮、茯苓、炙草
等,隨證加減,常可取效。為了容易記憶,取名為“麻杏二三湯(“二”是二
陳湯;“三”是三子湯,即舊名三子養親湯)。”舌苔厚膩、大便乾的,可加
熟軍、檳榔、瓜蔞;呼氣較困難的,可加枳殼、桔梗、前胡;吸氣較困難的,
可加磁石、沉香;咳嗽較重的,可加紫苑、杷葉、貝母;咳痰清稀而涼的,可
加乾薑、細辛,五味子等等。
2. 食積腹脹:對於飲食積滯而致的脘部堵悶,噯氣吞酸,腹部瞋(音琛)
脹等症,可以本品配合焦三仙、檳榔、枳實、木香等同用。
萊菔子生用,性善上升,服量較大時,能致噁心嘔吐(臨床上生用較少,
但胃中食滯須吐出時可用)。炒用則性善降,可用於降氣化痰、消脹平喘。
山楂核偏用於助消化、磨積塊。萊菔子偏用於消痰化滯,降氣除脹。
用量一般為一錢半至三錢。氣虛無痰積者忌用。

◎薤白

薤白味辛苦,性溫。主要作用是助胸陽,開心竅,散胸中與大腸氣滯,兼能活
血。
對胸中陽氣不振而產生胸痺刺痛,心痛血滯,肺氣喘急等症。常配合瓜蔞、白
酒、桂枝、枳殼、五靈脂、蒲黃、檀香、紅花、蘇梗、蘇子、檳榔、川芎等同用。
這些經驗可用於治療心絞痛等。對大腸氣滯而產生泄痢下重、大便澀滯等症,常配
合白芍、木香、黃連、檳榔、枳實、枳殼等同用。
本品兼有散血活瘀而生新的作用,故對久病、氣血瘀滯、肢體疼痛等症,
可配合桂枝、當歸、紅花、羌活、片薑黃、松節等同用。例如趁痛散(牛膝、
當歸、桂枝、白朮、黃耆、獨活、生薑各五錢,薤白、炙甘草各二錢半,共為
粗末,每次用五錢,水煎服)中就用了薤白,本方為治療產後氣弱血滯,受風
著涼,遍身疼痛的常用方。
乾薑溫肺而助胸陽,偏用於祛心肺寒邪。薤白入心宣竅,行氣活血而助胸陽,
偏用於治胸痺剌痛。細辛雖能入心助陽,但以入肺腎為主,故水停心下咳喘吐涎沫
時可用細辛。薤白雖能散大腸氣滯,但主要入心助胸陽,故心陽不振而胸痹(心胸
疼痛)時常用薤白。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特殊重症有時可用到五錢或更多。無氣滯血滯者不宜用


◎蘇子

蘇子味辛,性溫。主要有下氣平喘、消痰止嗽、利膈開鬱的作用。
蘇子有潤心肺、降氣消痰的作用。對於肺失肅降,痰多氣逆而咳喘、胸悶
諸症,常配合杏仁、炒萊菔子、炒白芥子、陳皮、紫菀、前胡、厚朴、當歸、
沉香等同用。常用方如三子湯(即炒蘇子、炒萊菔子、炒白芥子)、蘇子降氣
湯(炒蘇子、半夏、陳皮、前胡、厚朴、甘草、當歸、沉香)等。本品還有溫
中降逆的作用。對胃氣上逆、痰濁上泛而致的嘔噁、吐噦等症,也常用本品配
合半夏、藿香、茯苓、陳皮、丁香、焦三仙、枳實等同用。
蘇梗也是常用的調氣藥,請參閱“紫蘇”條。萊菔子、蘇子均有降氣平喘
的功效,但萊菔子消痰破積之力優於蘇子,蘇子下氣開鬱之力優於萊菔子。萊
菔子偏用於消腹脹,蘇子偏用於利胸膈,二藥常合用,以治胸腹脹悶。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炒熟打碎用。氣虛下陷者忌用。

◎草豆蔻

草豆蔻味辛,性溫。主要有燥濕、溫中、破氣、開鬱的作用。常用於以下幾種
情況:
1. 中焦寒濕不化:本品辛溫芳香,其氣燥烈,能化濕濁。 對於中焦寒濕
不化而引致嘔吐、反胃、噎膈、痞悶、瀉痢、腹脹、舌苔白厚而膩,脘悶少食
等症,可用本品配合藿香、陳皮、木香、砂仁、厚朴、蘇梗、茯苓、旋覆花等
同用。
2. 胃脘痛:本品辛散滯氣、溫化寒濕。 對於因寒濕客於中焦使胃氣滯而
不行產生胃脘疼痛、舌苔白厚、胸脘堵悶、上腹脹滿等症,可以本品配合高良
薑、香附、檀香、砂仁、蘇梗、檳榔、烏藥、丹參、百合等同用。參看“香附
”項下的三合湯方,在三合湯中我常以本品代替砂仁。在臨床上遇有因寒濕鬱
滯而出現定時寒熱,舌苔白如積粉(血液檢查瘧原蟲陽性或陰性)的證候,我
常在柴胡、厚朴、知母、黃芩、檳榔、常山、藿香、蒼朮等應證方藥中加用本
品,以芳化濕濁。前人有“除瘴截瘧”的記載,可資參考。
白豆蔻與草豆蔻功用大致相同,但白豆蔻常偏用於行氣寬膈,芳香燥濕的作
用不如草豆蔻。草豆蔻則偏用於破氣開鬱、溫中燥濕。白豆蔻偏入肺,草豆蔻偏入
脾。紅豆蔻為高良薑之子,其性熱,偏用於溫肺散寒、醒脾燥濕,無芳香行氣的
作用。肉豆蔻偏用於澀固大腸而止泄。草豆蔻偏用於燥濕破氣而開鬱。草果辛
香燥烈之氣更勝於草豆蔻,偏用於截瘧消痰。草豆蔻長於溫中調氣而化濕。用量一
般為一至三錢。久服、過服可助脾熱而耗散正氣。

◎砂仁

砂仁味辛,性溫。主要有行氣調中,醒脾開胃、助消化的作用。並能引氣
歸腎,兼有溫腎、化濕的作用。
對因氣滯及脾胃濕冷而引致的脘腹脹滿、痰濕積滯、嘔吐、泄瀉、腹痛
、消化不好等症,可用本品行氣散寒、化濕和胃、助消化。常配合枳實、白朮
、木香、半夏、陳皮、茯苓、藿香、焦神麴等同用。對因脾胃虛寒而致的泄
瀉(腹部冷痛、喜按喜暖、口不渴、大便清稀),可用本品溫脾、散寒、燥濕
。常配合黨參、白朮、木香、炮薑、茯苓等同用。對因脾胃虛寒而引致的冷
痢(腹中冷痛、裏急後重、大便帶有白色粘膜、遇寒加重),也可用本品暖脾
、行氣、化濕。常配合木香、草蔻、吳萸、檳榔、當歸、土炒白芍等同用。
因本品可以行氣,便大便通暢不滯,故也有時用於濕熱痢的大便不爽,但
須配合黃連、黃芩、馬齒莧、白頭翁等寒性藥同用以監制其溫性。對因妊娠而
胃氣上逆、胸悶嘔吐等導致的胎動不安。可用本品配合蘇葉、藿香、黃芩、白
朮、木香、當歸等同用,可以安胎和中。
重用熟地等質地滋膩的補藥時,配用一些砂仁,可免除滋補藥妨害消化、減低
食慾的副作用。前人有“砂拌熟地”(用砂仁拌粘熟地黃上)的用法。既免除了熟
地滋膩害胃之弊,又可引熟地歸腎,可謂一舉兩得。
蔻仁與砂仁均有行氣調中的作用,但蔻仁和胃止嘔的作用勝於砂仁;砂仁暖胃
燥濕的作用勝於蔻仁。肉桂與砂仁均能入腎。引火歸元(腎)時用肉桂;引氣歸元
(腎)時用砂仁。
砂殼(砂仁的外殼)也有理氣醒胃的作用,但缺乏砂仁溫中散寒的效力。砂殼
氣味薄、燥性小,肝旺胃弱者用之合宜。據近代藥理研究,砂仁有芳香健胃作用,
可促進胃的機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並可排除消化管內的積氣。用量一般為五分
至一錢半。特殊需要時可用至二、三錢。入煎劑時,宜打碎後下,久煎可減小藥效

砂殼體輕,一般用三、五分或七、八分。本品有芳香溫燥之性,陰虛有實熱者
慎用。

◎白豆蔻

白豆蔻味辛,性溫。是常用的行氣、化濕、健胃、止嘔藥。能宣散肺中滯
氣,溫行胃中寒氣,燥化脾經濕氣。
適用於脾胃虛寒、濕鬱或氣滯而導致的消化不良,嘔吐反胃,胸脘滿悶,
腹部脹痛等症。常配合藿香、半夏、陳皮、生薑、丁香等同用。
本品有芳香行氣溫燥化濕的特長,可用於治療夏秋之交發生的濕溫病(身
熱不揚、有汗而熱不退、頭痛身重胸脘堵悶、食慾不振、口不渴或口甜、小便
不利、舌苔白厚滑膩、脈象濡滑緩)。常配合杏仁、苡仁、厚朴、半夏、滑石
、通草、竹葉(三仁湯)等同用,而收到辛開、苦降、淡滲的功效,是治療濕
溫最常用的方藥。白豆蔻配陳皮、生麥芽、香稻芽等,可用於食慾不振;配高
良薑、香附、乾薑、吳萸等,可用於胃寒疼痛。白蔻衣(即白蔻皮)長於理氣
寬胸消脹,溫性較白蔻小,可應證選用。
用量一般五分至二錢。若去皮使用,名白蔻仁。入湯藥“後下”藥效較好
。肺胃火盛及氣虛者忌用。
注意:處方上如果只寫“蔻仁”藥房即給紫蔻仁。紫蔻仁主用為芳香行氣
,溫中調胃藥。功效介於砂仁與白蔻之間,芳香溫燥之性,此砂仁較小,但此
白蔻稍強。故在調胃藥中,有時可以紫蔻仁代替砂仁。

◎荔枝核

荔枝核味甘,性溫。有行散滯氣的作用,適用各種氣滯作痛等症。
本品能入肝經,最常用於治療疝氣疼痛、睪丸墜脹疼痛等症。常配合小茴
香、橘核、青皮、烏藥、川楝子等同用。荔枝核(燒存性)配炒香附,可用於
婦女腹郚血氣凝滯而刺痛。配高良薑、香附、五靈脂,可用於胃脘痛。
荔枝核還可用於治療奔豚氣(病人自覺有氣發於小腹,向上攻沖,沖至心
下或上腹部即疼痛發作)。常配合小茴香、木香、吳萸、肉桂等同用。例如《
醫學心悟》奔豚丸(荔枝核八錢、小茴香七錢、木香七錢、肉桂三錢、附子五
錢、吳萸五錢、茯苓一兩半、橘核一兩半、川楝子一兩,共為細末,炒砂糖為
丸,每服二錢,淡鹽湯送下。有熱證者可減去肉桂、附子)。我常以奔豚丸方
合桂枝加桂湯(桂枝、白芍、炙草、生薑、大棗、肉桂或不加肉桂而加重桂枝
的用量)、旋覆代赭湯(旋覆花、生赭石、半夏、黨參、生薑、甘草、大棗)
,三個方子的主要藥物合起來,隨證加減,作為湯藥,治療奔豚氣病(西醫往
往診斷為神經官能症),也每收良效,提供參考。
用量一般二至四錢。無寒濕滯氣者慎用。

◎川楝子

川楝子味苦,性寒。亦名金鈴子。本品能入肝經舒肝氣。故常用於治療肝氣痛
、肝氣脹、脅痛. 疝痛、胸脘滿悶疼痛等症。常配合元胡、木香、青皮、厚朴、香
附等同用。
前人經驗認為川楝子“為疝氣要藥”,但其性寒涼,須配合小茴香、荔枝核、
吳萸、肉桂、烏藥等同用。炒用也可減少寒性。川楝子配元胡,可用於熱性胃痛;
配枳殼、香附,可用於肝熱脅痛。配烏梅、川椒,可用於蛔蟲腹痛。

荔枝核治疝,性溫。川楝子治疝,性寒。苦楝子偏於殺蟲,常用其根。川楝子
偏用於舒肝理氣,治疝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脾胃虛寒者忌用。

◎香附

香附味辛微苦,性平。是最常用的理氣開鬱藥。其性宣暢,能通行十二經
、八脈的氣分,前人稱它能“主一切氣”,解六鬱(氣鬱、血鬱、痰鬱、食鬱
、火鬱、濕鬱),調月經。常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舒肝解鬱:香附芳香辛散,有調氣、舒肝、解鬱的作用。 可用於因情
緒不暢、肝氣鬱滯而致的脘腹脹滿,脅肋脹痛,吃飯不香,胸悶喜長吁等症。
常配合柴胡、白芍、鬱金、青皮、陳皮、木香、厚朴、蘇梗等同用。兼有血
鬱的(舌質紫暗、月經不潮,面色不華等),可酌加川芎、紅花等;兼有痰
鬱的(舌苔白膩、嘔噁多痰、仁胖、不欲飲水等),可酌加半夏、橘紅、茯苓
等;兼有食鬱的(食慾不振、噯腐吞酸、舌苔厚、胃脘痞悶等),可酌加炒
檳榔、焦神麴、炒麥芽等;兼有濕鬱的(舌苔水滑、胸悶、不願喝水、或有
輕度浮腫、便溏等),可酌加蒼朮、白朮、羌活、豬苓、澤瀉等。兼有火鬱
的(口苦、心煩、尿黃、舌尖紅),可酌加梔子、黃芩、川楝子等。
2. 行氣定痛:香附行氣通滯,通則不痛。 最常用於氣滯胃痛(胃痛由生
氣引起,或遇有心情不舒暢則胃痛加重,兼有脅肋脹痛,脈弦等)。常配合高
良薑、木香、白豆蔻、川楝子、元胡、白芍、蘇梗等同用。常用的藥方如良附
散:取香附二至三兩為細末,裝入瓶中蓋緊;再取高良薑二至三兩為細末,裝
入另一瓶中蓋緊。遇有氣滯寒鬱的胃脘痛,如辨其為氣滯重於寒鬱(生氣則痛
加重或攻及脅肋、性急易怒、脈弦),可取香附末七分、高良薑末三分,混合
為一包,溫開水送服。如辨其為寒鬱重於氣滯(胃脘喜暖、喜熱飲食、遇寒痛
加重、脈弦遲緩),可取高良薑末七分,香附末三分,混合為一包,溫開水送
服。如辨其為氣滯寒鬱並重的,可取香附末、高良薑末各五分,混合服用。注
意兩種藥末,要在使用時再混合,效果較好。我還常把良附散、百合湯、丹參
飲三個方子合起來使用,自命名“三合湯”,用於久治不癒、虛實寒熱證交錯
互見的胃脘痛(包括潰瘍病、慢性胃炎、胃竇炎等),往往取得比較滿意的效
果。現把具體藥方舉例如下:高良薑三錢、香附三錢、百合一兩、烏藥三錢、
丹參一兩、檀香二錢(後下)、砂仁八分(或草蔻三錢)如痛點明顯固定及舌
質暗或有瘀斑的,還可加失笑散(五靈脂、蒲黃)。吐酸水的,加瓦楞子。
大便乾的加生大黃、檳榔等等,請參考試用。
3. 理氣調經:香附本為行氣藥,但又能入血分, 所以前人稱它為“血中
氣藥”(意思是能入血分的行氣藥)。能理氣調經(調整月經周期),對婦女
因情緒不暢、肝氣鬱滯而引致的月經不調、過期不潮、行經腹痛等症有效。常
配合當歸、白芍、熟地、紅花、五靈脂、川楝子、小茴香、烏藥、桃仁等同用
。本品還能引補血藥至氣分以生血,無論胎前、產後各症,皆可結合使用,所
以前人又稱香附為“女科要藥”。
香附生用,偏於上行胸膈,外達皮膚;製熟用則偏入肝腎而利腰足。
用於通行經絡時宜酒浸炒;用於消積聚時,宜醋浸炒;用於消化痰飲,
宜薑汁浸炒;用於婦女崩漏、月經過多,宜炒黑用(名黑香附,兼有止血作
用)。
香附與黨參、白朮等同用,可助其益氣;與熟地、當歸等同用,可助
其補血;與木香同用,可疏滯和中、行腸胃滯氣;與檀香同用,則理氣寬
胸、消脹醒脾;與沉香、柴胡同用,可升降諸氣;與川芎、蒼朮同用,可
解諸鬱;與梔子、黃連同用,可降火清熱;與茯苓、遠志同用,可交心腎
之氣;與小茴香、補骨脂同用,可行腎經滯氣;與厚朴、半夏同用,可降
痰消脹;與三棱、莪朮同用,可消散積塊;與蔥白、紫蘇同用,可宣解表邪;
與艾葉同用,可暖子宮、活氣血。
木香辛溫,偏於行腸胃滯氣,主入氣分。香附辛平,偏於宣暢十二經氣分
,兼入血分。青皮入肝,破氣散結,兼能治疝。香附入肝,理氣開鬱,兼能調
經。厚朴行氣,偏用於消脹除滿。香附行氣,偏用於舒肝解鬱。用量一般一至
三錢。氣虛血燥者慎用。據近代研究報導,香附能抑制子宮肌收摍,並對肌緊
張有弛緩作用。

◎木香

木香味辛、苦,性溫。能行腸胃滯氣,疏肝開鬱,和胃健脾。是常用的行
氣藥。氣行則痛定,故可治一切冷氣滯塞疼痛。
木香偏於行腸胃系統的滯氣。常用於腸胃氣滯而引致的胃脘痛,胃脘脹悶
,脘膈間脹悶多噯、腹脹等症。可配合藿香、香附、良薑、檳榔、砂仁、草蔻
、丁香等同用。兼有脅痛的,可加炒川楝子、枳殼、青皮等。
本品又有芳香化濕的作用。對於腸胃氣滯、濕停不化所致的嘔吐,腹痛,
瀉泄等也常以本品配合藿香、佩蘭、竹茹、半夏、茯苓、灶心土、木瓜、黃柏
、黃連等同用。
木香配黃連,名香連丸,是治療痢疾的常用方。以木香行腸胃滯氣而除裏
急後重,兼能芳香化濕:黃連燥濕清熱、涼血解毒而止大便膿血。故對腸胃濕
熱積帶所致的痢疾,效果良好。臨床上常以香連丸方隨證加減,用於治療各種
痢疾。例如:濕重者可加茯苓、苡米、蒼朮、車前子;熱重者可加黃芩、
黃柏、白頭翁、馬齒莧;食滯者可加焦三仙、檳榔、炒內金;有表症者可
加葛根、荊芥;有寒者可加吳萸、肉桂、乾薑;腹痛重或大便膿血多者,
可加白芍(重用)、當歸等等。
本節所學的藥方例子,可用於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等。木香:
配砂仁可治脘腹痞滿;配檳榔可除裏急後重;配萊菔子可治腹脹;配
小茴香可治疝痛;配烏藥可治小腹部氣逆作痛。
砂仁行氣偏用於和中消食除痞悶,兼能引氣歸腎。木香行氣偏用於行腸胃
滯氣而消腹脹,兼能燥濕治泄、實大腸。
檳榔破氣去滯消食,其性降,兼治腳氣。木香行氣消脹和腸胃,其性燥,
兼能治痢。
烏藥偏用於順膀腎逆氣(小腹部氣脹、氣痛),木香可用於治沖脈逆氣裏
急(從小腹兩側至臍旁的部位逆氣攻沖作痛)。
入行氣藥時,宜用生木香;入治泄、實大腸藥時,宜用煨木香(用紙裹煨
過)。補藥中,少佐一些木香,可以免除滋膩、呆滯的弊病而增強治療效果。
例如香砂六君湯、歸脾湯中都用了一些木香。用量一般為三分至三錢。特殊需
要時也可用至四錢。
肺虛有熱、血分燥熱、及虛火上沖者均忌用。據近代研究報導,木香對副
傷寒桿菌及一些致病性霉菌有抑制作用;並對膽絞痛時的脘腹脹痛、逆氣攻痛
等有效。

◎厚朴

厚朴味苦辛,性溫。主要作用是下氣、除滿、燥濕、消脹。對脾胃運化力
差,又受寒濕侵襲而致中焦運化失常、寒濕停滯所引起的胸腹滿悶,嘔吐,腹
部脹滿等症,可用本品配合木香、乾薑、草蔻、陳皮、茯苓、半夏、藿香等同
用。如濕邪較重的(胸悶少食、舌苔白厚而膩、脈濡、滑、緩),可再加用蒼
朮、炒苡米、砂殼等。如寒邪化熱,熱結腸胃而出現腹部脹滿、痞硬不喜按、
大便秘結、下午身熱、譫語等症,可配枳實、生大黃、芒硝等同用。例如(傷
寒論)中的大承氣湯(厚朴、枳實、生大黃、芒硝)、小承氣湯(厚朴、枳實
、生大黃)等。
因本品能降氣,故對胸腹脹滿、氣上逆而喘咳之症,也常配用。例如桂枝
加厚朴杏仁湯(桂枝、白芍、炙草、生薑、大棗、厚朴、杏仁),可用於外感
風寒、自汗的咳喘。蘇子降氣湯(蘇子、半夏、炙草、前胡、厚朴、陳皮、當
歸、生薑、肉桂),可用於痰多氣逆、胸滿咳喘等症。
枳實破氣,偏用於消積滯、除痞硬,兼能瀉火。厚朴下氣,偏用於消腹脹、除
胃滿,兼能燥濕。
大腹皮下氣消脹,兼能利水,偏用於腹部水腫。厚朴下氣消脹,兼能燥濕除滿
,偏用於腹脹便結。大腹皮利水之力優於厚朴;厚朴下氣之力優於大腹皮。
蒼朮燥濕,能除脾濕、升清陽。厚朴燥濕,能除胃滿降積滯。雖都能燥濕,但
一升一降,各有不同。
青皮破肝氣鬱結,治因怒脅痛。厚朴下胃腸積氣,治脹滿腹痛。
厚朴花性味功用與厚朴大致相同,但藥力較小,。兼能理肝氣、治肝胃氣滯、
胃脘悶痛等,又是其特點。厚朴花偏用於上、中二焦,厚朴偏用於中、下二焦。
厚朴生用偏於下氣;薑汁炒用,偏於止嘔。配黨參、白朮、茯苓、肉蔻、五味
子等,可用於治泄。配青皮、川楝子,可用於肝胃氣滯而痛。
用量一般為七、八分至二錢。急、重症也有時用到三、四錢或再多些。
本品為溫燥下氣之品,虛人及孕婦慎用。現代研究報導,本品煎劑在試管中,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烏藥

烏藥味辛,性溫。主要有行氣寬脹、順逆止痛、溫散肝腎冷氣、疏達腹部
逆氣的作用。是常用的溫性行氣藥,兼能溫腎縮小便。
本品善長於治下焦居於寒性的氣痛,臨床上最常用為溫腎治疝的要藥。對
由於腎間冷氣波及肝經而致的少腹攻痛、疝氣疼痛、睪丸冷痛墜脹等症,可以
本品配合吳萸、木香、青皮、炒小茴香、炒橘核、荔枝核、肉桂、川楝子等同
用。常用的藥方如天台烏藥散:烏藥、木香、小茴香、良薑、青皮、檳榔、川
楝子(用巴豆、麥麩同炒,去巴豆與麥麩)等。對於因寒邪侵犯脾胃,中焦寒
冷,氣行不暢而致消化不好,胸腹脹痛、綿綿不休,甚則嘔吐,胃部喜暖,進
稍涼的飲食則上述症狀加重等症,可用本品溫散脾寒、行氣寬脹、順逆止痛。
常與香附、高良薑、陳皮、半夏、神麴、生薑、吳萸等同用。對婦女受寒而致
的行經腹痛,可配合當歸、吳萸、香附、炒小茴香、川芎、炒白芍、肉桂、炮
薑等同用。
因腎經虛冷而致小便次數多者(尿色不甚黃、尿道無疼痛、遇寒加重),
常用本品配桑螵蛸、益智仁、山藥、五味子等同用。根據前人這一經驗,曾治
療一婦女,產後尿失禁十多年,西醫診斷為膀胱麻痺。雖經多處診治,都未見
效,褲中經常墊以棉絮等,非常苦惱。經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診所為腎
經虛寒、小便失司之證。治以溫腎固攝之法,處方以八味地黃丸加烏藥、桑螵
蛸等,服用十餘劑,病去大半,再稍調處方,又進十餘劑而痊癒。其處方主要
藥物如下:熟地、山藥、山萸、茯苓、澤瀉、丹皮、附子、肉桂、烏藥、桑螵
蛸、益智仁、覆盆子、五味子、龍骨、牡蠣、淫羊藿。這些藥物可隨證加
減,僅供參考試用。
小茴香暖下焦、散寒邪而定疝痛。烏藥溫肝腎、散冷氣、順逆氣而治疝痛
。香附行十二經滯氣,開鬱散結,偏入肝膽,長於治少腹氣滯。烏藥順膀腎逆
氣,治疝、縮尿,偏入腎經,長於治小腹氣逆。
用量一般為一錢半至三錢。氣虛有內熱者慎用。

◎檳榔

檳榔味辛,性溫。降氣破滯是它的特長,兼能行痰下水,消積殺蟲。
本品長於降氣,前人經驗認為“性如鐵石之降”,能把人體最高部位之滯
氣,降瀉至極下之處。所以對於因氣逆、氣滯所造成的胸腹脹悶、噯氣嘔逆、
腹滿便難、痢疾後重、腳氣水腫等症,都可使用。例如:對胸腹脹悶,常配合
枳殼、蘇梗、藿香梗、厚朴花等同用。對噯氣嘔逆,常配合生赭石(先下)、
旋覆花(布包)、蘇子、丁香、半夏、竹茹等同用。對腹滿便難,常配合厚朴
、枳實、生大黃等同用。對痢疾後重(前人認為調氣則後重可除),常配合木
香、厚朴等同用。對腳氣水腫,常配合紫蘇、陳皮、木瓜、防己等同用。
對由於氣滯不運而致痰食積聚,痎癖癥瘕(肝脾大及良性腫物、囊腫、以
及某條肌肉緊張等)、蟲積疳積、腹水脹滿等症。可借本品降氣破滯、行痰下
水、殺蟲消積之力,配合消食、化痰、活血袪瘀、利尿、消積等品,隨證加減
治療。例如:對痰食積聚、痎癖(“痎”與“癖”是兩種症候,但習慣上通稱
痎癖。“痎”是形容臍兩邊有條狀筋塊扛起,狀如弓弦,大小不一,或痛或不
痛;“癖”是指潛匿於兩腑之間的積塊,痛時摸之才覺有物)癥瘕等症,可配
合焦三仙、萊菔子、黑白丑、桃仁、紅花、三稜、莪朮、生牡蠣、香附、鬱金
、皂角子、山楂核、蒼朮、白朮、枳實等同用。對蟲症疳積等,可配合使君子
、烏梅、榧子、雷丸、南瓜子、胡黃連、川椒、細辛、焦三仙、炒內金等同用
。對腹水脹滿,可配合茯苓、豬苓、澤瀉、大腹皮、桂枝、陳皮、冬瓜皮等同
用。
本品配葶藶子,能降痰治喘;配山楂核、莪朮、能消積化滯。
枳實消導積滯,除痞滿的功效大於檳榔。檳榔降氣下行的效力大於枳實。
兼能殺蟲。
大腹皮(即檳榔的皮)散無形的氣滯,消脹而利水。檳榔消有形的堅積,
降氣而行痰。
使君子殺蛔蟲、健運化。檳榔驅絛蟲、消疳積。用量一般為一錢半至三錢
。驅絛蟲時,可用到二、三兩或更多些。氣虛及大便溏泄者不宜用。

◎香櫞

香櫞味辛酸苦,性溫。有調氣、寬胸、化痰的作用。本品適用於肝氣鬱滯而致
的脅痛、胃院痛、脘腹滿悶、噯氣、嘔吐等症。常配合半夏、生薑、木香、砂仁、
蔻仁、香附、蘇梗、厚朴花等同用。
對於痰氣逆滿而致的咳嗽胸悶. 痰多氣喘,也可以配合蘇子、杏仁、瓜蔞
、紫蘇、萊菔子等同用。
玫瑰花舒肝和胃,兼能活血通絡。香櫞醒脾暢肺,兼能化痰妊娠初期使用
本品能增進食慾。用量一般為一錢半至三錢。

◎佛手

佛手味辛苦酸,性溫。主要功用是理氣和中,舒肝解鬱。本品適用於肝胃
不和,氣滯胃痛,胸悶脅脹,食慾不振,嘔吐等症。常配合香櫞、香附、蘇梗
、厚朴、半夏、陳皮、藿香等同用。
佛手配青皮、川楝子,治肝氣鬱結而致的胃脘痛;配竹茹、黃芩,治妊娠
嘔吐;配降香、沉香麴能增強降逆止嘔的作用。
香櫞化痰的作用大於佛手。佛手治嘔的作用大於香櫞。佛手花偏用於胸脅
氣滯作痛,並能開胃醒脾。佛手偏用於中焦氣滯、胃痛、作嘔。陳皮化痰燥濕
的作用大於佛手。佛手舒肝解鬱的作用勝於陳皮。
用量一般為一錢半至三錢。香櫞與佛手雖均為理氣藥,但其藥力緩和、藥
性和平,適用於較輕之症,遇有氣鬱、氣滯重症,須配合其他理氣藥同用。


第六講 寒涼藥

本講主要介紹具有辛寒、甘寒、苦寒、以寒、酸寒以及辛涼、甘涼等性味
的常用清熱藥。其中包括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清熱解暑、清熱燥濕、清熱化
痰、清熱涼血等藥物。

◎石膏

石膏味辛甘,性寒。本品生用為清肺胃火熱藥,能清火、止渴、除煩、退
熱;用名熟石膏或石膏,清熱作用大減,有收斂作用,外科常用在斂瘡、
祛濕、止癢、或作為石膏硼帶用。內科常用在以下幾種情況:
1、傷寒陽明經證:外感風寒,傳變化熱, 出現高熱炙手,全身出大汗而
高燒不退,口大渴、思冷飲、煩躁,甚或神昏狂亂,脈象洪大而數。生石膏能
清解陽明經火熱,可以本品為主藥,配合知母、甘草、梗米、花粉、蘆根等同
用(如白虎湯)。如發高熱、大汗、口渴已數日,見舌燥乏津、脈象虛大者,
可加黨參。
2、時行熱疫:流行性熱性傳染病表現為惡寒發熱,頭痛目痛, 頗似傷寒
(但本證頭痛如劈,兩目昏痛,與傷寒不同),高熱狂躁,煩心,口乾,狂妄
少眠,甚則吐血、衄血、發斑,舌紅生剌,口唇焦裂,或大汗口渴,或有小汗
,脈象或沉或浮但均有數象,此為氣血毒熱俱盛。可用生石膏配生地、犀角、
黃連、梔子、黃芩、知母、赤芍、元參、連翹、丹皮、竹葉、大青葉等同用(
如《疫疹一得》清瘟敗毒飲,請參看第一講關於藥物用量大小的變化)。我曾
用清瘟敗毒飲方隨證加減,治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等流行性
熱性傳染病,確有效果。有的地方用此方加減,已製成注射劑應用,使用起來
,既方便又快速,可參閱各地報導。
3、溫病發斑:溫病熱毒深入血分而高熱發斑,或皮下紅斑如錦紋, 或斑
成一片一片,妄狂不寧,舌質絳赤而乾晦,或生芒剌,舌苔黃褐少津,脈象細
數。可用生石膏配元參、知母、生甘草、粳米、犀角(化斑湯)等同用。
4、胃火牙痛:胃經火熱而致牙痛、齒齦紅腫、口渴、大便乾秘等症。 可
以生石膏配地骨皮、生地、生大黃、丹皮、升麻、薄荷等同用。兼有傷風者,
可加荊芥、防風。
5、肺熱咳喘:肺素有熱,外感風寒, 皮毛束閉,肺氣不宣,邪熱內鬱,
而見咳嗽、氣喘、口渴、痰黃、面紅、口鼻氣熱、脈浮數等症。可以生石膏配
麻黃、杏仁、甘草(麻杏石甘湯)、荊芥、薄荷、前胡、黃芩等同用。我常以
麻杏石甘湯加銀花、連翹、薄荷、荊芥、蘆根、黃芩、桔梗等,用於大葉性肺
炎、急性支氣管炎表現為肺熱咳喘證者。如痰中帶血,可去麻黃加白茅根、炒
梔子等,謹供參考。
寒水石與生石膏均為清熱瀉火藥,但:寒水石清肺胃實火,偏入血分,無
解肌達表之力。生石膏清肺胃火熱,主入氣分,並有解肌達表,使邪外透的效
力。
大青葉與生石膏皆常用於時行熱疫。但:大青葉苦鹹大寒,偏用於心胃毒
熱、狂熱煩亂、血熱赤斑、熱毒赤痢等症。生石膏辛甘而寒,偏用於肺胃疫熱
熾盛,肌熱炙手,頭痛如劈,大汗煩渴等症。
用量生石膏一般為三錢至一兩半。特殊需要時,可用至三、四兩。入湯藥
須打碎先煎。注意:治療重病時,不可用量太小。石膏以外用為多,內服較
少用。血虛發熱,胃弱,肺虛,非實熱證者,均忌用。據近代研究報導,用天
然石膏煎汁對人工發熱之家免有明顯退熱作用。但對石膏的藥理尚未完全探明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主要有清瀉心胃火熱、涼肝膽、解熱毒的作用。並有燥濕作
用。四川產者效力較好,故又名川黃連。
由於心胃火熱而致口舌生瘡、目赤牙痛、尿赤便秘等症,可以本品配生地
、木通、竹葉、黃芩、生大黃等同用。如血分熱毒鬱積而生瘡瘍癤腫等症,可
以本品配黃芩、梔子、黃柏、赤芍、地丁、銀花、連翹等同用。
溫病熱邪入心而見神昏譫語、煩躁不寧、汗出口渴、身熱、舌紅等症。可
以本品配合天竺黃、鬱金、菖蒲、遠志、連翹、犀角、生地、元參等同用。心
熱亢盛而致心煩失眠、口乾舌紅、尿黃脈數等症。可以本品配梔子. 生地、當
歸、甘草、辰砂、豆豉等同用。熱邪結滯於胃脘而見心下痞滿、脘腹熱痛等症
。可以本品配合厚朴、枳實、半夏、瓜蔞、陳皮、茯苓、生大黃等同用。黃連
配枳實為治“心下痞”(胃脘部堵塞感)的常用藥。本品還有清肝明目作用。
常用方如黃連羊肝丸(黃連、龍膽草、草決明、石決明、密蒙花、夜明砂、茺
蔚子、黃芩、柴胡、木賊草、青皮、黃柏、羊肝、蜂蜜),主治肝經火盛,血
虛不榮致兩目昏暗,視物不清,羞明怕日,雀目夜盲,窉肉攣睛等症。
用黃連煎水,外用洗目,也可治目赤目痛,暴發火眼(包括急性結膜炎等病)
等症。黃連還能燥濕。對濕熱積滯而致的痢疾(腹痛、大便頻數不爽、帶有膿血、
裏急後重、舌苔黃膩、口乾不欲多飲、脈象滑數),常以黃連配木香、白芍、當歸
、檳榔、黃芩、白頭翁、茯苓、厚朴、枳實等同用。黃連配吳萸可用於肝火旺、肝
胃不和而致的胃痛嘈雜,泛吐酸水;配細辛可用於口瘡;配肉桂可用於心腎不交;
配木香可用於痢疾;配乾薑用於腹寒痛下痢;配大蒜用於大便下血。前人這些經驗
,皆用一寒一熱、一陰一陽,互相配伍、互相制約而取得功效,在組織處方時,可
資借鑑。
黃柏偏用於清下焦濕熱,並能堅腎。黃連偏用於清中焦濕熱,並能瀉心火。胡
黃連偏用於骨蒸勞熱,五心煩熱,並用於小兒疳疾驚癇。川黃連偏用於中焦濕熱,
並用於各種瘡瘍腫毒。
用量一般三分至二錢或三錢。陰虛煩熱,脾腎虛泄,氣虛作泄等皆忌用。據近
代研究報導,黃連有廣泛的抗菌作用,其中對痢疾桿菌作用最強。主要有效成分為
小蘗鹼(即黃連素)。

◎黃芩

黃芩味苦,性寒。是常用的清熱燥濕和清熱解毒藥。能瀉中焦實火,燥腸
胃濕熱,清少陽邪熱。兼能涼血安胎。
1. 瀉中焦實火: 因胃火上壅而致的咽痛、牙痛、口腔潰瘍、扁桃腺腫痛
、膈間悶熱、大便乾結、肺熱咳嗽等症。可用本品清熱瀉火。常與生地、元參
、連翹、黃連、生大黃等同用。兼有外感表證的,可加荊芥,薄荷;咳嗽較重
的,可加桔梗、瓜蔞、杏仁、杷葉等。
2. 燥腸胃濕熱:對由於腸胃濕熱、濕熱下注而致的泄瀉, 痢疾,熱淋等
,皆可用黃芩清熱燥濕。常配合黃柏、茯苓、豬苓、炒扁豆、炒苡米(濕熱瀉
)、黃連、葛根、木香、檳榔(濕熱痢)、木通、萹蓄、滑石、豬苓、澤瀉(
濕熱淋)等同用。對中焦濕熱鬱蒸而致的黃疸(陽黃),也常用本品配合黃柏
、梔子、茵陳、豬苓、澤瀉、車前子等同用。
3. 清少陽邪熱: 病邪據於少陽而出現寒熱往來、口苦咽乾、胸脅苦滿、
食慾不振、噁心欲嘔等症,可以黃芩配合柴胡、半夏、生薑、甘草、黨參等同
用(如小柴胡湯)。我常用小柴胡湯減去黨參、甘草、加茵陳、黃柏、梔子、
生大黃、車前子、焦三仙、炒檳榔等,用於治療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對退熱、
退黃均有良效。去黨參、甘草、加炒川楝子、草蔻、炒萊菔子、紅花、茜草、
白蒺藜、皂刺、焦三仙、檳榔等,隨證加減,用於無黃疸型傳染性肝炎,也有
良好效果。謹供參考。
4. 涼血安胎:婦女妊娠, 因胎熱不安而出現噁心嘔吐、心中煩熱、口中
吐水、腹部不適、飢不欲食等症。可以黃芩配竹茹、桔皮、生薑、黃連、蘇梗
、茯苓等同用。黃芩酒炒偏用於瀉肺火,治上焦濕熱;黃芩炭可用於各種熱性
出血;枯芩(又名片芩,中空而黑的)偏於瀉肺胃之火,清肌表之熱;子芩(
又名條芩,裏外堅實、黃色微綠的)偏於瀉腸胃之火,並常用於清熱安胎。桑
皮、地骨皮瀉肺經氣分之熱。黃芩、梔子瀉肺經血分之熱。
柴胡清熱由於“苦以發之”(發散的意思),是散火熱之標。黃芩清熱由
於“寒以勝之”(苦寒直折,以寒勝熱的意思),是直折火熱之本。同是清熱
,作用各有不同。二藥合用,為治少陽邪熱的專劑。據近代研究報導,黃芩有
退熱及利尿作用,降低血壓作用;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百日咳
桿菌及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皆有抗菌作用;對流感病毒有一
定抑制作用。用量一般為一錢至三錢。脾胃虛寒者禁用。

◎梔子

梔子味苦,性寒。是常用的清熱瀉火藥。能清瀉三焦火熱,祛濕解毒。常
用於以下情況:
1. 各種熱性病: 凡一切由於火熱所致的頭痛、目赤、牙痛、咽喉痛、口
舌生瘡、火毒癤腫、發熱煩躁、大便乾結、小便黃赤等症,皆可用梔子清熱瀉
火。常與黃連、元參、黃芩、赤芍、生石膏、生大黃等同用。
2. 血熱妄行:由於血熱而出現衄血、吐血、咳血、尿血等症, 可以本品
配合生地、丹皮、側柏葉、白茅根、生藕節、白芨等同用。我曾用梔子炭配生
石膏、生地炭、黃芩炭、藕節炭、白芨、生赭石、旋覆花、白茅根、元參、知
母、杏仁等,治療較頑固的咳血,取得較好的效果(一男性患者,患支氣管擴
張而咳血甚劇,每晚需到某大醫院急診室過夜,咳血時即急由靜脈滴注腦垂後
葉素而止血,連續多夜,屆時即咳血,經用上述湯藥隨證加減,服用數劑,未
再咳血,即正常上班工作),謹供參考。
3. 黃疸:由於濕熱鬱蒸而致的黃疸(陽黃), 可以本品配合黃柏、茵陳
、生大黃、車前子等同用。
4. 濕熱淋: 濕熱下注而潑為熱淋(小便頻數、排尿熱痛、尿色黃赤、舌
苔黃膩、脈象滑數),可以本品配合黃柏、木通、滑石、萹蓄、車前子、澤瀉
、豬苓等同用。
生梔子用於瀉火;炒梔子、梔子炭(炒炭)用於止血;梔子衣用於清肺及
皮表之熱;梔子仁用於清內熱、去心煩。黃芩偏用於瀉中、上二焦的火熱;黃
連偏用於瀉心、胃的火熱,並能燥濕;黃柏偏用於瀉下焦膀(胱)、腎的火熱
;梔子可用於瀉上、中、下三焦的火熱。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注意梔子有使大便溏泄的作用,大便虛泄、無濕熱
證者均忌用。據現代研究,梔子有促進膽汁分泌的利膽作用;對多種細菌有抗
菌作用。

◎黃柏

黃柏味苦,性寒。能清熱燥濕,堅腎益陰。
配黃連、木香、馬齒莧、白頭翁等,可用於濕熱痢;
配木香、藿香、茯苓、白朮等,可用於濕熱泄瀉;
配木通、生地、竹葉、滑石、萹蓄、豬苓等,可用於濕熱淋;
配陳茵、梔子、車前子、生大黃等可用於濕熱鬱蒸而致的黃疸;
配槐角、槐花炭、地榆、防風等,可用於痔瘡便血;
配蒼朮、牛膝、木瓜、苡米等,可用於濕熱傷筋而出現下肢痿弱,甚或
麻木、癱瘓等症。
本品能堅腎清熱而益陰,故能清熱降火,常配合滋陰藥用於清陰虛陽亢所
致的虛火。例如知柏地黃丸(熟地、山萸、山藥、茯苓、丹皮、澤瀉、知母、
黃柏)和大補陰丸(地黃、龜板、知母、黃柏、豬脊髓)等,都是治療陰虛火
旺所致骨蒸癆熱、盜汗、夢遺、口乾、經閉、下午顴紅等症的有效方劑。
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的抗菌作用與黃連差不多,對阿米巴、利什曼原蟲
也有抑制作用;有降低血壓及血糖的作用。我常用黃柏或黃柏炭 ( 4-5 錢 )
,隨證加入白茅根或茅根炭、大小薊、川斷炭、豬苓、茯苓、木通、生地等
,用於治泌尿系感染,尿血等症,有較好效果,請參考試用。
清熱燥濕用生黃柏;堅腎、清虛熱用鹽水炒黃柏;治尿血、便血用黃柏炭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重症也可用四至六錢。無實熱者慎用。

◎生地黃

生地黃味甘微苦,性寒。 主要有涼血清熱和滋陰補腎的作用。
1. 涼血清熱:生地黃甘苦而寒,能涼血而清熱,並能涼血止血。 最常用
於溫熱病,熱邪侵入營分(高熱、甚或神志恍惚、口反不渴、舌質紅或絳、斑
疹隱隱欲現、脈象數而略細)或血分(高熱、譫語、舌質紫絳少津、斑疹透露
、或吐血、衄血、晝靜夜躁、脈象細數)時,常與元參、連翹、梔子、鬱金、
竹葉心、丹皮、赤芍、生石膏、犀角等同用,如清營湯、化斑湯、犀角地黃湯
等。據近代研究報導,生地有止血作用,能促進血液凝固。
2. 滋陰補腎:本品能滋陰補腎, 可用於陰虛有熱而產生的骨蒸癆熱、乾咳、
咽喉燥痛、痰中帶血、手足心熱、盜汗等症。常與地骨皮、炙鰲甲、丹皮、秦艽、
知母、白薇、元參、天冬等同用。
另外,溫熱病後期,因熱邪傷耗津液而致的口渴、食慾不振、下午煩熱、暮熱
早涼等症,也可用本品與麥冬、玉竹、沙參、梨汁、冰糖、藕汁、生麥芽、炒穀芽
、香稻芽等同用,可以養陰生津,清熱益胃(如益胃湯等)。
對於陰虛不能勝熱,而致消渴(口渴思冷飲,飲不解渴,人漸瘦弱,小便頻多
,易餓等),常以生地黃與山萸肉、山藥、茯苓、丹皮、澤瀉、五味子、天花粉等
同用。我常重用生地黃、熟地黃、山藥,配合山萸、茯苓、澤瀉、丹皮、五味子、
紫肉桂(不可太多,三至八分即可)等,隨證加減,用於治療糖尿病、尿崩症等,
每獲良效,請參考試用。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有明顯降低血糖作用。
生地黃簡稱生地,主用於涼血、清熱、滋陰、生血;炒炭稱生地炭,主用於止
血(衄血、便血、尿血、吐血、咳血、崩漏等);用黃酒蒸製者,名熟地黃,主用
於補腎滋陰、養血;地黃從土中挖出洗淨即用者名鮮生地,性大寒,主用於溫熱時
疫,血中火毒熱熾而狂熱譫語等症。另有細生地或小生地,養陰而不膩,適用於溫
熱病後期、陰津不足而食納不好的情況。生地黃味厚滋膩,用大量或久服時,容易
滯膩有礙胃口,此時宜用細生地;或配用一些砂仁,或用薑汁炒用。配麥冬潤肺清
火;配天冬滋腎降火;配元參解毒清熱涼血;配犀角涼血化斑。
用量一般三至五錢;重症可用一兩,或更多些。鮮生地常用一兩至二兩。脾胃
虛寒、大便溏軟者不能用;暑濕盛、胸悶不食者禁用。

◎犀角

犀角味苦鹹,性寒。主要有清營涼血、解毒定驚的作用。
溫病熱入營分,出現高熱、神昏譫語、驚風等症,可用犀角配合鬱金、天
竺黃、元參、藤、羚羊角、遠志、菖蒲、黃連等同用。溫病熱入血分,熱邪
迫血妄行而出現吐血、衄血、咳血、尿血、便血、身出紅斑等證。可用犀角配
生地黃、生石膏、赤芍、丹皮、元參、白茅根、大小薊等同用。犀角價格昂貴
而貨源缺乏,故常作為粉劑沖服。近些年來常以水牛角、廣犀角代替。可資參
考。
用量一般二至五分,為末隨湯藥沖服。廣犀角可用一至三錢水煎服。

◎羚羊角

羚羊角味鹹,性寒。 主要作用有三:
1、清熱解毒:對溫病、瘟疫、瘟毒所致的高熱神昏,譫語發狂等證, 可
以本品配合生地、元參、生石膏、寒水石、銀花、連翹、黃連、大青葉、鬱金
、天竺黃、遠志、菖蒲等同用。
2、平肝息風:對高熱性疾病所引起的高熱抽搐,咬牙吊眼, 頸項直視,四肢
拘急以及小兒驚風、子癇(妊娠期間抽搐、咬牙等)等證,可用羚羊角配合藤、
全蝎、蜈蚣、白芍、赤芍、黃芩、白蒺藜、防風、天竺黃、膽星、生地等同用。常
用方如羚羊藤湯(羚羊角、桑葉、川貝母、生地、釣藤、菊花、白芍、甘草、竹
茹、茯神木)等。對肝火太盛而致的頭痛眩暈,也可以本品配菊花、白蒺藜、黃芩
、蔓荊子、澤瀉、龍膽草、生地、生赭石、生石決明等同用。
3、涼肝明日:對肝熱目昏,目赤腫痛, 視物不清等症,可以本品配黃芩、黃
連、梔子、元參、菊花、白蒺藜、柴胡、石斛、地骨皮、木賊草等同用。
犀角涼血解毒的作用勝於羚羊角,偏用於心熱神昏、血熱發斑。羚羊角涼肝熄
風的作用勝於犀角,偏用於平肝熄風,涼肝明目。羚羊角多剉研為細粉使用,用量
一次可用二至五分,隨湯藥沖服。如用羚羊角片煎湯服,一般常用五分至一錢,另
煎放入湯藥內服。非溫熱、瘟毒重症及肝經無熱者均不用。本品貨源少、價昂貴,
是大缺點。

◎知母

知母味苦,性寒。主要有清熱和滋陰降火的作用。
知母苦寒清熱,對由熱邪盛所致的高熱、出汗、口渴、心煩、面紅等症,
可用本品配生石膏、生甘草、天花粉、蘆根、黃芩等同用。由肺熱而致的咳嗽
、痰黃、口渴、便秘等症,常以知母配合貝母、瓜蔞、黃芩、梔子、生石膏、
桑皮、杏仁等同用。
一般苦寒藥,如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等,都有化燥傷陰的缺點。知母
則無此缺點,並且有滋陰降火的作用。對陰虛發熱,骨蒸盜汗,遺精尿黃,五
心煩熱,肺癆咳嗽,消渴引飲等症,常以本品配合地骨皮、秦艽、生地、白芍
、炙鱉甲、元參、黃柏、白薇、麥冬等同用。
知母多用鹽水炒以下行入腎。如用黃酒炒也可上行入肺。黃柏堅腎清熱,
偏用於腎經濕熱、淋濁、膝軟。知母滋腎降火,偏用於腎經虛熱、骨蒸、消渴
。黃柏清下焦有形濕熱,知母瀉下焦無根之火。二藥常合用可增強其滋腎、堅
腎、清熱、降火的作用。
天花粉,知母均能清陽明胃熱。但天花粉並能益胃生津,知母兼能滋陰降
火。也有人認為知母苦寒滑降,多用可傷胃腸引起瀉泄,天花粉甘涼益胃又能
生津,對胃有益無損,主張把白虎湯(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中的知母
改為天花枌。我也常根據病證的具體情況,改用天花粉或在白虎湯中輕用知母
加用天花粉,每取良效,可資參考。
用量一般二至三錢。腎陽虛、兩尺脈微弱及大便溏泄者忌用。據近代研究
報導,本品有解熱作用,對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葡萄
球菌、肺炎隻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百日咳桿菌等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大青葉

大青葉味苦,性大寒。主要有清熱、解毒、涼血的作用。
本品最常用於溫病、瘟疫、瘟毒所致的高熱神昏、咽喉腫痛、頭痛牙痛、口舌
生瘡、出疹發斑、吐血衄血以及丹毒、痄腮(腮腺炎)、猩紅熱等。可配合元參、
生地、生石膏、知母、黃芩、銀花、連翹、荊芥、薄荷、丹皮、廣犀角等同用。例
如《證治準繩》大青湯(大青葉、元參、生石膏、知母、木通、甘草、地骨皮、荊
芥穗),可用於熱毒發斑等證。我常用大青葉五錢、黃芩二至三錢、板藍根三錢、
元參三至四錢,隨證加減,用於腮腺炎有效。對於溫病血分毒熱熾盛而發斑、衄血
、吐血等症,我常用化斑湯(生石膏、知母、元參、廣犀角、甘草、粳米)加大青
葉、生地黃、丹皮、赤芍、炒梔子、大小薊等同用,可收比較滿意的效果,謹供參
考。

據近代研究報導,大青葉有抗病毒和殺滅端螺旋體的作用。對金黃色、白色
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腦膜炎球菌、肺炎雙球菌等有抑制作用。用量一般一至五
錢;重症有時用到一兩。脾胃虛寒者忌用。

◎青黛

青黛味鹹苦,性寒。主要作用與大青葉差不多,但涼血作用比大青葉更好,並
且有消膈上熱痰的作用。本品為爵床科植物馬蘭、蓼科植物蓼蘭或十字花科植物菘
蘭葉乾燥色素的加工製品,為細粉末狀,還可以外用。
對於因血熱妄行而發生的衄血、吐血、咳血以及溫熱入血、熱毒發斑等症,可
以本品配生地、元參、大青葉、白茅根、生石膏、知母、丹皮炭、梔子炭、藕節炭
等同用。用脫脂棉或紗布條沾青黛、血余炭( 2:1 )塞鼻,可止鼻衄。
對肝火熾盛、熱極生風而致的高熱抽搐、驚癇神昏等症,可配合膽星、全
蝎、天竺黃、鬱金、黃連、遠志、菖蒲、藤等同用。
對肺熱咳嗽,痰粘成塊,不易喀出者,可用青黛消膈上熱痰,常配蛤粉同用(
名“黛蛤散”),隨湯藥沖服,每吹三至五分青黛還可以吹喉用,治療咽部生瘡、
紅腫痛爛。例如青黛散(青黛、牙硝、朱砂,各六分,黃連、黃柏,各三錢,雄黃
、牛黃、硼砂,各三分,冰片一分,研細末,吹敷咽部)。腮腺炎時腮腺腫大疼痛
,可用青黛冷開水調塗,能消腫止痛。大青葉清心胃毒熱,偏用於瘟疫熱狂。青黛
瀉肝經鬱火,偏用於驚癇斑熱。

用量一般三分至一錢半,用紗布包煎;如用湯藥沖服,每次一至二分或三分。
中焦虛寒及陰虛潮熱者忌用。

◎板藍根

板藍根味苦,性寒。主要有清熱涼血、解毒利咽的作用。常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大頭瘟:風熱瘟毒,侵入血分而致頭部紅腫、發熱、咽喉腫痛, 甚至神昏
譫語,可用本品降心火、清胃熱、涼血、解瘟毒。常與黃連、牛蒡子、元參、連翹
、黃芩、柴胡、馬勃等配伍同用。
2. 時疫斑疹:時疫(流行性、傳染性、季節性熱病)傳染,瘟毒入血, 營血
熱熾,出現身熱、煩躁、口渴、頭痛、咽痛、鼻衄、出疹、發斑、舌絳紫暗等症。
可用本品配合銀花、連翹、薄荷、牛蒡子、元參、生地、丹皮、生石膏、廣犀角等
同用。
3. 咽喉腫痛: 風熱毒火上犯咽喉而致頭痛、發熱、口渴、便秘、咽喉紅腫熱
痛、單雙乳娥(單側或雙側扁桃體腫大)等症,可用本品清熱、涼血、解毒。常與
黃芩、梔子、生地、元參、薄荷、牛蒡子、射干、錦燈籠、連翹、銀花、生大黃等
同用。
大青葉、板藍根均能清熱、涼血、解毒,但大青葉涼血、解毒、化斑的作用勝
於板藍根;板藍根利咽喉,治大頭瘟(溫毒的一種,又稱“大頭風”或“大頭傷寒
”。是由於感受風溫時毒,入侵肺胃而發病,以頭面紅腫或咽喉腫痛為特徵)的作
用勝於大青葉。用量一般一錢半至三、四錢。脾胃虛寒者不宜用。據實驗研究及臨
床報導,板藍根對傷寒桿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有良好效果(每次用生藥粉或壓
成片 8 -10 克,溫開水送服,每日四小時一次,連用三、四天); 用板藍根二至
三錢煎服,每兩小時一次,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取得滿意效果;對流感及麻疹均有
療效;板藍根注射液用於無黃疸型肝炎、慢性肝炎也有一定效果。

◎山豆根

山豆根味苦,性寒。主要有瀉火、解毒、利咽喉的作用。常用於治療咽喉
紅腫疼痛。
對於火熱上炎,熱毒上侵咽喉而致的咽喉紅腫、疼痛、咽下困難等症,可
用本品瀉火清熱、解毒消腫。常配合元參、麥冬、銀花、桔梗、甘草、薄荷、
錦燈籠等同用。對於喉風急症(包括嚴重的急性扁桃體炎),牙關緊閉,水穀
不得下者,也可用山豆根五錢、桔梗四錢、白藥子四錢,急煎服,有效。對肺
熱咳嗽,也可用本品配黃芩、瓜蔞、貝母、知母、桔梗、元參等同用。
山豆根配射干,治痰熱結滯於咽喉而致咽喉腫痛;配板藍根,治毒熱
熾盛而致咽喉爛痛;配槐角、槐花,治痔痛出血。
板藍根偏治瘟毒頷腫,咽喉紅爛。山豆根偏治火毒上炎、咽喉紅腫。
馬勃治喉痛,偏於輕宣肺熱,使熱邪外透。山豆根治喉痛,偏於瀉熱解毒,降
火消腫。射干治喉痛,長於清熱、消痰、散結,偏治痰熱結滯、扁桃腺紅腫。
據近代研究報導,山豆根對治療癌瘤有效。也有人報告山豆根治療鼻咽癌
效果好,可供參考。用量一般一至三錢。脾胃虛寒、大便泄瀉者,不宜用。

◎錦燈籠

錦燈籠又名金燈籠,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散火消腫的作用,主要用
為清肺熱藥。
對於肺熱咳嗽,痰多黃粘,咽喉腫痛等症,可用本品清散肺熱。常配合瓜
蔞、黃芩、知母、元參、桔梗、山豆根等同用。我常以本品配合生地、元參、
荊芥、薄荷、銀花、連翹、桔梗、黃芩、山豆根、射干等,用於治療急性扁桃
腺炎。
我的體會是:扁桃體發紅腫大的可用射干;咽喉發紅疼痛而扁桃體不
甚腫大的可用山豆根;兼見聲音嗄啞的可加用牛蒡子、蟬衣;兼見頸部紅
腫的可加用馬勃、板藍根;扁桃體化膿腐爛的加用青黛、板藍根,或用青黛
散(方見青黛項下)吹喉;扁桃體腫大不易消退的,除用射干外,並加用僵
蠶。錦燈籠於以上各症中均可加入,對熱症咽喉腫痛有效。同時也要注意全身
情況,隨證加減,不可機械死板。
用量一般一、二錢;重症也有時用到三錢。無火熱的喉痛(全身無熱象,
局部不紅不腫)不能用。

◎射干

射干味苦、性寒。主要有清熱解毒、消痰散結的作用。常用於以下情況:
1. 咽喉腫痛: 由於痰熱交結、壅塞咽喉而致的咽喉腫痛、痰不易咯吐、
痰聲如拽鋸、呼吸困難等症。可用本品清肺胃痰熱、消腫散結利咽喉。常配合
山豆根、桔梗、甘草、元參、連翹、黃芩、錦燈蘢等同用。本品是治喉痹咽痛
的要藥。
2. 肺熱喘咳、喉中痰聲:由於肺熱痰結而出現咳嗽氣喘, 喉中如水雞聲
等症。可用本品清肺消痰。常與麻黃、半夏、黃芩、細辛、冬花、紫菀、杏仁
、瓜蔞、白果等同用。
3. 腹中癥結痎癖:腹中積痰瘀血, 結成癖塊痎瘕(包括肝脾腫大等)等
症,可用本品散血消痰、開結消積。常配合鰲甲、神麴、莪朮、山楂核、炙山
甲、生牡蠣、生大黃、枳實、紅花、桃仁、當歸、赤芍、黃連、白朮、檳榔等
,做為丸劑服用。
山豆根瀉火清熱的作用大於射干,射干消痰散結的作用大於山豆根;馬勃
清散肺熱而利咽喉,偏用於肺氣不得宣暢而致的咳嗽、喉痛、音啞,射干瀉胸
中實熱,消痰散結而利咽喉,偏用於熱盛痰結而致的咳嗽、咽腫、喉中水雞聲

據近代研究報導,射干能消除上呼吸道的炎症滲出物,並有止痛、解熱作
用。
用量一般八分至一錢半,重症可用二、三錢。用量不可過大脾胃虛寒及孕
婦忌用。

◎金銀花

金銀花(又名忍冬花)味甘,性寒。是常用的清熱解毒藥。有以下三大功
用:
1. 解表清熱:溫病初起,邪在衛分, 熱在上焦,症見身熱頭痛、口渴、
咳嗽咽乾、脈浮數等。可用本品清散上焦風熱,解表清熱。常配合連翹、牛蒡
子、荊芥、薄荷、豆豉等同用。
2. 清熱解毒:對血分毒熱壅滯而生癰腫瘡瘍,紅腫熱痛, 甚或化膿潰爛
,可用本品清血熱、解瘡毒。常配合連翹、赤芍、歸尾、菊花、沒藥、乳香、
天花粉、甘草等同用。凡一切癰瘡疥癬、梅毒惡瘡等症,皆可以本品隨證加減
治療。
3. 清熱止痢: 對於熱毒停滯於中焦而致發熱腹痛、大便帶膿血、裏急後
重等症,本品能清熱解毒,常與當歸、白芍、葛根、黃連、木香、白頭翁、赤
芍、甘草等同用。
據近代研究本品對痢疾桿菌、腸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百日咳桿菌、葡萄
球菌、肺炎雙球菌等有抗菌作用。故可用於急性菌痢(表現為熱證者)。常與
黃連、黃芩、白芍、葛根、木香、馬齒莧等同用。大葉性肺炎初起時,也可用
本品配杏仁、連翹、牛蒡子、桔梗、薄荷等同用(參看“解表清熱”項);如
病情轉化為肺熱咳喘症時,可用本品配合麻黃、生石膏、杏仁、生甘草、連翹
、黃芩、知母、薄荷等同用。用量一般為二至四錢;特殊重症也可用到一至二
兩。虛寒泄瀉及瘡流清膿無熱毒者不宜用。
附:金銀藤的性味功能都與金銀花相似,在一時找不到金銀花時,可用金
銀藤代替,不過“藤”的作用此“花”的作用稍小些,故用量要比金銀花大些
,一般五錢至一兩。金銀藤並有通經活絡、消經絡中風熱的作用。我常用於急
性關節炎表現為關節熱腫疼痛者,常配合威靈仙、秦艽、羌活、獨活、黃柏、
赤芍、蒼朮、防己、木瓜、透骨草、紅花等同用。

◎連翹

連翹味苦辛,性寒。是常用的清熱解毒藥。它的主要作用有:
1、 清心火:溫熱病熱邪入心而出現高熱神昏、譫語、煩躁等症,可用
連翹配合元參、麥冬、竹葉卷心、蓮子心、天竺黃、鬱金、黃連、犀角等同用
。心經有火,移熱於小腸而致小便熱痛、淋濁不清、尿頻、尿痛等症,常配
合生地、木通、豬苓、澤瀉、萹蓄、茯苓、滑石等同用。心火上炎而目赤腫
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可配合銀花、赤芍、黃芩、生石膏、生地、元
參等同用。
2、解瘡毒:本品有清熱散結、解毒排膿的作用。 對於因毒熱結聚而致的
各種瘡毒、癰腫,可以本品配金銀花、菊花、赤芍、紅花、地丁、蒲公英等同
用。因本品常用於治療各種瘡毒癰癤,所以前人經驗認為它是“瘡家要藥”。
3、散溫邪:溫熱病初起,溫熱毒邪尚在衛分, 熱在上焦,症見身熱頭痛
,口渴,微惡寒或不惡寒,微咳,咽喉痛,脈浮數等,可以本品清散上焦心肺
熱邪,常與銀花、桔梗、薄荷、竹葉、荊芥穗、淡豆豉、牛旁子、蘆根、甘草
(銀翹散)等同用。如咳嗽較多者,可配合桑葉、菊花、杏仁、薄荷、桔梗、
甘草、蘆根(桑菊飲)等同用。
金銀花兼能散風熱,升散透達的作用大於連翹。連翹兼散血中鬱火壅結,
消腫散結的作用大於銀花。
蒲公英消疔毒的作用大於連翹。連翹清上焦心肺火熱的作用大於蒲公英。
前人經驗認為帶心連翹偏入心經,故溫病熱入心包時,多用帶心連翹。連
翹心味苦性寒,主入心經,在清心火的藥方中,可用此引經攻邪。
連翹:與蓮子心同用,可入心經;與金銀花同用,清熱解毒兼散風熱
;與赤小豆同用,可清利濕熱;與荊芥、薄荷同用,可辛涼解表。
用量一般二至三錢;特殊重症,可用五錢至一兩。大腸有寒,大便溏泄者
;陰疽不紅不痛者,均不宜用。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
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肺炎雙球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也
有抗真菌的作用。

◎蒲公英

蒲公英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作用。
外科常用於治乳癰、腸癰、疔瘡、癤腫、癰腫不散等症。內科則多用於治
療熱痢、瘟毒、腮腺炎、扁桃腺炎等。常與銀花、連翹、黃芩、黃連、大青葉
、赤芍、元參、山豆根等同用。我常用蒲公英五錢至一兩、瓜蔞一兩、白芷二
至三錢、連翹三錢、炙山甲二錢、赤芍四錢、紅花三錢、皂刺一錢半、夏枯草
三錢,治療急性乳腺炎,(已破潰者,去山甲、皂剌,加花粉、當歸)有良好
效果,謹供參考。
據近代研究,本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地丁涼血解毒的作用大於蒲公英,蒲公英散結消腫的作用大於地丁,二藥常合
用;敗醬草清熱排膿,偏用於治腸癰(包括闌尾炎),蒲公英清熱解毒,偏用
於治乳癰(乳腺炎);魚腥草清熱解毒味辛入肺,宣散壅結,偏用於治肺癰(
肺膿腫)及肺部感染。蒲公英兼能入肝胃二經,消腫散結,偏用於治乳癰及乳
房腫塊(可在上述治乳癰方中,加生牡蠣一兩、元參五至八錢、大貝母三錢)

用量一般三至五錢;病重者可用一至二兩。鮮蒲公英搗爛外敷,可用於乳
癰、疔瘡、癰腫等。凡陰疽、久敗瘡均忌用。

◎地丁

地丁味苦辛,性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作用。
外科常用於治療疔毒、癰腫、無名腫毒、惡瘡。經常與蒲公英、銀花、連翹、
菊花、赤芍、歸尾等同用。內科常配合銀花、連翹、大青葉、元參、生地、丹皮、
赤芍、黃芩、黃連,等用於瘟毒、疫毒、發斑、狂躁等營血毒熱證。也可用於細菌
感染而導致的高熱煩躁等症。
配銀花、天葵、蒲公英、野菊花,名“五味消毒飲”,可用於一切毒瘡、癰腫
,尤其更常用於治疔毒。也可以此為基礎,隨證加減。蒲公英散結消腫的作用較好
,長於治乳癰。地丁涼血解毒的作用較好,善於治疔毒。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有
廣泛抗菌作用。用量一般三至五錢;病重者可用一、二兩。無熱證的陰瘡,不宜用


◎龍膽草

龍膽草味苦,性寒。有清瀉肝膽火熱的作用,並能除下焦濕熱。
1. 清瀉肝膽火熱: 肝膽二經有實熱火邪而致頭暈、頭脹痛、脅痛、口苦、耳
聾、耳腫、口渴、尿黃、尿少、黃疸等症。可用龍膽草配合黃芩、梔子、澤瀉、木
通、車前子、當歸、柴胡、生地、甘草同用。這個藥方名“龍膽瀉肝湯”,是臨床
常用的方劑。清瀉肝膽濕熱有良好效果。治療傳染性肝炎,表現為肝膽濕熱證者,
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加用一些龍膽草,對降低轉氨酵素有時有一定幫助,謹供參
考。
2. 清除下焦濕熱:龍膽草主入肝經,肝主下焦, 對肝經濕熱所致的陰部
濕癢熱痛,陰部濕疹,尿道疼痛,小便頻數而尿熱,尿少、尿血等症,可以本
品配黃柏、澤瀉、石葦、萹蓄、木通、苦參、竹葉、茯苓等同用。對濕熱下注
而致足膝紅腫、腳氣腫而流水等症,可配牛膝、木瓜、黃柏、蒼朮、檳榔、防
己、忍冬藤、赤芍等同用。
3. 促進食慾:本品用小量(二至三分),有刺激胃液分泌, 促進食慾,幫助
消化的作用。但如用大量,則苦寒害胃,反而會引起噁心嘔吐,頭昏不欲飲食等症

4. 清肝明目:肝膽有火熱, 上犯於目而致目赤腫脹、瘀肉高起、羞明多眵等
症,可以本品配木賊草、菊花、草決明、荊芥、蔓荊子、黃芩等同用。用量一般二
分至一錢半。脾胃虛弱大便泄者忌用。

◎苦參

苦參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殺蟲的作用。常用於皮膚病。
對由於濕熱鬱滯而產生的痢疾、黃疸、黃帶、白帶等症,可用苦參配黃柏
、木香、茯苓、車前子(布包)、白芍、茵陳、苡米、龍膽草等同用。
對於由濕熱蘊結而致的濕疹、尋麻疹、皮膚濕瘡等症,可用本品配合連翹
、赤芍、防風、白蘚皮、紅花、黃柏、蟬退等同用。我常以苦參配白蘚皮、赤
芍、紅花、桑枝、防風、連翹、皂刺、炙山甲、蟬衣、蛇退(一、二分)等同
用,治療比較頑固的蕁麻疹,每取良效,謹供參考。
苦參配菊花可以明目止淚;配麥冬解渴生津;配茵陳、車前子,可治濕熱
黃疸;配槐花治大便下血及熱痢;少佐些麻黃可退遍身癢疹。苦參煎湯外洗,
可用於痔瘡疼痛,或肛門、陰部生瘡,常配合皮硝、苦楝皮、槐花等同用。
元參涼血滋陰、清熱降火,偏用於咽喉腫疼;苦參涼血瀉火、清熱燥濕,
偏用於皮膚濕疹、蕁麻疹等。
用量一般二至三錢;治皮膚病時,有時用五錢至一兩。肝腎虛寒者忌用。
前人有苦參久服或多次大量服用,有傷腎、使人腰重、腰痛的說法,可資參考
。據近代研究報導,苦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對陰道滴蟲有殺滅的作用,有抗
多種皮膚真菌的作用。

◎胡黃連

胡黃連味苦,性寒。主要有消疳積、退勞熱的作用。
小兒不注意飲食或有寄生蟲病而致傷害脾胃,影響消化,漸致疳積(腹大
青筋、食慾不振、四肢消瘦,下午低熱、頭髮乾枯打縷、脾大等),可用本品
配焦三仙、檳榔、炒內金、木香、炒萊菔子、枳實、白朮、地骨皮、使君子等
同用。胡黃連也可用於濕熱痢疾,常配合木香、檳榔、白芍、當歸、白頭翁等
同用。
對於陰虛勞熱(下午發熱、手足心熱、人體漸漸消瘦、兩顴發紅),可用
本品配地骨皮、白薇、百部、沙參、青蒿、炙鰲甲、秦艽、生地、元參等同用
。本方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用於結核性的低熱,能收到一定效果。
本品小兒科使用最多,常用於小兒身熱驚風、疳積等症。胡黃連細粉用乳
汁浸調點眼能治療肝經風熱所致的目昏、目赤等症,效果良好。我曾用胡黃連
配合雞內金、柴胡、黃芩、草紅花、焦三仙、檳榔、炒萊菔子、陳皮、半夏、
蘆薈(五厘)等,治療八、九歲的小孩傳染性肝炎、肝功能長期不恢復者,收
到了滿意的效果。
川黃連清熱瀉火,偏用於濕熱毒盛、痢疾、瘡毒等實熱證。胡黃連主用於
陰虛發熱、小兒疳積、驚風等症。用量一般一至三錢。外感發熱及脾胃虛寒者
忌用。

◎蘆根

蘆根味甘,性寒。 有清熱生津的作用。常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清熱解渴:蘆根味甘能生津液,性寒能清熱降火, 上能清肺熱,中能
清胃火,下能利小便,引熱從小便排出。故對溫熱病初起而發熱、口渴、微咳
、頭痛等症,可以本品配桑葉、菊花、連翹、薄荷等同用,如《溫病條辨》桑
菊飲(桑葉、菊花、杏仁、連翹、薄荷、苦桔梗、甘草、蘆根)。溫病熱入氣
分,熱邪傷津而致高熱汗出、口渴引飲、小便短赤、煩躁不寧等症,可以蘆根
配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天花粉等同用。
2、清肺熱: 風熱犯肺而致肺熱咳嗽、痰黃、口渴、喉癢、胸悶、甚或痰
中帶血等症,可以本品配合杏仁、桔梗、銀花、生石膏、知毌、瓜蔞、牛蒡子
、大青葉、黃芩、炒梔子等同用。大葉性肺炎也可用此方加減治療,如:惡
寒、胸痛、氣悶、無汗者,可加荊芥、薄荷、蘇葉(或麻黃);寒熱往來、
胸脅悶脹疼痛者,可加柴胡、青蒿;面紅壯熱、口渴有汗者,可重用石膏、
蘆根,再加連翹;痰中帶血較多者,可加生藕節、白茅根、白芨等。肺內素
蓄毒熱,又受外感之邪束閉皮毛,肺氣不宣,毒熱不散,鬱壅化膿而成肺癰(
肺膿腫),症見胸滿、胸痛、咳嗽、發熱、痰中帶膿血、痰味甚腥臭等。可用
本品配生苡米、桃仁、冬瓜仁等同用,一般初起時可加荊芥、銀花、連翹、黃
芩等;中期吐腥臭膿痰多時,可加桔梗、白芨、甜葶藶;後期膿痰已排盡時,
可加沙參、花粉、生黃耆等等。
3、清肺透疹: 小兒麻疹病早期,可用蘆根一、二兩, 煎水一茶杯,一日
分數次服。或加同量西河柳一同煎服。功能清泄肺熱使麻疹容易出透。
蘆根分乾蘆根與鮮蘆根兩種,一般說鮮蘆根清熱、生津、清肺透疹的作用
均優於乾蘆根。但如找不到鮮蘆根時,也可用乾蘆根。
天花粉偏入胃經,清胃熱、生津止渴,兼有解毒、消腫、排膿、生肌的作
用。蘆根偏入肺經,兼有清宣肺熱、治肺癰、透麻疹的作用。
用量一般乾者三錢至一兩,鮮者五錢至二兩。

◎竹葉

竹葉又名淡竹葉味甘淡,性寒。有清熱除煩,利尿滲濕的作用。
心經有火,上焦實熱而引致的心煩、失眠等症,可以竹葉配合豆豉、梔子
仁等同用。溫熱病熱邪入心而出現神昏、譫語等症,可用竹葉配合蓮子心、帶
心連翹、鬱金、天竺黃、菖蒲、遠志等同用。近代用動物實驗證明淡竹葉有解
熱作用。心與小腸有濕熱而致舌尖紅赤、小便黃赤、尿道澀痛等症,可以本品
配合木通、生地、豬苓、澤瀉、燈芯、黃柏等同用。
燈芯、竹葉均能清心利水,但燈芯偏治五淋、尿道澀痛而小便不利;竹葉
偏治心中煩熱,舌紅尿赤而小便不利。燈芯兼入肺,竹葉主入心。淡竹葉是一
種禾本科植物,並非淡竹的葉。不宜混同。用量一般五分至一錢半。特殊重症
也有時用到三錢。

◎天花粉

天花粉味甘、性寒,有清熱、生津、解毒、排膿的作用。內科、外科均常
使用。主要用於以下情況:
1. 熱病傷津:溫熱病邪熱熾盛, 耗傷津液而致唇乾、口渴、舌紅少津、
心煩等症,可以本品配合麥冬、石斛、玉竹、生地、元參等同用。
2. 消渴:口渴引飲,飲不解渴, 喝水幾倍於正常人,喝水多、排尿多,
易餓多食,人漸消瘦等症,名曰消渴。天花粉味甘酸生津,能止渴除煩,治消
渴常與生地、山萸、山藥、麥冬、五味子、丹皮、知母、生石膏等同用。根據
前人這些經驗,我常以本方用於治療糖尿病、尿崩症、甲亢等表現為以口渴為
主的疾病。結合辨證論治.隨證加減。
3. 癰腫瘡毒:本品有清熱解毒、排膿消腫的作用。 常用於乳癰(配瓜蔞
、白芷、貝母、漏蘆、蒲公英等)、癰腫(配連翹、銀花、赤芍、歸尾、炙山
甲、皂刺等)、癤瘡(配連翹、忍冬藤、甘草節、地丁、赤芍等)等。
石斛與天花粉均有生津止渴的作用,但石斛滋腎陰、明目的作用大於天花
粉,天花粉清火、養胃陰的作用大於石斛。天冬、麥冬也能養陰生津止渴,但
其性粘膩,容易礙胃(影響食慾及消化)。天花粉生津止渴,且能益胃。
用量一般三至五錢;治消渴有時用一兩。忌與烏頭、附子同用。脾胃虛寒
者忌用。

◎敗醬草

敗醬草味辛苦,性微寒。有活瘀、消腫、排膿的作用。
對腸癰(闑尾炎)可配合連翹、生大黃、牡丹皮、冬瓜子、赤芍、元明粉等同
用。對血瘀而致的腹痛、腹脹、腹部有硬塊等症,也可用本品配當歸、赤芍、紅花
、元胡、木香、五靈脂、桃仁、三棱等同用。我曾用本品配合生苡米、銀花、連翹
、製附片、烏藥、白芍、當歸、五靈脂、桃仁等,治療闌尾破潰後,形成膿腫,時
日較長者有效。
蒲公英長於治乳癰,敗醬草長於治腸癰。
用量一般三至五錢,特殊重症也可用到一兩。寒證腹痛忌用。

◎馬勃

馬勃性味辛平,主要用為清肺熱、治喉痛藥。
對由於肺經有熱而致咽喉腫痛、鼻乾咽燥等症,可用馬勃配連翹、荊芥、
山豆根、射干、黃芩、薄荷、元參等同用。對咽喉腫痛及頸部、腮部亦腫者,
此為瘟毒所致,可用本品配板藍根、連翹、牛蒡子、薄荷、荊芥、元參、僵蠶
、苦梗等同用。我常用此方隨證加減,用於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有良效。
馬勃也可用於肺熱所致的咳血、鼻衄等症,常配合黃芩炭、白茅根、生藕
節、生側柏等同用。馬勃末外用,可以止外傷出血。對肺受風熱所致的咳嗽、
失音等症,可用馬勃配荊芥、薄荷、杏仁、牛蒡子、蟬衣、前胡、錦燈籠等同
用。馬勃配連翹、薄荷、牛蒡子、芥穗、僵蠶、黃連、黃芩、元參、板藍根、
苦梗、甘草、升麻、柴胡(此方舊名普濟消毒飲),可用於治療大頭瘟。
用量一般五分至二錢;瘟毒及大頭瘟等重症,也可用到五錢或再多些。

◎蚤休

蚤休又名草河車、金線重樓、七葉一枝花。味苦,性微寒。是常用的清熱解毒
藥。常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咽喉腫痛: 對肺胃有毒熱而致的咽喉腫痛、單蛾(一側扁桃腺紅腫)、雙
蛾(兩側扁桃腺紅腫)等症,常以本品配合連翹、黃芩、生地、元參、赤芍、射干
、山豆根、薄荷、錦燈籠等同用。
2. 疔毒瘡瘍:對血有毒熱而致的各種毒瘡癰腫、疔毒惡瘡, 常以本品配銀花
、連翹、赤芍、歸尾、紅花、天花枌、炙山甲、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等同用。配
夏枯草等也可用於淋巴結核。據近代研究,本品有抗菌作用。也有試用於治癌瘤者

本品解毒、祛毒的作用大於蒲公英、地丁、銀花等品,故凡對毒性大的疾病,
常用本品解毒護心(可免毒氣內侵的意思)。用量一般為二、三錢。用量大時,可
出現噁心、嘔吐等副作用,一般說並無危險。據前人經驗認為體內有毒者,容易發
生嘔吐,但吐後,毒即可內消。可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鴉膽子

鴉膽子味苦,性寒。主用於治休息痢、熱積痢及間日瘧。
休息痢指痢疾時作時癒者,好像發作一段時間,休息一段時間,又發作一段時
間,又休息一段時間,纏綿難癒,甚至遷延至一、二年。這種痢疾包括阿米巴痢疾
在內。在痢疾發作的時侯,可用鴉膽子十至廿粒(去殼取仁),用龍眼肉包裹,捻
成小丸數粒,空腹時用溫開水吞服。服一次不癒,過二、三天後,再服一次。可連
用二、三次。在痢疾休息的時侯,可服些調理脾胃的藥,以扶助正氣,增強抵抗力

對熱邪積滯而致的痢疾,大便如紅果醬者,可配黃連、木香、枳實、白芍、檳
榔等同用,煎湯送服本品,每次 5- 10 粒。 對間日瘧,可用鴉膽子五至十粒(去
殼)研碎,裝入膠囊中吞服,一日三吹,連用三、五天。
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能殺滅阿米巴原蟲及瘧原蟲;對腸寄生蟲、陰道滴
蟲都有殺滅作用。
鴉膽子仁搗爛外敷,可以蝕贅疣,治雞眼,敷疣上或敷雞眼上,可使其脫
落。用量一般五至十粒,一日三次;或一次十至廿粒,隔二、三天服一次。前
人經驗認為青壯年可以按一歲一粒計算,但必須用龍眼肉包裹吞服,如裝入膠
囊服用這樣大量,則可致腹痛瀉肚,所以最好是用龍眼肉包裹吞服。虛寒痢忌
用。

◎漏蘆

漏蘆味苦鹹,性寒。有清熱解毒及下乳汁的作用。
最常用於治乳癰。乳癰未破時,可配合瓜蔞、白芷、蒲公英、連翹、皂刺
等同用。已破者,可去皂刺加天花粉、當歸等同用。配路路通、王不留行、炙
山甲、天花粉、通草等,可用於產後乳汁不下,乳汁太少等症。
瓜蔞治乳癰長於寬胸散結、清熱化痰,蒲公英治乳癰長於清熱解毒、消癰
散結,漏蘆治乳癰長於瀉熱解毒,通乳利經脈。用量一般二至三錢。

◎夏枯草

夏枯草味苦,性寒。有平肝陽、散鬱結的作用。常用於以下情況:
1. 肝陽頭痛:因肝陽上亢而致頭部脹痛、眩暈、眼花等症, 可用本品清肝火
,平肝陽。常配合菊花、白蒺藜、生赭石、黃芩、生牡蠣、白芍、生地、澤瀉、地
骨皮等同用。高血壓患者出現肝陽上亢證者,也可用此方,隨證加減。據近代研究
報導,夏枯草有降低血壓和利尿的作用。
2. 瘰痰核:由於肝氣鬱結、痰氣凝棸而致頸部兩旁產生瘰痰核, (
包括頸淋巴結核等)可用本品舒肝鬱、緩肝火而散結消痰核。常與生牡蠣、元
參、黃芩、海藻、貝母、百部、柴胡、赤芍等同用。再配瓜蔞、白芷、蒲公英
、漏蘆等,可用於乳房有結塊。再配板藍根、馬勃、牛蒡子、大青葉等,可用
於腮腺炎。市上藥房中有“夏枯草膏”可以購服。據近代研究,夏枯草對結核
桿菌、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3. 目珠夜痛:肝主目,肝腎陽虛, 肝陽亢盛可致眼珠疼痛,其特徵是眼珠不
紅不腫,好似正常一樣,惟到下午或前半夜,眼珠即感脹痛或抽痛。夏枯草有止“
目珠夜痛”的作用。我常以本品配草決明、生石決明、白蒺藜、石斛、地骨皮、黃
芩、生地、元參等同用,治療眼珠發疼痛,或青光眼、高血壓病等出現“目珠夜痛
”者,每收良效,請參考。痛久血虛者,可加當歸、白芍等。
元參治瘰,偏於滋陰降火、解毒散結。夏枯草治瘰,偏於平肝解鬱、清熱
散結;菊花治頭痛,偏於散風熱。夏枯草治頭痛,偏於平肝清熱。用量一般為三錢
左右。

◎草決明

草決明味鹹,性微寒。是常用的清熱明目藥。本品能清肝膽鬱熱,對於肝膽鬱
熱所致的目赤腫痛,羞明流淚,頭痛、眩暈等症,可用草決明配菊花、蔓荊子、黃
芩、白蒺藜、青葙子、木賊草等同用。
草決明久服,有明目作用。我常以草決明配生地、石斛、當歸、白芍、黃
芩、潼蒺藜、白蒺藜、地骨皮、菊花、枸杞子、生石決明、夜明砂等,用於治
療肝腎不足而致目昏、視力減退、目乾澀發抽等症(包括視網膜炎、視神經萎
縮等),每收良效,僅供參考。據近代研究,本品含有維生素A類物質。
以本品搗碎,每次用二錢左右,水煎服或沏水代茶飲,每日一次,經常服用,
對於高血壓病而兼見目昏、目赤、大便乾者,有一定幫助。或配菊花、夏枯草同用
。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有降血壓的作用。
蔓荊子治兩側頭痛,以疼痛近於顳顴部者效較好,偏於散風明日。草決明治兩
側頭痛,以疼痛近於太陽穴處者效較好,偏於清肝明目。
木賊草退目翳而明目,草決明清肝熱而明目。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搗碎煎服


◎青箱子

青葙子味苦、性微寒。是眼科常用藥。能治肝經毒熱上沖而致目赤腫痛、
目生障翳、羞明流淚等症。常與菊花、夏枯草、黃芩、木賊草、桑葉、蔓荊子
、龍膽草、黃連等同用。
本品還有散風清熱、散風止癢的作用。可用於肝經風熱而致的頭痛、眩暈
、目赤、目脹、目昏、高血壓等症。常與龍膽草、黃芩、生赭石、生石決明、
草決明、生地、赤芍、菊花、藤等同用。對於皮膚因風熱而瘙癢者,也可用
本品配白蘚皮、蟬衣、防風、薄荷、梔子衣、苦參等同用。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本品有擴大瞳孔的作用,故瞳孔散大的眼病禁用。

◎密蒙花

密蒙花味甘,性微寒。是眼科常用藥,有退翳明目的作用。密蒙花能清肝經虛
熱而明目,常用於青盲、目昏、多淚、多眵、小兒疳氣攻眼等症。可與白蒺藜、菊
花、草決明、石決明、羌活、榖精草等同用。
本品還有消目中赤脈、去翳的作用。可與木賊草、桑葉、夏枯草、菊花、夜明
砂、蟬衣等同用。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

◎夜明砂

夜明砂為明目、消翳障的常用藥。性味辛寒,能清肝熱,散瘀血。
對於肝熱所致的目昏、夜盲、青光眼等症,可以本品配合草決明、生地、
枸杞子、菊花、穀精草、密蒙花、生石決明、白蒺藜、賈芩等同用。
夜明砂有散瘀血、消疳積的作用。對於目生內障、外翳,而致目盲、羞明
久不癒以及小兒疳眼等症,可以本品配珠砂、密蒙花、草決明、望月砂、木賊
草、蕤仁、羊肝、雞肝等同用。
用量一般為八分至三錢。

◎丹皮

丹皮原名牡丹皮,味辛、苦,性寒。有兩大主要作用:
1. 涼血:在涼血作用中, 又有兩種不同的用途:
涼血止血:可用於血分有熱而致的吐血、衄血、咳血、尿血、月經過多
、出疹發斑等症。可與生地、元參、廣犀角、赤芍、知母、生石膏、大青葉、
茅根、仙鶴草、地榆炭、棕炭等同用。
涼血除蒸:因陰虛血熱而致骨蒸癆熱,無汗,口渴,經閉等症,可用丹
皮清血中伏熱以涼血除蒸,常與青蒿、鰲甲、地骨皮、桑白皮、元參、秦艽等
同用。
2. 活血:在活血的作用中, 也有兩種不同的用途:活血化瘀:對血瘀停滯
而致月經閉止,腹中癥塊等症,可用本品散瘀血,化癥塊。常與歸尾,赤芍、元胡
、牛膝、三棱、莪朮、桂心、紅花等同用。例如《婦人良方》牡丹皮散。活血消
癰:腸癰(急性闌尾炎)初起尚未化膿而出現發熱、嘔吐、右下腹疼痛等症,可用
本品散瘀血、消癰腫。常與大黃、芒硝、桃仁、冬瓜子、赤芍等同用。例如《金匱
》大黃牡丹皮湯。
地骨皮偏治有汗的骨蒸癆熱,牡丹皮偏治無汗的骨蒸癆熱;地骨皮又能瀉
肺中伏火,牡丹皮主瀉血中伏火。
肺中伏火,牡丹皮主瀉血中伏火。
黃柏與丹皮皆能除腎熱,但黃柏苦而堅腎,降腎中邪火,丹皮辛潤而涼,清腎
中燥火。
用量一般一錢半至三錢。脾胃虛寒泄瀉者忌用。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有抑菌
仵用和退熱、降血壓等作用;能使子宮內膜充血,有通經作用等。

◎地骨皮

地骨皮味甘微苦,性寒。主要有瀉肺火,清虛熱的作用。常用於以下情況:
1. 肺熱咳嗽:肺經有熱、鬱而化火而致咳嗽、氣急、痰黃、口渴, 甚或
咳痰帶血以及身熱鼻衄(小兒易見)、舌紅脈數等症,可用本品清瀉肺經火熱
。常配桑白皮,生甘草、黃芩、生石膏、貝母、知母等同用。大便乾秘者,可
加生大黃、瓜蔞、杏仁泥。兒科有“錢乙瀉白散”(地骨皮、桑白皮、生甘草
、粳米),治小兒肺熱咳嗽有效。
2. 骨蒸癆熱: 由於陰虛火旺、血虛內熱而致下午潮熱、兩顴發紅、盜汗、口
渴、手足心熱、煩燥、乾咳、甚或痰帶血絲、舌質紅瘦、脈細數等症,本品能涼血
退虛熱,是治“有汗骨蒸”的有效藥物。常與生地、鰲甲、天冬、麥冬、阿膠、銀
柴胡、沙參、元參、知母等同用。
3. 消渴煩熱:本品能涼血清熱,對內熱消渴, 大渴引飲,飲不解渴,心
中煩熱等症,可以本品與生地、天花粉、知母、生石膏、生山藥、五味子、枸
杞子、澤瀉、麥冬、玉竹、生黃耆等同用。根據以上經驗,我有時在辨證論治
的基礎上,加用本品治療糖尿病表現為消渴者;也常以地骨皮配澤瀉,用於高
血壓(舒張壓高為主)表現為血熱肝旺的,均有一定效果,僅供參考。據近代
研究報導,本品稍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並有解熱及降低血壓的作用。
4. 血熱出血:因血分有熱而致的咳血、衄血、尿血等症, 可用本品搗汁
(鮮地骨皮)半茶杯至一茶杯飲服(無汁者,可用水煎汁)。咳血、衄血,飯
後服;尿血、吐血,飯前服。也可與生地、茅根、藕節、側柏葉、大小薊、黃
芩炭、丹皮炭等同用。
桑白皮清肺熱,瀉肺火,偏入氣分。地骨皮瀉肺火、清血熱,主入血分。
二藥常同用,以氣血雙清。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凡無血分熱證及中焦虛寒或雖血分有熱而又兼外感
者,均不宜用。

◎紫草

紫草味甘略苦,性寒。有涼血活血,透斑疹;清熱解毒,通大便的作用。
主用於以下情況:
1. 涼血活血,透斑疹:對於麻疹或斑疹,因血熱毒盛而出現身熱口渴,
斑、疹欲出不出,或雖出而不爽利,大便乾澀者,可用紫草涼血、活血、解毒
、透疹,常與薄荷、牛蒡子、蟬衣、桔梗、連翹等同用。若斑、疹雖出而色紫
黑、大便秘結者,也可用本品涼血通便,常與赤芍、丹皮、大青葉、蟬衣、連
翹等同用。
本品與甘草同用(紫草一錢至二錢,甘草五分至一錢,水煎服,每日一次
,連服三至七日),可有預防麻疹的作用。有的報導,在接觸麻疹患者後五日
內服藥,預防率可達 90 % 以上。但也有人認為對預防麻疹的效果尚不能肯定
,須待進一步觀察。希望各地同道加以研究。
2. 消腫解毒,通大便:癰腫瘡瘍多因血分熱毒壅鬱所致,症見潮紅腫脹,
灼熱痛,大便秘結等,可用紫草涼血解毒,活血消腫,常配合銀花、連翹、歸
尾、赤芍、紅花、皂刺等同用(已破潰者,不用皂刺)。或將紫草配白臘、麻
油、當歸、血竭、輕粉、白芷、甘草,熬膏外用(玉紅膏),效果也很好。市
售品有紫草油(紫草、植物油 1:2 浸泡 7-10 天)、紫草膏( 10 %, 基質
為凡士林 85%、羊毛脂 15 % )等,皆為治療皮膚炎症、燙傷、濕疹、中耳炎
、陰道炎、子宮頸炎等病的常用藥。本品有涼血通便的作用,凡因血分毒熱而
致大便秘結者,皆可隨證加用。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有興奮心房與緩和的解
熱作用。
用量一般為一至三錢。無論斑疹、瘡毒,凡兼大便稀瀉者,皆不宜用。腸
胃虛寒、大便溏瀉者亦不宜用。

◎銀柴胡

銀柴胡味甘微苦,性微寒。主要作用是涼血、清虛熱。常用於以下兩種情
況:
1. 骨蒸勞熱:陰虛火旺而骨蒸勞熱,症見下午潮熱, 骨蒸盜汗,手足心
熱,心煩口渴,面黃白而顴紅,脈細數者,可用本品與胡黃連、秦艽、生地、
鱉甲、地骨皮、元參、青蒿、知母等同用。常用方如清骨散(銀柴胡、胡黃連
、秦艽、鱉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
2. 疳積發熱: 小兒因消化不良、蟲積而腹大腹脹、面黃肌瘦、毛髮憔悴
、低熱或下午及夜間發熱以脅腹郚發熱為明顯者。此為疳積發熱,可用本品配
合地骨皮、胡黃連、山楂、神麴、麥芽、使君子、檳榔、雞內金等同用。
北柴胡(一般簡稱柴胡)退熱,主要是解少陽經的實熱。銀柴胡退熱,主
要是退陰分的虛熱。青蒿入肝膽,清肝膽虛熱,兼治溫熱留連不退,似表似裏
,類虛類實。銀柴胡入肝胃,清肝胃虛熱兼能退疳疾發熱。
用量一般八分至三錢。

◎白薇

白薇味微苦,性寒。本品主要作用是清熱、涼血、益陰。常用於治療虛熱低燒
。例如:
1. 熱病傷陰的低熱:溫熱病恢復期,高熱雖退, 但因高熱期中傷耗陰津
,正氣不易立即恢復,故常有餘熱未盡的低熱出現,症見口渴、夜熱早涼、下
午低熱、食慾不振等,可以本品配合地骨皮、知母、青蒿、丹皮、沙參、花粉
等同用。以上是臨床上最常用的一般方法。另外,白薇也可用於溫熱病熱入營
分、血分證的高熱。因為白薇主入陽明經(兼入沖、任二脈),能涼血清熱,
益胃、生津,是治溫熱病的良藥,可與生地、元參、生石膏、赤芍、知母、丹
皮、大青葉、連翹、廣犀角等同用。即使是溫病初起,兼見舌紅、口乾,伴有
頭昏、怕風者,也可用本品配入辛涼解表劑(如金銀花、牛旁子、薄荷、菊花
等)中應用。
2. 胎前、產後的煩熱:婦女妊娠煩熱、遺尿、小便熱痛等症, 本品能入
沖、任二脈,清血分之熱,故可用本品配合白芍、黃芩、黃柏等同用。產後因
失血過多而致血虛發熱,煩亂、嘔吐者,可用本品配竹茹、藿香、青蒿、陳皮
等同用。
根據本品能入任脈的經驗,我對於血熱尿赤淋痛、膀胱炎、前列腺炎等病
,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常加用本品,每收良好效果,請作參考。
青蒿清肝膽虛熱,退無汗的骨蒸,治熱在骨間,可將邪熱由陰分引至氣分
而使其外出。白薇清肌胃虛熱,治原因不明的低熱,兼清沖任血熱。
白蘞除血熱,偏用於解毒治瘡,並能斂合瘡口。白薇除血熱,偏用於退虛
熱。
用量一般為一錢半至四、五錢。血分無熱及腸胃虛寒、大便泄瀉者勿用。

◎青蒿

青蒿味苦、性寒,並有清涼芳香的氣味。主用為清熱藥,並能清涼解暑。
1. 清虛熱:溫熱病恢復期,因邪熱傷陰, 陰分餘邪末清,症見暮熱早涼
、口乾舌紅等,可用本品清除陰分伏熱。常配合知母、鱉甲、丹皮、生地等同
用。例如(溫病條辨)“青蒿鱉甲湯”
2. 骨蒸勞熱:陰虛火旺而致骨蒸勞熱,盜汗, 咳嗽,痰中帶血,顴紅,
心煩,手足心發熱等證。可用青蒿清血中伏火、除陰分伏熱,而退骨蒸勞熱。
常配合鰲甲、秦艽、知母、地骨皮、胡黃連、生地、丹皮、白薇、當歸等同用

3. 瘧疾寒熱:溫熱病邪伏少陽經而見寒熱交作,或瘧疾定時寒熱等症,
可用本品入肝膽二經,清透邪熱,常與黃芩、鬱金、菖蒲、銀花、竹茹、枳殼
、半夏等同用。對瘧疾病的定時寒熱,可配合小柴胡湯(柴胡、黃芩、半夏、
黨參、甘草、生薑、大棗)加檳榔、草果等同用。近些年有人報導,用青蒿乾
燥粉末製成片劑,每日服一錢二分,在瘧疾發作前3~4小時吞服,連服5~
6日,治療各型瘧疾都有效,有效率可達81.8%,但對惡性瘧,療效略差

4. 解暑熱:本品有芳香化濁、清暑避穢的作用。 常配合藿香、佩蘭、豆
卷、滑石、通草等,用於夏季受暑,身熱無汗、肢體困倦、胸悶不暢等症。
此外,青蒿尚有清肝膽之熱而明目和退黃疸的作用,可用於肝火上炎而致
目昏、目赤、羞明等症,常配合菊花、石決明、草決明、黃芩、梔子等同用。
對於膽經濕熱鬱蒸而致的黃疸發熱、尿赤尿少等症,可配茵陳、車前子、黃柏
、梔子等同用。
地骨皮瀉肝腎虛熱,退有汗的骨蒸,兼清肺中伏火。青蒿清肝膽虛熱,退
無汗的骨蒸,兼除溫熱久留。
柴胡和解表裏,主治邪據少陽、寒熱往來。青蒿清肝膽虛熱,兼治溫熱留
連,寒熱交作,似表似裏,類虛類實,或暮熱早涼,久久不癒。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特殊重症,可用四錢至八錢。裏有虛寒、大便溏泄及
產後氣虛者勿用。

◎白頭翁

白頭翁味苦,性寒。能瀉胃與大腸邪熱,常用於治療痢疾。由於腸胃熱毒
積滯而致大便帶膿血,血多膿少,裏急後重,腹痛便頻等症。可用本品清大腸
邪熱,通利大腸積滯。常與黃連、黃柏、秦皮、木香、檳榔、白芍等同用。
本品配地榆、槐花炭、黃芩炭、炒槐角等,可用於大腸有熱而致的大便下
血,痔瘡下血等症。
黃連、白頭翁均能治療痢疾,但黃連清熱兼能燥濕,對濕熱痢效果較好,
白頭翁主清大腸血熱,對熱痢下血效果較好;黃連對細菌性痢疾效果較好,白
頭翁對阿米巴痢疾療效較好。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虛寒久痢忌用。

◎秦皮

秦皮味苦微澀,性泩寒。主要有兩大作用:
1、清熱治痢: 對於濕熱痢疾(大便帶膿血、裹急後重、舌苔黃膩、口乾
不欲多飲、脈滑、夏秋之交為多),可用本品配黃連、黃柏、白頭翁、木香、
檳榔、白芍、當歸、厚朴、枳實、茯苓等同用。
2、清肝明目:肝經有熱、上攻於目而致兩目赤腫疼痛, 口中發熱,羞明
怕日,眼生翳膜,迎風流淚等症,可用秦皮、滑石、黃連,各等分,研為細末
,每次用五分,水煎數沸,俟溫洗目(《證治準繩》秦皮散)或配合菊花、薄
荷、桑葉、黃芩、木賊草、草決明等內服。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對風濕性關
節炎、風濕性肌炎等疾病有效,可使風濕病患者尿中的尿酸量顯著增加。
白頭翁治痢,偏於清熱涼血。秦皮治痢偏於清熱澀腸。用量一般一至三錢


◎白蘚皮

白蘚皮味苦,性寒。主要功用是祛濕、利關節。本品最常用於治療濕熱鬱
滯所致的皮膚癢瘡、濕疹、陰囊濕疹、疥癬、風瘡等。常配合銀花、連翹、荊
芥、黃柏、蒼朮、苦參、紅花、赤芍、炙山甲、茯苓等同用。我常以白蘚皮一
兩、苦參五錢至一兩、荊芥三錢、防風三錢、連翹四錢、赤芍五錢、紅花三錢
、蟬衣二錢、茯苓三錢、蛇退一分,結合具體情況,隨證加減,用於治療頑固
的尋麻疹,可取得一定效果,僅供參考。
白蘚皮也可用於由濕熱引起的關節腫痛,常與威靈仙、黃柏、木瓜、蒼朮
、防己、苡米、松節等同用。
婦女濕熱下注所致的陰部濕癢、陰中濕癢、赤白帶下等。可與茯苓、澤瀉
、蒼朮、黃柏、苦參、牛膝等同用。
根據前人對本品可治風黃、急黃的經驗記載,我曾用本品配合柴胡、黃芩
、澤瀉、車前子、黃柏、秦艽、焦三仙等隨證加減,治療經用大量茵陳未能見
效的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表現為濕熱鬱蒸而致深度黃疸的患者,療效很好,
請參考試用。
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對多種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浸出液
有解熱作用。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重症也可用到五至八錢,甚或一兩。


第七講溫熱藥

本講介紹具有溫性或熱性,能夠祛除寒邪的藥物。前人有“寒者溫之”的
治療經驗,就是說用溫熱藥以治療寒證。寒邢在表的用辛溫解表藥,已在“發
散藥”中談過。寒邪在裏的則須用“溫熱藥”來治療。因為袪除寒邪的藥也能
扶助人體的陽氣,所以從“扶正”的角度來看,溫熱藥又有補藥(補陽)的性
質,並且時常與補藥同用,可與“補益藥”互相參看。

◎附子

附子味辛甘,性熱;有毒。有回陽救逆,逐寒燥濕,溫助腎陽的作用。其性走
而不守,能內達、能外徹,能升能降,凡凝寒痼冷(“痼冷”指寒氣久伏於身體某
一經絡、臟腑,形成局郚的寒證,經久不癒。多見於脾胃虛弱,內有寒飲或寒濕久
痹的患者),痹結於臟腑、筋骨、經絡、血脈者,皆能開、通、溫、散;凡陽氣將
脫,四肢厥逆冰冷,涼汗淋漓或絕汗如油者,皆可回陽救逆、立挽危亡。
1. 回陽救逆: 由心腎陽虛欲絕或大吐、大下、大汗後導致的陽虛欲脫而出現
脈微欲絕、四肢厥逆、手足冰冷等虛寒險證,可急用附子(三至五錢)回陽逐寒,
鼓舞身體陽氣,增強機體生命活動力。常配合乾薑(三錢)、炙草(二錢)(名四
逆湯)或人參(三至五錢,甚至一兩)(名參附湯)等同用以回陽救逆。一般因內
寒所致者用四逆湯;因氣血兩虛所致者用參附湯;兼有大汗淋漓者,可再加麥冬、
五味子各三錢。我常用此藥搶救各種休克,一般都配合人參、麥冬、五味子等同用
,效果此較理想,請參考試用,如不能內服時,可用鼻飼法紿藥。參看“人參”、
“乾薑”二藥。
2. 逐寒燥濕: 因風寒濕三邪侵入身體而致氣血凝滯、閉塞而出現關節、肌肉
疼痛,筋骨麻木、沉重,膝肘屈伸不利,陰天下雨則疼痛加重等症,可用附子逐寒
燥濕。常配合羌活、獨活、威靈仙、桑寄生、秦艽、赤芍、炙山甲、松節、蒼朮、
當歸等同用。脾受寒侵而見腹痛、腹瀉,大便清絺,手足發涼,腹部不暖等症,可
用附子逐寒燥濕。常與乾薑、白朮、黨參、茯苓、炙甘草等同用。
3. 溫助腎陽:腎陽虛衰可表現為生殖機能低下,男子則陽萎, 女子則宮
寒不孕。本品能補腎助陽,增強生殖機能。常配合鹿角膠、熟地、肉桂、菟絲
子、枸杞子、當歸、巴戟天、生艾葉、陽起石、茯苓等同用。
據近代研究報導,附子有強心作用。肉桂助腎陽,暖下焦,能引上浮之火下歸
於腎(引火歸元)。附子回陽氣,通行十二經,能追復散失欲絕的元陽(腎陽)。
白附子是另一品種,白色、形似附子(體較小),故名白附子。性偏上行,能
祛風燥痰,偏用於頭面風痰之疾,如吊線風(顏面神經麻痹口眼歪斜)等。川附子
回陽逐寒,並能助腎陽。白附子無助腎陽的作用。
附子因加工方法不同,可分炮製子、淡附片、黑(烏)附片、白附片等名目。
治療作用大致相同。若細分起來,炮附子最常用,藥力足、效果快;淡附片藥力較
和緩;黑附片與炮附子藥效差不多;白附片藥力稍小於以上幾種。
另有川烏,與附子是同一植物,性味功用均相近,現在藥房中已不分開。前人
經驗認為溫腎助陽用附子,通痹祛風用川烏。
附子配人參、山萸,治汗脫亡陽;配熟地、當歸,能助生血之力;配肉桂,能
補助腎陽;配桂枝、白芍、黃耆皮,治陽虛自汗。
用量一般五分至三錢。凡非虛寒證、寒濕證者忌用;熱厥入咽即斃;孕婦忌服
。一般不可與半夏、瓜蔞、貝母、白芨、白蘞同用。

◎肉桂

肉桂味辛、甘,性熱。有溫補腎陽、溫中逐寒、宣導血脈的作用。其性渾
厚凝降,守而不走,偏暖下焦,能助腎中陽氣(舊稱“命門之火”),並能納
氣歸腎、引火歸元。
1. 溫補腎陽:腎陽不足則可發生男子陽萎、精冷,婦女久不生育等症。
男子常配鹿茸、熟地、菟絲子、枸杞子、潼蒺藜、山萸、附子、肉蓯蓉、巴戟
天、山藥、茯苓、澤瀉等同用。女子常配合當歸、熟地、白芍、川芎、香附、
生艾葉、附子、紫石英、吳萸、烏藥等同用。腎陽虛也可導致小便不利,甚至
發生水腫等,可用本品配合熟地、山藥、牛膝、山萸、茯苓、丹皮、澤瀉、附
子、車前子(濟生腎氣丸)等同用。
2. 溫中逐寒: 因受寒冷之氣而導致的心腹疼痛、腹脹、少腹冷痛、寒疝
、痛經等,可用本品配合高良薑、香附、吳萸、小茴香、烏藥、丁香、沉香等
同用。脾腎陽虛影響到中焦運化失調而產生虛寒性瀉泄,大便清稀,甚至完穀
不化等症。可以本品配合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乾薑、附子、補骨脂、
肉豆蔻、訶子、五味子等同用。我常以本品配附子、黨參、白朮、茯苓、木香
、補骨脂、吳茱萸、肉豆蔻、五味子、訶子、炒山藥、灶心土(煎湯代水,用
此湯煎藥)等,隨證加減,用於治療慢性痢疾,慢性腸炎等病,表現為虛寒泄
瀉者,可取得一定效果,供參考試用。
據近代研究,本品所含之揮發油,有緩和的刺激作用,能增強消化機能,
排除消化道積氣,緩和胃腸痙攣性疼痛。
3. 宣導血脈:血在脈中流行,寒則凝澀,溫則流通。 如氣血虛弱,寒邪
阻滯,氣血流行不暢而生陰疽,或手指、足趾發涼疼病,或指節黑爛,甚則趾
(指)節腐爛脫落(脫骨疽,近代稱閉塞性脈管炎)。可用肉桂溫通血脈,常
配熟地、麻黃(同搗)、白芥子、鹿角膠、附片、紅花、乾薑、細辛、桂枝尖
等同用。如氣血虛弱的人,癰疽潰爛後久不收口,也可以本品配合黨參、黃耆
、白朮、茯苓、當歸、白芍、川芎、熟地、炙甘草(十全大補湯)等同用。據
近代研究,本品有中樞性和末梢性擴張血管作用,能增強血液循環。
4. 引火歸元:腎陽虛衰(舊稱命門真火不足)而致虛陽上越, 出現面赤
、虛喘、汗出如油、足膝寒冷、脈虛無根、尺脈微弱等症,此為真寒假熱的戴
陽證,須速用好肉桂引火歸元,納氣歸腎,常配合熟地、山萸、五味子、人參
、附子、龍骨、牡蠣等同用。如胃火上浮而出現上熱(口乾、喉痛、牙痛
,不紅不腫,夜間加重,痛連齒頰)、下寒(腰痛,腿足發涼,便溏,尺脈弱
)之證,也可用本品引火歸元,常配合元參、川斷、牛膝、熟地、知母、細辛
、桑寄生等同用(這時肉桂用三至八分即可)。
附子的作用迅速急烈,能回陰寒證中幾欲散失的陽氣(回陽救逆),故前
人稱它能“救陰中之陽”。肉桂的作用和緩渾厚,能補下焦腎中不足的真火(
溫補腎陽),更能引火歸元,以息無根之火,故前人稱它能“救陽中之陽”。
救急藥中多用附子,補益藥中多用肉桂。
乾薑溫中逐寒,偏入脾經氣分,回陽通脈,兼通心陽。肉桂溫中逐寒,偏
入腎經血分,抑肝扶脾,兼交心腎。
質量好藥力足的肉桂稱“紫油桂”;刮去外面粗皮及裏面薄皮的稱“桂心
”,性不太燥,適用於助心陽、交心腎:幼桂樹皮,稱“官桂”,力弱性燥,
適用於溫中燥濕。一般通稱肉桂。
我常以六味地黃湯(熟地二兩或生熟地各一兩、山藥二兩、山萸三錢、茯
苓三錢、丹皮三錢、澤瀉二錢)中加肉桂(最好是紫油桂)三至七分,煎水一
至二暖瓶,晾溫,代茶飲,用於治糖尿病口渴引飲者,渴則飲此水,症情逐漸
減輕,飲水日漸減少,煎藥汁也逐漸減少,減至與正常人差不多時,則改為湯
藥服用,每日一付。常收良效,謹供參考(有時再加五味子二、三錢)。
用量一般二分至一錢半;特殊重症可用三至五錢。陰虛火旺,熱病傷津者
忌用,孕婦禁用。不宜與石脂同用。

◎乾薑

乾薑味辛,性熱。主要功能為溫中散寒,回陽通脈。能引血分藥入血中氣
分而生血,引附子入腎而袪寒回陽。並能溫助心肺的陽氣。常用於以下幾種情
況:
1. 腹痛、腹瀉: 由於脾胃虛寒,寒邪影響脾胃運化功能而致脘腹冷痛,
喜熱喜按,或吐或瀉,吐瀉物清稀等症,可用乾薑溫中散寒。常與黨參、白朮
、炙甘草、藿香、吳萸、茯苓、陳皮等同用。若胸腹俱冷痛、大寒、嘔吐不能
食,腹中寒氣上沖,上下疼痛者,可配川椒、人參(黨參)、飴糖同用(《金
匱》大建中湯)。
2. 亡陽虛脫:體弱陽虛者抵抗力弱,如遇寒邪太盛, 內侵臟腑,而出現
脈微欲絕、四肢逆冷、涼汗濕衣、大便清稀、完穀不化;或用發散藥過多致大
汗淋漓出汗太多而出現四脈厥冷,體溫低下等,此為寒邪傷陽、或大汗亡陽而
造成陽氣欲脫的證候。可急用乾薑回陽通脈,常配附子、甘草同用(《傷寒論
》四逆湯),虛人、老人還可再加黨參(或人參)、冷汗不止者,還可加麥冬
、五味子、山萸肉等等。
3. 寒痰咳喘:由於陽氣虛; 水濕不化,聚而為飲,水飲寒痰,上犯於肺
可致咳嗽,吐白色稀水泡沫狀痰,氣喘,畏冷,頭眩,不欲飲水,冬季易發等
症,可以本品配細辛、五味子,名“薑辛味”法,有溫肺、開肺、合肺的作用
,常加入應證湯藥中使用,例如小青龍湯(麻黃、桂枝、白芍、甘草、半夏、
乾薑、細辛、五味子)等。
薤白辛苦溫滑,入心經,通氣滯,助胸陽而治胸痹(心、胸及背疼痛)。
乾薑辛溫入脾經,兼入心肺,助陽而補心氣。
炮薑炭偏用於溫經止血,偏治小腹、脾腎之寒。乾薑偏用於治胃脘、臍腹
、心肺之寒。
用量一般三分至二錢。炮薑炭用二分至一錢。精血不足、內有熱邪者,不
宜用。

◎吳茱萸

吳茱萸味辛苦,性熱。有溫胃散寒、疏肝燥脾、暖腎治疝的作用。常用於
治療:
1、胃痛吐酸:胃寒疼痛,吞酸, 嘔吐,胸滿等症,可用吳茱萸溫胃散寒
、降逆止嘔。常配合生薑、半夏、高良薑、藿香、砂仁等同用。如肝氣鬱而化
熱,肝熱犯胃而吐酸、胃痛者,因本品有疏肝作用,可配黃連(黃連用量要大
於吳萸五倍)同用(名左金丸)。
2、脾腎虛泄:脾腎虛寒引起的泄瀉,主要表現為天將黎明時, 腹中響鳴
、疼痛,立即上廁瀉肚,或伴有腰痠腿冷、腹部喜暖等。本品辛溫入腎,能散
下腹部寒氣,常配合補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四神丸方)等同用。以這四味
藥為主,再適當配合一些應證藥物即可,確有效果。我常用四神丸方加炒白朮
、茯苓、黨參、木香、土炒白芍、檳榔、炒黃柏、灶心土(煎湯代水)等,隨
證加減,用於慢性腸炎,腸功能紊亂等病,確能取得一定療效,僅供參考。
3、疝痛:因肝腎寒氣而致的疝氣疼痛、睾丸墜痛等, 可以本品配烏藥、
青皮、川棟子、桔核、小茴香、肉桂、荔枝核等同用
4、痛經:子宮寒冷而致月經愆期,血少而黑, 經行腹痛,可以本品配川
芎、當歸、紅花、桃仁、香附、小茴香、牛膝、熟地、肉桂等同用。據近代研
究,本品有收縮子宮的作用。
半夏止胃氣不和、中焦有濕的嘔吐。吳茱萸止脾胃虛寒、厥氣上逆的嘔吐

川椒偏治腎火衰微、腎經冷氣上逆。吳茱萸偏治濁陰不降、肝經厥氣上逆
,並能引熱下行(可用於虛火上炎的口舌生瘡)。
山茱萸滋厥陰(肝經)的陰液,溫肝補腎而收虛汗,止遺精。吳茱萸開厥
陰的氣鬱,溫肝暖脾而下逆氣,止寒嘔。
用量一般三分至二錢;特殊重症可用三錢。凡燥熱之證皆忌用。

◎川椒

川椒味辛,性熱。有溫中祛寒,下氣,殺蟲等作用。因寒所致的胃痛、腹痛、
腹中冷氣攻脹等症。可配乾薑、黨參(人參)、飴糖(大建中湯)、高良薑、香附
等同用。據動物賈驗報導,本品所含的揮發油,小量時離體腸管呈持續性的蠕動增
強,大量則使之抑制。
由於蛔蟲引起的脘腹疼痛、嘔吐等,常以本品配烏梅、黃連、黃柏、細辛、桂
枝、附子、乾荁、當歸(《傷寒論》烏梅丸)等同用。
本品煎湯外洗,可用於皮膚濕疹、四肢風濕疼痛等。

附:“川椒目”

椒目味辛苦,性寒。入腎行水,能利小便、消水腫、除水飲。常配合茯苓
皮、大腹皮、檳榔、赤小豆、澤瀉、木通等同用。
我曾用“椒目瓜蔞湯”(《醫醇賸義》)隨證加減,治療滲出性胸膜炎、
胸腔積液數例,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常用的處方如下:川椒目三錢、全瓜蔞
一兩、桑白皮四錢。葶藶子三錢、澤瀉四錢、豬苓五錢、茯苓五錢、車前子四
錢(布包)、杏仁三錢、白蒺藜三錢、枳殼三錢、冬瓜皮一兩、桂枝一錢半,
隨證加減。僅供參考。
用量一般為五分至一錢半。川椒目的用量可稍大些。陰虛火旺者忌用。

◎小茴香

小茴香味辛,性溫。功能溫腎祛寒、行氣開胃。為治疝氣疼痛的要藥。
下焦有寒邪導致肝腎氣逆而出現小腸疝氣、少腹疼痛、小腹墜脹、睪丸腫脹疼
痛、或睪丸偏墜牽掣疼痛等,可用本品配合烏藥、桔核、吳萸、青皮、炒川楝子、
荔枝核、木香、葫蘆巴等同用。我曾用此方隨證加減,治療睪丸結核、慢性睪丸炎
,取得良好效果。謹供參考。據近代研究,本品所含的茴香醛用於豚鼠實驗性結核
的治療可增強雙氫鏈黴素的效力。
小茴香能入下焦,溫經散寒,故也可用於治療月經後錯、行經腹痛、腹部喜暖
、月經色黑有塊等症。常配合當歸、熟地、川芎、白芍、炒川楝子、元胡、五靈脂
、南紅花等同用。
小茴香還能行氣開胃,對胃中寒氣疼痛、氣逆嘔吐等,可配半夏、生薑、吳萸
、茯苓、木香等同用。如因胃寒導致消化不好、食慾不振、飯後脹飽遲消等症者,
可配合麥芽、陳皮、香稻芽、炒神麴、砂仁、木香等同用。
葫蘆巴、小茴香均能溫腎、散寒、治疝,但葫蘆巴偏用於陳久痼寒,小茴香偏
用於淺近新寒。
吳茱萸、小茴香俱治寒疝,但吳茱萸偏於溫肝,小茴香偏於溫腎。
小茴香生用偏於理氣,鹽水炒用,偏於溫腎。用量一般八分至三錢。陰虛有熱
者忌用。

◎丁香

丁香味辛,性溫。有強烈的芳香氣味。主要作用有三:
1. 暖胃:對寒證胃脘痛以及寒性腹痛、腹脹、遇冷吞酸等症, 可用丁香
溫脾胃,理氣降逆。常與木香、砂仁、陳皮、藿香、良薑、檳榔等同用。
2. 降逆:寒邪犯胃,胃氣不降而引致呃逆,或嘔吐。 丁香能溫胃降逆氣
,是治寒證呃逆或嘔吐的要藥。常配柿蒂、旋覆花、吳萸、藿梗等同用(治呃
逆)如老人或久病中寒呃逆,可加人參(黨參)桔皮、竹茹、生薑。寒證嘔吐
可配合吳萸、半夏、生薑、高良薑、陳皮等同用。
3. 溫腎:腎陽不足致陰部寒冷,陽萎等症,可用丁香溫腎助陽, 常配合
熟地、山萸、肉桂、附子、山藥、巴戟天、茯苓、淫羊藿等同用。
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性味也大致相同。但公丁香藥校迅速,母丁
香藥力持久,二藥也常合用。
柿蒂、丁香都能治呃逆,但柿蒂苦溫降氣,丁香辛香暖胃,降逆。
丁皮即丁香樹皮,主治心腹冷痛,可代丁香。
用量一般三分至一錢。特殊重症,可再多些。
胃津不足、中焦燥熱者不宜用。

◎高良薑

高良薑味辛,性熱。有溫胃散寒、消食的作用。
對胃脘冷痛、胃寒嘔吐、中焦寒性腹痛、脾胃虛寒而致的泄瀉、胃寒食滯
等,均可應用。治寒性胃痛常配香附、吳萸、砂仁、藿香、神麴等同用。治寒
性嘔吐常配合半夏、生薑、丁香、茯苓、蘇子等同用。治寒性腹痛可配合當歸
、炒白芍、桂枝、炮薑等同用。治寒性泄瀉可配合木香、茯苓、澤瀉、肉桂、
炒山藥、芡實等同用。治胃寒食滯可配合砂仁、焦三仙、炒檳榔、草豆蔻、炒
內金等同用。
前人經驗方有“良附丸”(高良薑、香附。治胃痛)、“高良薑湯”(高
良薑、厚朴、當歸、桂心、生薑。治胃腸絞痛),都是臨床常用的有效方劑。
乾薑溫中的作用偏在於脾而溫脾寒,常用於治臍腹郚的寒痛。高良薑溫中的作
用偏在於胃而散胃寒,常用於治脘腹部的寒痛
生薑辛重於溫,長於外達走表,祛外寒、止嘔吐、高良薑溫重於辛,長於溫中
走裏,散內寒、止疼痛。
高良薑子(又名紅豆蔻)有溫肺散寒、醒脾燥濕、消食解酒的用。我曾以紅豆
蔻配合乾薑、甘草、冬花、紫菀、蘇子、吳萸、杏仁、茯苓、香附、半夏等用於矽
肺病人表現為肺胃俱寒而咳嗽、吐白痰、胃脘痛者,有一定臨床效果,僅供參考。
用量一般八分至三錢。因熱而致的吐瀉、胃痛禁用。


◎艾葉

艾葉味苦辛,性溫。臨床應用時分為兩種:
1. 艾葉:有溫中祛寒,溫暖子宮,調經,安胎等作用。 對腹中冷痛,小腹寒
痛以及子宮寒冷,久不受孕,虛寒性痛經等,可配合當歸、乾薑、炒白芍、肉桂、
小茴香、吳萸、香附等同用。
2. 艾炭:艾葉炒炭後則主用於止血,對於下元虛寒而致的月經過多, 崩漏(
子宮出血),以及孕婦受寒、腹中疼痛、胎動不安等症,可配合當歸、白芍、熟地
、阿膠、棕炭、益母草、桑寄生、川斷炭等同用。將艾葉搗成絨狀,名艾絨,功用
與艾葉相同,但較優於艾葉。艾絨又是做艾卷或艾炷(用於針灸)的原料。
用量一般八分至二錢;用於止血時,可用艾炭五錢至一兩。陰虛有血熱者不宜
用。

◎胡蘆巴

胡蘆巴味苦,性大溫。有溫補腎陽,散寒除濕的作用。最常用於治疝氣寒
痛。
對因肝腎虛寒冷氣而致的疝氣疼痛,睪丸墜痛,小腹疝瘕,睪丸腫痛、寒
冷等症,可用本品配小茴香、吳茱萸、炒橘核、烏藥、川楝子、肉桂、青皮等
同用。我曾用上述藥物,隨證加減,用於睪丸結核、慢性睪丸炎、副睪丸炎等
睪丸痛墜而非紅腫熱痛者,收到比較好的效果,僅供參考試用。
因受寒涼而引致腸胃痙攣疼痛,也可用本品配高良薑、香附、木香、乾薑
、吳萸等同用。
小茴香治疝偏於行氣散寒,胡蘆巴治疝偏於溫腎散寒。用量一般一至三錢
。陰虛陽亢者忌用。

◎半夏

半夏味辛,性溫。有燥濕化痰、健脾胃,和中降逆,止嘔吐的作用。
1. 燥濕化痰:脾主運化水濕,濕不運化就可生痰, 前人有“脾為生痰之
源”的認識。如濕盛痰多而致肺失肅降出現咳嗽,胸悶,咳痰白稀易出,量
多而不太粘稠,舌苔白厚膩,脈象滑等症,可用半夏配橘紅、茯苓、蘇子、南
星、炒萊菔子、杏仁等同用。中焦虛寒,水飲不化,水飲上犯於肺而出現咳
嗽、咳吐清稀水樣或泡沫樣痰、胸背畏冷等,可用本品配蘇子、橘紅、桂枝、
豬苓、茯苓、白朮、乾薑、細辛、五味子等同用。脾惡濕,半夏能燥濕化痰,
故也能健脾胃。
2. 和中降逆:中焦濕濁太盛而致脘腹滿悶,氣逆嘔吐, 可用半夏配竹茹
、丁香、吳茱萸、藿香、生薑、陳皮、茯苓等同用。我曾用半夏配生赭石、旋
覆花、生大黃、生甘草、瓜蔞、檳榔、桃仁泥等隨證加減,治療頑固的神經性
嘔吐,取得良好效果。請參考試用。配生薑、乾薑、附子、蒼朮、橘紅等,
可治寒痰;配皂角、天麻、天南星等可治風痰;配竹瀝、白芥子等,治經
絡四肢、皮裏膜外之痰。
薑半夏偏用於治嘔吐;清半夏、法半夏偏用於化痰燥濕健脾胃;半夏麴化
痰兼能助消化。據近代研究報導,半夏有抑制嘔吐中樞而止嘔的作用;有鎮咳
作用。用量一般一至三錢。一切陰虛血少,津液不足,舌赤無苔及孕婦後期,
均禁用。不要與烏頭同用。

◎天南星

天南星味苦辛,性溫。主要功用為祛風痰。臨床應用時根據兩種不同炮製
品種而治症有所不同,今分述於後:
1. 製南星(用生薑製過的): 主用於因風痰上擾而致的眩暈、中風仆倒
、口眼喎斜、舌強失語、痰聲漉漉以及驚風,癲癇,破傷風等。製南星能燥痰
、祛經絡中的風痰。常配天麻、白朮、半夏、茯苓、菊花、白蒺藜(治眩暈)
、桑枝、紅花、桃仁、赤芍、炙山甲、地龍、瓜蔞、藤、陳皮(治中風)、
鬱金、全蝎、天竺黃、遠志、菖蒲、朱砂、僵蠶(治驚風、癲癇)、白附子、
羌活、防風、蜈蚣(治破傷風)等同用。
2. 膽南星(用牛膽汁製過的):經過牛膽汁製造,其性變寒涼, 既能豁
痰又能清熱,故適合於痰熱引起的癩癇、小兒驚風、大人中風等症(身熱、舌
苔黃、大便秘、痰黃稠、脈滑數)。常配合瓜蔞、天竺黃、鬱金、菖蒲、遠志
、黃連、牛黃、雄黃、朱砂、生大黃、竹瀝等同用。半夏化痰,辛而能守,主
要是燥濕痰、健脾胃,兼能止嘔。製南星化痰,辛而不守主要是化經絡風痰,
主用於中風、破傷風等。
我常用製南星配半夏、茯苓、瓜蔞、天竺黃、竹瀝、桑枝、遠志、桃仁、
紅花、藤、菊花、赤芍、地龍、炙山甲等隨證加減,用於治療腦血栓形成,
腦栓塞等病表現為痰盛者。我也常用膽南星配鬱金、白朮、半夏、黃連、全蝎
、天竺黃、菖蒲、遠志、化橘紅、茯苓、蜈蚣、僵蠶、香附等隨證加減,用於
治療癲癇、小兒驚風等,效果較好。以上僅供參考。
用量一般一至二錢,病重者也可用至三錢。膽南星用量可略小些,但也可
以與上述相同。陰虛有燥痰的及孕婦均忌用。據近代研究報導,用動物賈驗證
明有顯著的祛痰作用。並有鎮痛、鎮痙、鎮靜作用。

◎白芥子

白芥子味辛,性溫。主要功用為利氣豁痰、消腫散結。白芥子能利肺氣,
化寒痰、水飲,對於寒痰水飲,結聚於胸脅、肺失宣肅,氣逆不降而氣喘咳逆
,胸悶脅痛等症,可配合炒萊菔子、炒蘇子、葶藶子、半夏、陳皮、茯苓等同
用。再如《三因方》控涎丹(甘遂、大戟各一錢,白芥子二錢,共為細末,水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根據具體情況增減用量)可治氣喘兩脅作痛。
白芥子能祛皮裏膜外、脅旁的寒痰結聚,因寒痰結滯而起腫塊、皮色不變
、不熱、不痛、不易移動等症,此為陰疽。可用白芥子二錢、肉桂一錢、熟地
一兩、麻黃五分(與熟地同搗)、炮薑五分、鹿角膠三錢、生甘草一錢(陽和
湯),水煎加白酒少許、服用。我曾用此方加減,治療下肢閉塞性脈管炎,取
得效果,僅供參考。脅肋處痰濁水飲停聚而咳嗽牽引脅痛、氣短、甚至不能平
臥,可以白芥子配瓜蔞、川椒目、半夏、陳皮、桑白皮、豬苓、茯苓、杏仁、
蘇子、白蒺藜、葶藶子、桂枝等同用。
蘇子降氣化痰。萊菔子行氣消痰。白芥子溫肺豁痰。葶藶子苦寒,瀉肺行
水,偏治痰水在胸膈。白芥子辛溫,利氣豁痰,偏除痰在皮裏膜外、脅旁。
芥子為末,也可作外敷用。我曾用芥子末適量,用濃茶水調為稀糊狀,攤
勻在預先根據患部上下大小裁好的布上, 貼在患部(約 4-8 小時取下),同
時服用應證湯藥(可參考“白附子”項),治療周圍性顏面神經麻痹有效,請
參考試用。(湯藥每日一付,芥子末外敷隔一、二、三日一次。每次外敷時,
同時用針在口腔內輕輕挑刺患側頰內的粘膜約八、九處,使之微微出血,效果
更好)。
用量一般一至二、三錢。肺虛有熱的咳嗽及陰虛內熱各證均忌用。據近代
研究,芥子外用能刺激皮膚,擴張毛細血管,如皮膚粘膜刺激藥。食用大芥子
後,可使心容量和心率下降。

◎皂角

皂角味辛鹹,性溫。為強烈的祛痰藥。並有開竅搜風的作用。
中風不省人事,口噤不開,可用皂角(或配同量的細辛)為末,吹入鼻中
取嚏,打嚏噴後,則肺竅通,氣血較為通暢,然後針灸,用藥較為易治。如吹
鼻後無嚏,則氣血閉塞不通較為難治。對體質壯實、痰涎壅盛、喉中痰聲漉漉
者,也可用皂角末一兩,配白礬末五錢,混合,每次用一錢,溫開水調灌,有
稀涎降痰作用,或微吐出一些稀涎,然後再辨證用藥。
皂角內服,有消痰積、破癥結、下風秘(中風病人大便秘結)的作用。對
痰多阻塞氣道、咳嗽多痰、痰白粘難出者,可以本品配合蘇子、半夏、橘紅、
茯苓、萊菔子、杏仁等同用。對腹中痰積結聚成塊而生癥癖者,可以本品配合
枳實、白朮、生牡蠣、炙鱉甲、桃仁、紅花、三棱、莪朮、山楂核、炙山甲等
同用。對中風痰盛而又大便秘結、數日不下者,可以本品配合瓜蔞、桃仁泥等
煎水服。
皂角刺功用與皂角差不多,但皂角刺偏用於活血、散結,常於癰疽未潰時
,配合當歸尾、赤芍、紅花、天花粉、銀花、連翹、陳皮、炙山甲等同用。我
常以皂角刺配白蒺藜(皂角刺活血、化痰、散結,白蒺藜入肝經、行肝氣,引
皂刺入肝經)再結合調肝理氣、和胃助消化、活瘀的藥品,例如柴胡、黃芩、
半夏、川楝子、五靈脂、紅花、焦三仙、劉寄奴、焦檳榔等,隨證加減,治療
傳染性肝炎有脅痛、肝大、腹脹者,效果良好,僅供參考試用。
白芥子辛竄,偏入皮裏膜外、胸脅肋旁之處而溫化痰結。皂角辛鹹消痰結
,偏用於痰盛咳逆、中風痰盛及腹中痰積結塊。
用量一般三分至一錢。皂角剌可用一至三錢。虛證有痰、癰瘡已破及孕婦
均忌用。

◎白附子

白附子味辛,性溫。有袪風化痰、逐寒濕的作用。常用於治風痰。
1. 中風口眼歪斜:頭面部受風寒侵襲,經脈拘急, 風痰阻滯經絡,口眼
歪邪等症,可用白附子配白僵蠶、全蝎(牽正散)等同用,我常以牽正散方加
白芷、荊芥、防風、紅花、南星、白芥子、皂刺、桃仁、蘇木等同用,治療面
神經麻痹,除湯藥內服外,還同時把湯藥渣裝入布袋內,趁熱熨敷患側面部,
每收較理想的效果。僅提供參考。
2. 破傷風:因破傷引起項強、四肢強直抽搐, 角弓反張,牙關緊閉等,
叫破傷風。可用本品配合白芷、天南星、天麻、羌活、防風、蟬衣、全蝎、蜈
蚣、藤等同用。
3. 寒濕、風痰所致的頭痛、偏頭痛等症, 本品辛熱升散,性能上行,入
陽明經走頭面部,遂寒濕、祛風痰,常配合白芷、川芎、半夏、天麻、蔓荊子
、防風等同用。
川附子逐風寒濕冷,偏於入腎經,溫助腎陽。白附子祛風痰寒濕,偏於入
胃經,治上部頭面游風。
白僵蠶偏於治風熱痰結,喉痹咽腫。白附子偏於治風痰寒濕,頭面諸病。
用量一般八分至二錢,重症者有時用到三錢。實熱中風、火熱上犯諸症禁
用。

◎硫黃

硫黃味酸,性熱。大補腎陽,性雖熱但不燥,且能疏利大腸,治老人虛秘
(陽虛而大便秘結)。
內服可用於腎陽虛衰而致兩足寒冷無力、陽萎、陰冷以及陽氣暴絕、命欲
垂微者,可配合熟地、山萸、巴戟天、淫羊藿、肉蓯蓉、補骨脂、肉桂、附子
、人參等同用。
老人或久虛者下焦陽虛、二便啟閉失司,大腸傳導無力而致大便秘結不下
者,可用硫黃配半夏、肉蓯蓉、當歸、熟地等同用,有助陽通便的作用。前人
有半硫丸(半夏、硫黃)專治老人虛秘。我曾用硫黃三至五分,隨湯菜送服,
一日兩次,治療慢性脊髓炎下肢截癱大便不能自排者,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
把當畤用的湯藥方寫在下面,謹供同道們參考:熟地一兩至一兩半、山萸三錢
、當歸四錢、肉蓯蓉五至八錢、桃仁泥四錢、巴戟天四錢、淫羊藿四錢、肉桂
二至三錢、半夏三錢、生大黃三錢(過去用大黃大便也不下)、檳榔三錢,水
煎服。硫黃六分至一錢,分兩次隨湯樂沖服。可以隨證加減。
本品外用可治疥癬濕瘡等皮膚病,常作為油膏或外洗劑、搽劑等。
用量一般二分至八分。常作為丸劑服用,或為末隨湯藥沖服。


第八講 活血化瘀藥

一般說來,活血化瘀藥能治療由於瘀血停滯或血行失暢所導致的各種證侯和疾
病。但運用活血化瘀藥物時,必須考慮到產生瘀血的原因和各個方面的因素,因而
要密切結合辨證論治的原則,進行整體考慮,全面分析,針對病情,結合應證藥物
,靈活運用。
另外,不少活血化瘀藥物,也同時具有止血作用,所以還要注意它們的炮製和
配伍。並且也可與第九講中具有止血作用(有些止血藥物也有行血作用)的藥物,
互相參看。
活血化瘀藥也有時用於沒有瘀血的疾病,而是利用這類藥物增強氣血流行的作
用,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例如前人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活血透
疹”、”活血解毒”等寶貴經驗,所以我們對活血化瘀藥的理解,不要太隘板。

◎川芎

川芎本名芎藭,因四川省產量多,質量好,習慣上就稱為川芎。川芎味辛
,性溫。有行氣活血、搜風、開鬱等作用。為血中氣藥,上行頭目,下行血海
,辛溫走竄,一往直前,走而不守。
1. 行氣活血:血中氣滯而血行不暢,可致婦女月經不調、經閉, 行經腹
痛難產、胞衣不下等,本品入血行氣,氣行則血活。常配合當歸、芍藥、紅花
、益母草、熟地、香附、艾葉等同用。本品無論胎前、臨產、產後皆可隨證應
用,為婦科常用的藥物。我對婦女產後血瘀氣滯而致小腹作痛或產後雖已多日
,但自從產後即致小腹或少腹疼痛、月經不調等症,常用川芎二~三錢、配當
歸三錢、紅花一錢、桃仁一錢、炮薑五~八分(生化湯法)再加益母草三~五
錢、五靈脂三錢、元胡二錢等隨證加減,確有較好效果,僅供參考。內科因血
瘀氣滯而造成的各種固定不移的疼痛,常配合紅花、桃仁、五靈脂、乳香、沒
藥等隨證選用。
2. 燥濕搜風:血中風寒濕凝阻, 血滯而運行失暢引致肢體關節疼痛、或
麻木不仁、手足拘攣等症,川芎可入血行氣,氣行則血活,血行則風寒可散,
並且能燥血中的濕邪,故風寒濕所致的痹證均可應用,如三痹湯(黨參、黃耆
、川芎、當歸、白芍、生地、杜仲、牛膝、桂心、細辛、秦艽、獨活、防風)
。頭郚受風寒而致血滯氣阻產生頭痛或偏頭痛,本品能上行頭目,散風疏表,
常配白芷、羌活、防風、細辛、薄荷(川芎茶調散)等同用;如兼風熱者,可
配菊花、蔓荊子、荊芥、薄荷、黃芩、銀花等同用。本品能入肝、膽經,故又
為治偏頭痛的引經藥。
3. 開鬱調肝:肝主藏血,以氣為用, 血鬱、氣鬱都可影響肝經氣血的調
暢而致胸悶、脅痛、偏頭脹痛、月經失調等症,可用川芎辛散(肝以辛散為順
)解鬱,常配合香附、柴胡、白芍、川楝子、當歸、蘇梗、枳殼等同用。
川芎加入補血劑中,能行血滯,並能行血中濕氣。例如四物湯(熟地、白
芍、當歸、川芎)即利用川芎的行血散濕氣以防止熟地、白芍的粘膩滯礙,而
促使補血藥物能更好的發揮補血作用。但用量要隨證增減。
白芷偏於治陽明經(前頭郚)風濕頭痛。川芎偏於治少陽經(頭兩側郚)
血鬱氣滯頭痛。
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動物試驗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小量可便受孕動物的
子宮收縮增強,但大量反使收縮受抑制。
用量一般五分至三錢。陰虛火旺症不宜用。

◎丹參

丹參味苦,性微寒。功能活瘀血,生新血,涼血,安神。
1. 活瘀血:凡因氣血瘀滯所致的諸種疾病,均可隨證選用。例如:
(1) 月經困難或經閉,可配合當歸、赤芍、熟地、川芎、桃仁、紅花、香
附、蒲黃、牛膝、茜草等同用。
(2) 癥瘕積聚(包括肝脾腫大、腹部囊腫、色塊等),可配合炙鱉甲;生
牡蠣、枳實、當歸尾、桃仁、紅花、白朮、茯苓、三棱、莪朮、山楂核、蒼朮
、香附、桂枝等同用。前人有單用丹參久服,治療腹中病塊者,如《沈氏尊生
》丹參散。
(3)瘀血腹痛(痛處較為固定,病程久, 舌上有瘀斑或有跌打損傷史等)
,可配合當歸、赤芍、白芍、紅花、桃仁、木香、烏藥、吳萸、五靈脂、蒲黃
、劉寄奴等同用。對於病程長久的(久病入血分)胃脘痛(包括潰瘍病在內)
,往往虛實證並見、寒熱證交錯出現,我常用丹參飲(丹參二兩、檀香二錢後
下、砂仁一錢)活瘀調氣,配合良附丸(高良薑三錢、香附三錢)、百合湯。
(百合一兩、烏藥三錢)同用,瘀血明顥者,還可加失笑散(五靈脂、蒲黃)
,再結合具體病情加減二、三味藥,大部分取得良好效果,為了容易記憶,取
名三合湯或四合湯,僅供參考和試用
( 4 )關節腫痛,風、寒、濕邪, 痹阻經絡,鬱而化熱關節腫痛兼見紅、熱
者,可用丹參配合忍冬藤、秦艽、威靈仙、苡米、紅花、赤芍、黃柏、羌活、獨活
、桑枝等同用。
( 5 )丹毒、癰腫,可配丹皮、赤芍、天花粉、銀花、連翹等同用。
2. 生新血:本品專走血分,有祛瘀生新的作用。 前人有”一味丹參飲,功同
四物湯”的經驗。對血虛而微有熱象者,最為合適,功能生新血而補血虛。也可配
合當歸、生地、白芍、川芎、黨參、白朮、茯苓等同用。近些年來對各種貧血以及
血小板減少性紫瘕(表現為血熱者)等,均常使用,有一定效果。本品性微寒,如
氣血兩虛沒有熱象者,可用炒丹參,能改善其微寒之性。
3. 涼血、安神:溫病熱入營血而致血熱心煩、晝靜夜躁、或出斑疹等症,
可用丹參配生地、元參、赤芍、丹皮、地骨皮、廣犀角等同用。對血虛有熱,
煩躁不眠者,可配合生地、黃連、鬱金,遠志、棗仁、珍珠母、麥冬等同用。
當歸性溫,補血的作用大於袪瘀。丹參性微寒,袪瘀的力量大於補血,但能袪
瘀生新,故也可有生新血的作用,但補力不如當歸。
紫參破血通經,偏入肝經。丹參袪瘀生新而養血安神,偏入心經。
據近代研究報導,動物實驗觀察有降血壓的作用;有人報導丹參對晚期肝炎及
血吸蟲病的肝脾腫大,有促進肝臟生理機能好轉,並使腫大的肝脾縮小變軟的作用
;本品含有碘的成分,故對缺碘引起的甲狀腺腫大有一定療效。
用量一般三錢至一兩。月經過多及咳血、尿血者,慎用。

◎元胡

元胡又名延胡索,味辛、微苦,性溫。主要作用是活血行氣,前人認為它
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通過活血行氣而能治一身上下、心腹腰膝、內
外各種疼痛。常用於以下情況:
1. 治諸痛:本品辛溫善走,活血利氣,血氣通則不痛。 例如熱性胃脘痛
(口乾、舌苔黃、時痛時止、喜涼飲食,脈數),可配合金鈴子(金鈴子散)
、黃連、香附、炒山梔等同用;腹中冷痛(喜暖、舌苔白、喜熱飲食、脈弦)
,可配高良薑、肉桂、乾薑、附子等同用。氣滯作痛(攻衝刺痛、生氣加重)
,可配香附、青皮、木香、砂仁、沉香等同用;瘀血作痛(疼處不移、病程長
、或舌上有瘀斑、或有跌打損傷史等),可配五靈脂、乳香、沒藥、桃仁、紅
花等同用;睪丸偏墜疼痛或痛引少腹的疝痛,可配小茴香、桔核、荔枝核、烏
藥、川楝子、吳茱萸等同用;婦女月經痛,可配香附、當歸、白芍、川芎、熟
地等同用;上肢疼痛,可配桂枝、桑枝、羌活、片薑黃等同用;下肢疼痛,可
配桑寄生、牛膝、川續斷、獨活等同用;跌打損傷疼痛,可配乳香、沒藥、血
竭、蘇木、骨碎補等同用。等等。同時,要注意辨證論治,隨證加減,不可呆
板的搬套。
2. 除癥瘕:腹中(尤其是下腹部)血凝氣聚,成條成塊, 長期存在,固
定不栘的叫癥;發病則有,不發則無,時大時小,時有時無的叫瘕。本品走血
分,能散瘀利氣,消積除癥。可配當歸、赤芍、紅花、桃仁、牛膝、澤瀉、炙
山甲、莪朮、三棱、大黃、烏藥、青皮等同用。
胡蘆巴偏用於腹痛喜熱、喜按者,元胡偏用於腹痛筋急拒按者。香附主入
氣分,但行氣之中,兼行氣中血滯,為氣中血藥。元胡主入血分,但行血之中
,兼行血中氣滯,為血中氣藥。小茴香治疝瘕疼痛,偏重於理氣。元胡治疝瘕
疼痛,偏重於活血。
據近代研究報導,元胡含有延胡索素,有鎮痛作用,兼有鎮靜、鎮吐、催
眠等作用;對治療胃腸系統疾病引起的鈍痛以及周圍神經痛,肢體痛等有效;
對暫時性的失眠,也有一定效果。
生用活血效力大,醋炒也可用於止血。用量一般八分至二錢。目前常把它
研為細粉,隨湯藥沖服,每次三分至八分,一日兩次。血熱氣虛者不用,孕婦
忌用。

◎薑黃

薑黃味辛、苦,性溫。主要功用是破血、行氣。
薑黃破血兼理血中氣滯,入肝脾二經,善破肝脾二經的血瘀氣結功能活血
化瘀、行氣止痛。
因血瘀氣滯而引致的胸脅疼痛:可配合枳殼、蘇梗、桔梗、川楝子、香附、
元胡、桂心等同用;
胃脘痛、腹痛:可配合高良薑、香附、砂仁、木香、乾薑、烏藥、元胡等同
用;
月經痛:可配合當歸、白芍、艾葉、香附、五靈脂等同用。
我常用薑黃或片薑黃配合枳殼、白蒺藜、川楝子,加入應證湯中,治療肝
炎患者肝區痛表現明顯者,對除疼痛恢復肝功能,均有一定幫助。謹供參考。
據近代研究報導,薑黃對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有改善肝臟實質病損的作
用。選大形縱切生晒者,名薑黃。
片薑黃,有入肩背手臂等處活血袪風而治風濕痹痛的特點,常配合桂枝、
羌活、歸尾、紅花、防風、秦艽等,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疼痛表現在上肢及肩關
節者。
鬱金、薑黃均能破血活瘀,但鬱金苦寒入心,偏於活血,薑黃辛溫入肝脾
,兼理血中之氣。
莪朮苦溫,偏入肝經氣分,兼破氣中之血,薑黃辛溫,偏入肝經血分,兼
行血中之氣。
據近代研究報導,薑黃有興奮子宮的作用,使子宮陣發性收縮;能促進麻
醉犬的膽汁分泌,但作用較弱而持久。
用量一般八分至二、三錢。無瘀血及身體虛弱者慎用。

◎鬱金

鬱金味辛、苦,性寒。主要有活瘀、涼血、行氣、解鬱的作用。常用於以
下幾種情況:
1. 吐血、衄血:由於鬱怒傷肝, 肝氣鬱結,氣鬱生火,血熱血瘀,肝火
上逆,挾血上犯而致吐血、咳血、衄血,胸脅刺痛,吐血有塊以及婦女倒經(
每到月經期鼻出血)等症,本品有涼血散瘀、解鬱行氣的作用,可配生地、丹
參、丹皮、炒梔子、三七、藕節、牛膝、澤瀉等同用。
2. 血熱神昏、癲狂驚癇:由於邪熱入心, 血熱痰濁蒙心而致神志不清以
及驚狂、癲癇等症,可用本品清心熱而開心竅,活瘀血而化痰濁。常配合硃砂
、黃連、天竺黃、牛黃、遠志、菖蒲等同用。本品配白礬,名“白金丸”,可
用於治癲癇、驚狂。我常以鬱金配生香附、生白芍、生赭石、珍珠母、天竺黃
、膽南星、遠志、菖蒲、半夏、茯苓、黃連、生鐵落、生大黃等,隨證加減,
用治療精神分裂症及病的狂躁不眠,笑罵無常等,可有一定效果,謹提供參
考。
3. 脅肋脹悶、胸腹疼痛:鬱金辛散苦降, 入肝肺二經,解氣鬱,散血瘀
,故由氣滯血瘀而引致的胸脅脹悶、刺痛,腹中作痛等,可配合柴胡、赤芍、
香附、枳殼、青皮、陳皮(治胸脅脹痛)、當歸、白芍、元胡、桃仁、木香(
治腹痛)等同用。
4. 膽熱黃疸:由於肝膽鬱熱而致膽熱液溢產生黃疸, 可用本品散肝鬱、
涼肝血,活血散瘀、健胃利膽(據近代研究本品有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常
配合茵陳蒿、梔子、生大黃、車前子、黃柏、澤瀉、焦三仙、枳實等同用。
川鬱金活血化瘀的作用優於理氣。廣鬱金行氣解鬱的作用優於活血。
香附行氣之中兼能理血。鬱金破血之中兼能理氣。
近代有人報導,鬱金中含有揮發油,能溶解膽固醇,促進膽汁分泌和膽囊
收縮,可用於治膽結石、膽囊炎及黃疸等。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血虛無瘀滯者及孕婦均忌用。

◎莪朮

莪朮味辛、苦,性溫。為常用的行氣破血消積藥,兼能助消化。常用於以下情
況:
1. 消除痞癥癖:腹中氣血凝滯,積之日久結聚成塊, 偏在脘腹正中(
或略偏右)者,叫痞;偏在兩脅隱避之處者,叫癖;偏在臍旁、臍下處,成條
狀、弦急,或如小兒臂者,叫;偏在下腹部者,叫癥(時有時無者叫瘕)。
都可以用本品配合桃仁、紅花、三棱、赤芍、檳榔、山楂核、炙山甲、當歸等
同用。一般說痞塊可酌加神麴、麥芽、萊菔子、半夏、黃連、枳實之類。癖塊
在右脅者可酌如柴胡、枳殼、生牡蠣、片薑黃之類。癖塊在左脅者,可酌加柴
胡、炙鱉甲、蛤粉、射干之類。積可酌加香附、青皮、丹參、鬱金、桂枝之
類。癥塊可酌加元胡、黑白丑、牛膝、澤蘭、五靈脂、蟅蟲之煩。總之須結合
辨證論治隨證加減,注意扶正與祛邪的辨證關係,不可單純地攻伐積塊,應全
面考慮後用藥。
2. 助消化、消脹痛:本品有行氣活瘀、助消化、消積滯的作用。 因飲食偏嗜
、食傷脾胃而致脾胃機能失調,出現脘、腹脹痛、消化不良、飲食積滯不化等症,
可配合榖芽、檳榔、枳實、木香、炒山楂、砂仁、香附、大腹皮等同用。
三棱苦平,破血中之氣,破血的力量大於破氣。莪朮辛溫破氣中之血,破氣的
力量大於破血。二藥常合用,散一切血瘀氣結之症。
香附行氣而活血,通行十二經,以行氣為主。莪朮行氣破血,主入肝經,以散
肝經氣滯血結為主。香附力緩,莪朮力峻。
元胡、鬱金、薑黃皆為血中氣藥(活血行氣)。莪朮為氣中血藥(行氣破
血)。
用量一般一錢至三錢。氣血虛弱者及孕婦忌用。

◎三棱

三棱味苦,性平。主要功用是散血行氣、軟堅消積。常與莪朮同用。
凡因血瘀氣滯而引致的腹中硬塊(包括肝脾腫大等)、食積、痰滯以及婦
女血瘀經閉等症,皆可以本品活血化瘀、行氣消積、通經散結。一般說,對腹
中硬塊,常配合莪朮、生牡蠣、炙鱉甲、炙山甲、焦山楂、神麩、黑白丑、紅
花、桃仁、當歸等同用。對食積痰積、消化不好,常配合木香、砂仁、麥芽、
穀芽、半夏、萊菔子、陳皮、茯苓等同用。對血瘀經閉,常配合當歸、赤芍、
桃仁、紅花、牛膝、香附、茜草等同用。
莪朮行氣破血、散瘀消積的功力優於三棱。三棱軟堅散結、削除老塊堅積
的功力優於莪朮。
三棱、莪朮經常用以消積除癥,但須用於實證。如中氣不運而成積塊者,
應健運中焦佐以削磨積塊之品,使積漸消。切不可不顧正氣而一味攻伐。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脾胃虛弱者及孕婦忌用。

◎乳香

乳香味辛、苦,性微溫。它的主要功用有二: 1. 行氣活血:本品氣香能香竄
調氣,味辛能散瘀活血,性溫能通經絡。凡因氣滯血瘀,凝沍不通而致的心腹痛、
跌打腫痛、癰腫疼痛等皆可隨證選用。例如:
( 1 )心腹痛,可配元胡、五靈脂、草蔻、沒藥各等分,為細粉,每服 1 ~
2 錢,酒調服,或溫開水送服,前人稱此方叫”手拈散”,意思是能很快止痛。
( 2 )跌打損傷,傷處青紫腫痛, 可配歸尾、紅花、川芎、牛膝、續斷、骨
碎補、沒藥等同用。
( 3 )癰疽瘡毒初起,紅腫高大疼痛, 可配銀花、連翹、赤芍、紅花、
天花粉、皂角剌、炙山甲、白芷、防風等同用。如已潰爛破口,則不宜用,並
去皂刺、山甲。如膿已排凈,可用乳香、沒藥,加入龍骨、血竭、兒茶、冰
片等,研細枌外敷用(以膏藥貼護)有生肌收口作用。如癰疽初起平塌不痛不
紅,可配當歸、黃耆、連翹、木香、沒藥、桂心、桔梗、黨參、甘草等同用,
有托裏通經、活瘀消腫作用。乳香並有托裏護心、使毒氣外出、不致內攻的作
用,是外科常用藥。
2. 伸筋舒絡:本品能溫通經脈、伸筋舒絡。 對於風寒濕痹,或中風偏枯等病
由於氣血不通暢而致的肢體筋脈拘攣難伸等症,可配合羌活、獨活、防風、川芎、
當歸、沒藥、紅花、地龍、炙山甲、苡米等同用。
另外,乳香能入心,有時配辰砂、棗仁、遠志等,用以治癲狂等症。
用量一般五分至二錢。無氣血瘀滯者及孕婦忌用。癰瘡破潰後,則不宜作內服
用。

◎沒藥

沒藥味苦、辛,性平。有散瘀血、通結滯、消腫定痛的作用。常用於以下幾種
情況:
1. 癰瘍腫毒:癰瘍初起,紅腫熱痛,可用本品活瘀散結,消腫定痛。 常
配合銀花、連翹、赤芍、紅花、防風、白芷、歸尾、炙山甲、皂角刺等同用。
2. 跌打損傷:由於跌打損傷而瘀血青紫、筋骨肌肉腫痛, 可以本品配合
當歸、川芎、牛膝、紅花、續斷、骨碎補、乳香等同用。
3. 經閉癥瘕、產後腹痛,因血凝氣滯, 月經久閉不潮,腹中凝血日漸增大,
形似懷孕,按之有塊,或劇烈疼痛而拒按等症。可以本品配合當歸、桃仁、紅花、
川芎、三棱、莪朮、乳香、元胡、水蛭、虻蟲、生大黃等同用。婦女產後瘀血未盡
而下腹疼痛,可配當歸、紅花、川芎、元胡、炮薑、益母草等同用。
4. 風濕痹痛:本品能入十二經,通滯血、散結氣,消腫定痛。 對於風寒濕痹
引致的肢體關節疼痛,可配合羌活、獨活、防風、桑寄生、威靈仙、細辛、當歸、
赤芍、紅花、炙虎骨、炙山甲、製附片等同用。
乳香、沒藥皆能活血止痛,但乳香是行氣以活血兼能伸筋,通經舒絡而止痛。
沒藥是散瘀而活血,消腫定痛,一偏於氣,一偏於血,二藥合用則相得益彰,故臨
床多是二藥合用。
用乳香、沒藥止痛,須詳審疼痛的病因,有風祛風、有熱清熱……再佐以乳、
沒定痛則可,若單持乳、沒去止痛,則不符合辨瞪論治的精神。
乳香、沒藥於瘡瘍破潰後則不宜用。乳香、投藥用醋製後可加強療效。用量一
般五分至二錢。因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孕婦不宜用。

◎紅花

紅花味辛、甘、苦,性溫。功能活瘀血、生新血。少用有活血養血作用;
多用可有破血行瘀的作用。
紅花是最常用的活血化瘀藥。婦科使用尤多。凡血瘀經閉,或月經量少,
行經有血塊,或經期後延等症,皆可選用。常配合當歸、川芎、白芍、熟地、
桃仁、茜草、香附、牛膝等同用。行經腹痛者,還可選加五靈脂、元胡、蒲黃
、川楝子、吳茱萸、小茴香等。若胎死腹中,也可用本品配當歸、川芎、牛膝
、肉桂、車前子、生大黃、芒硝、桂枝、桃仁等同用。
內科疾病中,凡因瘀血阻滯而產生的胃脘痛、腹痛、腹中積塊等,皆常應
用。例如:
胃脘痛可配高良薑、香附、五靈脂、蒲黃、砂仁等同用;
腹痛可配合當歸、白芍、丹參、元胡、桂枝、吳萸、木香等同用;
腹中有積塊者,還可選加三棱、莪朮、炙鱉甲、生牡蠣、桃仁、炙山甲、海
藻等同用。
由於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而致氣血兩虛,也可用本品(量不可大)配當歸
、丹參、白芍、生地、熟地、白朮、黨參、茯苓、陳皮、炙草等同用,有袪瘀
血、生新血的作用。
本品能入心經兼入肺經,對於血瘀氣滯或氣血不通暢而致的胸痹心痛,可
以本品配合瓜蔞、薤白、桂技、五靈脂、枳殼、蘇梗、檀香等同用。我常用瓜
蔞一兩、薤白三錢、桂枝一至二錢、檀香二錢(後下)、製乳香一錢、紅花三
錢、五靈脂三至四錢、蒲黃三錢、檳榔二至三錢、遠志二至三錢、半夏三錢、
茯神木五錢,隨證加減,用於冠心病、心絞痛,有一定療效,僅供參考。
對於傳染性肝炎(肝大或不大)表現有脅痛、腹脹悶、病程久、或舌質暗
、或舌有瘀斑,中醫認為有血瘀氣滯的證候者,我常用紅花配合柴胡、皂刺、
白蒺藜、茜草、川楝子、蘇木、澤蘭、澤瀉、焦三仙、檳榔等同用,每遇服六
付,連用四至十週,對恢復肝功能及使肝變軟變小有一定幫助。僅供參考試用
(肝大而較硬者,可加莪朮一至二錢、生牡蠣一兩、炒萊菔子三錢等,並且須
較久服用,隨證加減)。
中風半身不遂,可用本品配合桑枝、當歸、赤芍、川芎、桃仁、炙山甲、
地龍、黃耆、牛膝、片薑黃、竹瀝等同用。
紅花有南紅花、西(藏)紅花的分別,二者功用相近似。但南紅花袪瘀活血的
作用較強,而養血作用較差。西紅花性質較潤,養血的作用大於祛瘀作用。處方上
只寫“紅花”時藥房中即紿南紅花(又名草紅花)。西紅花價較貴,多不入湯藥同
煎,常用三、五分,放入酒杯中再放黃酒半杯多,隔杯用開水炖化,兌入湯藥內服
用。
桃仁治瘀血偏於局部有形、或在下腹部者。紅花治瘀血偏於散在全身無定處者
。二者常同用,可有協同作用。用量一般八分至二、三錢。前人有“過用能使血行
不止”的經驗記載,故不可過用。無瘀血者及孕婦忌用。
據近代研究報導,紅花煎劑能使實驗動物的在體子宮及離體子宮有興奮作用;
尤其對已孕子宮更為明顯;對實驗動物有降血壓作用;能使犬心臟的收縮及舒張增
加;對實驗動物支氣管平滑肌有收縮作用。


◎桃仁

桃仁味苦甘,性平。主要有破血散瘀、潤燥滑腸的作用。分述如下:
1、破血散瘀:凡因瘀血,蓄血引致的疾病,均可隨證選用。例如:
婦女血瘀經閉:可用桃紅四物湯(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熟地、赤芍)隨證
加減。
膀胱蓄血:傷寒病熱邪與瘀血蓄結於下腹部,症見小腹脹滿,大便黑、小便
利、煩操譫語、發熱如狂,名為膀胱蓄血。可用桃仁承氣湯(桃
仁、大黃、芒硝、甘草、桂枝)隨證加減。
肺癰:多由熱毒內鬱、氣血壅滯所致。可用千金葦莖湯(桃仁、冬瓜仁、生
苡仁、蘆根)隨證加減。
腸癰:由於熱毒內聚,氣血凝滯,腸道傳導不利,氣血壅塞、蘊結成癰,初
起惡寒發熱,腹部疼痛拒按,腿喜屈踡(本證包括急性闌尾炎)可用
大黃牡丹皮湯(大黃、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隨證加減。
跌打損傷:可配合歸尾、赤芍、蘇木、薑黃、紅花、乳香、沒藥等同用。
癰毒:癰腫毒瘡初起,可配合銀花、連翹、赤芍、紅花、天花粉、炙山甲、
乳香、沒藥等同用。
2. 潤燥通腸:年老體衰,或久病血虛津虧, 或產後失血過多而致血少腸
燥大便秘結不通,可用桃仁泥(桃仁搗碎)配杏仁泥、火麻仁、郁李仁、柏子
仁(五仁丸)、當蹄、瓜蔞、地黃等同用。
杏仁泥入氣分,用於大腸氣秘引致的便秘。桃仁泥入血分,用於大腸血秘
引致的便秘。二藥也常同用。
用量一般八分至三錢。無瘀血者及孕婦忌用。據近代研究報導,桃仁醇提
取物有顯著的抑制凝血作用。

◎五靈脂

味甘,性溫。主要功用是活血散瘀,通利血脈。炒炭用也可以止血。主入
肝經血分。前人經驗認為“血閉能通,經多能止”能治“男女一切心腹肋脅諸
痛”,臨床上常用於瘀血所致的各種疼痛(痛處較為固定、病程較久、舌有瘀
斑等)。例如:
1、胃脘痛:可配合蒲黃、乳香、元胡、高良薑、香附等藥同用。
2、腹痛:可配合當歸、白芍、川芎、桂枝、吳萸、丹參、炮薑等同用。
少腹痛可加川楝子、小茴香、胡蘆巴等。
3. 脅肋痛: 可配柴胡、枳殼、青皮、白蒺藜、片薑黃、皂刺、赤芍等同
用。
4. 關節痛: 可配雞血藤、桑枝、桂枝、附子、松節、威靈仙、當歸、紅
花、羌活、獨活、炙山甲等同用。
5. 婦女痛經及產後腹痛: 痛經可配當歸、川芎、熟地、白芍、桃仁、紅
花、蒲黃、香附、川楝子等同用。產後腹痛可配蒲黃、澤蘭、牛膝、益母草、
元胡、炮薑、川芎、紅花、桃仁、當歸等同用。但應注意本品主要用於活血散
瘀,並無生血的作用。所以五靈脂與丹參、當歸尾、紅花等的活血作用不同,
要注意隨證配伍應用。
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有緩解平滑肌痙攣的作用。五靈脂炒炭,可用於瘀
血引起的出血過多,如婦女崩漏下血、痔瘡出血等。前人有關於五靈脂炒用兼
能治痰涎挾血成窠而致咳嗽痰中帶血,時發時犯,多年難癒的記載。我曾在辨
證論治的基礎上,加用炒五靈脂,治療支氣管擴張的咳血有效,僅供參考。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血虛無瘀滯者不用。不要與人參同用(相畏)。

◎蒲黃

蒲黃味甘,性平。生用性滑有活血祛瘀、涼血、利小便的作用。炒用性澀
,有止血作用。
凡因血瘀化熱而致的各種出血,如:
吐血可配生地、阿膠、側柏葉、白芨等同用;
衄血可配大小薊、蘆根、元參、青黛、生地等同用;
尿血可配白茅根、生地、冬葵子、黃柏炭等同用;
便血可配槐花炭、防風、地榆炭、槐角等同用。
因有利小便、通淋的作用,故對小便澀痛不利、尿中帶血,可配合滑石、
豬苓、黃柏、車前子、澤瀉、萹蓄、瞿麥、大小薊、白茅根等同用。
蒲黃有活血化瘀而止痛的作用,可用於因瘀血而致的疼痛。如:
月經痛可配合當歸、川芎、五靈脂、紅花、白芍、香附、元胡等同用。
產後腹部攻痛,按之有瘀塊,名叫“兒枕痛”。可配當歸、川芎、紅花、炮
薑、桃仁、五靈脂等同用。
心、腹痛可配五靈脂、高良薑、香附、元胡、乳香、沒藥等同用。
據近代用動物實驗研究報導,本品有收縮子宮作用。本品為黃色粉末狀,
外傷出血時用此粉摻於傷口,可止血。對口舌生瘡、皮膚濕疹,可用煤過的豬
油或蜜調合本品如膏狀,敷患處,有滋潤、涼血、消腫作用。
五靈脂活血散瘀,偏於溫散。蒲黃活血化瘀,兼能涼血、止血。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血虛無瘀滯者,應慎用。

◎穿山甲

穿山甲處方上常寫炙山甲、炮甲珠或炒甲片。味鹹,性微寒。主要有通經絡、
活瘀血、消癰腫,下乳汁的作用。性善走竄,能直達病所。
由血瘀氣滯而引起的脅肋疼痛,可配合白蒺藜、片薑黃、元胡、香附、川
楝子等同用。對血瘀而致的月經閉止,可配桃仁、紅花、當歸、白芍、川芎、
茜草、牛膝、澤蘭等同用。
對風寒濕痹導致的手足麻木,四肢疼痛、拘攣等症,可用本品通經絡,活氣血
。常配合羌活、防風、天麻、川芎、當歸、獨活、桂枝、伸筋草、威靈仙、絡石藤
等同用。
癰腫毒瘡初起,多由氣血凝聚,壅遏氣血,影響氣血運行,熱毒內聚而致
。可用本品配合皂刺、歸尾、赤芍、紅花、乳香、沒藥、銀花、花粉、貝母、
防風、白芷、陳皮(《外科正宗》仙方活命飲)等同用。本品治癰腫瘡毒,未
成膿者,可使消散,已成膿者,可促使破潰。如已破潰者,則不適用。
婦女產後因氣血瘀滯而致乳房脹硬、乳汁不下者,可用本品配合王不留、通草
、路路通等同用。我常用當歸三至四錢、花粉四錢、黨參三錢、炙山甲三錢、王不
留四錢、通草三錢、路路通三錢,水煎服,治療產後乳汁不下或乳少;如乳房脹痛
發硬而乳汁不下(不是乳汁少而是不通)者,可去黨參、花粉,再加漏蘆三至四錢
,炙山甲與王不留的用量也可再酌情加重些;如乳房軟、乳汁少而不下者,可適當
加重黨參、花粉、當歸的用量,並且再加服豬蹄湯,或再加黃耆、生白朮等同用。
我治療病程較久、病情較重的風濕性關節炎、中風半身不遂、類風濕性關節炎
等疾病時,常在應證湯(丸、散)藥中,加入適當量的炙山甲,除加強通活血央
A 並有引藥“直達病所”的作用,對提高療效,有一定的幫助,謹提供參考。
地龍通經活絡,性偏下行,長於治腰、膝、腿、腳之疾。穿山甲通經活絡,力
達全身,可用於身體任何部位的不通和疼痛。
王不留偏於治由於血不通的乳汁不下。穿山甲偏於治由於經絡阻滯的乳汁不
下。
皂角刺與穿山甲均能破潰癰腫瘡瘍,但皂角刺兼能搜風、消痰結,穿山甲偏於
通經活絡、消腫排膿。
用量一般五分至三錢。,無經絡瘀滯及癰瘍已破潰者,不宜用。

◎王不留

王不留又名王不留行,味苦甘,性平,其性走而不停故名“不留”。功能通血
脈、除風痺、下乳汁。
對因血脈不通,氣血閉塞而致的月經閉止、癰瘍腫痛等,均可隨證選用。
例如經閉可配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熟地、白芍、茜草、牛膝、澤蘭、香
附等同用。癰腫可配歸尾、赤芍、連翹、皂刺、炙山甲、紅花、白芷等同用。
前人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經驗和理論。本品能通經活血,使
血暢行,血行風自滅。故可用於風、寒、濕、瘀血等引致的肢體關節痺痛。常
配合羌活、獨活、防風、桂枝、紅花、威靈仙、赤芍、炙山甲、雞血藤等同用

王不留最常用於下乳。在民間流行著“穿山甲、王不留,婦人吃了乳長流”的
經驗。婦人產後乳汁不下,可用本品配合穿山甲、路路通、沙參、麥冬、通草等同
用(參看穿山甲項下)。
通草、王不留均能下乳,但通草味淡體輕,能使陽明經精氣升發上達而下乳汁
,王不留入陽明、衝、任經血分,通血而下乳。用量一般五分至三錢。特殊重症
,有時用三錢至一兩。孕婦及無血瘀滯者忌用。

◎澤蘭

澤蘭味苦、甘、辛,性微溫。主要作用是行血、利水。補而不滯,行而不
竣,性質和平。常用於以下情況:
1. 月經不調:因宿血瘀滯而月經後錯或二、三個月來一次者, 可用本品
破宿血調月經,常配合當歸、川芎、牛膝、赤芍、紅花、桃仁等同用。
2. 產後腹痛:產後瘀血未盡而小腹作痛者, 可配當歸、川芎、桃仁、炮
薑、紅花、益母草等同用。
3. 產後水腫:本品能利尿消水腫。 常配合防己、茯苓、澤瀉、車前子、
川芎等同用。
我常用澤蘭配牛膝加入應證湯藥中,治療瘀血腰痛(痛處固定、或有撲打
跌損病史、舌有瘀斑等)有效。前人有牛膝配澤蘭可利腰膝間死血的經驗。證
之臨床,確有一定效果。
我治療早期肝硬化有少量腹水者,常以澤蘭配合水紅花子、防己、抽葫蘆
等,加入應證湯藥中使用,有助於消腹水。
益母草、澤蘭皆能行血利水,但益母草行血調月經的作用較優。澤蘭除行
血通經外,還有消水的作用,尤其是對與血分有關的水腫,效果較好,如血臌
的大肚腹水常隨證選用。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重症可再加多些。


◎益母草

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專入血分,功能行瘀血,生新血。行瘀血而新
血不傷,養新血而瘀血不滯。兼能利水消腫。
本品為婦產科最常用之品,無論胎前、產後,皆可隨證選用。前人稱它為
“經產良藥”。例如:月經不調,可配川芎、當歸、白芍、丹參、白朮、香附
、茺蔚子(如益母勝金丹)等同用。難產或胞衣不下,可配麝香、當歸、川芎
、乳香、沒藥、黑荊芥等同用。益母草膏(益母草八十兩、生地二兩、白芍一
兩半、當歸二兩、川芎一兩半。用水煎透,煉蜜收膏)有和血順氣、養肝益心
、調理月經的作用,胎前、產後諸疾皆可服用,有的方中還有木香,藥房中有
成品出售。
本品還有利水作用,對腎虛氣化不利而小便少,引致慢性水腫,腰腳痠重
,食後腹部脹悶,面色蒼黃,行動困難,精神疲倦等。可用本品配茯苓皮、冬
瓜皮、車前子、茯苓、澤瀉、桂枝、淫羊藿等同用。或每日用益母草四兩,煎
汁 300 毫升,分為三次服。 近些年來有人報導,本品有利尿作用,可用於治
療急、慢性腎炎水腫。
據近代實驗研究報導,益母草有增強子宮收縮力的作甪,其作用與腦垂體
後葉素、麥角相近似。益母草與益母草子有降血壓作用;益母草子含有維生素
A 類物質。
用量一般為二、三錢。特殊情況有時用到一、二兩。
益母草子名茺蔚子,作用與益母草近似,但兼能明目益精,行中有補。常
用於肝熱而致的目赤腫痛、目昏、和眩暈、頭痛、心煩等症。用量一般一至三
錢。瞳孔散大者忌用。

◎骨碎補

骨碎補味苦,性溫。主要功用是活血、止血、補腎接骨。兼能祛骨風、治
牙痛。常用於外傷骨折,腎虛久瀉,骨痛、牙痛等症。
1. 外傷骨折:本品能入肝腎活血祛瘀、止血,接骨續筋, 外傷骨折常配
合當歸、紅花、桃仁、蘇木、續斷、乳香、沒藥等同用。
2. 腎虛久瀉:本品能入腎,腎司二便。久瀉多屬腎虛,不可專責脾胃。
可配合補骨脂、肉豆蔻、吳茱萸、五味子、炒山藥、茯苓、赤石脂、製附片等
同用。
補骨脂、骨碎補皆能補腎。但補骨脂偏用於溫補腎陽,治五更泄瀉。骨碎
補偏用於祛骨中毒風,治痿痺骨折,並能堅腎固齒。
續斷療折傷,主治在筋。骨碎補療折傷,主治在骨。尋骨風治風寒濕痺之
骨痛。骨碎補治毒風瘀血之骨痛。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

◎劉寄奴

劉寄奴味苦,性溫。專入血分,通行走散。主要功用是破血通經,內服可
用於血瘀經閉、產後瘀血作痛、跌打損傷等。常配合當歸、川芎、桃仁、紅花
、牛膝、澤蘭、乳香、沒藥、元胡等同用。
外用,可敷治跌打損傷、或金刀破傷。對外傷又有活瘀止血作用。
我常以劉寄奴(取其通行走散)配柴胡、黃芩、皂刺、白蒺藜、紅花、澤
瀉、焦三仙、檳榔、茜草等,用於傳染性肝炎,對恢復肝功、消除症狀、解除
肝大等,有一定幫助,僅供參考。
骨碎補破血,尚能補腎,長於治骨折。劉寄奴破血,通行走散,無補力,
但外用能活瘀止血,長於冶金瘡破傷。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無瘀血者慎用。

◎蘇木

蘇木味甘、鹹,性平。入三陰經(少陰、太陽、厥陰)血分。主要有活血
化瘀、行血祛風的作用。常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中風:對中風失語或半身不遂,前人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
經驗和理論。本品既能行血又能祛表裏風邪,符合“血行風自滅”的精神,故
常用於中風。可配防風、桑枝、紅花、赤芍、桃仁、地龍、片薑黃、膽南星、
茯苓、半夏、竹瀝等同用。
2. 瘀血心腹痛:因瘀血而致的胃脘痛, 可配五靈脂、蒲黃、香附、高良
薑、蘇梗等同用。腹部攪痛,刺痛,可配當歸、赤芍、白芍、丹參、元胡、吳
萸、五靈脂、烏藥、木香等同用。
3. 產後腹痛、脹悶:產後瘀血未盡而腹痛、腹脹、悶痛欲死等症, 可用
本品配當歸、紅花、桃仁、炮薑、川芎、益母草、元胡、紫蘇等同用。
4. 跌撲損傷: 可配合乳香、沒藥、骨碎補、續斷、當歸、紅花、牛膝等
同用。
前人經驗認為蘇木有治“心腹絞痛”的作用。根據這一經驗,我常用本品
五錢至一兩,配合瓜蔞一兩、薤白三錢、檀香二錢(後下)五靈脂三錢、紅花
三錢、蒲黃三錢、檳榔三錢、遠志三錢、茯神木五錢,隨證加減,用於治療心
絞痛,可有一定效果,僅提供參考。
紅花行血,長於破瘀,多用破血,少用養血。蘇木行血,長於祛風,多用
破血,少用和血。並能祛風。
茜草行血通經,兼能止血(炒用)。蘇木行血通經,兼能消腫止痛。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特殊情況可用五錢至一兩。

◎茜草

茜草又名紅茜草,味苦、微酸,性微寒。生用能行血活血,消瘀通經。炒
炭用可以止血。常用於以下情況:
1. 月經閉止:婦女月經不通,可用本品一兩, 黃酒煎服,有行血通經作
用。(內經)有四烏賊骨一蘆茹(即茜草)丸方,用烏賊骨四兩、茜草一兩,
為細末,用麻雀卵和為丸,每次一至二錢,一日二次,用鮑魚湯送下,治女子
血枯、月經衰少不來。我曾用本方治癒一青年女子,月經閉止一年半左右,骨
蒸盜汗,消瘦顴紅,氣短疲倦,行動無力,經幾個醫院檢查,未找到確切原因
,經服用滋陰清熱、養血舒鬱等應證湯藥,同時兼用上述丸藥,治療約三個月
左右,月經即漸通,諸症逐漸消失而癒,目前此人已將近四十歲,身體健康,
在工廠工作。僅供參考。
2. 跌打損傷、血瘀腫痛: 可用本品配合紅花、赤芍、蘇木、乳香、沒藥
、骨碎補等同用。
3. 吐血、咳血:由於血熱或血瘀而致的吐血、咳血、衄血等失血症, 可
用本品炒炭用,既能止血,又不致發生瘀血。常配合生地、阿膠、三七、藕節
、白芨等同用。據近代研究報導,茜草炭有縮短家兔出、凝血時間的作用。
4. 婦女崩漏:對子宮出血(突然大量出血叫崩,時常小量出血叫漏) ,
可配合桑寄生、川斷炭、炒白朮、阿膠珠、棕櫚炭、艾炭、當歸、益母草、菟
絲子、赤石脂等同用。
另外,根據本品有治“風痺、黃疸”的作用。可與羌活、獨活、防風、威
靈仙、穿山龍等配合,用於關節炎的關節疼痛。配茵陳、梔子、黃柏、車前子
、澤瀉等,用於治黃疸型傳染性肝炎的黃疸。
紫草茜草均能行血活血,但紫草偏用於透發斑疹,兼通二便;茜草偏用於
通經活血,兼治崩漏、便血,止血作用優於紫草。
用量一般二、三錢。特殊情況可用至一兩。血虛、血少者不宜用。

◎赤芍

赤芍味辛苦,性微寒。與白芍有相類的作用,但赤芍偏於活血散瘀,涼血
,消癰腫。常用於以下情況:
1. 血熱吐、衄:常配合生地、丹皮、犀角、元參、白茅根等同用。
2. 血瘀經閉:常配合當歸、川芎、桃仁、紅花、香附、牛膝、 茜草等同
用。
3. 跌打損傷、血瘀作痛: 可配合桃仁、紅花、乳香、沒藥、續斷、骨碎
補等同用。
4. 脅肋疼痛:脅肋部屬肝經,本品能入肝經、活血通絡,涼肝清熱。 可
配柴胡、香附、鬱金、枳殼、片薑黃、川楝子等同用。
5. 癰腫瘡毒:血中毒熱鬱壅瘀滯而生癰腫瘡毒, 可用本品涼血活血、散
瘀消腫而止痛。常配合銀花、連翹、白芷、天花粉、蒲公英、野菊花、地丁、
炙山甲等同用。
總之,凡因血瘀、血熱而引致的疼痛、紅腫、出血、斑疹等,皆可隨證選
用。
白芍偏於養血柔肝,性收而補,善治血虛疼痛。赤芍偏於行血活血,性散
而瀉,善治血瘀疼痛。
丹皮瀉心經之火,除血中伏熱而涼血和血。赤芍瀉肝經之火,行血中瘀滯
而活血散瘀。
用量一般為一錢半至三錢。腹中冷痛、腹瀉及無瘀血者忌用。不可與藜蘆
同用。

◎血竭

血竭味甘、鹹,性平。內服有活血散瘀、除血痛的作用;外用有去腐生肌
、收瘡口的作用。
凡一切血瘀、血聚而引致的疼痛、瘀腫等都可選用。例如瘀血心痛,可配
瓜蔞、薤白、五靈脂、紅花、細辛、桂枝等同用。瘀血積滯腹痛,可配當歸、
紅花、元胡、炮薑等同用。跌傷、骨折、瘀血疼痛,可配蘇木、續斷、乳香、
沒藥、骨碎補等同用。跌打損傷最常用的成藥,如七厘散(血竭、乳香、沒藥
、紅花、兒茶、麝香、冰片、硃砂)等等。
我對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的疼痛表現為血瘀證(疼痛較固定、刺痛、舌質青紫或
瘀斑明顯、澀)者,常用血竭粉二至五分,裝入膠囊中,隨湯藥吞服。或再加三
七粉一、二分。對活血止痛有幫助。其他血瘀明顯的證侯,也有時使用。如用七厘
散(服法同上)效果更好。僅提拱參考。
外科多外用,常配入生肌散類藥物中使用。用量一般內服一次二分至八分,一
日兩次,為丸劑或裝膠囊中吞服。外用適量即可。
本品性急不可多用,久用。

◎水蛭

水蛭味苦、鹹,性平,有毒。主要作用是破血活瘀、散結。對血瘀所致的
經閉癥瘕,可配合當歸、桃仁、紅花、三棱、莪朮、黃耆、知母、澤蘭、牛膝
等同用。傷寒病六七日,表證仍在(惡寒、發熱、頭痛等),或已無表證,脈
沉,小腹硬滿,拒按,小便自利(注意如小便不利即非蓄血證),其人喜忘,
或狂躁,大便色黑,為蓄血證。應用抵當湯:水蛭二十個(豬脂炒黑)、虻蟲
二十個、桃仁十五個、大黃三錢(看具體情況而定)水煎,分兩次。下瘀血則
癒。
據近代研究報導,水蛭含有水蛭素,水蛭素能延緩和阻礙血液凝固,從而
有抗凝血作用。
用量一般五分至一錢,水煎服;或二分至六分,為細粉,裝膠囊服用。
本品破血力猛竣,孕婦及無嚴重瘀血者,均忌用。

◎虻蟲

虻蟲味苦,性微寒。有毒。有破血逐瘀、消癥通經作用。常與水蛭同用。例如

腹中有瘀血積塊(癥塊),月經閉止不來者,可用本品配水蛭、桃仁、紅花、
川芎、三棱、莪朮、當歸、赤芍等同用。
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可配丹皮、骨碎補、續斷、乳香、沒藥等同用。
水蛭與虻蟲雖都有破血逐瘀作用,但水蛭藥力較緩而作用持久,偏入肝經
、膀胱經,逐瘀效果較好。虻蟲破血力較水蛭更猛峻,遍行經絡,通利血脈,
服後即可致瀉,(藥力過後即止),逐瘀效果不如水蛭較穩。二藥常配合使用
,可使相得益彰。
用量一般五分至一錢,水煎服或研末服。孕婦及無瘀血者忌用。體弱者慎
用。

◎蟅蟲

 蟅蟲又名土鱉蟲。味鹹,性寒。有破瘀血,消癥瘕,續筋接骨的作用。
臨床上用於活血通經、消癥瘕的藥方有大黃蟅蟲丸:大黃、蟅蟲、乾漆、蠐螬
、赤芍、甘草、桃仁、生地黃、虻蟲、水蛭、黃芩、杏仁,蜜丸,每個一錢(市場
上有成藥出售)。主治血瘀不通引起的經期不準、經閉不通、積聚痞塊、血瘀腹痛
、身體瘦弱、午後發燒、肌膚甲錯(高度的乾燥不潤)、乾血癆症。遇有上述諸症
,我時常使用此丸,每次一丸,一口兩次,溫開水或溫酒送下。重病可配合應證湯
藥服用。效果可靠而且平穩。
在猩紅熱、丹毒等急性熱病中,或其他熱毒瘀血壅滯於舌部,而致舌頭的一部
分或全部腫大、發硬,疼痛劇烈,口流唾涎,咀嚼、咽下均感困難,前人稱為“木
舌”,可用蟅蟲二錢、食鹽一錢,研末服,一日兩次;或煎湯服。也可同時用蟅蟲
煎湯含漱。
本品有活瘀血、續筋骨的特殊作用,凡是跌打損傷、骨折筋斷等症,可配
合乳香、沒藥、龍骨、自然銅、三七、海風藤、骨碎補、川續斷等為細末,配
入麝香少許,溫酒服用。外科接骨方藥中,多有本品。對閃腰岔氣,疼痛不能
轉側,也可用蟅蟲九個,焙黃研末,一口分兩次服用。或配合牛膝、澤蘭、續
斷、狗脊,桃仁、赤芍等煎湯同服。
過去市場上曾將龍虱當做蟅蟲,而另將土鱉蟲分開。根據文獻記載及目前市場
出售情況,現在土鱉蟲即蟅蟲,龍虱不再叫蟅蟲。
虻蟲破血,遍行經絡,能祛除真氣運行難到之處的瘀血。蟅蟲破血。搜剔血積
,接補筋骨折傷又為其專能。
用量一般五分至一錢半。入湯劑可稍多,入丸散可稍減。孕婦及無瘀血者忌用


第九講 其他藥物

在前面八講中已介紹了二百多種藥物,按照前面幾講的分類法,還有一部分藥
物沒有歸納進去,例如止血藥、祛風濕藥、化痰治咳藥以及一些常用的草藥等等,
這些藥物就放在本講中介紹。因為從這些藥物的性味功能來看,不能歸屬於一類,
所以把本講稱做“其他藥物”。

◎杏仁

杏仁味苦、辛、微甘,性溫。有小毒。主入肺經,有降氣行痰,除風散寒
,潤燥通暢等作用。常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治咳嗽:風寒犯肺,肺失宣發肅降的功能, 肺氣不利而致咳嗽,常
伴有寒熱、頭痛、咯痰、胸悶等症,可用杏仁散風寒、降肺氣、化痰利肺而止
咳平喘。常配桔梗、前胡、蘇葉、陳皮、半夏、炙甘草(如杏蘇散)等同用。
風熱犯肺、肺失清肅而發熱、口渴、咳嗽不惡寒,可以本品配桑葉、菊花、
桔梗、薄荷、牛蒡子(桑菊飲)等同用。肺氣苦上逆;本品主要有降肺氣的作
用,故強無風寒外感,但凡由於肺氣上逆而導致的咳嗽均可應用。這種情況,
常配合旋覆花、蘇子、白前、炒萊菔子、枇杷葉等同用。
2. 潤燥通腸:肺與大腸相表裏, 由於肺氣不降而致大腸氣秘、大便乾結
者,可用本品降肺氣、潤腸燥、開氣秘而潤腸通便。常配合瓜蔞、桃仁泥、檳
榔、枳實等同用。本品含有豐富的脂肪油,對老人(或久病體弱)腸道乏津而
大便燥結難下者,也常用本品配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松子仁、柏子仁等同
用。
3. 平喘促:肺為嬌臟, 凡外感、內傷之邪(如風寒、風熱、痰、飲、火
、熱等),影響到肺,肺失肅降,肺氣不利而上逆,則可發生呼吸喘促。杏仁
專能降利肺氣而平喘,尤其是配合麻黃同用(麻黃宣肺、杏仁降氣)更能加強
定喘作用,所以前人有“杏仁是麻黃的臂助”的說法。常用治喘方劑中多有杏
仁、麻黃,例如三拗湯(麻黃、杏仁、甘草)治風寒喘;麻杏石甘湯(麻黃、
杏仁、生石膏、甘草)治肺有鬱熱、外受風寒的喘;定喘湯(麻黃、杏仁、白
果、款冬花、桑白皮、蘇子、黃芩、半夏、甘草、生薑)治肺虛感寒,氣逆膈
熱而作哮喘等等。
桃仁泥(打碎的叫“泥”)偏治大腸血秘。杏仁泥偏治大腸氣秘。都應少
佐陳皮以行氣。治咳、喘時用杏仁,兼大便秘者,用杏仁泥。杏仁有苦杏仁、
甜杏仁兩種,處方上只寫杏仁,藥房即紿苦杏仁,須用甜杏仁時須寫清楚。苦
杏仁力較急,適用於壯人、實證。甜杏仁味甘、性平,力較緩,適用於老人體
虛及虛勞咳喘。杏仁有小毒,小兒使用時,須注意用量不可過大,以防中毒而
致呼吸麻痺。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久咳肺氣虛者慎用。杏仁中毒時,輕者可用杏樹皮二
兩煎湯服用,重者須急送醫院搶救。

◎桔梗

桔梗味苦、辛,性平。主要有宣通肺氣,疏風解表,祛痰排膿,利咽,升
提等作用。今分述如下:
1、宣通肺氣、疏風解表; 肺主皮毛,若外感風寒,邪束皮毛,就可造成
肺氣不宣,因而發生外感咳嗽,症見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胸悶吐
白痰等。可用桔梗宣通肺氣、疏散風寒。常配杏仁、蘇葉、前胡、陳皮、荊芥
、防風、炙草等同用。若風熱從皮毛、口鼻犯肺,而導致風熱咳嗽(發熱多、
惡寒少或不惡寒、頭痛、口渴、小便數、咳嗽、吐黃白痰或黃痰),可用本品
宣肺疏表以散風熱,常配桑葉、菊花、杏仁、牛蒡子、蘆根、荊芥、薄荷等同
用。因肝氣鬱滯、氣機不暢影響到肺氣失宣(胸悶、脅脹、喜長吁、性急躁、
生氣則咳嗽加多等)者,也可用本品宣散肺鬱,常配合厚朴、杏仁、枳殼、蘇
梗、香附等同用。
2、祛痰、排膿:對肺失宣暢,氣機不利而肺中痰阻, 咳嗽、多痰,或痰多不
易咯出等症,本品能宣暢肺氣,祛痰止咳,常配合半夏、桔紅、茯苓、蘇子、瓜蔞
、杏仁等同用。若風寒束肺,兼有內熱未能及時宣發疏散,邪鬱化熱,壅滯不散,
蘊而成癰,發生肺癰(咳嗽聲重、胸脅部隱痛,或中府穴處疼痛、咳吐膿、血狀痰
、或膿痰如米粥,其味腥臭),可用本品祛痰排膿,促使痰濁膿汁排出體外。常配
合生甘草、生苡米、冬瓜子、銀花、貝母、桃仁、蘆根等同用。據近代研究報導,
本品有祛痰作用。
3、利咽:咽喉為肺胃的門戶, 肺有火熱可致咽喉紅腫疼痛、口渴、喜冷飲等
症,可用本品宣散肺熱而利咽喉、止疼痛,常配生甘草、山豆根、薄荷、射干、牛
蒡子等同用。若陰虛火旺、虛火上炎而咽喉疼痛(沒有明顯紅腫)、夜晚口渴、手
足心熱等症,可配合麥冬、生地、元參、炙鱉甲等同用。
4. 升提:桔梗有引藥上浮入肺的作用, 故常用本品作為引經藥、本藥又有升
提肺氣的作用。肺主通調水道,如因肺氣不得宣通而氣化失利導致全身水腫、尿少
者,可用本品加入應證湯藥及利水藥(桑皮、冬瓜皮、陳皮、大腹皮、茯苓等)中
,可起升提肺氣而利尿的作用,常配合桑皮、蘇葉、杏仁、枳殼等同用。此外,本
品配炙黃耆、柴胡、升麻等同用,可升陽氣,常配合應證湯藥用於中氣下陷、胃下
垂、子宮脫垂、脫肛等症。
杏仁降肺氣而化痰濁。桔梗升宣肺氣而祛痰排膿。生苡米利濕排膿而治肺癰,
桔梗宣肺、祛痰、排膿而治肺癰症。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肺癰破潰後,用於排膿時,用量可稍增。用量太大可引起
嘔吐。虛證咳嗽及乾咳無痰者不用。

◎白前

白前味辛甘,性微寒。有下氣降痰的作用。凡因肺氣不降或肺氣上逆而致
胸膈逆滿、肺氣壅塞,痰濁不下之症,均可選用本品。例如外感風寒而致肺氣
上逆咳喘痰多者,可配合杏仁、蘇葉、蘇子、荊芥、前胡、生薑等同用。肺熱
而致咳嗽、氣逆、痰多者,可配合桑白皮、地骨皮、黃芩、瓜蔞、知母等同用
。久嗽上氣,浮腫氣短,胸悶脹滿,晝夜不能平臥,喉中有痰鳴聲者,前人有
白前湯(白前、紫苑、半夏、大戟),可隨證加減選用。
前胡宣暢肺氣,偏用於外感咳嗽。白前瀉肺降痰,偏用於痰黃氣逆而致的
咳喘。
旋覆花下氣行水,偏用於胸膈痰結堅痞,痰唾粘如膠漆。白前下氣降痰,
偏用於胸脅逆氣、肺中痰黃的喘嗽。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虛證咳嗽及體弱者慎用。

◎貝母

貝母一般分川貝母與浙貝母兩種。川貝母味苦甘,性平。主要有潤肺化痰
、開鬱寧心的作用。因能潤肺化痰,故常用於陰虛勞熱所致的咳嗽,可配合百
合、沙參、麥冬、元參、蜜紫苑、石斛、蜜杷葉等同用。肺癰潰後,膿已吐盡
,尚有咳嗽、吐痰、氣短、午後煩熱、口燥咽乾者,可配合桔梗、當歸、生黃
耆、甘草、麥冬、花粉等同用。因其有開散心經氣鬱的作用,故也可用於心胸
氣機鬱結而致的胸悶、胸痛、心悸、少眠、善忘,鬱鬱不樂等症。常配合遠志
、茯苓、香附、紅花、鬱金、菖蒲、瓜蔞、枳殼等同用。
浙貝母味辛苦,性微寒。本品與川貝母的作用差不多,但浙貝母辛散,清
熱之力大於川貝母,故適用於外感咳嗽。常配合桑葉、菊花、杏仁、桔梗、前
胡、牛蒡子等同用。對於痰火鬱結(氣有餘便生火)而致頸部起瘰歷、腫大疼
痛,或單側、或雙側,或單個、或成串者,可用本品散鬱清熱、消痰散結,常
配合生牡蠣、元參(消瘰丸)、夏枯草、白芍、香附、海藻等同用。瘡瘍腫毒
等初起,局部硬結腫痛者,可以本品散結開鬱以助瘡毒消散。常配銀花、連翹
、赤芍、紅花、炙山甲、地龍、天花粉、陳皮等同用。
土貝母可供散結解毒用,多用於外科。不可與川貝母、浙貝母相混。
半夏性溫燥,主用於脾經濕痰。貝母性涼潤,主用於肺經燥痰。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川貝母可研為細粉,隨湯藥沖服,每次三至五分。
據近代研究報導,川貝鹼能增強離體子宮的收縮,抑制離體腸管的蠕動。
大量川貝鹼能使中樞神經系統麻痹,呼吸運動抑制,並使周圍血管擴張,血壓
降低,心搏變慢。浙貝鹼作動物實驗有較明顯的鎮咳作用。
有濕、停食、脾胃虛寒者,均忌用。

◎紫苑

紫苑原名紫菀。味苦辛,性微溫。本品有化痰降氣、清肺泄熱、通調水道
的作用,是常用的治咳藥。例如:紫苑湯(紫苑、知母、貝母、阿膠、黨參(
或人參)、茯苓、甘草、桔梗、五味子、蓮肉)適用於勞熱咳嗽、肺癰(後期)
、肺痿、吐血等症;紫苑丸(紫苑、五味子)適用於咳嗽痰中帶血;止嗽散(
紫苑、白前、荊芥、桔梗、百部、陳皮、甘草)適用於傷風咳嗽,紫苑散(紫
苑、款冬花、百部,共為細末,每次三錢,用烏梅一個、生薑三片,煎湯送服
)適用於久咳不癒。
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對實驗動物有祛痰作用。並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對
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本品還有下氣、利小便的作用。本品苦能降氣達下,辛可益肺,能使氣化
下達於膀胱而利小便。因肺經有邪,肺氣壅滯,氣不能下達於膀胱而小便不利
、尿少短赤者,可配合茯苓、通草等同用。
紫苑用蜜炙後,可增強其潤肺止咳的作用。肺癆咳嗽、痰中帶血者,或肺
燥、咽痒、乾咳者,均須用蜜炙紫苑。
款冬花偏於溫肺,多用於寒性痰飲所致的咳嗽。紫苑偏於開散肺氣鬱滯,
多用於風熱鬱肺的咳嗽。
本品辛而不燥,潤而不寒,補而不滯,故無論內傷、外感所致的咳嗽,常
隨證加減選用。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

◎款冬花

款冬花味辛、微苦,性溫。主要有溫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蜜炙後能
潤肺。是治療咳嗽常用的藥物。把款冬花燒煙,用紙筒吸煙,也能治咳嗽。
對外感風寒而致咳嗽、氣喘、喉中有痰似水雞聲者,本品辛溫能散寒化痰
,微苦能降氣平喘。可配合射干、麻黃、半夏、細辛、紫苑、杏仁、甘草等同
用。
對久咳、勞嗽,常用本品潤肺止咳,多與川貝、甜杏仁、紫苑、麥冬、沙
參、元參等同用。久咳、痰中帶血者,可加百合、藕節;肺中有熱者,可加桑
皮、知母、黃芩等。
款冬花偏於治寒性咳嗽,火熱性咳嗽不宜用。馬兜鈴偏於治火熱咳嗽,寒
涼咳嗽不宜用。百部對新久咳嗽都可以隨證選用,款冬花則偏用於日久咳嗽。
紫苑偏於宣肺化痰而治咳,款冬花偏於溫肺化痰而治咳。二藥常合用,能增加
治咳的作用。據近代研究報導,紫苑無顯著的鎮咳作用,但有明顯的祛痰作用
;款冬花祛痰作用並不顯著,但有顯著的鎮咳作用。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火熱咳嗽忌用。

◎百部

百部味甘、苦,性微溫。有潤肺而止咳的作用。本品溫而不燥,潤而不膩
,對新、久咳嗽,都可採用。
對傷風感冒咳嗽,常配荊芥、桔梗、紫苑、白前、陳皮、甘草、蘇葉、杏仁
等同用。
對肺癆咳嗽,常配合沙參、貝母、知母、麥冬、百合、阿膠、甜杏仁等同用
,若兼見潮熱、盜汗、下午顴紅、五心煩熱等症者,可加炙鱉甲、丹皮、地
骨皮、生地、元參、秦艽等。
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對人型結核桿菌有完全抑制作用。對各型肺結核均
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加以運用。有的報導單用本品久服,對肺結核也有治療
效果。
對小兒百日咳的痙攣性咳嗽,可配細辛、生薑、五味子、麻黃、白朮、紫
苑等同用。用本品單味藥製成糖漿治療百日咳,也有一定效果。本品對百日咳
還有預防作用。據近代研究報導,用動物實驗證明本品有鎮咳作用。對實驗性
流感有預防作用也有治療作用。
百部能殺蛔(古書中也有稱為長蟲)、蟯、蠅、虱一切樹木蛀蟲。單用煎
劑、粉劑,或灌腸用,對治蟯蟲有一定的療效。也可配合使君子、大黃、鶴虱
、檳榔、苦楝皮等同用,煎湯內服,治蛔蟲也有一定作用。用本品燒煙可減虱
(人頭髮內虱、體虱、陰毛虱),或用水煎洗。對樹木蛀蟲可用煙熏。本品煎
水洗疥癬也有療效。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外用適量。消化不良及大便瀉泄者不宜用。

◎馬兜鈴

馬兜鈴味苦、辛,性寒。主要有清肺熱、降氣而止咳的作用,並能瀉大腸
之熱而治痔瘡腫痛。
本品主用於治肺熱咳嗽,功能涼肺降氣。常配桑白皮、梔子、黃芩、貝母
、杏仁、甘草等同用;如兼有咳血者,可加阿膠、白芨、藕節、白茅根等。
桔梗治咳,偏於開宣疏通,適用於感冒外邪的新得咳嗽。馬兜鈴治咳,偏
於清降涼肺,適用於咳久而致的肺熱咳嗽。
前胡宣散外感風熱,祛痰降氣而止咳。馬兜鈴清瀉嗽久而生的肺熱,涼肺
降氣而止咳。
肺與大腸相表裏,肺熱移於大腸,可生痔漏而便血。本品能清瀉大腸熱邪
,對痔瘡腫痛,可配合地榆、槐花、槐角、枳殼、黃芩、連翹等同用。
對梅核痰(咽中自覺似有梅核,似痰、喀不出,非痰又咽不下,心下悶熱
,此為痰氣凝滯所致,又名梅核氣)可用本品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我常與旋
覆花(紗布包煎)、生赭石、黃芩、香附、蘇梗、半夏、茯苓、烏梅炭、金果
欖等同用。
前人對馬兜鈴有“湯劑中用之,多作吐”的記載。個人證於臨床,如用生
馬兜鈴,確見多數人發生嘔吐,甚至有的人吐得很厲害。如用蜜炙馬兜鈴就很
少發生嘔吐。
用量一般一至二錢。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作動物實驗有祛痰作用和擴張
支氣管的作用。風寒咳嗽初起不宜用。
馬兜鈴的根名青木香,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主用於外科。但也
有用於胸、腹、胃痛者。近代研究報導青木香與馬兜鈴都有降血壓的作用,可
用於治療高血壓病。

◎桑白皮

桑白皮味甘、辛,性寒。主要有瀉肺火、降肺氣、利小便的作用。今分述
如下:
1. 瀉肺火、降肺氣而清肺止咳: 肺有火熱而致咳嗽、吐黃痰或粘稠痰、
口渴、氣喘、或咳血等症,可用本品配地骨皮、黃芩、生石膏、知母、甘草、
川貝、瓜蔞、蘆根等同用。
2. 利水消腫:由於肺失清肅,影響到水分的正常排泄而致水停肌膚, 出
現水腫、脹滿、呼吸喘促、頭面四肢皆腫、小便不利等症,可用本品清肺熱而
利水,常配合大腹皮、茯苓皮、陳皮、生薑皮、冬瓜皮、車前子等同用。(即
五皮飲:五皮以用五般皮,陳茯薑桑大腹皮,或用五加易桑白,脾虛腹脹此方
奇)。
桑葉涼血、祛風、清熱。桑枝通關節,達四肢,治風濕,療痺痛。地骨皮
、桑白皮均能清肺中火熱,但地骨皮入肺經血分,降肺中伏火,兼能益腎除虛
熱。桑白皮入肺經氣分,瀉肺中實火,兼能利水消腫。車前子利水,偏於利水
之下竅。桑白利水,偏於利水之上源。桑白皮用蜜炙後,可稍減其寒性,並可
有些潤肺的功用。利水須用生桑皮。用量一般一至三錢。
肺氣虛及風寒咳嗽者慎用。據近代研究報導,用動物作實驗有顯著的利尿
作用。

◎枇杷葉

枇杷葉味苦,性平。有瀉肺降火、清熱化痰、和胃降氣的作用。本品最大的特
點是“下氣”。 常用於痰熱咳嗽、嘔逆、噦吐等症。
1. 痰熱咳嗽:肺氣不降,氣鬱化熱, 肺熱生痰而致痰熱咳嗽(咳逆上氣、痰
粘稠難出或痰黃。口渴、脈滑數、舌苔黃膩),可用本品清肺降氣,氣下則火降,
火降則痰消。常配合黃芩、山梔、沙參、瓜蔞、知母、杏仁等同用。本品用蜜炙後
,能增加潤肺的作用。常用於肺熱傷津或肺燥氣逆而致的咳嗽。
2. 嘔逆、噦、吐:胃氣失和,氣逆而嘔, 或胃熱火逆而致乾噦或吐物熱臭酸
腐、口渴等,本品具清熱和胃、降氣止嘔的功效。可配合竹茹、茯苓、檳榔、生薑
、半夏、佩蘭、蘇子等同用。本品用薑汁炙後,能增強降逆止嘔的作用。可用於胃
氣上逆而致的嘔吐。
桑白皮與枇杷葉均能治肺熱咳嗽,但桑白皮兼能瀉肺行水,枇杷葉兼能降
氣和胃。馬兜鈴與枇杷葉,都能清肺熱,但馬兜鈴兼能清大腸熱而治痔瘡,枇
杷葉兼能清胃熱而降逆止嘔。
用量一般二至四錢;鮮者可用五錢至一兩。用時刷淨絨毛。

◎獨活

獨活味辛,性溫。有搜風去濕,發散風寒的作用。常用於傷風頭痛、牙痛,風
寒濕痺引起的腰痛、腿痛等。今分述如下:
1. 傷風頭痛、牙痛:獨活能發散風寒並善搜腎經伏風。 因傷風寒而致頭痛連
及齒、頰皆痛者,是風邪波及腎經所致,常配合細辛、防風、白附子、荊芥、川芎
等同用。
2. 風濕痺痛: 風寒濕三邪侵入致氣血流行不暢而產生腰、膝、足、脛筋骨疼
痛,可用本品搜風、祛濕、散寒,常配合桑寄生、杜仲、細辛、牛膝、當歸、威靈
仙、續斷、製附片、地龍等同用。
羌活、獨活皆能祛風濕,但羌活藥力雄厚,比較猛峻,偏入太陽(膀胱)經,
善治風濕相搏的頭痛(後頭部疼痛較重者,效果更好)、肢痛、一身盡痛。獨活的
藥力較羌活稍緩和,偏入少陰經(腎經),善搜少陰經伏風,多用於腰、膝、足脛
的筋骨痺痛。羌活偏於治游風,獨活偏於治伏風。
威靈仙祛風濕,能達十二經,兼能祛痰水積聚,性極快利。獨活祛風濕,主搜
腎經伏風、寒濕,兼治奔豚(豚 t  n 音鈍,古病名,從證候表現看,類於胃腸
神經官能症,而出現腸道積氣和蠕動亢進或痙攣狀熊。因其發作時有如小豬奔闖,
故名)疝瘕。
細辛偏入肝腎二經血分,善治風寒、風濕,兼通九竅。獨活偏入腎經氣分,善
治伏風、寒濕,兼治齒痛。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

◎五加皮

五加皮味辛、苦,性溫。主要有祛風濕,壯筋骨,消水腫的功能。最常用於腰
腿筋骨疼痛、兩腳軟弱無力等。
1. 風濕痺痛、腰膝軟弱:本品既能祛風濕又能益肝腎、壯筋骨、強腰膝。 腎
主骨,肝主筋,肝腎兩虛,風寒濕侵入筋骨而致腰腿疼痛、關節拘攣者,可用本品
祛風濕,通經絡,壯筋骨。常配合蒼朮、苡米、牛膝、萆薢、木瓜、威靈仙、獨活
等同用。
對小兒腳軟行遲,可配牛膝、木瓜、蒼朮等同用。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含有
豐富的維生素甲、乙,故對缺少維生素乙所引起的腳氣也有治療作用。
2. 陰部濕癢、全身水腫:因風濕邪氣引起的陰部濕癢, 可配黃柏、菖蒲、蛇
床子、苦參、防風、荊芥、生艾葉等煎湯外洗。
對由於腎虛而致腰疼、全身浮腫之症,可配合豬茯苓、車前子、川斷、冬瓜皮
、葶藶子、澤瀉、大腹皮等同用。
白蘚皮祛風濕,氣寒善行,偏用於風瘡疥癬,諸黃風痺。五加皮祛風濕,兼益
肝腎,偏用於筋軟骨弱。
木瓜理筋病,偏用於筋急、筋軟。五加皮壯筋骨,偏用於筋軟弱骨無力,對筋
急則不如木瓜。
五加皮有南、北的分別,南五加皮祛風濕、壯筋骨之力較優,偏用於腿軟腳弱
。北五加皮消水腫之力較好,偏用於腿腳浮腫。據近代研究南五加皮含有豐富的維
生素甲、乙揮發油。 北五加皮含有強心,有類似毒毛旋花子素 K 樣作用。一般
習慣上認為南五加效果較好,有補益肝腎的作用,為正品;北五加皮有一定毒性,
注意不可用大量。
用量南五加皮一般一錢半至三錢。北五加皮一般一至二錢。北五加皮如用量較
大,可產生嘔吐,並使心跳減慢,須密切注意。

◎威靈仙

威靈仙味辛鹹,性溫。主要能祛風濕,其性善走,無處不到,可以宣通五臟、
十二經絡,兼能除痰消積。主用於全身關節疼痛、屈伸不利。對腰膝腿腳疼痛,效
果更好。常配合羌活、獨活、桑寄生、桂枝、續斷、當歸、紅花、防己、苡米、炙
山甲、製附片等同用。
豨薟草偏用於濕重的關節疼痛。威靈仙偏用於風重的關節疼痛。
秦艽治風濕痺痛偏在陽明經者。威靈仙治風濕痺痛偏在太陽經者。
老鸛草祛風濕、健筋骨,主用於筋骨肌肉損傷、麻木和風濕痺痛。威靈仙主用
於風寒濕留滯於經絡的痺痛。
此外,對癥瘕積聚、黃疸浮腫、風濕痰氣、冷氣作痛等,均可結合應證藥物加
入本品。其性走竄快利,可使收效迅速。
前人有用威靈仙一兩二錢、砂仁一兩、砂糖一匙,煎湯頻服,以冶療魚骨鯁於
咽部的經驗。去年有一醫院報導用威靈仙治魚骨鯁咽數十例,確有較好效果。可供
參考。
用量一般一至四錢。體虛氣弱者慎用。血虛而致的筋骨拘攣疼痛忌用。

◎秦艽

秦艽味苦辛,性平。主要有祛風利濕,退骨蒸勞熱的作用。常用於以下情
況:
1. 風寒濕痺、周身及關節拘攣疼痛:風寒濕三種邪氣侵入機體, 合而為
病,影響氣血正常運行,氣血痺阻,而致全身肌肉或關節疼痛,或筋肉拘攣疼
痛,或兼發熱、關節腫脹等。秦艽有祛風利濕、退熱、緩解拘攣的作用。常配
合獨活、桑寄生、威靈仙、當歸、紅花、防己、牛膝、苡米等同用。寒重者可
加製附片、桂枝;濕重者可加蒼朮、白朮;風盛者可加防風、羌活;筋拘攣
重者可加木瓜、白芍、伸筋草、炙山甲等。據近代研究報導,秦艽所含生物
甲能通過神經系統間接影響腦垂體使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故對關節炎有治療
作用。可資參考。
2. 陰虛勞熱: 由於陰虛而引起的骨蒸勞熱(下午潮熱、兩顴發紅、肌肉
消瘦、盜汗、舌紅、脈細數、晚間口乾渴等),本品可退虛熱,常配合銀柴胡
、地骨皮、白薇、青蒿等同用。例如秦艽鱉甲散(秦艽五錢、鱉甲、柴胡、地
骨皮各一兩,當歸、知母各五錢,為粗末,每付用五錢,加烏梅一個、青蒿五
分,清水煎服,早晚各一付)就是臨床上治療骨蒸勞熱常用的藥方,可根據此
方隨證加減。
3. 退黃疸:本品兼有通便利水,退黃疸的作用, 前人有治“黃疸、酒疸
”、“去遍身黃疸如金”的記載。對濕邪鬱蒸而致發黃者,可配茵陳、黃柏、
車前子、梔子、茯苓等同用。
近年我會診一黃疸型傳染性肝炎患者,曾經住醫院用大量的茵陳、梔子、
黃柏、板蘭根、蒲公英多劑,黃疸久久不退,真是遍身如金。當時我想既服茵
陳等無效,若再用茵陳劑當然仍是無效,因而想到了秦艽、白蘚皮均有退黃疸
作用,即根據辨證立法,在處方中重用了本品和白蘚皮,結果黃疸漸漸消除。
其處方如下:
柴胡四錢、黃芩三錢、車前子五錢、黃柏四錢、秦艽四錢、白蘚皮一兩、
茯苓四錢、澤瀉四錢、焦三仙各三錢、檳榔三錢、白蒺藜四錢、草豆蔻三錢。
隨證加減,約服二十劑左右而漸癒。通過此例來看,本品確有退黃作用,一得
之見,僅供參考。
此外,本品兼能入大腸經,有通便、治下牙腫痛、口眼歪斜等作用,可隨
證選用。
銀柴胡治虛勞,偏用於寒熱交作的。秦艽治虛勞,偏用於潮熱骨蒸的。
獨活與秦艽都能治身體下部風濕疼痛。但獨活用於風濕寒痛,秦艽用於風
濕熱痛。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脾胃虛寒、大便瀉泄者勿用。據近代研究報導,秦艽
甲經動物實驗證明其抗風濕作用和可體松相近似。有一定的抗過敏休克及抗
組織胺作用。有升高動物血糖的作用並使肝糖元明顯下降。

◎豨薟草

豨薟草生用味苦、辛,性寒。蒸製後味甘,性溫。主要功用是祛風濕,蒸
製後兼益肝腎,去肝腎風氣。常用於筋骨、關節疼痛,四肢麻痺,腰腿無力等
症。今舉幾個常用方劑如下:
1. 豨薟丸《濟生方》:治中風,口眼歪斜, 口吐涎沫,語言滯澀,手足
緩軟無力。豨薟草一斤(鮮者洗淨,用蜜、酒拌蒸,蒸九次,每次蒸約半小時
,晒乾再蒸)、赤芍一兩、白芍一兩、熟地黃二兩、川烏六錢、羌活一兩、防
風一兩,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一百丸,每晨空腹時溫酒或
米湯送服。市場上有成品豨薟丸,與本方稍有出入,可用於關節炎、坐骨神經
痛等。
2. 豨桐丸《驗方》:治感受風濕傳於四肢經絡,致兩足酸軟無力, 兩手
不能舉等。豨薟草(炒)八兩、臭梧桐(花葉莖子均可,切片晒乾炒用)二兩
,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錢,早晚白開水送服。忌食豬肝
羊血。 另一方是:豨薟草一兩、臭梧桐三兩,共為細末,每服 6-9 克,或漸
增至 12-15 克,口服兩次。
對於濕邪較重的關節疼痛或兩腿沉重、痠軟無力等症,我常以本品五錢至
一兩,配合獨活、桑寄生、續斷、南五加皮、牛膝、威靈仙、苡米、防己等同
用,若兼寒重、疼痛明顯者,再加製附片、補骨脂等,每收理想效果,請參考
試用。
據近代研究,豨薟草還有降低血壓作用。用量一般二至四錢。重症可用到
五錢至一兩。

◎海風藤

海風藤味辛、苦,性微溫。主要作用是祛風濕、通經絡。常用於風寒濕痹
所致的關節、肌肉疼痛,屈伸不利,四肢拘攣或麻木不仁,陰天下雨則加重等
症。可配合羌活、獨活、秦艽、當歸、桂枝、川芎、桑枝、乳香、木香、清風
藤、豨薟草同用。
清風藤祛風兼能行痰,偏用於風濕流注,歷節(以關節紅腫、劇烈疼痛為
特點)、鶴膝(以關節腫大疼痛,而股脛的肌肉消瘦為特徵,形如鶴膝,故名
)。海風藤祛風、通經絡,偏用於風寒濕所致的關節、肌肉疼痛。
用量一般二至五錢。重症可用至一兩。血虛陰虛及腎虛(無風寒濕邪)腰
腿痛者不宜用。

◎絡石藤

絡石藤味苦,性微寒。有通經絡、利血、祛風濕的作用。適用於關節疼痛、
肌肉痠楚、筋拘急、屈伸不利,風寒濕邪久鬱不癒,鬱而化熱,或機體陽盛,正
邪相搏從陽化熱而出現關節疼痛處發熱、身有微熱、患肢於夜間不欲多衣被等熱
象者。常配合桑枝、防風、紅花、赤芍、忍冬藤、當歸、乳香、沒藥、豨薟草、伸
筋草等同用。我常用於風濕性關節炎兼有發熱者。
海風藤治風濕痹痛,偏用於風寒濕較重無熱象者。絡石藤治風濕痹痛,偏用於
兼有熱象者。
豨薟草用於濕邪偏重、腰腿疼痛、乏力者,兼有益肝腎作用。絡石藤用於風濕
化熱、筋拘急疼痛者,善通經絡,無補益作用。用量一般二至五錢,重症有時用
一兩。

◎海桐皮

海桐皮味苦,性平。主要有祛風濕而治腰腿疼痛、四肢肌肉風濕痺痛的作用,
對風濕痺證疼痛明顯者,隨證加入,常可減輕疼痛。常興羌活、獨活、威靈仙、當
歸、防風、海風藤、桂枝、桑枝、紅花、製附片等配合應用。
對於較頑固的、容易復發的皮膚癢瘡、癢疹、蕁麻疹等,我常以本品隨證配合
防風、荊芥、紅花、赤芍、丹參、白蘚皮、炙山甲、皂刺、苦參、連翹、蛇退(一
、二分)等同用,常可取效。僅供參考。本品用酒浸外用,可用於疥癬等皮、外科
疾患。 五加皮(南五加皮)偏於壯骨舒筋而用於腰腳乏力,筋攣疼痛。海桐皮偏
於祛風濕、通經絡,而用於風濕性疼痛,止痛的效果較明顯,並可外用於治疥癬。
用量一般內服一至三錢;外用適量酒浸。據近代研究報導,海桐皮所含的生物對
橫紋肌有鬆弛作用。對中樞神經有鎮靜作用。本品也有積蓄作用,毒性主要表現為
心肌及心臟系統的抑制,大劑量使用,可引起明顯的心律紊亂及低血壓。

◎千年健

千年健味辛、甘、苦,性溫。有壯筋骨、祛風氣的作用,適用於老年人筋
骨無力、手足麻木等症。對於青壯年人風濕疼痛、手足拘攣、筋骨屈伸不利等
症,也常隨證選用。老年人可配合熟地、當歸、枸杞子、南五加皮、續斷、桂
心、獨活、羌活、紅花、山藥、黨參、白朮、山萸、川芎等同用。一些壯筋骨
的藥酒中,常有本品。臨床常配合當歸、紅花、獨活、桑寄生、續斷、炙山甲
、透骨草、骨碎補、絡石藤、海桐皮等同用。
千年健有濃厚香氣,用於胃痛、也有良效,一般可配香附、高良薑、木香
、砂仁、丹參等同用。對老人胃痛更為適合。
絡石藤偏於通經絡,千年健偏於壯筋骨。豨薟草偏於祛濕邪,千年健偏於
祛風氣(治風氣作痛)。用量一般二至四錢,重症也可能加至一兩。

◎老顴草

老顴草味苦、辛,性溫。主要有祛風濕、疏通經絡、活血、健筋骨的作用。對
於風寒濕三邪侵入機體而引致的關節痺痛、肢體麻木、皮膚麻癢等,可配合當歸、
桂枝、赤芍、紅花、羌活、獨活、防風、海風藤等同用。我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關節屈伸不利,血不通者,常加用本品一兩,似有一定效果,僅供參考。
老顴草單用時可以浸酒飲用,也可以熬成流膏服用。用量一般三至五錢,特殊
倩況可用到一兩。

◎伸筋草

伸筋草味苦、辛,性溫。主要功用是舒筋活絡,兼能祛風濕。對風濕痺痛
而出現關節屈伸不利、筋脈拘急不易伸開等情況者,可在應證湯藥中加用本品
五錢至一兩,對舒筋活絡有幫助。常配合羌活、獨活、當歸、白芍、木瓜、生
苡米、紅花、桃仁、桂枝、雞血藤、海風藤等同用。對於肝腎不足筋失所養而
致筋骨屈伸不利之症,常配合熟地、山藥、山萸、枸杞子、潼蒺藜、當歸、白
芍、千年健、紅花、南五加皮等同用。
絡石藤偏用於通經活絡,伸筋草偏用於舒筋活血。用量一般三至五錢,重
症可用至一兩。

◎透骨草

透骨草味辛,性溫。主要有祛風濕、活血止痛的作用。對於風濕疼痛,筋骨拘
攣、肢體麻木等症,均可用本品配合獨活、羌活、附子、伸筋草、千年健、海桐皮
、紅花等同用。也可單用透骨草煎湯熏洗。本藥外洗也有引藥透入經絡、血而祛
風、活血、止痛的作用,又是本藥的特點。
對瘡瘍腫毒、陰囊濕疹等,可用本品配合生艾葉、白蘚皮、蛇床子、忍冬藤等
煎湯外洗。
對於較深痼的風濕疼痛,筋骨拘攣、屈伸不利者,我常在應證湯藥中加用透骨
草五錢至一兩、川烏二至三錢、伸筋草八錢至一兩、骨碎補三至四錢,往往能提高
療效。僅供參考。
用量一般為三至五錢;特殊情況,可用一兩。外用時,量可適當加重。
因本品有活血作用,孕婦忌用。

◎追地風

追地風味酸、澀,性溫。有祛風濕作用,常用於風濕痺痛,筋骨痠疼,足
膝痠軟麻木等症,可與獨活、桑寄生、細辛、威靈仙、製附片、紅花、透骨草
、苡米等同用。
本品除入肝腎兩經外,兼能入大腸經,如風濕化熱侵及大腸經,上攻而致
牙痛、咽喉痛者,可配元參、生地、地骨皮、丹參、山豆根等同用;下注而致
下痢赤白、大便帶血者,可配地榆、槐花、黃柏、黃連、木香、防風等同用。
用量一般二至四錢。特殊情況可用到五錢至一兩。

◎桑枝

桑枝味苦,性平。有祛風除濕、利關節的作用。對風濕引起的肩臂膝足疼
痛,全身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等症,可配片薑黃、防己、海桐皮、絡石藤、豨
薟草、獨活、桑寄生、續斷、牛膝、威靈仙等同用。
對中風半身不遂、四肢拘攣不利等症,可以本品配防風、菊花、白蒺藜、
半夏、陳皮、竹瀝、膽南星、紅花、桃仁、赤芍、地龍等同用。
桑枝配萆薢、茯苓、苡仁、牛膝、澤瀉、蒼朮、秦艽等,可用於濕腳氣症。
桂枝辛溫,能通達四肢陽氣,偏用於風寒痺痛。桑枝苦平,能利四肢關節
、祛風氣,偏用於風邪化熱的四肢關節痹痛及中風半身不遂(有熱象者)。
據近代研究報導,桑枝有顯著降血壓的作用,含有維生素 B 。 用量一
般為三錢至一兩。

◎松節

松節味苦,性溫。有祛風濕、活經絡、利關節的作用。常用於風濕痹痛(
包括風濕性關節炎)較久,關節、筋骨拘攣疼痛,或關節脹痛、屈伸不利者。
可配合桂枝、伸筋草、透骨草、木瓜、防己、紅花、威靈仙、羌活、獨活、炙
山甲等同用。寒濕較重者,可加製附片、細辛、桂心等。本品對膝關節的寒濕
疼痛,效果較好,可與牛膝、木瓜、海桐皮等同用。
伸筋草、透骨草偏用於筋骨拘攣的風濕痹痛。松節偏用於關節屈伸不利或
關節腫脹的寒濕痹痛。
用量一般三至五錢;重症可用至一兩。

◎絲瓜絡

絲瓜絡味甘,性平。有清熱涼血、理氣、通經絡的作用。對胸脅部攻串疼
痛,可用本品配香附、鬱金、枳殼等同用。對胸脅部跌打損傷疼痛,可配紅花
、桃仁、桔梗、片薑黃等同用。對閃腰岔氣疼痛,可配乳香、沒藥、荔枝核、
元胡等同用。對風濕性關節炎的關節疼痛,可配獨活、羌活、松節、威靈仙等
同用。
本品還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對婦女崩漏、大便帶血、痔瘡出血等,可用
絲瓜絡炒炭,研末,每服一錢,一日二、三次。或配續斷炭、艾炭、阿膠珠、
棕炭(崩漏)、地榆、槐花炭、防風、炙槐角、黃芩炭(便血、痔出血)等同
用。
用量一般為二至四錢。

◎白花蛇

白花蛇又名蘄蛇,味甘,鹹,性溫。有毒。主要作用是搜風活絡,治一切
風。前人有“能內走臟腑,外徹皮膚,透骨搜風、截驚定搐”的經驗記載。常
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中風、口面歪斜、半身不遂:大人中風,風痰瘀血阻塞經絡, 血不
暢而致口面歪斜、半身不遂等症,可配合桑枝、防風、膽南星、天竺黃、竹瀝
、白蒺藜、當歸、紅花、赤芍、炙山甲、地龍、桃仁等同用。
2. 小兒風熱、急慢驚風、抽搐、驚癇:小兒臟腑稚嫩,風熱熾盛, 突然
驚嚇,最易引起抽搐、驚風以小兒下肢癱瘓等症,可以本品配硃砂、菖蒲、鬱
金、膽南星、天竺黃、遠志、全蝎、蜈蚣、羚羊角、牛黃等同用。常做成丸劑
使用。
3. 此較重的骨節疼痛、肢體麻木: 因風寒濕三邪痹阻經而致骨節疼痛
、肢體麻木不仁者,可以本品配合獨活、羌活、荊芥、防風、威靈仙、苡米、
防己、秦艽、附子、紅花、當歸等同用
4. 遍身疥癩、白癜風、癢疹、癬瘡:本品搜風能夠內走臟腑, 外徹皮膚
,一切皮膚風症,可用本品配合白蘚皮、苦參、連翹、海桐皮、紅花、丹參、
蟬衣、薄荷、皂刺等同用。
烏梢蛇性味甘平,無毒。與白花蛇效用相近。一般說,烏梢蛇偏用於皮膚
不仁、大風(麻風)、疥癩等症。
用量一般三分至一錢, 水煎服。 如炒研為細末,隨湯藥沖服,每次可用
1-3 分,溫開水送服。一日二、三次。
無風邪者、或屬於血虛生風者忌用。

◎白僵蠶

白僵蠶又名僵蠶,味鹹、辛,性平。主要有祛風解痙、消痰散結的作用。
常用於以下情況:
1. 小兒抽搐、驚癇夜啼: 可以本品配合防風、全蝎、蜈蚣、膽南星、
藤、天竺黃、嬋衣、焦三仙等同用。
2. 肝風上擾所致的頭痛、頭暈: 可配天麻、菊花、藤、白蒺藜、白芍
等同用。
3. 頭面受風、口面歪斜:可配蜈蚣、全蝎、白芷、白附子等同用。
4. 頸部瘰歷、乳蛾(扁桃腺炎)、痄腮(腮腺炎)等, 可配合桔梗、生
甘草、錦燈籠、山豆根、射干(乳蛾)、板蘭根、牛蒡子、馬勃、青黛(痄腮
)、元參、生牡蠣、貝母(瘰歷)等同用。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

◎全蝎

全蝎味甘、辛,性平。有毒。有熄風、止抽搐的作用。
能引各種風藥直達病所。對各種抽搐、驚風、驚厥,可配合蜈蚣、天麻、
藤等同用。假如小兒慢脾風(嘔吐瀉痢之後而出現的慢驚風),可用全蝎三
錢、白朮三錢、麻黃三錢,共為細末,兩歲以下者,每用二、三分,三歲以上
者五分,薄荷湯送下。對大人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可配白僵蠶、白
附子(牽正散,治顏面受風、口眼歪斜)、桑枝、防風、半夏、陳皮、紅花、
桃仁、赤芍、炙山甲、地龍(中風半身不遂)等同用。
全蝎配防風同用,可增強熄風、止痙、定搐的作用。蜈蚣祛風鎮痙對於角
弓反張、痙攣強直療效好。全蝎熄風鎮痙,對於頻頻抽動、手足震顫、頭部搖
動效果好。二者合用,可互相增治療效果,故常同用。
用量一般五分至三錢。特殊病重者,可再增重些。單用蝎尾者,一般每次
三至八條。

◎蜈蚣

蜈蚣味辛,性溫。有毒。主要有止痙熄風和解毒的作用。常與全蝎同用。
對癲癇常配天麻、鉤藤、全蝎、天竺黃、膽南星、半夏、硃砂、遠志、菖蒲、
川貝母等同用。
因高熱動風而出現神志不清、四肢痙攣、頸項強直、抽搐、牙關緊閉等症
,可配合黃連、鬱金、天竺黃、羚羊角、全蝎、僵蠶、藤、防風、白蒺藜等
同用。
對破傷風病牙關緊閉、頸項強直、四肢抽搐等證,可配合防風、南星、全
蝎、白附子、僵蠶、藤等同用。
此外,本品也可用於風寒濕痺的筋肉疼痛、麻木、僵板不靈活等,可配羌
活、獨活、秦艽、防風、威靈仙等同用。對瘡毒、燙火傷、瘰歷等,也有解毒
作用。常配合乳香、沒藥、兒茶、雄黃等外用。
蜈蚣與全蝎鎮痙熄風的作用差不多,但蜈蚣熄風、止痙、止痛的作用此全
蝎好。全蝎治舌僵、言語不利、震顫的作用此蜈蚣好。
全蝎主要用於定風,蜈蚣除熄風外,還可用於解毒(以毒攻毒)。
用量一般一至三條,或五分至一錢半。

◎地龍

地龍味鹹,性寒。有清熱利水、通經絡的作用。溫熱病高熱而狂言語亂、
甚或抽搐者,可用本品清熱而安神、止痙。常配合黃連、鬱金、遠志、大青葉
、菖蒲、天竺黃、連翹、藤等同用。
因濕熱積蓄於中、下二焦而出現腹水,下肢浮腫,小便不利者,可用本品
清熱利水,常配合豬苓、茯苓、車前子、大腹皮、冬瓜皮、澤瀉、木通等同用

本品性善下行而利水濕,故常用於腳氣所致的足跗浮腫、腳縫濕癢、頑麻
足軟等症。可配合木瓜、防己、吳萸、檳榔、紫蘇等同用。對四肢麻木、疼痛
、屈伸不利等症,本品有通經活絡的作用,可配合桑枝、桂枝、絡石藤、紅花
、炙山甲、伸筋草等同用。
近些年來用地龍治支氣管哮喘有效,有的做成粉劑服用,有的做成注射液
應用。
穿山甲、地龍均有通經活絡、引藥直達病所的作用,但穿山甲偏走全身、
無處不到,地龍偏於下行,故治腳氣常用,並能利水濕而消水腫。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有擴張支氣管的作用;有解熱
作用;有抗組織胺作用;有降血壓作用。

◎白蒺藜

白蒺藜味辛、苦,性微溫。有疏肝鬱,散肝風,瀉肺氣,明目的功用。常用於
以下幾種情況:
1. 頭痛、頭暈、目眩: 由於肝風上擾而致頭暈、頭痛、目眩、口苦、目多眵
等症,可用本品疏肝鬱、散肝風,平肝以治頭痛、眩暈。常配合菊花、桑葉、天麻
、藤、白芍、生牡蠣、羚羊角等同用。
2. 目赤、目痛、多: 外感風熱或肝鬱化熱生風等而致目赤、目痛、流、
眼花、羞明、多眵等症,可用本品散風清熱、平肝。常配合梔子、黃芩、木賊草、
荊芥、桑葉、菊花、草決明、石決明、密蒙花等同用。
3. 胸脅脹痛:肝氣鬱結或肺氣失宣而致胸脅脹滿疼痛, 可用本品疏散肝
鬱,宣瀉肺鬱。常配合柴胡、枳殼、香附、鬱金、片薑黃、川楝子、元胡、皂
刺等同用。對肝炎患者的脅痛,我常在辨證論治的湯藥中,加用白蒺藜三、四
錢同時配用皂刺一錢半或片薑黃二、三錢,每收較好效果。請參考試用。
4. 癖塊積長:由於氣血瘀滯、影響氣血流通,久積成塊,或左或右。 可用本
品疏肝氣、散肝鬱而行血散結。常配合元胡、歸尾、紅花、桃仁、皂刺、炙山甲、
炙鱉甲、生牡蠣等同用。
潼蒺藜偏於平補肝腎,白蒺藜偏於通散肝鬱。藤清肝熱而熄風,白蒺藜散肝
鬱而熄風。用量一般二至三錢。血虛氣弱者及孕婦均慎用。

◎天麻

天麻味辛,性平。有熄風、祛痰、止痙的作用。最適用於虛風內動、風痰
上擾而致的眩暈、四肢麻木、抽搐等症。常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頭痛、眩暈:本品味辛能散外風,能入肝經,善熄內風(肝風)。 並
有祛痰的作用,所以一味天麻既能熄風,又能祛痰。一般祛風、化痰藥均有燥
性,惟天麻辛潤不燥,通和血脈,有益筋骨,故前人稱天麻是“風藥中之潤劑
”。如因肝風內動,風痰上擾而致頭痛、眩暈、眼黑、走路不穩、手足麻木等
症,可配合藤、白蒺藜、菊花、川芎、赤芍、膽南星、桑葉、生地、澤瀉等
同用。如中風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可配白僵蠶、全蝎、白附子、荊芥、白芷
等同用。
2. 中風:中風半身不遂、言語不利、半身麻木等, 可配合桑枝、半夏、
製南星、紅花、防風、桃仁、赤芍、地龍、白蒺藜、藤、雞血藤、川芎等同
用。
3. 驚風、癲癇、小兒驚風、大人癲癇而致的抽搐、 牙關緊閉、眼吊、煩
躁不安等症,可配合全蝎、蜈蚣、藤、天竺黃、黃連、黃芩、鬱金、菖蒲、
遠志、香附、陳皮等同用。
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對實驗性癲癇的動物,有制止癲癇反應的作用。
此外,本品配合羌活、獨活、防風、秦艽、威靈仙、桑枝、當歸、陳皮等
,也可用於風濕痺痛(包括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痛等)、肢體麻木不仁等症。
蒼耳子發汗散風濕,治頭痛、頭暈,善搜外風。天麻祛痰熄風、定驚癇,
治眩暈、頭痛,偏治內風。
蔓荊子散上部風熱,偏治外感實邪的頭痛,內傷虛性頭痛慎用。天麻偏治
頭痛眩暈居於內風挾痰者,外風頭痛較少用。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

◎鉤藤

藤味甘,性微寒。有清心熱、熄肝風、定驚癇、止抽搐的作用。善治大人頭
旋目眩,小兒驚風瘛瘲(手足抽動)。常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頭重眩暈:由於肝風內動而致頭旋、目眩, 耳鳴、失眠,頭重腳輕,筋惕
肉潤(筋肉游走不定的跳動感)等症。可配合菊花、天麻、防風、半夏、茯苓、白
蒺藜、澤瀉、生石決明、生代赭石等同用。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有降低血壓的作
用。故可用於高血壓病。
2. 小兒發熱抽搐: 小兒高熱不退、熱極生風可致咬牙、項強、眼吊、四
肢抽搐、煩躁不安等症,本品能清心熱、熄肝風而解痙鎮靜。常配合菊花、全
蝎、蜈蚣、黃連、鬱金、天竺黃、桑葉、連翹、膽南星等同用。
3. 中風: 肝風內動、風痰上擾而致忽然昏倒、口面歪斜、半身不遂、言
語失利等症,名叫中風。本品有熄肝風的作用,又有一定的舒筋活絡作用。常
配合半夏、陳皮、茯苓、菊花、桑枝、桑葉、白蒺藜、紅花、赤芍、地龍、炙
山甲等同用。
忍冬藤偏於清經絡中的風熱而治經絡疼痛。藤偏於熄肝風、清肝熱而治
筋惕肉潤、手足抽搐。
絡石藤舒筋活絡而治筋脈拘攣、不易屈伸。藤熄風鎮痙而治筋脈瘈瘲(
痙攣性抽動)、手足攣急。
白僵蠶祛風偏治驚癇、中風,兼能化痰散結。藤熄風偏止旋暈、抽搐,
兼能清肝心熱邪。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除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外,還有鎮靜作
用,但無安眠作用。
前人使用藤熄風時主張“後下”,認為藤後下力大、久煎力小。近人
實驗研究證明,藤煮沸煎熬超過 20 分鐘,其降低血壓的成分即受到部分破
壞。
用量一般二至五錢。特殊重症可用到一兩。

◎大薊

大薊味甘、酸,性涼。主要功能是涼血、止血,兼能散瘀消腫。常用於以下情
況:
1. 衄血、咳血、吐血、尿血:這些出血往往與血熱妄行有關。 本品能涼
血清熱而止血。常配合側柏葉、茜草根、小薊、白茅根、山梔、大黃、牡丹皮
、棕櫚皮、薄荷,共燒炭(用紙包放在地上一宿,以出火毒),為細末,每服
二至三錢,用生藕汁或墨汁送服(此方名十灰散,常用於咳血、吐血)。
2. 婦女子宮出血:婦女子宮大量出血叫做“崩”; 小量出血、但經常不止,
叫做“漏”。對婦女崩漏,常以本品配合棕櫚炭、艾炭、阿膠、桑寄生、續斷炭、
白朮、仙鶴草、當歸炭、蒲黃炭等同用。
3. 瘡毒癰腫:本病多由血熱、毒火壅結不散而致, 本品能涼血、散瘀而
消腫。常配合銀花、連翹、赤芍、蒲公英、紅花、野菊花、丹皮等同用。鮮大
薊絞汁飲服,每次 1-2 湯匙,一日二次 ,可用於急性闌尾炎。
另有小薊一種,其性味功能基本相同,並且常與大薊在一起同用。但細分
析,也有些不同之處。大小薊在涼血止血方面效果近似,但大薊還有散瘀消腫
的作用,無論內服或外用均對疔毒癰瘡有效,小薊則無此作用。小薊治尿血的
效果較佳,例如小薊飲(小薊五錢至一兩、生地一至二兩、滑石五錢、通草二
錢、蒲黃三錢、藕節三至五錢、竹葉二錢、當歸二錢、生梔子三錢、甘草一錢
半)則是治療下焦結熱、尿血成淋的著名方劑。本方再加木通、車前草、豬苓
、萹蓄等,可用於急性泌尿系感染。
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炒炭後能縮短出血時間而起止血作用;有降低血壓
的作用;小薊生用止血作用好,能收縮血管,並能使凝血時間和凝血脢元時間
縮短,炒炭後反不如生用;小薊有利膽作用,並能降低血中膽固醇;有降低血
壓作用。
用量一般一至五錢;鮮者常用二、三兩;特殊重病,乾者也可用至一兩。
炒炭後,用量可稍小些。

◎地榆

地榆味酸、苦,性微寒。能清下焦血熱,而治大小便出血。因有酸澀之性
,故兼有止瀉作用。生用涼血清熱的效果好,炒炭用,止血的效果也好。
本品能清熱、涼血而止血,可用於各種出血,但它的特長是治下部出血,
效果尤佳。例如:治大便出血,可配黃芩、槐角、槐花炭、當歸、白芍、阿
膠、黃柏等同用。治尿血可配合木通、生地、澤瀉、豬苓、茯苓、瞿麥、黃
柏炭、茅根炭、小薊等同用。
地榆酸寒涼血,可外用於癰腫瘡瘍及燙火傷。可單用本品為細末,香油調
塗患處,能止痛並使癒合加快。或用生地榆二兩、冰片二分、麝香少許,共研
細末,傷處破者,可撤布此粉於傷面上;如未破者,可用香油調塗患處。也有
用地榆末與黃連素同研為均勻細粉,用於燙傷或燒傷,取得良好效果者。
白芨止血,偏理上焦出血。地榆止血,偏理下焦出血。棕櫚炭、地榆炭均
能止血,但棕櫚炭無論寒熱的出血均可應用。地榆炭則偏用於下焦濕熱性的大
便出血。
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有抗菌作用,但經高壓消毒後,抗菌力下降,甚至
消失;本品能縮短出血時間,對小血管出血有止血作用,其稀溶液作用更顯著
;對潰瘍病大出血及燒傷有較好的療效,並能控制感染而防止毒血症,減少滲
出,促進新皮生長。
用量一般二至五錢。止血宜炒炭用;治癰腫、燒傷宜生用。重病用量可再
稍大些。虛寒性出血者慎用。

◎側柏葉

側柏葉味苦、澀,性微寒。主要有益陰、涼血、止血的作用。常用於以下
情況:
1. 各種出血:本品性微寒,故常用於熱性出血。 例如衄血可配生地、大
薊、小薊、白茅根等同用;咳血可配生藕節、白芨、杏仁、炒梔子等同用;吐
血可配白芨、地榆、生赭石、旋覆花、烏賊骨、茜根炭等同用;尿血可配生地
、木通、小薊、黃柏、知母、白茅根等同用;婦女崩漏可配合桑寄生、續斷炭
、益母草、仙鶴草、艾炭、棕炭等同用。等等。如配合炮薑炭、艾葉等也可用
於寒證出血。
本品生用除涼血、止血外,尚能益陰清熱,炒炭用則只可用於止血。實際
上本品最常用於涼血、止血,生用的機會較多。例如四生丸(生側柏、生地、
生艾葉、生荷葉)常用於各種熱性出血。這是前人對本藥的使用習慣及經驗。
據近代實驗研究報導,本品生用能縮短出血和凝血時間,炒炭後,凝血作用反
較生用效果差。我對婦女倒經(每到月經期則衄血)常在應證湯藥中,加入生
側柏五錢至一兩、大小薊各五錢,效果較好,謹提供參考。
本品性較寒涼,久服、多服可影響中焦溫運的機能而產生胃部不適或食欲
減退等症,故可在使用本品時,佐用一些強健中焦的藥物,如陳皮、生薑、焦
神、炒穀芽、炒麥芽等。
白茅根甘寒,涼血止血並能瀉火,側柏葉苦澀微寒,涼血止血兼能養陰(
對肺陰虛的咳嗽、痰中帶血有效)。
地榆酸寒收斂而止血,偏治下部的出血。側柏葉益陰涼血而止血,偏治上
部的出血。
艾葉溫通理血而止血,側柏葉清血中濕熱而止血。用量一般二至四錢。重
症也可用五錢至一兩。

◎白茅根

白茅根簡稱茅根,味甘,性寒。主要有涼血止血、清熱利水的作用。本品味甘
而不膩胃,性寒而不傷胃,利水而不傷陰津,是常用的清熱止血藥。
對衄血、咳血、吐血、尿血等各種出血性疾病,常配合小薊、藕節、蘆根、黃
柏、丹皮炭、生地等同用。本品治尿血的效果尤好,也是其特點之一。
本品有清熱利水的作用,對濕熱淋、(泌尿系感染)、水腫等病,可配合車前
子、木通、萹蓄、瞿麥、豬苓、茯苓、黃柏等同用。我常在應證湯藥中加入茅根炭
一兩、黃柏炭四錢、小薊五錢,用於尿中紅血球滿視野或數十個,久久不癒者,每
收理想效果。久病致虛而兼腰痛者,可酌加川斷或川斷炭、桑寄生。謹供參考。
側柏葉清血中的濕熱,苦澀而止血。白茅根清血中的伏熱,甘寒而止血。
茅根炭偏用於止血;茅根偏用於清熱利尿、涼血;鮮茅根清熱涼血的效果更好

茅針(茅根剛出的新尖)可用於外科,能潰膿破腫。
茅花(白茅根的花)治吐血、衄血、上焦血熱而出血的疾病優於茅根。白茅根
治尿血優於茅花。
蘆根、茅根均能清熱,但蘆根偏於清氣分的熱,生津止渴。茅根偏於清血分的
熱,益胃止渴。
據近代研究報導,白茅根有顯著的利尿作用;茅花能縮短出血和凝血時間,並
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故有止血作用。
用量一般二至六錢。鮮者可用一至二兩。單味使用時可用至數兩,甚或半斤。
茅花、茅針一般為一至三錢。

◎棕櫚炭

棕櫚炭簡稱棕炭,味苦、澀,性平。是一種收澀止血藥。對衄血、咳血、
吐血、尿血、便血、血崩等各種出血,均有收澀止血的作用。常配合側柏葉、
大薊、小薊、白茅根、茜草炭、丹皮炭、荷葉炭、阿膠等同用。
艾炭、棕炭常同用於止血。但艾炭暖子宮、逐寒濕、理氣止血,偏用於子
宮出血、崩漏帶下。棕炭苦澀收斂而止血,偏用於下部大出血,有“澀可固脫
”的效力。艾炭無收澀瘀滯的缺點。棕炭對有瘀血或瘀阻未盡者不適用。
側柏葉益陰涼血而止血,血症的初、中、末三期均可使用。棕炭收澀止血
,故血症初起瘀阻未盡者不宜使用。
花蕊石澀而止血,但能化瘀血、下死胎。棕炭則無化瘀血的作用。
用量一般二至四錢。特殊重症可用到一、二兩。
出血症初起不可用此藥過早,以免發生留瘀的弊害。

◎三七

三七味甘微苦,性溫。主要有兩大功用,一是止血,一是散瘀消腫而定痛
。本品常用於各種出血。例如:
配沙參、炒山梔、黃芩、白芨、杏仁、生藕節、枇杷葉等,可用於咳血;
配生赭石、竹茹、黃芩炭、白芨、焦神麴、烏賊骨、仙鶴草、灶心土等,可用
於吐血;配白茅根、大小薊、炒梔子、荷葉炭、血餘炭、銀花炭等,可用於鼻
衄血;黃柏炭、瞿麥、茅根炭、小薊炭、燈心炭、生地黃等,可用於尿血;配
防風、地榆炭、赤石脂、槐花炭等,可用於便血;配阿膠、艾炭、棕炭、蓮房
炭、當歸炭、川斷炭、桑寄生等,可用於子宮出血或月經過多。
單用本品為細末,用溫開水送服五分至一錢,一日二、三次也有止血效果
。但配合應證湯藥使用則更好。
三七既有止血作用,又有散瘀血、消腫定痛的作用。常配合乳香、沒藥、
骨碎補、川續斷、血竭等,用於跌打損傷、瘀血青腫等症,既可內服,又可外
用。用三七為末摻於傷口或搗爛外塗於受傷處,既能止血又能散瘀消腫而定痛
。本品配銀花、連翹、赤芍、紅花、歸尾、花粉、乳香、沒藥等,也可用於癰
腫瘡瘍的腫痛。近些年來常配本品作為活血化瘀藥,用於各種瘀血症及血瘀氣
滯症。例如紫癜、心肌梗塞、潰瘍病慢性穿孔等等。
對於心肌梗塞,舌質紫暗或舌上有瘀斑,痛處固定不移者,除根據辨證論
治服用湯藥外,還可用三七粉三至五分配人參粉三至五分,溫開水送服,一日
二次,連用 2-4 週或更長些時間,有良好幫助,請參考試用。 對頻繁發作的
心絞痛患者,也可應用,但用量可稍輕些。
白芨、三七都能止血,但白芨偏用於肺胃出血,如咳血、吐血。三七則可
用於一切出血。
烏賊骨為末外摻於傷口處,也能止血,但其作用是斂澀而止血。三七為末
外摻(或搗爛外塗),能粘合傷口、散瘀消腫而止血,並且同時有很好的止痛
作用。
據近代研究報導,用三七所含的三七皂甘做動物試驗,有強心作用;三七
溫浸液做動物試驗能縮短家兔血液凝固時間,有止血作用。
用量:一般不作煎劑用,常作為粉末用溫開水送服或隨湯藥沖服。每次二
分至一錢(止血)或一錢至二錢(治外傷、筋骨折傷等),一日二次。前人有
用小量或中等量能止血、活瘀,用大量則破血的經驗,可資參考。
近代研究報導,三七中所含的三七皂甘低濃度時對實驗動物的血管有收縮
作用,高濃度時對血管有擴張作用。似有一致之處。有待今後進一步研究與觀
察。

◎白芨

白芨味苦甘澀,性微寒。主要功用是止血,消腫,去腐,生肌。並有補肺,收
斂的作用。
本品最常用於肺胃出血。例加配生藕節、黑山梔、杏仁、沙參、生地、百合、
元參等,可用於咳血;配炒黃芩、知母、烏賊骨、蒲黃炭、茜草炭等,可用於吐血

近些年來,常以本品配烏賊骨、貝母、甘草,共為細末,每服一至二錢,溫開
水送服,一日二、三次。或白芨粉一錢配三七粉三至五分同服,一日二、三次。治
療潰瘍病出血,有較好效果。我常用白芨配合杏仁、百部、紫菀、麥冬、百合、瓜
蔞、生地、黃芩、生藕節等,用於肺結核咳血,每收良好效果。再根據前人用藥經
驗,認為白芨有補肺作用,據此經驗,我也曾用白芨粉每服一至二錢,一日三次,
飯後用紫菜(約五分至一錢)煎湯送下,將紫菜也吃掉。用於肺結核有空洞者,常
收到較為滿意的效果(臨床症狀多者,可隨時運用辨證論治的方法配合湯藥;臨床
症狀不多者,也可配合異煙內服)。據近代研究報導,本品在試管內對人型結核
桿菌的生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以上用法僅供參考。
本品還有逐瘀生新及去腐生肌、收斂瘡口的作用,故外科也常用於癰腫、疔毒
、瘡瘍等的治療。內服、外用均有效。荷葉炭、棕炭等止血,因收澀太過,常可發
生血瘀、血滯的情況。白芨止血,同時又有祛瘀生新的作用,雖久用也不發生瘀血

三七可止一切出血,白芨偏止肺胃出血;三七可散瘀定痛,白芨可去腐生肌。
生藕節止血之中兼能養陰生津。白芨止血之中兼能補肺收斂。用這二藥止血均
不產生瘀血。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水煎服;如用粉末吞服,每次可用五分至二錢,一日二、
三次。
不可與附子、烏頭同用。

◎仙鶴草

仙鶴草味苦,性涼。主要用為止血藥。兼有治熱痢的作用。對於咳血,常
以本品配白芨、生藕節、黃芩、炒梔子、阿膠珠等同用;對吐血可配合炒黃芩
、知母、白芨、烏賊骨、焦三仙、焦檳榔、茜草炭等用;對子宮出血,可配合
益母草、桑寄生、當歸炭、生地炭、白芍、阿膠、艾炭等同用。對於熱痢便血
,可配合地榆、槐花炭、白芍、木香、黃連、黃柏、白頭翁、馬齒莧等同用。
益母草可用於子宮出血,但兼能活血祛瘀。仙鶴草也可用於子宮出血,但
沒有活瘀作用,故須配伍一些活瘀藥同用,較為合適。
據近代研究報導,仙鶴草含有仙鶴草素、維生素 K;仙鶴草素能使血小板
增加,使凝血時間縮短。我曾用仙鶴草一至二兩,配合生地、元參、白芍、當
歸、白茅根、阿膠、茜草炭、鬼箭羽、丹皮炭等隨證加減,用於血小板減少性
紫癜,確有一定幫助,請參考試用。用量一般為五錢至一兩。

◎藕節

藕節味甘、澀,性平。鮮用涼血止血,晒乾生用收澀止血,炒炭用止血力
更能增強。
藕節收澀止血之中兼有活瘀血的作用,故能止血而無留瘀的弊害,是治療
各種出血時很好的輔助藥。常用於咳血、吐血、衄血等症,多與白芨、側柏葉
、大薊、茜草炭、棕炭等同用。熱證出血宜生用,或採購鮮者,絞汁飲服,效
果更好。虛寒證出血,宜炒炭用。近代實驗證明,本品能縮短出血時間,炒炭
後作用更顯著。
棕炭為收澀止血之品,專為治標濟急時使用,早用、多用、單用,有產生
血瘀澀滯的弊害,故需同時加用活血化瘀藥較妥。藕節則兼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故不但可以單用,而且還可與棕炭同用以免除棕炭產生留瘀的弊害。
用量一般三至五錢。鮮藕節可用到一、二兩。

◎菖蒲

菖蒲味辛,性溫。主要有開通心竅、宣氣除痰、聰耳目、發聲音的作用。
1. 開通心竅、 宣氣除痰︰對於熱入心包和痰迷心竅而致的神志昏迷、神
明失常、昏懵不語、甚或抽搐等症,常以本品開通心竅、宣氣除痰以醒腦清神
。可配合遠志、膽南星、天麻、全蝎、蜈蚣、天竺黃、鬱金、茯苓、硃砂、川
貝母等同用。因痰濁、氣鬱影響心神而致心悸、善忘、驚恐、精神不安,以及
癇症、癲狂等症,也可用本品宣氣除痰、開心竅以安心神。常配合遠志、香附
、鬱金、琥珀、硃砂、僵蠶、全蝎、膽南星、防風、龍齒、茯苓等同用。
2. 聰耳目、發聲音: 對於痰氣上衝而迷心竅或中風卒倒導致耳聾、目瞀
(看不見東西)、目花、舌蹇難言或言語不利等症,本品有通九竅、出聲音的
作用。可配合遠志、天竺黃、半夏、蟬衣、細辛、陳皮、茯苓、香附、生赭石
、檳榔、磁石等同用。
此外,菖蒲對中焦濕濁阻滯或氣鬱妨中焦而致的胸腹脹悶、腹痛吐瀉、食
慾不振等症,常配合藿香、厚朴、紫蘇、半夏、陳皮、茯苓、焦神等同用。
有溫腸胃、宣氣消脹、治心腹痛的作用。
遠志、菖蒲皆能入心開竅,但遠志交通心腎而補心益腎,偏用於驚悸、善
忘、失眠、失神。菖蒲開竅、宣氣、除痰而益心肝,偏用於痰氣迷心(神昏)
、耳聾、目瞀、失語。
氣閉於胸膈之間而胸悶脹痛等,用菖蒲開通,甚有效。根據這些經驗,我
對心絞痛偏於氣閉不通者,常在應證湯藥中加菖蒲二至三錢,有幫助除悶止痛
的功效,僅供參考。
在使用地黃、玉竹、麥冬、山藥等藥時,佐用一些菖蒲,可使其宣導而不
生滯。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

◎麝香

麝香味辛,性溫。功能開心竅,通經絡,通行十二經上下,內透骨髓,外徹皮
毛,為芳香走竄之品,善能開關利竅。常用於以下情況:
1. 神志昏迷: 由於中風、熱入心包、痰迷心竅等所致的神志昏迷、牙關
緊閉等症,可用本品開心竅醒心神。常配合蘇合香、檀香、丁香、菖蒲、硃砂
、鬱金、牛黃、珍珠、犀角等同用,如蘇合香丸(散)安宮牛黃丸(散)等(
二藥均為中成藥)。
2. 經絡氣血阻滯: 經絡氣血阻滯時則可產生疼痛、癰腫、結核、癥瘕、玄癖
等,可在通氣活血的藥方中,加用本品少許,能增強通經活絡的作用以達止痛、消
癰腫、除癥瘕等作用。一般常作丸(散)劑使用。常用丸藥如犀黃丸、醒消丸、小
金丹、化癥回生丹等,其中均有麝香。
3. 跌打損傷:傷處氣血壅塞瘀滯故青腫疼痛, 可在活血化瘀藥中加用本品行
氣、通經絡,能增強消腫止痛的作用。例如七厘散(血竭、乳香、沒藥、紅花、兒
茶、麝香、冰片、硃砂),治療跌打損傷,既可內服(每次七厘至三分)又可外敷
(皮肉未破者)。
本品芳香走竄,用之不當或太過,可耗散人體正氣。宣散氣血之力速猛,孕婦
忌服。據近代研究報導,麝香能促進人體諸腺的分泌,使呼吸心跳增快,血球增加

用量一般二、三厘至二、三分。但很少與湯藥同用。本品多研入丸、散劑內使
用。特殊需要時才隨湯藥吞服。在丸散劑中使用時,雖然用量往往很小,但其性能
飛揚走竄有助其他藥物功效發揮與增強。

◎冰片

冰片又名龍腦香;梅片。味辛苦,性微寒。香竄善走,無處不到。能散鬱火,
通諸竅;兼能清心醒腦,去目赤雲翳。可用於以下諸情況:
1. 風痰急閉、驚癇卒倒: 凡由於風痰上擾、痰熱迷心、小兒熱病急驚風
、癲癇、中風卒倒而發生神志昏迷、吊眼、抽搐、失語等症,皆可用本品開心
竅、清心熱而醒腦安神。常配合牛黃、膽南星、雄黃、麝香、天竺黃、全蝎、
蜈蚣、防風、黃連、鬱金等,作為丸劑服例如牛黃清心丸、鎮驚丸(成藥)等

2. 咽喉腫痛、口瘡、牙痛: 因火熱鬱閉、火熱上攻而致的咽喉疼痛、口舌生
瘡、牙齦腫痛等症,可用本品配合黃連、黃芩、牛黃、生大黃、元參、生地、連翹
、防風、山豆根等同用。常用的成藥如牛黃上清丸等。並可作為外用藥,例如:燈
心一錢,黃柏五分,同燒存性,為細末。再研入枯白礬七分,冰片三分。每次用一
、二分,吹喉。可用於風熱上壅,咽喉腫痛,喉閉痰壅之症。再如:冰片一錢、硃
砂一錢,為細末,搽塗牙痛,有止痛作用。等等。
3. 瘡瘍癰腫、目赤雲翳:各種瘡瘍腫毒,皆可外用消腫止痛, 已潰者還可祛
毒生肌、除臭。例如:《重樓玉鑰》生肌散(赤石脂、乳香、沒藥、輕粉、硼砂、
龍骨、孩兒茶、梅花冰片)等。
風火上攻頭目而致目赤疼痛,睛生雲翳等症。可用本品配爐甘石、硃砂、瑙砂
、麝香、珍珠、熊膽等(須精製)作為點眼劑點眼,可退赤退翳而明目止痛。巿上
常售的明目眼藥、光明眼藥膏中,皆有冰片。
樟腦辛熱除濕,不甚走竄,常作外用殺蟲防腐劑用。冰片辛苦微寒,走竄甚速
,無處不達,能透骨髓,散邪外出。
病在深部者用之,能引藥深入病處。若病邪尚在人體淺部者,用之反有引病深
入的可能性。
麝香走竄飛揚,其性溫,通經活絡的效力強於冰片,孕婦忌用。冰片走竄開竅
,其性涼,清熱解毒的效力優於麝香,也能醒腦提神,孕婦不忌。
用量一般三厘一分。很少入湯藥,多作為丸散劑使用。

◎神麴

神味甘、辛,性溫。主要用為幫助消化藥。能開胃健脾、化食消積。
對於飲食積滯而致胃脹、腹痛、食欲不振等症,可配合麥芽、山楂、炒萊
菔子、藿香、陳皮、枳實等同用。
對於飲食久積、痰食互結而生癖塊癥瘕等,可配山楂核、蒼朮、白朮、三棱、
莪朮、麥芽、紅花、桃仁、生牡蠣、炙鱉甲等同用。
對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可配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陳
皮、榖芽、麥芽等同用。
本品炒焦用,消食的效力可增強,故消導藥中常用焦神。生用除健脾開胃外
,兼有些發散之力,故停食兼有外感發熱者,宜生用。
本品有幫助金石藥品消化、吸收的作用,故使用磁石、代赭石等金石藥品時,
可佐用一些神。既能助運化,又能保護消化功能。用量一般一至三錢。

◎麥芽

麥芽味甘,性微溫。有消食開胃的作用。能化一切米麵果實積滯;能助胃氣上
行而資脾健運,使濁氣下降而除脹寬腸。用大量兼能回乳。
對飲食積滯(對米麵果實、薯類積滯較好),可配神、半夏、炒萊菔子、炒
雞內金、焦山楂、檳榔、枳實、蒼朮等同用。
對於產婦欲回乳者,可用炒麥芽二兩煎水服,每日一劑,連服數劑,乳汁即漸
少而回乳。
麥芽生用有鼓舞胃氣助消化開胃的作用,可用於胃呆少食或食滯兼有胃熱者,
並有些舒肝調氣作用;炒後偏用於食滯兼有胃寒者;炒焦用消食化積的作用最大。
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
用量一般一至三錢。無積者久服反傷正氣。

◎山楂

山楂味甘、酸,性微溫。主要有消積化痰、行氣活瘀的作用。兼能發小兒
痘疹。
1. 消積化痰:對於肉食積滯效果好, 常配合炒雞內金、神、麥芽、炒
檳榔、萊菔子等同用。對中焦痰濕阻滯,久生積塊者,可以本品化痰消積,常
配白朮、枳實、半夏、陳皮、神、麥芽、三棱、莪朮、紅花、桃仁、炙山甲
等同用。
2. 行氣活瘀:山楂能入血分,既能行氣又能活瘀。 對於婦女產後下腹部
瘀血疼痛(俗名兒枕痛)、惡露不盡等症。可配合桃仁、紅花、炮薑、川芎、
當歸等同用。我對胸痺疼痛(包括心絞痛)者,常在應證湯藥中加用生山楂五
錢左右,有活血止痛的作用。
3. 發痘疹:小兒痘疹,遲遲不易出齊、出透者, 可用本品二、三錢,煎
水飲服。
山楂生用,適於開胃消食、活血化瘀;炒焦用適於消食導滯;山楂炭適用
於消食止瀉。
神善於消榖積,兼能化痰導渧可使金石藥容易消化;麥芽善於消麵積,
兼能助胃氣;山楂善於消肉積、癥塊,並能行氣活血。
山楂核消食磨積,兼能治疝氣(指腹股溝及少腹部作痛或睪丸腫痛)疼痛

烏梅、山楂皆有酸味,但烏梅酸而收澀,斂肺澀腸。山楂酸而破泄,消積
散瘀。
焦神、焦麥芽、焦山楂,三藥合用稱謂“焦三仙”,能互相增加其消食
導滯的能力;如再加焦檳榔則稱“焦四仙”,又加強了下氣消積的功效。這幾
味藥常同用。
據近代報導,用 50% 的山楂酒,每次服 10-20 毫升,可止心絞痛。
用量一般一至五錢。本品多服、久服反伐脾胃生發之氣,故凡脾胃虛弱無
積者,慎用。

◎雞內金

雞內金味甘,性平。主要功用是消食開胃;兼有通淋化石和止小兒遺尿的
作用。分述於下:
l. 消食開胃:大人、小兒消化力差而致飲食停滯, 脘腹發脹、嘔吐、瀉
泄,食不消化等症。可用本品健脾開胃、消水榖、助運化。常與藿香、紫蘇、
焦神、焦山楂、焦麥芽、枳實、半夏、陳皮等配伍使用。對小兒疳積、消化
不好、面黃肌瘦、下午低燒者,可去藿香,加胡黃連、銀柴胡、使君子、焦檳
榔等同用。
2. 通淋消石: 對小便淋漓疼痛,尿中有砂石者(泌尿系結石),古稱“
砂石淋”,可用本品配合冬葵子、車前子、瞿麥、萹蓄、茯苓、豬苓、牛膝、
澤蘭、金錢草、木通等同用。對膽結石疼痛,也可配合枳實、半夏、川楝子、
柴胡、白芍、鬱金、木通、生大黃、金錢草等同用。
3. 止遺尿:對小兒遺尿及大人尿床者,本品能止遺尿收小便, 可在應證
湯藥中加用本品。
本品生用,適於通淋化石等,炒用適用於消食開胃。用量一般一至三錢。

◎常山

常山味苦、辛,性寒。有消痰、引吐及截瘧的作用。
本品有強烈的致吐作用,前人有時用它涌吐胸膈間痰濁、痰飲的停留結滯
,用常山配甘草內服,可吐出痰涎水飲等,使胸膈間感到寬暢,但現在已很少
用吐法,所以本品目前主要用於治療瘧疾。
用常山治療瘧疾,前人稱做“截瘧”,意思是說常山能強力止住瘧疾的發
作,但是還須要根據辨證論治的精神用其他的藥物調理整體、除去各種致病因
素才較全面。因此,在常山截瘧時,主張須先用和解表裏、提邪外出、解散表
邪、除痰消積、清解肝膽、調理腸胃等藥物,進行幾天治療,使瘧邪已出於陽
分,再在應證的湯藥中加用常山截瘧。前人這些經驗可供後人參考。我在使用
常山治療瘧疾時,常組成下方:
柴胡三錢至一兩、黃芩三至四錢、半夏三錢、常山二至三錢、草果三錢、
檳榔三錢、烏梅一錢至一錢半、生薑三片、大棗三至五枚、炙甘草一至二錢,
水煎服(必須有一次在發作前 3-4 小時服用, 故服用時間可根據情況而定)
。大便乾秘者可加生大黃一至三錢;發作時熱多寒少、甚至只發熱不發冷,出
大汗,口渴思冷飲者,可加生石膏一至二兩、知母三至四錢;如發作時主要是
發冷而不覺發熱或發冷時間很長,發熱時間極短且較輕者,可加桂枝三至五錢
、白芍三至五錢、吳萸二至三錢;如病已久,多法治療不癒,人體已漸虛弱、
或年老體虛者,可加黨參五錢至一兩、何首烏五錢至一兩。以上體會,僅供參
考。
服用常山可使胸胃之氣上逆而致嘔吐,配用檳榔氣,半夏和胃,可防止致
吐的副作用。
草果除瘴癘濕氣,偏治瘴瘧(因感受山嵐瘴氣而發生的一種瘧疾,類於惡
性瘧疾)。常山祛痰積,偏治間日瘧、久瘧。配入應證湯藥中,可用於各種瘧
疾。
據近代研究報導,常山治療間日瘧比奎寧效果好;有的報導說本品有解熱
作用。
用量一般一至二錢。重症可用三錢。
虛弱患者慎用。

◎草果

草果味辛、性溫。有芳香燥濕、辛溫祛寒的作用,並能截瘧。
寒濕之邪停滯於腸胃、影響中焦運化而致胃痛、腹脹、腹痛、嘔吐、泄瀉
、中焦滿悶、食欲不振等症,可用本品芳香燥濕、祛寒溫中。常配合藿香、砂
仁、木香、生薑、半夏、吳萸、良薑、香附等同用。因中焦寒濕太盛而胸脘痞
悶、食欲不振者,可配厚朴、陳皮、草蔻、麥芽、茯苓、蒼朮等同用。
對濕邪盛而致的瘧疾,或瘧疾兼有中焦寒濕阻滯者,可用本品配合柴胡、
黃芩、半夏、蒼朮、佩蘭、草豆蔻、檳榔、常山、厚朴等同用。對山嵐瘴氣、
穢濁濕邪所致的瘴瘧,效果較好。
草豆蔻偏於溫中調胃、止嘔消脹。草果偏於燥濕祛寒,除瘴截瘧。
用量一般七分至二錢,重症可用至三錢。脾胃無寒濕者忌用。


◎使君子

味甘、性溫。有健脾胃,除虛熱,消積殺蟲的作用。常用於小兒由脾胃不健而
引起的各種疾病。
小兒脾胃虛弱容易停乳、食滯、濕熱鬱阻,消化不良而致成疳疾、蟲積、痞疾
等病。一般常表現為:面黃肌瘦、毛髮枯脆、消化不良、便泄、腹大青筋、低熱、
食欲不振、愛吃泥土、肝脾大、倦怠、易哭啼等。本品健脾胃,除虛熱,消積殺蟲
。常配合胡黃連、焦三仙、雞內金、檳榔、白朮、茯苓等同用。例如加味肥兒丸(
麥芽、神、白朮、山楂、使君子、胡黃連、檳榔、木香、枳實、雞內金、陳皮。
為末,蜜丸)、健脾肥兒散(使君子、雞內金、白朮、山藥、甘草、茯苓、山楂,
共為細粉)等。
本品有驅蛔蟲的作用。實驗證明,其水溶性成分(使君子酸鉀)可使豬肉蛔蟲
頭部麻痹而被排出。可單用本品(每日一至五錢,水煎服;或剝去外皮,把仁烤熟
嚼服),或配合苦楝子、蕪荑、甘草、豬膽汁等同用。此外,對蟲、蟯蟲也有效
。治蟲可配榧子等同用。治蟯蟲可與百部、大黃合用(使君子、大黃,水煎服;
再加用百部煎湯灌腸)。用量一般一至三錢。大量服用可產生呃逆、腹脹、頭暈、
惡心等副作用。

◎苦楝根皮

苦楝根皮又名苦楝皮,味苦、性寒。有毒。主要用於驅蛔蟲。因其性苦寒,故
也能瀉濕熱。
一般多用煎劑驅蛔蟲,可以本品製成 100% 的濃煎劑(成人每日 5-15 毫升)
內服。也可用乾燥粉末製成丸劑服用。
我曾用苦楝樹根皮煎成 50 % 的濃湯劑, 給 6-12 歲的兒童服用(每日 5-10
毫升一次服),絕大多數都能打下蛔蟲,並且不必用瀉藥。
本品可單味使用。也可與蕪荑、雷丸、鶴虱等配伍使用。用量一般一至三錢。
據近代實驗研究證明,本品的作用與山道年近似,但作用較緩慢,毒性比山道年小

本品的毒性反應,可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面紅、腹痛、腹瀉、四肢
麻木等,嚴重者可有抽搐及心律紊亂。
身體虛弱及有心臟病、活動性肺結核者慎用。孕婦不用。

◎蕪荑

蕪荑味辛、苦,性溫。主要用於治腸寄生蟲病。兼有燥濕、化食的作用。
由於蛔蟲、絛蟲等所致的面黃肌瘦、腹痛、腹脹、泄瀉、低熱等症,可用
本品配大黃、鶴虱、檳榔、訶子、木香、乾薑、附子、烏梅、神、麥芽等同
用。
此外,本品還可用於心腹寒濕疼痛及冷痢等症。常與肉豆蔻、高良薑、砂
仁、訶子等同用。
用量一般一錢半至二錢。脾胃虛弱者禁用。

◎鶴虱

鶴虱味苦、辛,性平。有小毒。主要用於各種腸寄生蟲病。
對由於腸寄生蟲而導致的腹痛、腹脹(面上有白斑,唇上有蟲斑點,腹痛時發
時止,嗜食生米、泥土)等症,可單用本品為末,用肉湯汁送服;或與苦楝皮、檳
榔、使君子等同用。例如化蟲丸(蕪荑、鶴虱、苦楝皮、檳榔、枯礬、使君子、木
香、雷丸,為末,煉蜜為丸),可用於蟲積、食積、乳積而致的肚腹膨脹、疼痛、
嘔吐嘈雜、飲食少進等症用量一般八分至二錢。

◎雷丸

雷丸味苦,性寒。有小毒。主要用為驅蟲藥,對絛蟲、蟲、蛔蟲、絲蟲
均有效。最常用於絛蟲、囊蟲病。
因為吃未煮熟的帶有蟲卵的豬、牛肉,或飲食不潔所感染。臨床症狀可有
下利、腹痛、腹部發脹、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糞便中常見有蟲體之節片排
出。有囊蟲病者可見身上皮下有小結節如黃豆或蠶豆大小(活體組織檢查可證
實為囊蟲),如囊蟲生在腦部,可有癲癇樣發作。本品能將腸中絛蟲蟲節及囊
蟲破壞而達到驅蟲作用。單味用時,每日內服 60 克,連服兩天。
據近代報導用雷丸配合乾漆、雄黃、炙山甲等,製成丸劑,比較長時間服
用,對腦囊蟲病有一定效果。本品對絲蟲也有效(用本藥一兩煎汁,連服七日
),但煎服對蛔蟲則無效。
有人用本品四兩,研粉,分為三包,每日一包,三天為一療程,對蟲有
效。用量一般一至三錢。作丸、散劑服用較好。據實驗報導,本品加熱至 60
℃半小時則大部失效,加熱一小時則全部失效,故不適用於煎服。
標籤:
瀏覽次數:835    人氣指數:975    累積鼓勵:7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中醫-中醫食療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中醫名詞術語大辭典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