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39,861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737245
建龍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女科經綸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中醫-中藥用法十講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中醫-中醫食療
作者:
建龍
日期: 2015.07.10 天氣:
心情:
第二章 常見病食療驗方
第一節 傳染病
感冒
本病俗名 "傷風",是一種四季都可能發生的疾病。一般有頭痛、
鼻塞、流鼻涕、打噴嚏、怕風怕冷、全身發燒等症狀。
[1]忌宜
忌食油膩和冷飲。
[2]食療驗方
1.桑葉、菊花各5克,竹葉、白茅根各30克,薄荷 3克,放茶
壺內,用沸水沖泡溫浸10分鐘。可治療風熱型感冒,發熱、頭痛、
咽痛及急性結膜炎。 ( (藥膳食譜集錦) )
2.石蓮子250克,炒黃研末,密貯備用,成人每次服2-3克,
口服三次,開水送下。
3.白菜根 150克,生薑6克,煎水服。
4.黃花菜一大把,水煎服。 (中國中醫研究院《常見病驗方研究
參考資料》,以下簡稱《常見病驗方》 ) 。
5.大白菜根5個,加水5杯,煎取4杯; 再取青蘿蔔250克,用
其頭及根部,取汁4小杯,即以白菜根水沖蘿蔔汁服,每3小時熱脹
一吹,分四次服完,患兒可加糖適量。 ( 同上)
6.白胡椒末1.5克,醋2茶杯,開水仲服。
7.生萊菔子3克,研末,加酒少許和蔥白 9克溫服。
8.生薑6克,蘇葉9克,香菜I0克,水煎趁熱服。
9.白芥子9克,雞蛋清2枚。將白芥子研為細末,調雞蛋清敷腳
心,可治感冒發熱。
10.絲瓜根 120克,水煎服。適用於產後感冒。
11.僵蠶3 克,研末,加蜜燉熱,頻服。主治小兒感冒。
12.淡豆豉9克,蔥白 5根,水煎服。對小兒感冒效佳。
13.生梨皮 15克,桑芽3克,水煎梨皮泡桑芽服。對小兒風熱感
冒效果良好。
14.蔥白適量,切細,用開水泡湯乘熱熏囗鼻。可治小兒感冒。
又方治乳兒傷風,鼻塞不通 : 將青蔥管一段劃破,貼小兒鼻梁上。
15.蕎麥麵.薑汁各適量。用薑汁和蕎麥麵調為泥狀,做成薄餅狀,
貼囟門上。可治小兒風寒感冒。
16.蔥白頭、生薑各30克,食鹽6 克,白酒一盅。將前三味藥共
搗如糊狀,再把酒加入調勻,然後用紗布包之,塗擦前胸、後背、手
心、腳心及膕窩,塗擦二遍後,囑患者安臥。塗擦後半小時許即有汗
出,熱漸退,全身自覺症狀也隨之減輕,次日可完全消失。用本方治
療32例感冒患者,均 1-2 日治癒。 ( 《新中醫》1976年第 1期)
17.芭蕉根500克,食鹽30克, 將食鹽與芭蕉根一起搗爛,外敷
中庭、鳩尾、巨闕三穴。乾後可多次更換,直到體溫降到基本正常為
止。用本方治療94例感冒高熱患者。一般敷後2小時開始見效。
18.生薑10克,去皮,切細絲,沸水沖泡,茶杯蓋住悶5分鐘,
調人適量紅糖,趁熱頓服,蓋被取汗。治風寒感冒初起、發熱、頭痛、
身痛、無汗、食慾不振和噁心等。
19.辣椒3 克,蔥鬚 10克,煎水服。主治虱寒感冒。
20.蔥白 20克,淡豆豉 12克,以沸水沖泡5分鐘,趁熱服之。主
治風寒感冒初起。 (《本草綱目》)
21.胡桃肉、蔥白、紅茶、生薑各6克,水煎乘熱服,蓋被取汗。
治體虛風寒感冒。
☆細菌性痢疾
本病簡稱菌痢,是由痢疾桿菌所引起的一種腸道傳染病,多發生
於夏秋季節。症見畏寒發熱、腹痛、腹瀉 (每日數次或十數次 )膿血
樣便、裏急後重等。
(一)忌宜
1.宜吃流質飲食,多喝糖鹽水 : 嘔吐或中毒症狀明顯時,可禁食
1-2 日 。
2.忌食牛奶、雞蛋及油膩、生冷。有刺激性的飲食。
(二)食療驗方
1.綠茶葉15-30克,煎水服或泡濃茶服。
2.陳皮、乾薑、石榴皮各等量。共研細末,每次空腹服3克,每
日二次。用本方治療急性菌痢120例,治癒112例,好轉4例,無效
4例 ; 治慢性痢疾46例,治癒40例,好轉3例,無效3例。 (《無
錫醫藥》1973年第 1 期 )
3.皮蛋(亦稱變蛋) 1只。將皮蛋放在灶內煨半小時左右,聞到
一股清香味後,即可取出,去泥剝殼淡食,每日一次,每次1只。用
本方治療10餘例,均服1- 2只即止瀉。 (《群眾醫學》1975年
第3期)筆者用之甚效,但每次用皮蛋4-7只。
4.山楂60克,紅糖60克,白酒30毫升。 將山楂置文火上炒至
略焦時,離火加酒攪拌,再置火上炒至酒乾。加水一碗(約200毫升
) ,煎15分鐘,去渣,加入紅糖煎沸,趁溫服下,每日一劑,一次
頓服。用本方治療急性菌痢102例,一般僅服用一劑,膿血即消失,
成年人療效尤為顯著。 (《新醫學》1975年第2期 )
5.杏將要熟時取下,去核,搗取汁,文火熬成膏,裝瓶備用,每
次10克,每日二次。用本方治療菌痢、腸炎 15例,均收到較好效果。
(《陜西新醫藥》1977年第4期)
6.鮮馬齒莧250克,搗取汁溫服。或用乾馬齒莧研末,每次服10
~15克,一日二次。
7.大蒜頭。取大蒜頭適量,搗爛取汁30毫升,加冷開水至300
毫升,充分攪勻,用灌腸器將大蒜液緩緩注入直腸,每日一次。成人
一日用300毫升,兒童酌減,連用3~5日。用上方灌腸治療菌痢24
例, 2~3日後治癒者23例,症狀減輕者1例。 (《江蘇醫藥》1976
年第3期)
8.生薑10克,切絲,烏梅肉3O克,剪碎,綠茶5克,共放保溫
杯中,沸水沖泡,蓋好溫浸半小時,入紅糖適量。趁熱頓服,每日三
次。可治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
9.鮮葡萄、生薑,分別搗碎,用紗布取汁各50毫升,沸水沖濃
綠茶一杯,兌入葡萄汁、薑汁,蜂蜜適量,趁熱頓服。
10.鮮藕1.5公斤洗淨,搗碎,取汁,入鍋內,加紅糖200克,煎
膏,入等量蜂蜜(約300克),至沸停火,待冷裝瓶。每次服一湯匙,
沸水沖化,頓飲,每日三次。對急、慢性菌痢均效。(《嶺南釆藥錄
》)
11.酸梅膏,取青梅1.5~2.5公斤洗淨,去核,搗爛,用布濾過,
放陶磁盆內,在日光下哂乾,至凝固如膠,瓶中貯存,放5~10年
不壞。取酸梅膏溶於水中飲服,成人每次服9克,1日三次,飯前服。
可治菌痢、腸炎及月經過多。(《常見病驗方》)
病毒性肝炎
本病簡稱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致的一種消化道傳染病,由肝炎
患者及帶病毒者通過日常生活接觸而傳染。初起時發熱、乏力、噁心,
繼而出現肝區脹痛、腹脹等症狀。
[一]忌宜
1.早期和急性期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恢復期可適當增加富
含糖、蛋白質、維生素的飲食,如肝、蛋、魚、瘦肉、水果等。
2.忌食辛辣、溫燥、油膩的食品及煙、酒;有浮腫時,宜低鹽飲
食或忌鹽。
[二]食療驗方
1.塘角魚 250克,綠豆 120克,陳皮 6克,燉爛,吃豆及魚,喝
湯。
2.鮮柳葉500克,搗爛取汁半碗, 1 日二次服完,連服三日。
3.黃花菜10克,玉米鬚20克,茅根30克,煎水服,每日一劑,
連服 10日 。
4.大麥苗葉1000克,搗取汁1杯,加適量白糖飲下,一日2次,
連服10日。
5.茵陳50克,大棗60克,煎水服,每日一劑,連服10日。
6.1%王漿蜂蜜( 由王漿與蜂蜜調和而成),4歲以下每次服5
克,5~10歲服10克,10歲以上及成人每次服20克。每日1劑,
分二次服。20天為一療程。本方主治急性傳染性肝炎。
7.鮮帶魚蒸熟後,取上層油,服用(量不限定),能改善症狀。
(《食物中藥與便方》)
8.食醋每次服10毫升,每天服三次。每次配合口服維生素B2片
10毫克(2片)。不用其它護肝藥物。用上方治療傳染性肝炎51例,
均獲痊癒。治癒時間在20天以內者42例,21~30天者7例,40
天以上者2例。
9.鮮垂柳枝(帶葉)90克,淮山藥9克,南山楂9克。煎水服,
每日一劑 上下午分服,20劑為一療程。 (福建省《醫藥衛生》1975
年第3期)
10.生豬膽、冰糖各適量。將上藥置鍋內隔水蒸熟,配以含量為20
%的糖漿,每日服三次,每次服33毫升。用上方治療病毒性肝炎l0
餘例,其中資料完整者5例,服藥10天黃疸消失者2例,服藥20天
黃疸消失者3例,服藥30天肝功能全部恢復正常。(《廣西中醫藥
》1978年第1期)
11.米醋1公斤,鮮豬骨半公斤,紅、白糖各120克,置鍋內共熬
(不加水),至沸後30分鐘取出過濾。成人每次口服30~40毫升,
小兒(5~10歲)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三次,飯後服。1個
月為一療程。慢性者可服二、三個療程。(《廣東醫學》1966年第
4期)
12.糯稻草6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每日分二次服
完,連服10日。
肺結核
本病是由結核桿菌所致的一種傳染病,屬於我國醫學"肺癆"的
範圍。一般表現為疲乏、消瘦、盜汗、食慾不振、下午發熱、咳嗽等。
〔一〕忌宜
1.宜食富含蛋白質及維生素的飲食,並宜隔離治療或住院治療,
用具嚴格消毒。
2.忌食辛辣、有刺激性的飲食,避免油膩過多,以免影響食慾與
消化。
〔二〕食療驗方
1.白果,在7~8月份白果將黃時,採來放瓶中,用菜油浸泡,
浸泡80天至200天以上,泡至2~3年更好。每天吃2枚,早晚各
吃1枚。吃時將白果切碎,用溫開水送下(勿用牙咬,勿用手撕)。
1個月為一療程。(《新中醫》1976年增刊)
2.生大蒜,生食之,每次2~3瓣,一日2~3次。(《常見病
驗方》)
3.羊膽數只。取膽汁放砂鍋內用文火熬煎,待膽汁熬成流浸膏狀
時加入等量乳糖拌勻,做成0.5~1克之藥丸,一次頓服或分二次服。
三個月為一療程。此方療效甚好。(《中國防癆》1960年第2期)
4.紫蘇子60克,雞骨1副,豬肺60克,冰糖30克。先將紫薊
子去外層粗皮及心後,加酒共燉服。(《福建中醫藥》1959年第8
期)
5.新鮮魚鱗片500克,橘餅60克,冰糖120克。先將半公斤重
以上鮮魚的鱗片取下,用清水搓洗乾淨,與橘餅同裝入大砂巏內,加
水,文火慢煎,約經2小時後,過濾取汁。鱗渣再煎再濾如前。先後
共煎三次,棄渣取汁約1000~1200毫升,文火濃縮呈膠水樣稠黏,
加入冰糖使溶,攪勻退火,置入瓷器中收貯,待其冷即凝成塊狀之藥
膏。藏於陰涼處備用。此膏宜在冬春天冷時配製。成人每日早、晚飯
前各服1~2匙,囗中溫化咽下,以溫開水送之。一料藥膏約可服30
~40天。服完再製續服。本方為民間一驗方,療效甚佳。(《江蘇
中醫》1966年第2期)
6.芭蕉花60克,豬肺250克。水燉之,脹湯吃豬肺,每日1劑。
(《江西草藥》)
第二節 呼吸系統疾病
慢性支氣管炎
本病多由急性支氣管炎轉變而來。臨床特點:咳嗽、吐痰,每年
至少3個月,連續2年以上,秋冬寒冷時易復發或加重,早晚咳嗽加
劇。
[一]忌宜
1.宜食易消化的清淡食品。
2.忌食辛辣、燥熱、油膩等食品,以免生痰。尤其忌用煙、酒。
[二]食療驗方
1.生薑500克,蜂蜜120克。將生薑搗爛取汁,棄去薑渣,澄清,
再棄去上層清液,取其沉澱物(似澱粉狀),加入蜂蜜,攪拌均勻,
蒸熟,晚飯後一次服下,臥床休息,微汗。本方治療慢性氣管炎419
例,治癒28例,顯效150例,好轉151例,無效90例。
2.大蒜1頭,加白糖30克共放碗中,置蒸籠或鍋內蒸1小時左
右。每餐後服I劑,口服2劑,連服數月。(《天津醫藥》1976年
第5期)
3.百合9克,梨1個,白糖15克。混合蒸2小時,冷後頓服。
(《常見病驗方》)
4.小茴香15克,杏仁、浙貝、陳皮各12克,海藻9克。水煎,
頭煎、二煎混合,每3小時服一次,分四次服完。
5.白蘿蔔晒成白蘿蔔乾,至秋冬或氣管炎復發時,每次取自蘿蔔
乾30~60克煎水服。每日服一次,連服3~5日。
6.苦杏仁與等量冰糖研碎混合,製成杏仁糖,早、晚各服9克,
10日為一療程。
7.沙棗花(蜜炙)乾品6克 (鮮晶15克),水煎服,每日二次。
(《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8.胡桃樹枝、佛耳草、蔊菜各50克,煎煮濃縮成20毫升,加糖
適量備用。每次服10毫升,口服2次,15天為一療程。
9.海帶根500克,生薑80克,紅糖100克,加水煎製成500毫
升濃溶液,每次服15毫升,每日3次飯後服,10日為一療程。(福
建省《閩中醫藥》1972年第2期)
10.止咳梨膏糖:鴨梨I公斤,切碎,百部50克,前胡、杏仁、
川貝母、製半夏、茯苓各30克,款冬花20克,生甘草10克,共放
鋁鍋內,加水適量煎煮。每煎20分鐘,取煎液一次,加水再煎,共
取煎液四次,合併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濃縮,至煎煮液較稠時加白糖
500克,調勻,繼續煎熬至稠黏時,加入橘紅粉30克,香櫞粉10
克,調勻。再煎熬至鏟挑起即成絲狀,而不黏手時,停火。趁熱將糖
倒在表面塗過食油的大搪瓷盤中,待稍冷,將糖分割成條,再分割約
100塊,外部撒細白糖粉一層即可。本品有清熱、潤燥、止咳、平喘
的作用,經常食用,可治肺熱型感冒、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炎咳嗽
咯痰、氣喘等。
支氣管哮喘
本病為反覆發作的支氣管變態反應性疾病。常由各種不同抗原(
如花粉、灰塵、獸毛、細菌、黴菌等)所引起。臨床表現為陣發性帶
哮鳴音的呼吸困難、喉中痰鳴、張口抬肩。發作間歇無任何不適。
[一]忌宜
1.宜食清淡而富有營養的飲食,多食蔬菜、水果等。
2.忌食辛辣、溫燥及能引起哮喘的飲食,戒煙、酒,慎服過鹹、
過甜、油膩及不易消化的食品。少食蝦、蟹、帶魚、鯽魚等。
[二]食療驗方
1.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取雁毛1~2支(根),放入香油中煎
炸,數分鐘後取出雁毛,研細末,然後混合於前香油中(約100毫升
),即可服用,每次服5~10毫升,每日三次,服至痊癒。(《江
蘇中醫》1966年第1期)
2.鮮螃蟹浸入尿中,待蟹死取出,洗淨煮食。連續數次,效佳。
(《中國動物藥》)
3.豬胎1只(剛坐下來尚未吸奶的豬仔),去毛,洗淨,切碎,
煮熟,再加米粉和適量食鹽,煮成糊狀,2~3日食完。(《浙江中
醫學院學報》1978年第4期)
4.烏賊骨,焙乾研成細末。每日服3次,每次服7.5克,溫開水
送服。(《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80年第2期)
5.鱉蛋3個,和燒酒燉熟,調冰糖服。(福建中醫研究所《中醫
驗方》)
矽肺
本病由吸入含游離二氧化矽的石英粉塵所致。主要發生於從事金
屬礪山開採、耐火材料、玻璃、陶瓷等工種的工人。證見慢性咳嗽、
咳痰、氣短及呼吸困難等。
[一]忌宜
1.宜高營養、高蛋白而易消化的飲食。
2.忌辛辣、油膩飲食,戒煙、酒。
[二]食療驗方
1.白蘿葡200克、荸薺200克,以上為一日量,生食,連服3~
5月。
2.菠菜1公斤,為1日量,炒食,常服有效。
3.生蘿蔔汁、甘蔗汁、梨汁、荸薺汁各30克,燉溫服,每日1
劑,常服。
4.核桃仁120克,牡蠣、海藻、昆布各30克,烏梅15克,鬱
金、夏枯草各30克。其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早、午、
晚各服1丸,溫開水送下。(《常見病驗方》)
5.豬血,每次250克炒熟當菜食,每天一、二次,連服2~3個
第三節 血液和心血管系統疾病
慢性風濕性心臟病
本病是由於風濕病反覆發作或急性風濕病未能及時控制影響心臟
而致病。症見心悸、胸悶、胸痛、氣喘無力。
[一]忌宜
1.宜食高營養、高蛋白而易消化的飲食。
2.忌辛辣、油膩飲食及煙、酒。勿飲濃茶。
3.少食多餐,忌暴飲暴食,勿食過飽。
[二]食療驗方
1.紅棗50克,山楂30克,玉竹20克,煎水服。
2.老茶樹根60克,冰糖30克,煎服,常服有一定效果。對改善
心悸、氣喘乏力尤為明顯。
3.山楂50克,龍眼肉30克,蜂蜜50克,燉服,常服有宜。
4.豬心1個(羊心亦可),蒸熟食,常服有效。
5.老茶樹根(10年以上者良)30~60克,楓荷梨30克,萬年
青6克,加適量糯米酒及清水置於瓦罐中以文火煎熬(無糯米酒單用
水煎亦可),每晚睡前頓服。(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中草藥臨床方
劑選編》)
高血壓病
本病是一種常見病症,是以動脈血壓增高(超過140/90毫米汞
柱)為主要表現,伴有頭痛、頭暈、頭脹、耳鳴、失眠、心悸、易疲
勞、健忘、腰酸痛等。
[一]忌宜
1.宜低脂肪、低膽固醇、富含維生素C及低鹽飲食。多食菠菜、
大蒜、芹菜、紫菜、荸薺、海帶、藕、薺菜、黃豆製品等。
2.忌食辛辣、油膩、含鹽和膽固醇較多的飲食,戒煙、酒及濃茶。
[二]食療驗方
1.花生仁適量,浸泡食醋中,一星期以後取用(浸泡時間越長越
好)。每晚臨睡前取3~4粒,嚼碎吞服,連服7日為一療程。一般
經一個療程,血壓就可以降至正常。用本方治療70餘例,均收到滿
意效果。此外,本方對動脈硬化症亦有良效。(《新中醫》1978年
第2期)
2.生花生殼12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20天為一
療程。用上方治療40例,療效滿意。
3.紅小豆(赤小豆 )、紅豇豆各30克,紅棗15枚。用水煮粥,
每晚睡前服一次,一個月為一療程,長期當飯吃效果更好。用上方治
25例,有效率達90%。此外,本方對心律不齊、早跳、高血脂症、
大便乾結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療效。(《河南中醫學院學報》1978年
第1期)
4.芹菜汁、蜂蜜(或糖漿)各等量。兩者混合備用。每日三次,
每次服40毫升。(《福建中醫藥》1960年第7期)
5.海蜇124克,荸薺372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至250毫升
左右,空腹頓服或分二次服。用上方共治92例,療效滿意。(《中
華醫學雜誌》1955年第10期)
6.白蘿蔔汁、柿子液各1小酒杯,合為一處,作為一次量,早晚
各服一次。如果血壓下降良好,繼繽服7日,然後停服7日,繼續服
之,如此反覆使用。(《江西中醫藥》1980年第1期)
冠心病、動脈硬化症
動脈硬化症多見於四十歲以上的男性和停經後的女性。冠心病係
指冠狀動脈硬化使管腔阻塞導致缺氧所引起的心臟病。每於受寒、體
力活動、情緒激動、飽餐時出現胸部壓迫感,心區疼痛,可放射至左
肩、左臂等處,休息或用硝酸甘油後數分鐘可緩解。
[一]忌宜
1.兩病的病理機制相似,均宜採用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
高維生素C的飲食。多吃蔬菜、水果,適量食用雞、魚、瘦肉、豆腐
等。
2.戒煙、酒及濃茶等。如較肥胖,宜控制飲食;如有浮腫,宜低
盬飲食。
[二]食療驗方
1.山楂50克,桃仁10克,煎水服。可治冠心病及心絞病。
2.大蒜適量,剝去蒜皮,浸泡在食醋中七日即可食用,每次服2
~3瓣,每日2次。可防治動脈硬化。
3.桃仁、梔子各12克,共研末,加煉蜜30克調成糊狀,攤敷在
心前區,紗布敷蓋。初每3日換一次,二次後7日換一次,六次為一
療程。用本方治療50例,44例症狀好轉,顯效,改善各22例。(
《中級醫刊》1981年第4期)
貧血
貧血是指血液中紅細胞數、血紅蛋白量低於正常值。一般表現為
蒼白、乏力、耳鳴、低熱、記憶力減退、心悸、頭暈等。
[一]忌宜
1.宜吃含鐵質較多及高蛋白飲食,如雞蛋、油菜、菠菜、黃豆、
肝類、瘦肉、紅棗、魚類、龍眼肉、花生仁、胡桃、豬血、羊血等。
2.慎用苦寒藥,戒煙、酒等。
[二]食療驗方
1.淡菜、精肉、黃耆適量煎食。(《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78
年第3期)
2.鮮豬皮,洗淨,加水熬成膠(或熬成膠凍)備用,每次30克,
用白開水沖服。8日為一療程,連服三個療程。本品可治各種貪血、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新中醫》1979年第4期)
3.鰡魚肉60~100克,黃耆10克,水煎服。(《中國有毒魚類
藥用魚類》)
4.活烏梢蛇或蝮蛇1~2條,浸泡於高梁燒酒內10~15日,每
服5~10毫升,一日3次。(《動物學雜誌》1979年第3期)
5.紅棗10枚,仙鶴草90克,水煎,一日分數次服。(《常見病
驗方》)
6.龍眼肉15克,桑椹30克,蜂蜜30克,燉服,常食有效。主
治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第四節 消化系統疾病
慢性胃炎
本病可由急性胃炎轉變而來。飲食不節、長期飲酒、過度吸煙、
精神刺激,都能成為本病的誘發因素。上腹部常有一定規律的疼痛脹
滿,伴有噯氣、泛酸、反胃等。
[一]忌宜
1.宜食富營養、易消化和無刺激性的飲食。
2.飲食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
3.忌食辛辣、燥烈的飲食,忌飲酒、濃茶、冷飲等。
[二]食療驗方
1.玉米、白扁豆各60克,木瓜15克,水煎服。(《常見病驗方
》)
2.陳皮30克,將陳皮土炒至皮黃色、起珠,取出研細末,每次
服9克,用白糖水沖服之。(同上)
3.紅茶菌液適量,常服有效。
4.甘蔗汁30毫升、生薑汁3毫升、蜂蜜40克,混合一處,燉溫
服,每日2次,連服2月餘。
5.牡蠣殼、蒼朮各90克。將牡蠣殼用火焙乾,研成麵; 蒼朮晒
乾研麵,二味共合一處備用。每日3次,每次1.5~2克,飯後服。
(旅大市《醫藥衛生》1975年第1期)
6.高良薑6克,蒲公英12克,百合10克,雞內金9克,山藥15
克,橘皮10克,煎水服,隔日服1劑,服15劑為一療程。
7.甘蔗汁20毫升,生薑汁3毫升,白蘿蔔汁30毫升,為一日量,
分3次服。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本病又稱消化性潰瘍。病因複雜、遺傳、情緒、理化刺激(如飲
食、煙酒與藥物)、某些疾病(如慢性肝炎)等均可導致潰瘍病的發
生。上腹部疼是本病的主要症狀,其性質為鈍痛、灼痛、脹痛或鑽痛
等,常伴有噯氣、泛酸、嘈雜、腹脹及灼熱感等。
[一]忌宜
1.宜食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飲食。
2.忌食油膩、生冷、乾硬、過甜、過鹹、過酸、有刺激性及不易
消化的飲食,如烈性酒、濃茶、咖啡、冷飲及油炸食品等。
[二]食療驗方
1.豬骨頭(腿、肋、脊骨皆可)適量。砸碎燒炭存性,研細末裝
瓶備用,每次10~15克,黃酒半茶碗沖服,早晚各一次。
2.雞蛋黃。用3只雞蛋煮熟,取蛋黃放鋁盆內用文火煎,至蛋黃
呈焦黑色,一次內服,每日1次,七日為一療程。連服二個療程。(
《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78年第4期)
3.生芝麻、生薑各60克,紅糖120克。生芝麻研成細末,生薑
搗碎如泥,加紅糖混勻。每日服四至六次,每次6克,1劑可服5日。
用本方治療100餘例(包括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和胃脘痛),一般服用
2~3劑即好轉,有效率在85%以上。(《天津醫藥》1976年第
11期)
4.豬肚(豬胃)1只,生薑250克。將豬肚洗淨,塞入生薑(切
碎),結紮好後,放入瓦鍋,加水若干,以文火者至較爛為度,使薑
汁滲透到豬肚,服時只吃豬肚(淡吃或拌少許醬油),不吃薑。豬肚
煮熟後的湯必須吃掉(如湯味辣,可沖開水)。每只豬肚可吃3~4
天,連續吃8~10只。此方最好在冬季服(春、秋季亦可)。
便秘
糞便在腸腔內滯留過久,以致糞質過於乾燥堅硬,稱為便秘。便
秘的原因頗多,如腹肌、提肛肌衰弱,腸黏膜應激力減弱及神經精神
紊亂等均可引起便秘。症見腹部脹壓感及欲便不暢感。
[一]忌宜
1.宜多吃含纖維較多的蔬菜,如芹菜、韭菜、洋蔥、蘿蔔、菠菜
等;多吃油脂食物,多喝開水、淡鹽水,多吃水果。
2.忌食溫燥、辛辣有刺激性飲食。
3.菠菜、香蕉、芝麻、蜂蜜、花生油、胡桃、松子、麻仁等均有
潤腸通便的功效。
[二]食療驗方
1.黃豆皮120克。每日1劑,水煎分3~4次服。
2.鮮紅薯葉半公斤,花生油15克。加鹽適量炒熟當菜吃。一般
便秘每日服1次;習慣性便秘每日服2次。連續服用,常可見效。(
《廣西中醫藥》)
3.萊菔子30克,炒黃研末,開水1次送服。用上方治療便秘30
餘例,均在服藥後2~6小時自行排出軟便。(《遼寧醫藥》1976
年第4期)
4.花生油60克(或豆油)頓服。
腹瀉
腹瀉又稱泄瀉,一年四季都可發生,凡是受涼、受熱、傷濕、過
飽或吃了不衛生的食物,都可以引起。大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有
的像水一樣,有的夾有未消化的食物。常伴有腹痛、乏力、裏急後重
等。
[一]忌宜
1.宜食高營養而易消化的半流質及軟飯菜。
2.忌食油膩、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飲食。
[二]食療驗方
1.白麵半公斤,炒令焦黃,每次取30克,用沸水沖泡調為稠糊
狀,食之。(《飲膳正要》)
2.白胡椒2份,肉桂1份,丁香1份。共研細末,裝瓶備用。每
次用1~2克調敷臍部,外用膠布封固。每日1次,治癒為止。用本
方治療腹泄150例,95%左右均在用藥一、二次後痊癒,近5%效
果不佳。(《廣西衛生》1973年2期)
3.乾薑、小茴香各30克,肉桂15克,蔥白6根。將前三味研碎,
和蔥白共搗爛,用砂鍋炒熱,裝布袋內,熱敷於患兒小腹部神闕穴與
關元穴之間,熱度以不傷及皮膚為宜。一日2次,1劑可用1日,用
時再炒熱。治療小兒腹瀉療效較好。
4.大蒜1~2片。將蒜放熱灰中煨熟,去皮搗爛如泥狀,溫敷臍
部,固定。用上方治療腹瀉10例,均一、二次治癒。(《中華醫學
雜誌》1976年第12期)
5.鮮石榴果皮30克,搗爛如泥狀,敷於臍部,外用膠布封貼,
每24小時換藥1次。用本方治療腹瀉24例,一次痊癒12例。二次
痊癒5例,三次痊癒4例,好轉3例。(《河南中醫學院學報》1977
年第4期)
6.糯米500克,淮山藥250克,芡實250克,胡椒3克。先將糯
米用水浸1夜,晾乾,然後分別將上藥用文火炒至微赤色,共研細末,
裝瓶備用。6個月以下的患兒用半湯匙,6個月至1歲用1湯匙,1
~2歲用2湯匙,加白糖適量,用沸水調成稀湖狀服。每日服3次,
5日為一療程。用本方治療220例,痊癒167例,有效36例,無效
17例。
7.柚子樹葉,晒乾研粉,每次6克,每天3次,溫開水送下。(
《江西中醫藥》1959年第1期)
8.黃酒250克,煮沸後加紅糖120克,繼續煮2~3分鐘,待涼,
頓服或兩次分服。本方主治產後單純性腹瀉。(《中華婦產科》1957
年第4期)
9.番石榴葉1000克,加水浸沒藥,煎4小時去藥渣,取汁再煎
至1000毫升。加入0.1%苯甲酸鈉防腐,調入適量糖精即成,成人
量每次10~30毫升,每日3次。(《廣東中醫》1960年第4期)
噎膈
本病是消化道常見病症之一。昋咽食物時,梗噎不順,胸膈阻塞,
食物難下或食後不久即吐出,通稱為噎膈症。主要包括食管狹窄、食
道癌、胃癌、幽門梗阻等。
[一]宜忌
1.宜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少渣、易消化的流質飲食。
2.忌食過冷、過熱、乾硬、不易消化、溫燥、辛辣的飲食及煙酒。
[二]食療驗方
1.棉花殼,水煎代茶飲。(《常見病驗方》)
2.蒜頭240克,醋250克。合一起煮熟後內服,可能會嘔吐出多
量黏痰,再用韭汁半小碗,一次服下。(同上)
3.生韭汁、牛奶各1杯,加鮮鵝血1杯混勻溫服。(同上)
4.貓初生胎衣,以新瓦焙乾,研細末,每服0.3~0.6克,好酒
送下。(《同壽錄》)
5.核桃衣(果內隔層)15克,生薑6克,水煎服。
6.雪梨1個,丁香50粒。梨去核,放入丁香,外用紙包好,煨
熟吃。(《常見病驗方》)
7.青蛙7個,泥封,火燒存性,研末,一次服,連服3日。(《
吉林中草藥》)
8.韭菜或韭菜根,洗淨搗汁。每次以此汁1匙,和入牛乳半杯,
煮沸後,趁溫緩緩咽下,一日數次。(《食物中藥與便方》)
胃下垂
本病係指胃在體腔的位置下移而言,多因腹壁鬆弛,不能保持正
常腹壓所致。多見於體弱、營養不良及多產婦女。主要症狀為腹脹,
飯後或站立時加重,平臥時減輕,伴有腹脹痛、食慾減退、乏力、心
悸等。
[一]忌宜
1.宜食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飲食。
2.少食多餐,忌暴飲暴食和過飽,飯後平臥。
[二]食療驗方
1.鮮豬膽和蜜共熬成膏,每服1匙,日兩次。(《浙江中醫學院
學報》1977年第3期)
2.生泥鰍1~2條,取其背上肉,切細,裝入膠囊。昋服每次約
1條,以溫開水送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3.陳皮6克,萊菔子15克,山楂12克,神[麥曲]10克,生麥芽15
克,銀花20克,蒲公英15克,煎水服。每日1劑,連服5~10劑。
膽石症
膽石症是指膽囊、膽道內結石所產生的症狀。膽石的形成多與膽
囊感染、膽汁瘀積等有關。此症發作時,右上腹部出現陣發性絞痛,
常伴有噁心、嘔吐等。
[一]忌宜
1.宜食清淡、低脂肪、易消化,有利於大便通暢的飲食。
2.忌食含高膽固醇食品(如蛋黃、魚卵、肝、腎及肥肉等)和有
刺激性的食品。
[二]食療驗方
1.玉米鬚30克,蒲公英15克,茵陳15克,水煎服。(《食物
中藥與便方》)
2.豬膽汁適量,烘乾研末,分別裝入空心膠囊中,每丸重o.s克。
。每次服3丸每日服2~3次,連服2個月為一療程。
3.黃瓜藤60克,水煎,加雞膽汁1~2個沖服。(《常見病驗
方》)
4.土蠶子根60克,瘦風輪菜30克,薺菜30克,薑黃12克,水
煎服。
5.玉米鬚30克,胡荽子24克,蒲公英50克,煎水服。
6.白蘿蔔壓取汁,每次服50毫升,每日服2次,連服1~2個月。
☆肝硬化
本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臟病。常期營養不良、肝炎、膽道疾病
、慢性酒精中毒、損肝藥物等為其致病原因。症見食慾減退、腹脹、右
上腹痛、脾腫大、腹水等。
[一]忌食
1.宜食高蛋白、高糖、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飲食,如瘦
肉、魚、蛋、蔬菜、水果等。
2.嚴禁煙酒,忌食辛辣、刺激性、乾硬的食物;晚期肝硬化並有
肝昏迷者,應食低蛋白飲食;浮腫較重或腹水者,應食少鹽或無鹽飲食。
[二]食療驗方
1.鱉肉常食有效,每隔2日服1次,每次服150~200克。
2.活鯉魚500多克,放在清水裏洗淨,然後把魚和赤小豆放入鍋
內,加水2000~3000毫升燉之,燉至魚熟豆爛。除魚頭、鱗、骨、
內臟棄去外,將魚肉、豆和湯全部吃完。(《常見病驗方》)
3.海龜板加水燉成膠質,加少許紅糖,每日2~3匙。其他龜板
亦可用,龜板膠則只要烊化即可服用。(浙江中醫學院《動物藥概要
》)
4.雞內金、桃仁、鱉甲各30克,共研末,每次9克,每日2次,
陳皮煎湯送下。
第五節 生殖泌尿系統疾病
急性腎炎
本病是溶血性鏈球菌惑染後引起的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多見於
兒童和青年。初病常有浮腫,特別是面部眼瞼及兩下肢較多見。同時
可有尿少、血尿、血壓升高等。
[一]忌宜
1.宜食低蛋白、少鹽或無鹽飲食,每日食鹽量不超過3克。
2.忌食鹹菜、鹹蛋、豆腐乾、蘇打等。
[二]食療驗方
1.紫皮獨頭大蒜1枚,蓖麻籽60~70粒。將其皮及外殼脫去,
一起搗成糊狀(不宜放置過久),分成2等份,分別塗敷雙腳底湧泉
穴,外用玻璃紙覆蓋並用繃帶紮好,每日換藥1次,塗敷1週。嚴禁
囗服。治療20例,18例明顯有效,2例效果不顯。一般塗敷後12
小時左右開始尿量明顯增多。
2.蜈蚣1條,生雞蛋l個。將蜈蚣去頭足焙乾為末,納入雞蛋(
先切l個小洞 )內攪勻,外用濕紙及黃土包住煨熟,剝取雞蛋吃,每
日吃1個。7天為一療程,如病不癒,再服1~4個療程。用本方治
療36例,治癒35例。(《中醫雜誌》1979年第8期)
3.白茅根250克,水3碗煮成1碗,1口分兩次服完,連服5~
1O劑
4.萊菔子6克,魚腥草40克,金銀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連服19日
5.冬瓜皮30克,冬瓜子20克,白茅根30克,竹葉10克,水煎
服。
慢性腎炎
本病多由急性腎炎轉變而成。常有水腫、腰酸痛及高血壓等症狀。
[一]忌宜
1.宜少鹽飲食,每天食鹽量不超過3克;水腫明顯及高血壓時,
宜吃無鹽飲食;水腫基本消退時,不必長期吃淡食,無水腫及血壓正
常者,可吃普通飲食。
2.蛋白尿較重、水腫明顯者可吃高蛋白飲食。
3.忌食鹹菜、辛辣及有刺激性食物。
4.腎功能代償不全者,宜吃低蛋白飲食。
[二]食療驗方
1.黑白丑各66克,紅糖125克,老薑500克,大棗63克。黑
白丑炒熟至有爆裂聲,立即碾粉,過細篩,細粉淨重約109克。棗煮
熟搗泥。薑去皮、洗淨擠出薑汁,與黑白丑末、紅糖、棗泥調成糊狀,
蒸1小時,製丸,分2天半服完,每日2~3次,均在飯前2小時空
腹服。忌油鹽3個月。(《中華醫學雜誌》1958年第12期)
2.乾玉米鬚60克,氯化鉀1克。先將玉米鬚放鍋中,加水500
毫升,煎至250毫升,分早晚二次服完。同時服氯化鉀(鉀鹽)1克,
每日三次。治療12例,用藥三個月後,9例水腫完全消退,3例水
腫大部消腫。(《中華內科雜誌》1960年第6期)本方主治腎病綜
合症。
3.芋頭1000克,紅糖250克。將芋頭洗淨切片,放在鍋內[火段]灰
研末後,與糖和勻,一日3次,每服30克。(《常見病驗方》)
4.玉米鬚50克,水煎服。或放在煙斗內吸,連用數月。
5.冬瓜1000克,鯉魚1條(約重250克),不加鹽煮服。
6.西瓜1個(約重2500~3500克),砂仁120克,大蒜瓣
250克(剝去皮)。先將西瓜開一小蓋,挖去瓜瓤,保留瓜皮(連皮
白約3.5cm厚),再把砂仁、大蒜放入。用黃泥漿塗西瓜如泥球,
置木柴火爐(忌用煤炭)上,徐徐烘乾(最好以鐵絲置好,以防西瓜
墜入火中)。待西瓜烘乾後,去泥,研成細末,裝入瓶中,以防泄氣,
影響療效。每日服藥末3克,早晚分服,溫水送下。本方主治慢性腎
炎,亦治急性腎炎和肝硬化腹水。(《江蘇中醫》1959年第12期)
7.決明子100克,炒微焦研末,每日服10~12克,白開水送服。
(《常見病驗方》)
8.花生仁120克,生蠶豆240克,同放瓦鱹中,加沸水3大碗,
文火者(水一次加足,火不宜旺) ,熟爛食之,隔日服1次,連服5
次。
膀胱炎
本病是由致病菌( 多為大腸桿菌)侵犯膀胱所致,屬於我國醫學
"淋病"的範圍。症見尿頻、尿急、尿痛、下腹酸痛不適,常伴有發
熱、惡寒、血尿等。
[一]忌宜
1.宜多飲溫開水,有沖洗清潔尿道、膀胱和促進藥物療效的作用。
2.宜食水分充足、清淡的飲食,多吃蔬菜、水果等。
3.忌食溫燥及有刺激性的飲食
[二]食療驗方
1.馬齒莧120~150克(鮮品500克),紅糖90克。將馬齒莧
洗淨切碎,水煎半小時,去渣取汁,加紅糖,乘熱服下。服藥後,蓋
被取汗。(《新中醫》1976年第4期)
2.泡桐花(玄參科泡桐屬落葉喬木)。採帶蒂之泡桐花(鮮、乾
皆可)20~30個,加水煎之,飲汁,早晚各服1劑。用本方治療急
性膀胱炎30餘例,多於服藥2劑後症狀消失。(《新中醫》1975
年第5期)
3.魚腥草60克,燉瘦肉服,每天1劑,連服1~2週。(《湖
南醫藥雜誌》1975年第1期)本方主治慢性膀胱炎。
4.新鮮龍葵根、豬骨頭各62克。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至500
毫升,分兩次口服,每日1劑。本方主治急、慢性膀胱炎。(《廣西
中醫藥》1980年第1期)
5.越橘葉7克,水煎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泌尿系結石
本病包括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和膀胱結石,屬於我國醫學"石淋
"、"砂淋"的範圍。症見腰痛、腎區痛、排尿突然中斷、尿閉、尿
頻、尿急等。
[一]忌宜
1.宜食水分充足而清淡的飲食,如冬瓜、西瓜、芹菜、藕、黃瓜、
胡桃等。
2.宜適當多食維生素A含量高的食品,如動物肝臟、蛋黃、牛奶
及魚肝油。
3.尿酸鹽結石患者應吃低嘌呤飲食,如玉米粉、芋頭、白菜、黃
瓜、紅蘿葡等。
4.磷酸鹽結石患者應吃酸性食物,如玉米粉、芋頭、白菜、黃
瓜、紅蘿蔔等。
5.草酸鹽結石患者應少吃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西紅柿、蘋
果、竹[尹]等。
[二]食療驗方
1.食醋,每次飲150毫升,每日3次。(《江蘇醫藥》1976年第4期)
2.核桃仁生食,每次吃200克,每日2次,連服7~10天。(《山東醫藥》1980年第9期)
3.雞內金60克,研細末。每次用桃仁10克煎水,沖服雞內金末9克,每日2次。
4.薏苡仁子、葉、根皆可用,水煎熱飲,以通為度(《本草綱目》)
5.苜蓿花10克,水煎服。(《常見病驗方》)
6.魚腦石研末,每次5克,每日3次,甘草水沖服。(《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陽痿
本病是指陰莖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堅。其病因除生殖器官的器質性
病變外,多數由於大腦皮質對勃起的抑制加強等功能性紊亂所致。
[一]忌宜
宜食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飲食,忌食苦寒瀉藥或過服冷飲。
[二]食療驗方
1.鮮河蝦、黃酒各360克,白酒180克。將河蝦用白酒浸泡24
小時,去掉白酒,用黃酒把蝦煮熟,吃蝦,喝黃酒,一次服下,每日
1劑,連服3~5劑,服藥期間忌房事。
2.淡菜50克,狗腎1對同煮食。(《山東藥用動物》)
3.活海蝦若干,浸酒中醉死,炒食。(《泉州本草》)
4.海參適量作餚食。(《中國藥用動物誌》)
5.麻雀肉煮食,每日3~5隻,或食雀蛋,每日10個。(《食
物中藥與便方》)
6.驢腎(驢的睾丸)1具,煮熟,分兩次吃。(《東北動物藥》)
7.羊腎1個,煮熟,略加鹽食之。(《食醫心鏡》)
8.泥鰍煮食之。(《瀕湖集簡方》)
9.榧子15個,每日1次服完,連服10日。
10.雄雞肝1具,鯉魚膽4枚。上兩味,陰乾百日,末之,雀卵和
之,吞小豆大1丸。(《千金要方》)
11.韭菜白240克,胡桃肉(去皮)60克。同芝麻油炒熱,日食
之,服1月。(《方脈正宗》)
第六節 內分泌系統疾病
☆糖尿病
本病是由於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謝紊亂。屬於我國
醫學"消渴"的範圍。主要表現為血糖升高及糖尿、多飲、多食、多
尿。
[一]忌宜
1.宜按照病情的輕重控制飲食,限制糧食的攝入量,每天應在
250克左右,適當增加豆製品、奶製品、蛋製品、肉類、魚類和青菜
的攝入,必須長期保持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以避免復發。
2.忌糖類和澱粉含量高的食品,嚴禁暴飲暴食。
[二]食療驗方
1.玉米鬚50克,熟地30克,煎水服,常服有效。(《天津醫藥
雜誌》1960年第7期)
2.南瓜晒乾磨粉,每次取30~60克煮粥食,每日2、3次。
3.准山藥120克,杞果15克,煮粥常食有效。
4.海參3個,雞蛋1個,豬胰1個,地膚子與向日葵桿芯各1克,
把前三味基熟,再加後2味的水煎液共煮內服。《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5.羊胃煮爛,空腹食之。《古今錄驗方》
6.豬胰子30克,薏苡仁30克,同炒乾後共研細末,作為蜜丸,
每丸重9克,每次服1丸,每日2次。
7.免1隻,去皮爪五臟,加水煎調,去渣澄清,渴即飲。
單純性甲狀腺腫
本病包括地方性甲狀腺腫與散發性甲狀腺腫,常因碘需要增加(
如青春期、妊娠、更年期及寒冷等)、碘代謝障礙(過多食用有致甲
狀腺腫的食物,如蘿蔔、大頭菜等)、碘攝入不足等。症見甲狀腺腫
大。
[一]忌宜
1.增加碘的供給量,或常服碘化鹽,可防治本病;宜常服含碘量
高的食物,如海帶、海藻、紫菜、淡菜、帶魚、牡蠣、海蜇、莧菜、
昆布等。
2.忌食辛辣、溫燥、有刺激性的食物。
[二]食療驗方
1.海帶、海藻、昆布、烏賊骨各60克,海蛤粉、陳皮、青木香
各9克。共研末,製成丸,每日服2次,每次服9克,連續服藥1個
月以上。(《江蘇中醫》1958年第9期)
2.鮮野莧菜根和莖60克,豬肉60克(或冰糖15克)。共煎,
取汁1杯,飯後溫服,每日2次。(《福建中醫藥》1962年第6期)
3.海帶,經常煮食,或用紅沙糖腌吃。(《常見病驗方》)
4.海苔(土名虎蹄)適量,煮服。
肥胖病
進食能量長期超過消耗能量,機體便將其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
當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以上時,稱為肥胖。通常所指的肥胖病
是指病因尚未查明,可能與遺傳、神經、內分泌以及社會環境等因素
有關的單純性肥胖。輕度肥胖可無症狀,中度肥胖可在勞動時出現心
悸、多汗、氣促、易倦,重者行動不便,生活自理困難等。
[一]忌宜
1.飲食應根據肥胖的程度而加以適當限制,並多參加體力勞動和
體育活動。
2.輕、中度肥胖者應限制食量,首先限制零食,再逐漸減少每餐
食量。
3.中度以上的肥胖者宜少食多餐,應吃低糖、低脂肪、高蛋白飲
食。
[二]食療驗方
1.冬瓜煮粥或做菜常食,大量則效佳。
2.茶葉煮茶水常飲。
3.山楂生食或煮粥食。
4.白菜、楊柳葉、紅蘿蔔當菜常食,均有減肥作用。
第七節 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神經衰弱
本病是因大腦皮層的功能失調所致。患者多為青壯年人。神經過
度緊張、情緒不穩定、精神創傷為其主要原因。本病症見起病緩慢、
頭痛、頭暈、腦脹、耳鳴乏力、思想不集中、健忘、失眠、多夢、記
憶力減退、心悸、煩躁不安、焦慮以及陽萎、月經不調等。
[一]忌宜
1.宜食富含維生素B1、高蛋白飲食及清淡、易消化的飲食。
2.忌食油膩、辛辣有刺激性的食品,戒煙酒。
[二]食療驗方
1.百合15克,遠志6克,酸棗仁15克,水煎服。(《新彊中草
藥手冊》)
2.花生葉(乾品)25~50克。水煎沸10分鐘,取藥汁200毫
升,睡前溫服,連服3日。
3.核桃仁、黑芝麻、桑葉各30克,搗如泥狀,作成丸,每丸3
克重,每服9克,一日2次。(《常見病驗方》)
4.花生葉30克,炙甘草12克,百合15克,枸杞子10克,白
糖50克,煎水服。
癲癇
本病是一種突然發作的暫時性大腦機能紊亂的疾患,多是突然昏
倒,人事不省,囗吐涎沬,兩目上視,四肢抽搐或囗中作聲,移時蘇
醒加常人。
[一]忌宜
1.宜食清淡、有營養而易消化的飲食。
2.忌食辛辣、油膩食品,戒煙酒。
[二]食療驗方
1.海參內臟焙乾研末,每服20克,黃酒沖服。(《中國藥用海
洋生物》)
2.繭蛹(柞蠶蛹更好)約70個,加冰糖適量,蒸熟,每次發作
清醒後,分2次服下。(《東北動物藥》)
3.魚螵膠150克(蛤粉炒珠),地粟粉150克,研勻為丸,每服
15克,開水送下。(《常見病驗方》)
4.未發作時用鱉肉,油鹽調味,燉熟,每日吃1個,連服7日。
5.豬心1個(用黃泥裹好焙乾,研成細麵)、川貝母、朱砂各15
克,共研成末,每服15克,白水送下。(《常見病驗方》)
第八節 小兒科疾病
遺尿症
本症指3歲以上小兒夜間或白天入睡時有反覆不隨意的排尿而言。
[一]忌宜
1.晚間應控制飲水量,並宜吃水分較少而清淡的飲食,勿吃過鹹
的菜餚,以免飲水過多。
2.對患兒要耐心教育,不應斥責,以免精神緊張,養成有規律排
尿的習慣。
[二]食療驗方
1.炒淮山藥120克,研末備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6克,
溫開水送服。(《新中醫》1976年第1期)
2.白胡椒5~7粒,雞蛋1個。將雞蛋大的一頭輕輕敲破1個小
孔,放入白胡椒,然後將破蛋殼片堵住小孔蒸熟。5歲以下每晚吃1
個,5歲以上每晚吃2個,一般連吃5~7日。
3.白果肉30粒,大紅棗10枚,濃煎取汁,睡前服,可加白糖以
矯味。(《常見病驗方》)
4.韭菜子10克,研末和麵,做餅分兩次吃。
5.紫河車1個,瓦上慢火焙乾研末,麵糊為丸,每次服3克,開
水送下,早、晚各服1次。
嬰兒腹瀉
本病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綜合症,以腹瀉(大便呈黃色或黃綠色
的水樣便)、嘔吐及水、電解質紊亂為主要臨床表現。
[一]忌宜
1.停止不宜消化食物的供紿,適當限制食量,母乳餵養者宜縮短
每次哺乳時間,人工餵養者可暫紿米湯、稀藕粉或稀釋乳。腹瀉、嘔
吐嚴重者應禁食6~12小時。多給飲水,以防脫水。
2.慢性腹瀉患兒的飲食應清淡、易消化、營養和水份充足。
[二]食療驗方
1.白胡椒2份,肉桂1份,丁香1份。共研細末,裝瓶備用。每
次用1~2克克調敷臍部,外用膠布封固。每日1次,治癒為止。治療
150例,95%左右均在用藥一、二次後痊癒。(《廣西衛生》1973
年第2期)
2.乾薑、小茴香各30克,肉桂15克,蔥白6根。先將前3味藥
研碎,然後和蔥白共搗爛,再用砂鍋炒熱,裝於布袋內,熱敷於患兒
小腹部臍與關元穴之間,熱度以不傷及皮膚為宜。一日2次,1劑藥
可用1天,同時再炒熱。
3.大蒜1~2片。放熱灰中煨熟,去皮搗爛如泥狀,溫敷臍部。
(《中華醫學雜誌》1976年第12期)
4.糯米500克,淮山藥、芡實各250克,胡椒3克。先將糯米用
水浸1夜,晾乾,然後分別將上藥用文火炒至微赤色,共研末,裝瓶
備用。6個月以下的患兒用半湯匙,6個月至1歲用1湯匙,1~2
歲用2湯匙,加白糖適量,用滾水調成稀糊服。每日服3次,五日為
一療程。治療220例,治癒167例,有效36例,無效17例。
5.豬骨頭、陳皮各適量。將豬骨[火段]存性,研細末。陳皮洗淨晒乾,
研末。取[火段]豬骨頭粉2份,陳皮粉1份混勻。1歲以內每1.5~2
克,1~3歲3~6克,4~5歲9~12克,分二、三次開水沖服。
用上方治療幼兒腹瀉50例,治癒47例,好轉3例,平均治癒天數為
1.7天。(《新中醫》1978年第5期
6.大蒜適量,於入文火中烤至黃色,味即由辣變甜。1歲者每次
服2瓣,2歲者每次服4瓣,以此類推,日服二、三次。(《廣西中
醫藥》1980年第2期)
☆小兒夏季熱
本病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多發病。臨床表現為長期發熱、口
渴、多尿、不出汗或汗少,漸至肌瘦乏力為主症,因此病發於夏天,
故名夏季熱。
[一]忌宜
1.宜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C的飲食。
2.忌服油膩、辛辣、熱性食物。
[二]食療驗方
1.准山藥10克,棗皮5克,麥冬6克,葛根6克,雞內金3克,
煎水服。
2.綠豆衣、地骨皮各4.5克,山大顏6克,黑豆衣3克,蘆莖葉
5葉,香蕉皮半個,白薇1.5克。水煎服。用本方治30例,服藥2
~5劑均癒。(《民間醫生雜誌》1979年第6期)
3.甘草5克,蟬衣8克,薄荷3克,雪梨半個,金錢草9克,煎
水服,每日1劑,連服5~7日。
4.蕹菜15克,鮮荷葉9克,西瓜皮50克,煎水服。
5.綠豆30克,馬齒莧40克,冬瓜250克,金銀花7克,煎水服。
☆麻疹
本病係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於冬、春兩季,
小兒多見。
[一]忌宜
1.宜吃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及軟飯;高熱期應多喝開水;恢復
期應適當多吃營養豐富的飲食。
2.忌吃辛辣、溫補、油膩、酸澀及不易消化的飲食。少吃生冷、
肉類食品。
[二]食療驗方
預防麻疹方:
1.櫻桃數10公斤裝酒罈內,密封,埋地下,隔年取出,已化為
汁。麻疹流行時,給小兒每日飲1杯,即能預防麻疹。
2.橄欖核半公斤,搗碎磨粉,摻入粉麵糕餅中,隨意讓小兒食,
食至半公斤許,可預防麻疹。(《常見病驗方》)
3.老絲瓜1個(用尾部近根者長10~13厘米)懸掛通風處陰乾,
研為細末,備用,每次服6克,開水送服,一日3次。
4.綠豆30克,銀花15克,鮮茅根30克,用水2碗,煎取半碗,
分3次服,1日服完,連服3日。(《常貝病驗方》)
5.桂花葉30克,荸薺150克,煎煮,吃荸薺喝湯,1日3次,
連食2日。
6.鮮蘆根30根,荸薺10個,青果5枚,枇杷葉5張(刷去皮),
煎湯,連服數日。
7.臘梅花、綠豆粉各等份。共研細末,每次服1.5克,在麻疹流
行時每日服1次,連服7日。
8.胎盤6克,絲瓜皮3克,銀花6克,共焙乾研末,每次服3克,
一日2次,連服3日,用綠豆湯送服。
麻疹應出不出或疹出不透方:
1.芫荽菜(即香菜)1000克,水燒開後放人芫荽菜煮一、二沸,
將水置於小盆內,先熏後洗手足,麻疹自然透出。亦可用芫荽菜20
克,煎水內服,以透發麻疹。(《常見病驗方》)
2.櫻桃核12克,杏仁核9克,蟬蛻3克,水煎服。
3.紅甜菜1棵,煎水飲1杯,餘水用毛巾浸入絞乾揩全身,蓋被
取暖1夜可發出(甜菜預先收藏備用)。
4.蔥頭5個,搗碎,敷於肚臍下3.5厘米處。每日用1次,連用3日。
5.田螺菜、韭菜各1握,二味共搓,分成兩團,蒸軟,乘熱遍擦
周身,兩團交替輪換,使疹出為度。
6.蓮子60克,加清水燉5分鐘後,徐徐灌入病兒口中,以盡為
度。此方可治麻疹3~4日,未發透,發煩。
7.薺菜(全草)1000克。加水4000毫升,煎成3000毫升。1~3歲每服
50毫升,4~6歲每次服80毫升,7~10歲每次服100毫升,連服3天。
8.芫荽子120克。搗碎後放鋁鍋內,盛滿清水,置病房(病房宜
小,不要通風)內用炭火煮沸,使蒸氣充滿病室,並隨時增加炭、水,
待麻疹透齊後,停止使用。(《浙江中醫雜誌》1959年第3期)
☆百日咳
本病是由百日咳嗜血桿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多發生於十歲以
下兒童,四季都可以發生。初起很像感冒,咳嗽、噴嚏,一週後咳嗽
漸漸變為陣咳,晚間加劇。一般經過5~6個星期,也有的長達2~
3個月才逐漸好轉。
[一]忌宜
1.嘔吐者宜少食多餐。
2.忌食辛辣、熱性的飲食,避免煙、酒刺激。
[二]食療驗方
1.玉米鬚30克,糖冬瓜60克,乾粟肉12粒,共燉食並飲湯。
2.紫皮大蒜50克,豬膽汁100毫升。將蒜搗爛加水過濾取汁200
毫升,如生豬膽汁100毫升。每歲每次1毫升,每次最大量不超過15
毫升,每日三、四次,飯前服。用本方治療百日咳55例,痊癒53例,
好轉2例。治癒時間平均7.5日。
3.麻雀1隻,白糖適量。麻雀去毛及內臟,肚內填白糖,用麵團
包住蒸熟後一次吃下(不滿週歲者吃一半),每日1次。一般吃三、
四次即獲痊癒。
4.胡桃,去殼取仁,每日早晚各嚼服胡桃仁3個。如年幼不能嚼
服,可搗碎燉開水取湯服。用上方治療百日咳患者25例,痊癒23例,
2例症狀減輕。
5.鮮桑樹根30克。將其洗淨切片,水煎沖白糖服,每日1劑。
用本方治療百日咳10餘例,療效滿意。輕型者服3劑即癒。
6.大蒜40克,去皮切碎,沖入沸水250毫升,浸10小時後,過
濾,加適量白糖。此為~10歲患兒1日量。1~5歲患兒,可用
大蒜25克,1歲以下患兒,用15克。分8~10次內服,每2小時
1次。用本方治療百日咳患者50例,一般服藥2~3天後,咳嗽即
減輕,結果治癒44例,無效6例。(《福建醫藥雜誌》1979年第10期)
7.生梨、生藕、荸薺各100克,生薑50克,紫蘇25克。先將梨、
藕、荸薺、生薑切碎,搗爛絞汁,再將渣和紫蘇加適量加水共煎8~10
分鐘後絞汁,和第一汁合併煎沸,濾淨裝入保溫瓶內待服。2~6歲
患與每24小時服1劑,分4~6次服,每3~4小時溫服1次,
以半飽時服為宜。如服藥後咳嘔,可再服。用本方治療百日咳患
者23例,全部痊癒。(《江蘇中醫雜誌》1980年第1期)
8.向日葵花15克,冰糖30克。燉服,每日服1次,連服7天。或用
葵花莖中瓤15克,甘草6克,煎水服。
9.雞苦膽,取汁,加適量白糖服。1歲以下患兒,三日服1個;
2歲以下者,兩日服1個;2歲以上,一日服1次或整個吞服。
10.純豬膽粉(將豬膽汁蒸熟晒乾即成),麵粉(炒熟)各6克,
白糖18克,共合一處為散劑,每次服0.2~0.5克,每日2次,連服5日。
11.羊膽1個,白糖100克,一日分3次服完。
12.甜杏仁、銀杏仁各6克,焙黃為末,每日1劑,分2次服。
13.羅漢果1枚,枇杷葉10克,荸薺7個,煎水服,每天1劑,連服5日。
☆白喉
本病為白喉桿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咽喉疼痛,咽、喉、鼻
等處出現灰白色假膜。
[一]忌宜
1.宜食清淡、流質、富有營養的飲食。
2.忌食溫補、有刺激性、不易消化的飲食。
[二]食療驗方
預防方:
1.陳白蘿蔔纓(初冬時備白蘿蔔纓,掛於通風處陰乾)30克,
煎水代茶飲。或用鮮者煨湯飲也可,連服7日。(常見病驗方)
2.蔥白切碎,夾在紗布口罩中戴上,有預防白喉作用。
3.鮮白蘿蔔90克,鮮撖欖3個,煎水代茶飲,連服3~5日,每日1劑。
4.芭蕉根120克,煎水代茶,每週服2次。
5.白蘿蔔、白菜根各60克,綠豆30克,煎水代茶喝,每日1劑,連服5日。
治療咽白喉方:
1.馬齒莧60克,白糖20克,煎水漱口,每日漱口5~6次,可作輔助治療。
2.香蕉皮60~100克,煎水服,每日服2次,連服7~10日。
3.青果5個,鮮白蘿蔔25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7日。
4.菊花葉10克,白醋半茶匙,搗爛調勻,塗在患處,1日十餘
次,也可作為含漱劑。
5.銀花10克,甘草3克,煎水漱口。每日3次。
6.金果欖6克,搗碎,水煎服。亦可研末作吹藥用。
治療喉白喉方:
1.菊花腦30克,搗爛浸冷開水中,絞取汁服。每日服1次,連服5~7日 。
2.胡蘿蔔,煎水代茶飲,可作輔助治療。
3.莧菜根,[火段]存性研末,取少許吹喉中,一日2次。
4.野莧菜根60克,加醋150毫升煎煮,口向煮液吸其蒸氣,往
往可使假膜脫落。(常見病驗方)
5.絲瓜根60克,煎水服,每日服1次,連服7~10日。
6.獨蒜1顆。搗爛敷於手寸口經渠穴(即手寸囗動脈陷中)。用
貝殼蓋上縛住,起泡時即將泡挑破,用龍膽紫抹上即癒。
☆流行性腮腺炎
本病是由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常流行於冬、春兩季,多見於
兒童。起病急,發熱畏寒,1~2日後腮腺腫痛,其腫大以耳垂為中心,
邊緣不清,局部壓痛,腮腫3~4日達到高峰,全病程約7~12日。
[一]忌宜
1.宜食清淡的流質、半流質飲食。
2.忌食辛辣、溫燥的飲食,尤其忌食酸性食品,如橘子、山楂、
醋等。
[二]食療驗方
1.綠豆60克,銀花30克,白菜根60克,蒲公英30克,煎水服,
每日1劑,連服3日。
2.仙人掌1片,搗爛如泥,外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連換3次。
3.馬齒莧(鮮品)150克,搗爛如泥,敷患處,每天換1次,連換3次,
亦可用馬齒莧60克煎水服。
4.綠豆麵粉、米醋各適量,調成膏,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至病
癒停用。
5.綠豆120克,黃豆60克,黃糖90克,燉熟食。
6.赤小豆適量,水浸軟,搗爛,用水或雞蛋清調敷患處。每日換
1次,連用3~4次。
7.馬鈴薯1個。以醋磨汁,搽患處,乾了再塗,不間斷,
連用2~3日。
8.蛇蛻6克(成人及12歲以上兒童用量加倍),洗淨切碎,加
兩個雞蛋攪勻,用油炒熟(可適當加鹽以調味),一次服完。
9.芋艿、明礬各等分,共搗爛,敷患處,每日2次。
10.活泥鰍10~20條,先養於清水中漂去泥污,再放盆中,投入
白糖適量,攪拌約10分鐘,取其黏滑液糖漿,塗於患處,乾者更換,
數次即效。(食物中藥與便方)
11.菊芋之嫩葉(或鮮根莖)加食鹽少許,搗爛外敷患處。(同上)
☆小兒多動症
本症是一種兒童的腦功能輕微失調,患兒只是自制能力不強,喜
作無意義的舉動、多動、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等。
[一]忌宜
宜食高蛋白、富含維生素B1、C的飲食,多吃一些含鋅食品。
[二]食療驗方
1.百合10公克,枸杞子9克,淫羊藿6克,白糖30克,煎水服。
2.合歡皮、五味子各6克,白糖20克,煎水服。(中藥療效談)
第九節 婦產科疾病
☆經痛
痛經是一種自覺症狀。凡在行經前後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疼痛,
稱為"痛經"。常因精神因素、受寒、子宮發育不良、生殖器炎症等引起。
[一]忌宜
忌食生冷飲食,戒煙、酒。
[二]食療驗方
1.向日葵15克,乾山楂30克,上二味焙焦研末,加紅糖60克,
分二次沖服或煎服,1日服完,經來時即服,連服2~3天。
2.棉花子120克,搗碎,加紅糖60克,煎水服。
3.乾絲瓜1個,煎水服。(常見病驗方)
4.寒性痛經:生薑18克,紅糖30克,煎水服。(同上)
5.寒性痛經:食盬500克(研細)、生薑120克( 切碎)、蔥頭
1握(切碎)。共放一起炒熱熨痛處。(同上)
6.血瘀性痛經:雞內金10克,山楂50克,紅花3克,煎水服。
7.氣血虛性痛經:乾薑8克,山藥30克,龍眼肉20克,熟地
15克,小茴香6克,煎水服。
☆閉經
女子年過十八歲,未來過月經,或已來月經後在3個月以上不來
月經者,稱為閉經。病人常感腰痛、乏力、週期性腹部不適(月經期
),嚴重者可伴有頭昏、失眠、面黃肌瘦等。
[一]忌宜
1.一般宜適當休息,防止勞累,調節飲食,避免刺激,注意衛生,
及時治療,以免延誤。
2.血虛性閉經,宜食溫補食品,如羊肉、羊奶、山藥、龍眼、紅
棗、紅糖、山楂等;忌冷飲。
3.血滯性閉經,宜食清淡食品,加韭菜、黃花菜、絲瓜、山楂、藕等。
[二]食療驗方
1.生山楂肉45克,紅糖30克。煎湯服。可連服2劑,必須在每
逢經期超過不遠的第一、第二天開始服用。
2.紅糖、紅棗各60克,老薑15克,馬蘭頭根1把,水煎,當茶
喝,飲至經來為止。(常見病驗方)
3.經閉、消瘦虛弱:黃花菜根、當歸身各24克,加瘦豬肉同煎,
喝湯吃肉。(同上)
4.治療長時間閉經,乾血癆症:黑木耳、冰糖各1500克,每日
各用25克,水煎服。(同上)
5.甜瓜莖、使君子各15克,甘草18克,為末,每酒服6克。(本草綱目)
☆功能性子宮出血
本病由於內分泌功能紊亂引起的月經週期不規律,陰道大量出血
或淋漓不斷,婦科檢查找不到明顯器質性病變者,叫做功能性子宮出
血。
[一]忌宜
1.忌食辛辣、熱性及有刺激性的食品。
2.忌食營養豐富及有補血養血的食品。注意經期衛生。
[二]食療驗方
1.雞冠花60克,白果10粒,煎水服,每日1劑。(《新中醫》
1976年第5期)
2.芹菜150克,薺菜80克,荔枝殼30克,煎水服。
3.烏梅1500克,加兩倍於烏梅體積之水,用炭火煎熬,待水分
蒸發大半,再加水至原量,煎至極濃,玻璃瓶密貯備用。成人每次服
5毫升,溫開水調服,口服3次。(《江蘇中醫》1958年第3期)
4.甘薯葉適量,放鍋內炒至黑色,用白醋者沸後溫服,癒後服補
藥收功。(常見病驗方)
☆白帶
白帶僅是一個症狀,很多婦女病(如慢性宮頸炎、滴蟲性陰道炎、
黴菌性陰道炎及盆腔炎等)均可有各種不同性質的白帶增多。
[一]忌宜
1.宜食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飲食。注意經期衛生。
2.忌食生冷、油膩、辛燥飲食。
[二]食療驗方
1.小茴香60克,乾薑15克,紅糖30克,水煎,分3次於1日
內服完,連服3~5劑。(《黑龍江中醫藥》1966年第6期)
2.艾葉15克,鴨蛋I個,放一起煮之,每日吃1次,連吃10
日。(福建中醫研究所《中醫驗方》)
3.紅棗500克(煮去皮核),棉花子仁500克(去油),白果
500克(去殼心),煮郁李仁120克(去油),共搗為丸,每服10
克,煉酒送下。(同上)
4.白扁豆250克,研末,另加紅糖、白糖各120克,同煮至扁豆
熟為度,分兩次服完。(常見病驗方)
5.芹菜子30克,研末,每服15克,黃酒引,水煮服。(同上)
6.石榴花30克,煎水服。
7.黑木耳,炒焦,研為末,每次服9克,開水送下。
8.芡實根250克,燉雞服。(重慶草藥)
9.胡桃樹葉10片,加雞蛋2個,水煮,吃雞蛋喝湯(江蘇醫學
院《中草藥手冊》)
10.豇豆、藤藤菜,燉雞肉服。(四川中藥誌)
11.豆腐250克,紅糖200克,攪勻蒸食,一次吃完。
☆產後乳少
產後乳汁不足或完全無乳,或因營養不良,或因乳腺阻塞,均可
造成本病。常伴有乳房脹痛等。
[一]忌宜
1.宜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維生素而易消化的飲食。
2.忌食過鹹、油膩、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飲食。
3.忌食抑制乳腺分泌的食品。如花椒、大麥芽等。
[二]食療驗方
1.胡荽30克,煎湯服,一日2次。(浙江秘方驗方集)
2.赤小豆250克,煮湯,去豆,飲濃湯連用3~5天。
3.小茴香30克,水煮30分鐘,分3次服。每天l劑,連服7日。
4.活蝦60克,黃酒適量。將蝦搗爛,用燒開的黃酒沖服。每日1
次,連服3日。
5.木菠羅果仁60~120克,燉肉服,或水煎服,亦食果仁。
(廣西中草藥)
6.萵苣子1合,生甘草10克,糯米、粳米各半合,煮粥頻食之。
(本草綱目)
7.花生米100克,豬腳1條(用前腿),共燉服。(陸川本草)
8.黃花菜根和豬腰子同煮,食之。
9.[魚占]魚1條。熬湯,臥雞蛋,連續服用。(吉林中草藥)
第十節 外科及皮膚科疾病
☆慢性癤腫
癤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他化膿菌侵入毛囊而引起的毛囊及其
周圍組織的急性炎症。反覆發作的多發性癤腫叫慢性癤腫。
[一]忌宜
忌食辛熱,油膩飲食,如辣椒、薑、芥、酒等。
[二]食療驗方
1.鮮馬齒莧60克,白礬15克。將馬齒莧搗爛絞取汁,再將白礬
研末撤入汁內,以雞羽蘸藥液塗搽,一日4~8次。(《江蘇中醫》
1966年第7期)
2.綠豆50克,赤小豆50克,白糖50克,煮粥服,常服有效。
3.金銀花15克,菊花腦9克,甘草9克,煎水代茶飲,常服有效。
4.鮮桃樹葉,加水煎1~2小時,去渣,將煎液熬成膏狀,置棕
色瓶中備用。取膏直接敷患處,紗布覆蓋,每日一、二次。
☆急性乳腺炎
本病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急性化膿性炎症所致。多發於初產
婦哺乳期。初起乳房腫脹疼痛,皮膚紅腫硬痛,數日內炎塊軟化形成
膿腫而出現波動感。
[一]忌宜
1.忌食辛辣、溫燥、油膩飲食。
2.宜食清淡及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食品,如絲瓜、敗醬草、苦瓜、
茼蒿、蒲公英、綠豆、赤小豆等。
[二]食療驗方
1.河蟹腳,焙乾研粉,黃酒沖服,每次服10克,每日2次。
(《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78年第4期)
2.黃明膠15克,豆油60克。將黃明膠用豆油炸。用時,內服黃
明膠。(《哈爾濱中醫》1960年第11期)
3.蒲公英40克。加50度白酒500毫升,浸泡7日,過濾後即
可使用,每日3次,每次20~30毫升。(《中華外科雜誌》1958
年第10期)
4.角翅3根,青皮10克,沖入黃酒1杯,水煎服。
5.油菜適量,搗如泥,敷患處。(常見病驗方)
6.花椒葉,晒乾為末,濃茶調敷患處。(同上)
7.活螃蟹1隻,打爛,濾去楂,黃酒沖服。
☆頸淋巴結核
本病大多由鼻咽部的原發結核病灶或其它部位的結核灶,經淋巴、
血行播散至頸淋巴結所致。症見頸部一側或兩側有進行性腫大的淋巴
結,初期活動不黏連,質稍硬,無壓痛。以後黏連成串,不活動,進
而化膿、潰破並易形成竇道,經久不癒。
[一]忌宜
1.忌食辛辣、溫燥、油膩飲食。
2.宜食營養豐富並具有抗結核作用的食品。如芋艿、鰻鱺、牡蠣、
龜肉、免肉、胡桃等。
[二]食療驗方
1.豬膽汁、老陳醋各500克。二味放砂鍋內文火煎熬,用木棍攪,
煎成膏狀。每用藥敷患處;如已破潰,用時先將患處用花椒水洗淨,
把藥膏攤貼患處,外用紗布包紮,每日換藥1次。(《天津醫藥》
1974年第11期)
2.貓頭1個,白麵500克,香油適量。將貓頭煮熟,去皮、毛、
肉、筋,將餘下的骨頭,用適量的香油炸焦,軋成細末加入白麵做成
單餅10張。每天吃1張,連吃10日為一療程。
3.鱘魚肉150克,夏枯草15克,水煮服。(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痔瘡
痔瘡是肛管直腸部的靜脈叢發生擴大、曲張而形成的靜脈團塊。
凡表面是黏膜的稱內痔;表面是皮膚的稱外痔;內外痔混合存在的稱
混合痔。外痔初起無特殊不適,嚴重的則出現腫塊、疼痛;內痔初起,
排便時出鮮血,無痛,嚴重時則肛門部腫脹疼痛。
[一]忌宜
1.宜食營養豐富及含纖維素較多的飲食。
2.忌食辛辣、乾硬及有刺激性的飲食。
[二]食療驗方
1.雞蛋黃油適量,將蛋黃油直接塗患處,每次2~3滴,每日早
晚各1次。(《廣西中醫藥》1980年第4期)
2.馬齒莧、冬青葉、大蒜莖葉、魚腥草各250克。每次用上藥各
60克,煎湯放小盆內熏洗患處,此藥可煎兩次,早晚各熏洗1次。
(《江蘇中醫》1965年第7期)
3.馬齒莧、蘆竹[芛]、苦參各等分,水煎服。一日3次。
4.槐花米、黑木耳各9克,烏梅肉6個,共研末,分為三次開水
送服。(常見病驗方)
5.鮮蚌肉半碗,洗淨,先用油炒,再放少量油、鹽、生薑調味,
加水煮爛,共1碗,一次服完。每隔1天早晚各空腹服。(廣西動物藥)
6.雞蛋2個,苦參、紅糖各60克。先將苦參煎濃汁後去其藥渣,
再放入雞蛋和紅糖,待雞蛋煮熟後將蛋去殼與湯一次服。每日一劑,
4日為一療程。輕者只需1個療程,重者2~3療程可癒或明顯好轉。
(《新中醫》1979年第2期)
☆蕁麻疹
本病俗稱風疹塊,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黏膜過敏性疾病。發病突然,
瘙癢非常,隨即出現鮮紅或白色風團,高出皮膚,隨搔抓而增大。急
性者數小時或數日內即可消退,慢性者反覆發作。
[一]忌宜
1.宜食清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
2.忌食有刺激性的飲食。
[二]食療驗方
1.芋頭的乾莖30~60克,豬排骨200克,共燉服,每日1劑。
(《福建中醫藥》1962年第6期)
2.蟬蛻3克,糯米酒50克。先將蟬蛻研末,後將糯米酒加清水
250毫升在鍋內煮沸,取碗裝好水酒,再加蟬蛻粉攪勻溫服。(《新中
醫》1980年第4期)
3.地膚子、紅糖谷30克。地膚子加水500毫升,煎成250毫升,
過濾,沖紅糖,乘熱服下,蓋被使出汗少許,早晚各服1次。治100
餘例,均癒。服藥量1~3劑。
4.荔枝乾9粒,煎湯1碗,加紅糖50克沖服。連服3次。(常見病驗方)
☆濕疹
本病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以瘙癢、易於滲出、皮疹呈多
形性(如紅斑、丘疹、水疤、糜爛、滲出及結痂等)、易復發為主要
特點,任何年齡的人都可發生。
[一]忌宜
忌食易引起過敏的飲食。
[二]食療驗方
1.馬鈴薯適量。將馬鈴薯去皮,切成小塊,磨成泥狀,敷患處約
0.5厘米厚,蓋上紗布、油紙、繃帶包紮,每天換藥2~4次,至癒
為止。治療滲出性濕疹35例,平均6.8天治癒。(《中華皮膚科雜誌》
1959年第4期)
2.紫蘇葉適量,研末乾撒患處。(《江西醫藥》1961年第7期)
3.菊花、銀花各10克,蟬蛻5克,甘草6克,水煎,分三次服。
(常見病驗方)
4.玉米鬚適量,焙焦,研為末,以香澶調拌,外敷患處。(同上)
5.甘蔗皮、甘草,煎湯洗。(同上)
6.食鹽6克,明礬30克,沖開水洗滌患處。(同上)
7.紅棗(去核),每個紅棗納入明礬末少許,瓦上焙乾,研細末,
撒敷患處。
8.米糠油。以碗1只,用牛皮紙糊在碗口上,取細針在紙上刺無
數小孔,再將米糠放上(可堆得稍高些 ),上面加炭火一小塊緩緩燒,
待燒至接近紙面時,將米糠剝去,勿使紙燒破,油即入碗中,用時取
油塗於患處。
第十一節 五官科疾病
☆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多由急性咽炎反覆發作、張口呼吸、鼻腔慢性化膿性病
變、煙酒過度、塵埃、化學氣體等慢性刺激而致咽部黏膜的慢性炎症。
自覺咽部乾燥、微痛不適或有異物感。
[一]忌宜
1.忌食溫燥、辛辣、乾硬的飲食。戒煙、酒。
2.宜多吃蔬菜、水果,多喝茶水,多吃有治療作用的食品,如梨、
荸薺、蘿蔔等。
[二]食療驗方
1.鮮葦莖50克,生橄欖7個(去核),水煎服。(常見病驗方)
2.胖大海3枚,羅漢果1枚,共煎水,代茶含咽之。
3.酸漿草10克,甘草6克,銀花15克,煎水代茶飲。
4.豬油、射干各25克,同煮去渣,分3次含口中緩緩咽下。(常見病驗方)
5.赤魟尾刺焙乾研末,每次1.5克,黃酒黃米醋沖服,一、二次
可見效。(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6.蟬蛻6克,胖大海2枚,木蝴蝶3克,冰糖50克,煎水代茶
飲,每日飲三、四次,連服15日以上。
☆口瘡
本病是口腔黏膜疾病中最常見的潰瘍性損害,常具有週期性復發
的特點,故又稱復發性口瘡。潰瘍好發於唇內側、舌尖、軟[月咢]等部位,
呈孤立的圓形或橢圓形,表淺,直徑在2~3毫米左右,邊緣紅暈,
中央黃白色,灼痛,一般7~10天可自癒。
[一]忌宜
1.宜食清淡的流質和軟飯,多吃蔬菜和水果。
2.忌食辛辣、乾硬、過鹹、過甜的飲食。
[二]食療驗方
1.大棗10枚,白礬20克,苦瓜葉10克,青黛10克,冰片3
克。大棗去核,白礬打碎放入棗內,於火上[火段]至白礬枯白、大棗焦黑
為度。冷後加乾苦瓜葉共研細,再加入青黛、冰片研為極細末,貯瓶
密封備用。用鹽水含漱後,將上藥撒於患處,每日一、二次。
2.經霜茄子(以個小為佳)。切片晾乾或烘乾,研極細末,撒患
處,每日2~5次,至癒為止。
3.蓮子心3克,煎水服。(常見病驗方)
4.柿餅霜適量,搽患處。(同上)
5.西瓜皮,焙焦黃研末,搽患處。
6.青果2~3粒,放入口中,約1刻鐘,吐出唾液,再將青果嚼
碎咽下。
☆急性結膜炎
本病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性眼病。症見結膜
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有眼瞼腫脹、異物感、羞明、灼熱及眼病等。
[一]忌宜
1.宜多吃蔬菜、水果及茶水。
2.忌食辛辣、溫燥飲食。
[二]食療驗方
1.蜂蜜5克,白開水95毫升,混勻,點眼。(中國動藥物)
2.蟬蛻5~10克,菊花、穀精草、木賊各15克,水煎服。
3.人乳少量,取鮮乳汁點眼,每次1~2滴,一日二、三次。(常見病驗方)
4.菊花30克,水煎服。(同上)
5.金銀花、菊花、紅花各6克,食鹽少許,加水1000毫升,煎
取500毫升,過濾,放冷,洗眼。(同上)
6.馬爬兒100克,煎水服。
7.羊膽汁、蜂蜜各等量,用文火熬成膏狀,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
☆夜盲症
本症為人體缺乏維生素A所致。表現畏光、乾眼無汨,傍晚及夜
間視物不清。
[一]忌宜
1.忌食辛辣食品。
2.宜多食動物的肝臟和魚肝油等。
[二]食療驗方
1.生鰻魚肝臟,草決明子研末適量,搗和為丸,如小豆大,每服
5克,一日2次,食後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2.雞肝1個,生蒼朮15克,雞肝煮熟切片,蘸蒼朮末,一次服
完,每日1次,連服7日為一療程。(浙江動物藥)
3.鮮兔肝1~2具,開水燙至半熟,醬油拌勻食,每日1次。
4.羊肝200克,生木賊草15克,水煮喝湯吃肝。(常見病驗方)
5.豬肝煮熟,切片,乾絲瓜1個研末,以豬肝蘸絲瓜末食。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本病多因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未得到治療或治療不當所致的鼓室慢
性炎症,病程較長。患耳出現間歇性或持續性流膿,頭痛、頭暈,並
有程度不等的耳聾。
[一]忌宜
1.宜多吃蔬菜及水果。
2.忌食辛辣飲食。
[一]食療驗方
1.豬苦膽若干個,明礬適量。取膽汁倒入消毒杯中文火焙乾,研
末,加等量之明礬裝瓶備用。使用前先用雙氧水清洗外耳道,拭乾後
將藥粉均勻噴人鼓膜穿孔處,但用量勿過多,以免妨礙中耳引流。治
149例,痊癒143例。(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1965年第5期)
2.雞蛋黃油。先按常規清除外耳道積膿,然後將蛋黃油滴入耳內,
每日3次,每次3~4滴。
3.石榴花50克(鮮品酌加量),三花酒250毫升,冰片4克。
將石榴花浸泡於三花酒中7~10天,過濾後加入冰片。用時,先按
常規清除外耳道積膿,然後用本藥滴耳,每日三、四次,每次1~2
滴。(《廣西民間醫生》1978年第3期)
4.黃鱔。將黃鱔1條放在清水中養6~8小時,用3%雙氧水或生理鹽水
洗患耳,擦乾膿液。用鑷子將黃鱔頸鉗住,用消毒後的剪刀
把尾巴剪斷,讓鮮血滴進耳中,側臥20~40分鐘。治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
者63例,都一次即癒。(《新醫學》1973年第4期)
☆慢性鼻炎
本病是由急性鼻炎反覆發忤,延誤治療所引起。煙、塵、冷、熱
刺激等也是本病的誘發因素。本病臨床分為三大類,即單純性、萎縮
性和肥大性。三者去均有鼻涕多、鼻塞等症狀。單純性鼻炎多左右交替
出現鼻塞、鼻涕較多;肥大性鼻炎則鼻塞為持續性的,比單純性者為
重;萎縮性鼻炎則鼻腔黏膜乾燥、鼻塞等。
[一]忌宜
1.宜多吃蔬菜、水果、動物肝臟等。
2.忌食辛辣、溫性及有刺激性的飲食。
[二]食療驗方
1.芝麻油適量,將油置鍋中以文火慢慢煮煉,待其沸騰時保持15
分鐘,離火放涼備用。初次每側鼻內滴2~3滴;習慣後漸增至5~6滴
,每日3次。滴藥後宜稍等幾分鐘讓藥液流遍鼻黏膜。一般治療2週
後效果才顯著。(《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1958年第3期)
2.蜂蜜適量。先用溫水將鼻腔洗淨,再將蜂蜜塗鼻腔患處。每日
早晚各塗1次,至癒為止。本方專治萎縮性鼻炎。(《中醫雜誌》1964年
第11期)。
3.蠶蛹,油炸後略拌鹽食,每次20粒,每日2次,連服7日。
4.蜜蜂巢一團,如核桃大,放口中嚼,十分鐘後吐去渣,一日3次。
對過敏性鼻炎效佳,亦可治副鼻竇炎。
5.大蔥20克,切碎,和人乳兩酒盅同燉,趁溫飲人乳。治小兒鼻炎。
第十二節 癌症
本病是一種常見症,也是一類疑難病,由於早期不易發現,以致
貽誤病機,再加上癌症的許多症狀和常見病相似,往往會導致誤診,
不能及時採取治療措施。本書只介紹癌症的前兆信號,以期引起
重視,儘快確診,及時治療。
用食物預防和早期治療癌症,只要治療得宜,基本上沒有副作用,
同時療效甚佳,特集錄有效驗方以供酌情選用。
☆鼻咽癌
[一]先兆信號
鼻咽癌多見於30~50歲的成人。鼻腔黏膜顏色變為灰白色,表
面粗糙,鼻涕帶血,鼻塞,呈進行性,鼻塞一天比一天加重,常拌有
頭痛。
[二]食療驗方
1.金銀花粉末,從患鼻吸入,每2小時1次。(《福建中醫藥》
1959年第6期)此方主治鼻腔腺癌。
2.陳葫蘆燒灰存性,研末,加入少許麝香、冰片混勻。每日少許
吹人鼻中,1日數次。
3.王瓜根10克,浸入75%乙醇25毫升中,加蒸餾水25毫升,
3天後,再加蒸餾水50毫升攪勻,用消毒紗布過濾去渣,加2O毫升
甘油即可。每天滴鼻3~6次。
☆口腔癌
[一]先兆信號
口腔癌多見於四十歲以上的成人。口腔潰瘍,日久不癒,疼痛。
[二]食療驗方
1.豬殃殃煎湯含漱,不拘時量。本方主治舌癌、牙齦癌。(抗
癌顧問)
2.箬竹葉不拘量,壓擠鮮汁,代茶飲,並含漱之。本方治口腔癌
及各種癌症。
3.以新鮮梅的果肉製成果醬,每日少量食用,持之以恒。
☆胃癌
[一]先兆信號
胃脘部隱痛,上腹部壓迫感、飽脹感、食慾不振、消瘦、厭惡肉
類食物、大便黑色。
[二]食療驗方
1.每天喝兩杯牛奶,常食有一定治療作用,也有防癌作用。
2.取未成熟的胡桃,以白酒浸泡1個月,浸泡時可在中午時讓陽
光照射。製成濃度為60%的青龍衣酒,每日口服3次,每次10毫
升,同時口服刺五加片,每次服3片,每天3次。(《中草藥雜誌》1980年第7期)
3.甜瓜乾燥的果皮150克,研成細末,每次水調9~18克,服下,每日3次。
4.核桃枝(鮮、乾均可),每次120~150克,煮雞蛋(每次3個,帶殼)。小火
煮4小時後,吃蛋及部份湯汁;餘汁亦分次服完。本方主治胃淋巴肉瘤。
5.向日葵桿剝去外皮,取內白心(莖髓)作為藥用。每日4~6克,煎
湯代茶飲,1年為一療程。
6.活白鵝1隻,將鵝頭切掉,患者即口含鵝頸,吸吮熱鵝血。每週
1~2次。(《新中醫》1973年第4期)
7.薏苡仁30~60克研碎,與粳米常煮粥服。(《開卷有益》1984年第6期)
8.赤魟尾刺7支,焙乾研末,麻油或米醋調服,每日1次,早晨空腹服。7日
為1療程,停藥2~3日繼續服用。(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食道癌
[一]先兆信號
噎食,咽食物時有阻力,吞咽不暢,甚至一咽即噎。
[二]食療驗方
1.取半枝蓮100克,加水1500毫升,煎成75毫升,過濾。加
烏梅湯50毫升,過濾3次即可,每次飯後服50毫升,日服3次。(腫瘤的診斷與防治)
2.取手指粗1尺長的胡桃嫩枝條10根,加雞蛋3個,水煮4小時後吃
雞蛋。(辨證施治)
3.訶子、菱實、紫藤、苡米仁各9克,煎湯服,每日3次。(食物中藥與便方)
4.大活鯽魚1尾,去腸留鱗,大蒜切細,填入魚腹,紙包泥封,燒存性,研末
,每服5克,以米湯送下,一日二、三次。(同上)
☆肝癌
[一]先兆信號
肝區腫痛、貧血、消瘦。
[二]食療驗方
1.薜荔果15~30克,水煎頻服。可治肝癌、腸癌、胃癌、子宮頸
癌。(辨證施治)
2.昆布40克,加1000克小麥同煎,每日分多次服用。
3.肝癌早期:薜荔果、岩珠、焦三仙、岩楊、平地木、牡蠣、鳥
不宿各30克,海馬3克,貓人參60克(先煎2小時),鱉甲煎丸12
克,水煎服。(抗癌顧問)
4.八月扎、石燕、馬鞭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
用抗癌藥物手冊)
☆乳腺癌
[一]先兆信號
乳房內有腫塊,質硬;乳房外形改變,兩側乳房不對稱,腋下淋
巴結腫大,乳頭溢乳。
[二]食療驗方
1.薜荔果、海藻各30克,王不留行12克,水煎服。(實用抗
癌藥物手冊)
2.鮮豬殃殃150克,搗爛取汁內服;或豬殃殃30克(乾品),
水煎服。主治乳腺癌及各種內臟腫瘤。(寧夏中草藥手冊)
3.豬殎殃煎湯外洗,可治乳腺潰瘍、外陰癌和陰莖癌。(抗癌顧問)
4.鯽魚去腸雜,炙酥,研霜,加冰片少許,外敷患處。(《江蘇
中醫》1960年第7期)
5.魚鰾用香油炸脆,壓碎。每次服5克,日服3次。(中國動物藥)
☆甲狀腺癌
[一]先兆信號
頸部有腫塊;持續的嘶亞;吞咽困難。
[二]食療驗方
1.豬殃殃30克,水煎,加紅糖適量,分3~6次服,每日1劑。
(鮮品則用250克,絞汁加紅糖服),可長期服用。主治甲狀腺癌、
子宮頸癌、下頜腺癌、乳腺癌。(《新醫學》1972年第9期)
2.烏賊骨12克,適量海藻、昆布、海蛤粉,水煎服。(《浙江
中醫學院學報》1980年第2期)
3.蟬蛻、蜈蚣(去頭足)、僵蠶、全蝎、夜明砂、穿山甲等份。
共為細末,神[麥曲]糊為丸,粟米大,朱砂為衣。每服4.5克,每日2次,
水送下。(外科正宗)
☆肺癌
[一]先兆信號
肺癌多發生於四十歲以上及嗜煙者。常有乾咳、咳聲呈高調金屬
音;咯血,長期胸痛,發熱。
[二]食療驗方
1.白木耳、竹參各6克,淫羊藿3克。先將白木耳及竹參用冷水
發脹,然後加水1小碗及冰糖、豬油適量調和,最後取淫羊藿切碎,
置碗中共蒸,服時去淫羊藿渣。參、銀耳連湯內服。主治肺癌咳嗽。
2.百合、生地、銀花各15克,南北沙參各12克,天門冬、麥門
冬各9克,白茅根30克,黃芩9克,白花蛇舌草、魚腥草、鐵樹葉
各30克,生苡仁15克,陳皮9克。水煎服。(《上海中醫藥雜誌)1979
年第3期)
☆腸癌
[一]先兆信號
多有局限性腹痛,沿結腸部位呈局限性、間歇性隱痛,腹部不適,
氣脹,大便帶血,下墜,腹部腫塊等。
[二]食療驗方
1.每日餐後生食5枚無花果或乾果20克,水煎服。
2.直腸癌、肛門癌:苣[買]菜60克,煎湯熏洗患處,每天一、二
次。(河北中藥手冊)
3.河豚肝臟提出"新生油"服之,對鼻咽癌、結腸癌、食道癌之
效尤佳。(《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81年增刊)
4.海參每日1~2枚,燒作菜餚以為食療,可使癌症瘤體縮小,
並可改善體質。(《中草藥通訊》1979年第6期)
☆膀胱癌
[一]先兆信號
膀胱癌多發於50~60歲的成人。膀胱區脹悶不適,無痛性或間
歇性血尿。
[二]食療驗方
1.無花果30克,木通15克,煎服,日1劑。(中醫腫瘤的防治)
2.取甜瓜鮮根、鮮莖各120克,加松木60克,水煎服用,每日1劑。
3.大核桃100枚,莪朮、當歸、白芥子、急性子各120克,皮硝、
海蛤粉各250克,煮一日一夜,每日食胡桃3~9個。治療膀胱癌及
各種癌症。(抗癌顧問)
☆腦癌、腦瘤
[一]先兆信號
頭痛,常在咳嗽和打噴嚏時加重;嘔吐常在頭痛加劇時出現,與
飲食無關;視力減退、嗅覺失靈,行走不穩,昏懶困倦,個性改變。
[二]食療驗方
1.白僵蠶15克,魚腦石15克,葵樹子30克,共為細末,每次
服6克,每日2次。(實用抗癌藥物手冊)
2.蟬蛻、全蟲、磁石各100克,蜈蚣50克,共為細末,每日服
2、3次,每次7.5克,白開水送下。
3.腦惡性星型細胞瘤:荸薺60克,天葵子、半枝蓮、白花蛇舌
草、石決明各30克,重樓、半夏、白朮各15克,三七、白僵蠶、天
麻各10克,全蟲3克。水煎服,每日1劑。(《中西醫結合雜誌》
1982年第2期)
☆子宮頸癌、 子宮體癌
[一]先兆信號
子宮頸癌早期,往往有性交後出血、白帶增多的症狀。子宮體癌
則表現為絕經後陰道出血、白帶增多,常有惡臭味,小腹疼痛。
[二]食療驗方
1.取鹵水1000毫升,加烏梅27個,放砂鍋內,煮沸後細火持
續20分鐘,放置24小時過濾備用。服用時,禁吃紅糖、白糖、酸辣
等物。成人口服6次,每次3毫升,飯前、飯後各服1次。治子宮頸
癌、陰莖癌。(全國中草藥匯編)
2.苣[買]菜、土茯苓各30克,香茶菜、墓頭回各15克,烏賊骨、
蜀羊泉、生米仁各24克,黑木耳、茜草根各9克。水煎服。每日1
劑。(腫瘤要略)
☆皮膚癌
[一]先兆信號
傷處結痂或反覆結痂但不癒合;小片皮慮呈鱗狀並增厚,長出痣狀物,
不斷增大,破潰,易出血;任何瘡、斑、丘疹長期不癒,均應引起重視。
[二]食療驗方
1.從甜瓜鮮的果皮中,壓得的汁液,再加以一半量的粉碎或細粉的乾
品,調成糊狀,外敷,每日換2次。
2.各種體表癌:高良薑根適量,粉碎,和凡士林混合成膏,外敷患處。
3.桑根白皮,陰乾搗末,烊膠,以酒和敷腫處。(千金要方)
☆血癌(白血病)
[一]先兆信號
多見於青少年,發燒、食慾不振、貧血、出血、全身疲倦無力、
消瘦、心慌氣短以及口腔潰瘍等。
[二]食療驗方
1.核桃樹皮90克,黨參、當歸各15克,白芍、黃耆各12克,水煎服,
每日1劑。
2.鮮胡蘿蔔不拘量,壓汁備用。每次口服50~100毫升。可酌加白糖少許。
也可增添其他的中藥抗癌藥進行協同治療。
3.切開舌下靜脈用大蒜摩擦切口處。本方除治白血病外,並治肺癌。(《
中草藥通訊》1974年第6期)
第三章 植物類食品
第一節 蔬菜類
☆蒜
[別名] 葷菜、蒜頭、胡蒜。
[性味] 辛、溫。
[成分] 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揮發油、蒜素、
大蒜辣素、蒜胺酸、鈣、磷等。
[功效主治]
1.有抗菌、殺菌作用,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結核
桿菌、炭疽桿菌、霍亂菌、葡萄球菌、黃癬菌、白癬菌、多種致病黴
菌等均有殺滅或抑制作用,故稱大蒜是"植物青黴素"。
2.有防癌作用,經常生食(每天1~4瓣)有效。動物實驗證明:
腹腔注射大蒜水浸液,對小白鼠艾氏腹水癌有一定效果。
3.有降脂、降血壓、降血糖的作用,並能減慢心率,增強心肌收
縮力,擴張末梢血管,因此大蒜對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病有良效。
4.有止咳祛痰的阼用,可治療慢性氣管炎、百日咳、久咳。
5.有消炎作用,可治療扁桃腺炎、腎炎、闌尾炎、鼻炎、皮炎、凍瘡和腫毒等。
6.有殺蟲作用,治療蛔蟲、鉤蟲、蟯蟲、陰道滴蟲等有良效。
7.有利尿消腫作用,能治療水腫、慢性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等。
8.有抗凝作用,對循環系統疾病、中風及血瘀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療效。
9.有解毒作用,可以治療食物中毒、鋁中毒等,並有預防作用。
與高濃度鋁接觸者,每天服生大蒜1.5克,就不會發生鉛中毒。
10.有健胃消滯作用,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11.有抗黴菌作用,外用可治療腳癬、白癬及陰囊濕疹等。
[附方]
1.菌痢、阿米巴痢、腸炎:每次生食大蒜3瓣,並用5%大蒜浸液灌腸1次。
2.治膨脹:大蒜,入自死黑魚肚內,濕紙包,火內煨熟,同食之。
忌用椒、鹽、蔥、醬。多食自癒。(食物本草)
3.魚蟹中毒:大蒜10餘瓣煮汁飲。
4.預防菌痢:菌痢流行期間,每頓飯吃大蒜1~2瓣。
5.慢性腎炎:每餐生食大蒜2~3瓣,常食有效。
6.預防流感、感冒、流腦:在流行期間,每頓飯吃生大蒜3~5
克,吃後用2%鹽水漱口。
7.治鼻[血刃]、咯血、嘔血、尿血:獨頭蒜兩個,搗成泥狀,分成兩
份。一份用7層麻紙包住,置於百會穴。另一份用8層麻紙包住,置
於湧泉穴,然後在包的蒜泥上用熱鐵烙加溫。
8.治一切腫毒:獨頭蒜3~4顆,搗爛,入麻油和研,厚貼腫處,
乾則易之。(食物本草會纂)
9.肺結核:新鮮大蒜,每次1~2頭,搗碎後以深呼吸吸其揮發
氣,每日2次,每次1~3小時。
10.小兒百日咳:大蒜15克,紅糖6克,生薑少許。水煎服,每
日數次,用量視年齡大小酌用。(貴州中醫驗方)
11.神經性皮炎:蒜頭適量,搗爛,以紗布包住,外敷患處。另用
艾條隔蒜灸患處到疼痛為止,隔日1次。(中藥大辭典)
12.高血壓、動脈硬化症:生大蒜放醋中浸泡7日,每次吃1~2瓣,每日2次。
13.慢性氣管炎、哮喘:生大蒜剝去皮,放油中炸半熟,每次吃3~5瓣,每日2次。
14.急性闌尾炎:大蒜50克,芒硝25克,大黃25克,共搗如泥,加醋少許
攪和,敷壓痛點上,厚約3.5厘米,四周以紗布圍成圈,以防藥液流出,
2小時後去除,再敷大黃糊劑(大黃研末,每取50克,醋調為糊即成),療效甚好。
15.釣蟲:生大蒜10克,搗為糊1次服。
16.腳癬、手癬、頭癬:生大蒜搗為泥狀,薄敷患處1層,每日換藥1次。
17.風寒感冒,怕冷頭痛:大蒜20克,蔥白15克,生薑6克,煎湯溫服,蓋被取汗。
18.急、慢性鼻炎、鼻竇炎:大蒜15克,搗為泥狀,加入涼開水50毫升,
3小時後濾去渣,加入甘油50毫升即成。每次以棉球沾藥油塞於鼻內,每日一、二次。
19.預防凍瘡:將大蒜切片,於入冬前,用蒜片擦常患凍瘡處,每日1次,連用7日。
20.蟯蟲病:大蒜10克,搗爛,調入凡士林3克,臨睡前塗於肛門周圍,連用5日。
☆蔥
[別名] 大蔥、和事草。
[性味] 辛、溫。
[成分] 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大蒜素、維生素C、碳水化合物等。
[功效]
1.發汗解熱,散寒,活血,健胃。
2.有抗凝作用,能預防冠心病的發生。
3.蔥白的揮發性成分對白喉桿菌、結核桿菌、痢疾桿菌、葡萄球
菌及鏈球菌有抑菌作用。
4.蔥白有通陽、利尿、化痰、解藥毒、止[血刃]、止痛、除風濕麻痹
的功效。
[適應症]感冒、腹痛、腹瀉、痢疾、咳嗽、鼻炎、鼻竇炎、
風寒濕痹、四肢麻木;外用治療痔瘡、癤腫、急性乳腺炎、小腹冷痛、
小便不通、跌打損傷、蛇傷等。
[附方]
1.風寒感冒:蔥白10克、生薑6克、紅糖15克,煎水服,蓋被
取汗效佳。
2.治赤白痢:蔥1握,細切,和米煮粥,空腹食之。(食醫心鏡)
3.寒凝腹痛,尿閉:蔥白500克、食鹽250克,炒熱熨臍腹及膀
胱處。
4.預防流感、流腦:蔥白搗爛取汁滴鼻,每鼻孔各2滴,每日1
次,連用7日
5.小兒蛔蟲腹痛:蔥白200克,搗爛絞取汁,調入菜油1匙,空
腹服下,每日服1次,連服2日。
6.治癰瘡腫痛:蔥全株適量,搗爛,醋調炒熱,敷患處。
7.痔瘡疼痛:蔥連鬚100克,無花果7枚,濃煎湯,浸洗患處,每次洗
20分鐘,每日1次,連洗3~5天。
8.預防流感:將蔥白切片,夾在紗布口罩中戴上,有預防作用。
9.治凍瘡:蔥鬚、茄根各120克,煎水洗泡患處。(中藥大辭典)
10.急性乳腺炎:蔥白200克,搗爛,灼微熱,外敷患處。
11.關節扭傷:將蔥連根葉200克切碎,炒熱,外敷患處。
12.治感冒咳嗽:蔥白連鬚30克、白蘿蔔80克,紅梨1個,白糖50克,
水煎,吃梨喝湯,每日服1次,連服3日。
13.治碰撞引起的胸[月劦]痛、肌肉痛:蔥白150克、生薑15克,共
搗爛,炒熱後,布包趁熱敷痛處。
14.防治動脈硬化:蔥白150克搗碎,然後與150克熱蜂蜜拌和備
用。每日服2次,每次服半湯匙,只吃蜂蜜不吃蔥,連續服用2~3
個月。(食物療法)
15.嬰兒傷風鼻塞,甚至不能吮乳:蔥白頭搗爛擠汁,塗抹鼻唇間,
可使鼻通,或將蔥白搗爛,用開水沖後,趁溫熏口鼻。(食物中藥與便方)
16.治四肢麻木:蔥62克、生薑16克、花椒3克,水煎服。(食物療法)
☆韭菜
[別名] 起陽草、草鐘乳。
[性味] 辛、甘、溫。
[成分]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維生素C、[甘]類、含鉀
較豐富。
[功效]
1.活血化瘀,理氣降逆,溫腎壯陽,解毒,止血;興奮性神經,
能治陽萎、早泄,故名起陽草。
2.滇南本草:韭菜除噎散結。
[適應症] 噎膈、反胃、胸痹、吐血、[血刃]血、尿血、痢疾、消
渴、胃脘痛、胃腸弛緩、慢性便秘、扭挫傷腰痛、痔瘡、脫肛、誤吞
鐵釘及異物、痛經、陽萎、早泄、蟲蝎螫傷、漆瘡作癢、跌扑損傷等。
[附方]
1.治胸痹,心中急痛如錐刺,不得俯仰,自汗出,或痛徹背上;
生韭或根2500克,搗汁。灌少許,即吐胸中惡血。(食療本草.孟詵方)
2.治翻胃:韭菜汁60克,牛乳一盅。上用生薑汁15克,和勻,
溫服。(丹溪心法)
3.治過敏性紫癜:鮮[韭]菜500克,洗淨,搗爛絞汁,加健康兒童
尿50毫升。 口1劑,分2次服。
4.止水穀痢:[韭]作羹粥,煠炒。任食之。(食醫心鏡)
5.治消渴引飲無度:韭苖日吃90~150克。或炒或作羹,無入
鹽,但吃得5公斤即佳。(政和本草)
6.治痔瘡:[韭]菜不以多少,先燒熱湯,以盆盛湯在內,盆上用器
具蓋之,留一竅,卻以韭菜於湯內泡之,以穀道坐上,令氣蒸熏;候
溫,用[韭]菜輕輕洗瘡數次。(袖珍方)
7.治產後血暈:[韭]菜(切)入瓶內,注熱醋,以瓶囗對鼻。(婦人良方大全)
8.脫肛不縮:生韭500克。細切,以酥拌炒令熟,分為兩處,以
軟帛裹,更互燙之,冷即再易,以入為度。(聖惠方)
9.治跌打損傷:鮮韭菜3份,麵粉1份。共搗成糊狀。敷於患處,
每日2次。(中藥大辭典)
10.治蕁麻疹:韭菜、甘草各15克,煎服:或用韭菜炒食。(同上)
11.治子宮脫垂:韭菜250克,煎湯熏洗外陰部。(江蘇醫學院《中草藥手冊》)
12.治中暑昏迷:韭菜搗汁滴鼻。(同上)
13.陽萎:韭菜250克,生蝦米200克,灼熟(略加鹽)食,常食有效。
14.治誤吞異物(玻璃球、小鐵釘等):韭菜250克,切7~10
厘米長,加油鹽,配3個雞蛋炒熟,一頓吃完,不必嚼爛,食後如大
便中無異物排出,可再吃1次。
15.治支氣管炎:韭菜根2把,大棗250克。水煎,去韭根,食棗
飲湯。(食物療法)
16.治閃腰岔氣:韭菜250克,水煎取汁,加黃酒60毫升同服。
17.治赤白帶下:韭根搗汁,和童尿露一夜,空心溫服。(海上方)
18.鼻[血刃]:韭根、蔥根同搗,棗大,內鼻中,少時更著。
19.治誤吞鐵釘等:韭菜300克,煮食。
☆薑
[別名] 百辣雲。
[性味] 辛,微溫。
[成分] 含揮發油,主要成分為薑醇、薑烯、檸檬醛、薑油醇、
薑辣素、谷胺酸、澱粉。
[功效]
1.發汗散齊,化痰止咳,止嘔,溫胃止痛,解半夏、南星、魚蟹
及肉毒。
2.能刺激胃液分泌,加快胃腸蠕動,促進消化。
3.能加速血液循環,有抗凝作用,防治冠心病和心動過緩症,可
增進血行,暖身散寒。
[適應症] 感冒、腹痛、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嘔吐、暈車、
暈船、胃神經痛、痰喘、咳嗽、氣管炎、魚蟹中毒、心動過緩、胃寒
脹滿、泄瀉、噎膈、扭傷、風濕性關節炎、膽道蛔蟲症、斑禿、腳癬、
手癬、蜂蝎螫傷、痛經、呃逆、菌痢、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
[禁忌] 易流鼻血者忌用。
[附方]
1.治感冒風寒:生薑5片,紫蘇葉30克,水煎服。(本草匯言)
2.治泠痰嗽:生薑60克,飴糖30克。水3碗,煎至半碗,溫和
徐徐飲。(同上)
3.治三十年咳嗽:白蜜500克,生薑1000克(取汁),上二味
合一起煎熬,煎至500克左右,備用。每次服如棗大1丸,日3服。
《千金要方》
4.治勞嗽:蜂蜜、薑汁各120克,白蘿蔔汁、梨汁、人乳各1碗。
共熬成膏,早晚滾湯服數匙。(《經驗廣集.五汁膏》)
5.暈車、暈船:有暈車史者,乘車前,切一大片薑含在口中,半
小時更換1次。或切薑1片,敷在手腕內關穴上,膠布外貼固定。
6.急性菌痢:鮮生薑10克,紅糖10克,共搗為糊狀,溫水沖服,
每日服2次。
7.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生薑50克,公英12克,煎水服,每日1劑,連服月餘。
8.支氣管哮喘:生薑30克切細,搗爛紋汁,同白芥子10克,
加澆酒研和為糊,以棉球蘸藥糊,擦拭肺俞、大椎、膻中三個穴位,每
穴擦拭10分鐘,以居部灼熱覺痛為度。或以紗布二層,剪如棋子大
小,沾藥液貼於以上三穴位1~3小時,痛則去掉,以不起泡為度。
9.跌打傷、扭傷、腰肌勞損、腰痛、肢體關節痛、慢性胸膜炎、
肋間神紐痛、慢性闌尾炎等;生薑、芋頭等量,芋頭削皮切碎,搗爛
如泥,生薑搗取汁,同攪拌為糊狀,依患部大小攤於布上敷患處(如
在冬季,宜加溫後貼),一日更換2次。此藥效果很好,屢獲著效。
10.慢性胃炎、胃痛、嘔吐黏液或吐清水:生薑、橘子皮各12克,
水煎,一日二、三次分服,有止痛止嘔之效。(《食物中藥與便方》)
11.治噁心嘔吐方:生薑10克,白糖30克,煎水服。
12.治痛經:生薑30克,紅糖50克,煎水服。
13.治呃逆:生薑30克,搗爛絞取汁,調入蜂蜜30克,溫開水送服。
14.治膽道蛔蟲:生薑30克,搗爛取汁,加水20毫升,沖服,即
可見效。隨後每4小時服1次。(《食物療法》)
15.受寒腹痛:生薑10克,橘皮9克,小茴香5克,煎水服。
16.慢性氣管炎,受寒咳嗽,吐稀白痰:生薑500克,紅糖750克
共放玻璃瓶中,於秋季在太陽下晒之,到冬季服之,每次服1湯匙,
每日服2次。
17.治腳癬、手癬:生薑60克,75%酒棈100毫升,浸泡10日,
用此薑酒搽患處,每日2次。
18.治赤白癜風:生薑切片頻擦之良。(《易簡方》)
19.治斑禿:生薑切片擦患處,每日2次。
20.治蜂蝎螫傷:生薑搗爛加糊,敷患處。
21.治類風濕關節炎,生薑、大蔥、辣椒各9克,同麵條煮食,趁
熱吃下,以出汗為度,連服十日,每日2次。(《食物療法》)
☆白芥子
為白芥的種子。性味辛、溫。含有白芥子[心甘],芥子[石咸]、芥子[酉每]、
脂肪等。有利氣豁痰、溫中散寒、通絡止痛、健胃寬中之效。內服可
治痰咳、胸肋脹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麻木、陰疽、腫毒、
跌打腫痛、氣管炎等。搗泥外治關節扭傷、軟組織損傷、關節疼痛、
神經痛、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
[附方]
1.治高年咳嗽,氣逆痰痞:紫蘇子、白芥子、蘿蔔子。以三味各
洗淨,微炒,擊碎,每劑不過9克,用生絹小袋盛之,煮作湯飲。(
《韓氏醫通.三子養親湯》)
2.治翻胃,吐食上氣及瘦弱不欲動:白芥子,晒乾,為末,酒服
方寸七。(《普濟方》)
3.治膝部腫痛:取自芥子60克研末,用燒酒調成糊狀,包敷患
處,乾了再換,以局部發泡為度。(《中藥大辭典》)
4.慢性喉炎,聲音嘶啞:陳腌芥菜乾,每日15~30克,以開水
沖湯含漱,亦可內服。
5.跌打瘀血,寒性膿瘍,坐骨神經痛:白芥子研末,麵粉適量,
調加糊狀,外敷患處,感到灼痛時,即去掉。(《食物中藥與便方》)
6.治一切癰瘡腫痛:豬膽和芥子細末和如泥,塗癰上,每日3次。
(《千金翼方》)
7.慢性氣管炎,咳嗽痰多:白芥子6克,山藥20克,橘皮6克,
杏仁9克,煎水服。
8.身體麻木:芥菜子末,醋調塗之。(《濟生秘覽》)
☆胡荽
[別名] 香菜、香荽、芫荽。
[性味] 辛、溫。
[成分] 含維生素C、芳樟醇、鈣、磷、鎂等。
[功效] 發汗透疹、芳香健胃、醒胃爽口、消食下氣、驅風解毒。
[適應症] 麻疹透發不快、食慾不振、食積腹脹、感冒、痔瘡腫痛。
[附方]
1.麻疹初期或透發不快者:鮮芫荽200克,煎水,以紗布蘸芫荽
水洗面及頸項部。
2.風寒感冒:芫荽50克,蔥白30克,白菜根2個,煎水服。
3.痔瘡腫痛:芫荽200克,煮湯熏洗患處。
4.腸道蛔蟲:胡荽子30克,搗碎,加水300毫升,濃煎取汁,
一次服。(《新醫學》1974年第6期)
5.治肛門脫出:胡荽(切)1升,燒,以煙熏肛。《子母秘錄》
☆洋薑
又名菊芋、洋生薑。性味甘、平。含菊糖、澱粉、多縮戊糖等。
洋薑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生津益胃的功效,可治水腫、糖尿病、
口膩唾少、食慾不振、小便不利、無名腫毒、腮腺炎。
[附方]
1.浮腫,小便不利:菊芋塊根150克,冬瓜皮30克,煎水服。
2.腮腺炎、無名腫毒:洋薑嫩葉加食鹽少許,搗爛外敷患部。或
用洋薑搗爛外敷亦好。
3.糖尿病:菊芋塊根15克(鮮根30~60克),清水煎服。
《食物中藥與便方》
☆茴香
[別名] 小茴香、小茴。
[性味] 辛、溫。
[成分] 含揮發油,油中成分為茴香醚、茴香酮、茴香醛、茴香酸等。
[功效]
1.溫腎散寒,和胃理氣,驅風止痛,健胃寬胸,催乳,治疝。
2.可為驅風劑,在腹脹時可排除氣體,減輕疼痛,緩解胃腸痙攣。
[適應症] 疝氣、小腹痛、腹脹痛、腎虛、腰痛、胃痛、嘔吐、
乾濕腳氣、產婦乳少、睪丸腫痛、睪丸鞘膜積液、胃腸弛緩下垂、痛
經、氣滯[月劦]痛。
[附方]
1.小腸氣腹痛:茴香、胡椒等分。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
服50丸,空心溫酒下。(《三因方》)
2.治胃痛、腹痛:小茴香、良薑、烏藥根各6克,炒香附9克,
水煎服。(《江西良藥》)
3.治[月劦]下疼痛:小茴香30克,枳殼15克,為末,每服6克,鹽
湯調下。(《袖珍方》)
4.治遺尿:小茴香6克,桑螵蛸15克。裝入豬尿胞內,焙乾研
末。每次3克,口服2次,開水送下。(《吉林中草藥》)
5.治蛇咬久潰:小茴香搗末敷之。(《千金要方》)
6.治痔瘡:小茴香6克,研末,水沖服,輕者數次即癒。(《驗
方新編》)
7.治腰背痛:小茴香9克,香油炸焦黃,一日2次分食。
8.治慢性痢疾:小茴香9克,石榴皮12克,山楂15克,煎水服。
9.治寒疝:小茴18克,山楂子30克,生薑30克,紅糖30克,
酒為引,水煎服。
☆芹菜
有水芹、旱芹兩種,藥用以旱芹為佳。旱芹香氣較濃,故又名香
芹,亦稱藥芹。
[性味] 甘、涼。
[成分] 莖葉含芹菜[心甘]、揮發油、甘露醇、肌醇、維生素C、
蛋白質、鐵、有機酸等。
[功效] 平肝、解表、透疹、清熱利水、涼血止血、健胃利囗、
調經、降血壓、降血脂、鎮靜、鎮痙、止咳。
[適應症] 高血壓病、眩暈頭痛、面紅目赤、支氣管炎、百日
咳、尿血、絲蟲病、便秘、經前腹痛、月經不調、血管硬化、神經衰
弱、情緒緊張興奮、頭脹、小便熱澀不利、赤白常下、梅核氣、結核、
瘰[病歷]、痰核、皮膚濕毒等。
[附方]
1.高血壓:生芹菜去根洗淨,搗取汁,混以等量的蜂蜜即成,每
日服3次,每次服40毫升。
2.梅核氣:芹菜1~1.5公斤,洗淨搗汁,加蜜少許,文火熬成
膏,每天半茶匙,開水沖服,服1個月有效。(江蘇《中醫秘方驗方
匯編》第1集)
3.糖尿病:芹菜500克絞汁,煮沸後,調白糖服。(福建中醫研
究所《中醫驗方》第2集)
4.尿血:芹菜適量,洗淨,搗爛絞取汁服,每次半碗至1碗。
5.白帶惡臭、腰酸腿痛:芹菜子15克,黃酒為引,水煎服。
6.小便不利:以水芹100克,水煎服。(《湖南藥物誌》)
7.治痄腮:水芹搗爛,加香油調敷患處。(同上)
8.月經提前,小腹微痛:乾芹菜煎水下麵條常服有效。
9.治皮膚濕毒,紅腫起泡流水:芹菜250克,每日當菜吃,連續
多吃。能迅速乾燥脫皮,不癢而癒。
10.治中風:芹菜洗淨搗取汁,每服三、四湯匙,一日三次,連服
7日。(《常見病驗方》)
11.治支氣管炎、百日咳、肺結核咳嗽:芹菜150克,橘皮9克,
白蘿蔔乾30克,白糖30克,煎水服。
☆蘿蔔
[別名] 萊菔、土酥。
[性味] 辛、甘、平、微涼。
[成分] 根含糖分,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和果糖、維生素C、
鈣、錳、硼、萊菔[心甘]等。
[功效]
1.寬中下氣,潤肺止渴,解酒解毒,消食,化痰,止咳,止血,
安胎,回陽,活血化痰,健脾止泄。
2.有抗菌作用,亦有抗黴菌作用。
3.汁液可防止膽石形成,故可治膽結石。
[適應症] 食積脹滿、消化不良、昋酸噯氣、腹瀉、感冒、咳
嗽、失音、聲啞咽痛、胸悶氣喘、支氣管炎、矽肺、硅肺、煤氣中毒、
赤白痢、消渴、醉酒、哮喘、扁桃腺炎、噁心、呃逆、高血壓、胎動
不安、頭痛,吐血、鼻[血刃]、咳血、塞性膿瘍、骨結核、滴蟲性陰道炎、
腳汗、便秘、腸梗阻、皮炎 1脫髮、燙火傷等。
[附方]
1.翻胃吐食:蘿蔔捶絞,蜜煎,細細嚼咽。(《普濟方》)
2.失音不語:蘿蔔生搗汁,入薑汁同服之。(同上)
3.肺結核咯血:紅色白心大蘿葡1公斤,加水300毫升,煎到
100毫升,除去殘渣,再加入明礬9克,蜂蜜100克。每日3次,
早晚空腹服用,每次50毫升。(《中國防癆》1960年第2期)
4.消渴囗乾:蘿蔔絞汁1升,飲之。(《食醫心鏡》)
5.治火症頭痛:用白蘿蔔心自然汁,吹入鼻中即止。(《名醫
類案》)
6.小兒食滯,消化不良:白蘿葡150克,蔥白30克,共搗汁,
加白糖適量飲。
7.急、慢性支氣管炎、咳嗽、吐痰、氣喘:白蘿葡乾(即白蘿
蔔晒乾)30~60克,煎水儘量服。或用白蘿蔔乾50克,萊菔子30
克,杏仁10克,煎水服。
8.治風寒咳嗽:白蘿蔔1個,生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黃3
克,放碗內蒸熟服。
9.治硅肺:新鮮白蘿葡汁合鮮茅根汁服之。每次服30~50毫升。
(《新中醫藥》1958年第7期)
10.治腳汗多:白蘿蔔500克,煎水泡腳,每次泡20分鐘,每日
1次,連用5~10日。
11.治小兒腹瀉:白蘿蔔2份,蔗糖1份,共搗糊,濾取汁,每日
3次,每次5~10毫升,連服二天即癒。
12.治鼻[血刃]:白蘿蔔搗汁,每飲100毫升。
13.治扁桃體炎:白蘿蔔汁2酒盅,甘蔗汁1酒杯,白糖水沖服,
一日3次。
14.治矽肺:白蘿葡500克,荸薺250克,為一日量,生食或儘量
多食,常服有效。
15.煤氣中毐:生蘿蔔搗汁飲。
16.滴蟲性陰道炎,先以醋沖洗陰道,後用白蘿蔔汁擦洗及堵塞陰
道,十次治療的治癒率達95%。(《中華婦科雜誌》1956年第4期)
17.治燙火傷灼:生蘿蔔搗塗之。(《聖濟總錄》)
18.治頭屑過多、頭皮發癢、脂溢性皮米、脂溢性脫髮:白蘿蔔纓
100克,馬齒莧50克,蒼朮10克,煎水服,連服月餘。
☆白菜
[別名] 黃芽白菜、大白菜、菘。
[性味] 甘、淡、平。
[成分] 含碳水化物、粗纖維、鈣、磷、鐵、維生素C等。
[功效] 清熱解毒、利大小便、養胃消食、止熱嗽、去煩渴、解酒、下氣寬中。
[適應症] 胸悶煩渴、便秘、小便不利、感冒、咽痛、咳嗽、
潰瘍出血、燙火傷、煤氣中毒、漆毒、石油中毒、凍瘡等。
[附方]
1.感冒:白菜根3個,大蔥30克,煎湯趁熱服,蓋被取汗。
2.治百日咳:白菜根2個,冰糖30克,水煎服,每日3次。《食物療法》
3.治凍瘡:大白菜200克,煎濃湯洗患處。
4.消化性潰瘍出血:白菜搗爛絞取汁,略加溫,食前飲服,一日2次。(同上)
5.治漆毒生瘡:菘菜搗爛塗之。(《本草綱目》)
6.誤飲石油中毒:白菜搗汁取汁200毫升,明礬3克,豆油60克,攪勻飲之。
☆油菜
[別名] 芸苔,寒菜、台菜。
[性味] 辛、涼。
[成分] 含維生素C、維生素K、鈣、槲皮素、鉀、鈉等。
[功效主治] 散血消腫,清熱解毒,潤腸通便。主治勞傷吐血、
血痢、頭痛、便秘、丹毒、熱毒瘡、乳腺炎、癰腫、產後惡露不下、
難產等。
[附方]
1.治丹毒、乳腺炎、癰腫、無名腫毒:鮮油菜葉搗爛塗敷,一日
更換二、三次,同時絞油菜汁溫服,每次60毫升,一日2次。(《
食物中藥與便方》)
2.產後惡露不下,血氣刺痛(包括婦科盆腔炎等):油菜子炒香,
肉桂等分,共研細末,用醋煮麵粉糊為丸,如龍眼核大,每服一、二
丸,溫黃酒送下,一日2次。
☆薤
[別名] 薤白、野蒜。
[性味] 辛、苦、溫。
[成分] 含碳水化物、維生素、蛋白質、大蒜氨酸、大蒜糖等。
[功效] 溫中通陽,理氣,寬胸,散結,健胃止痢,強心擴冠脈。
[適應症] 胸痹心痛徹背、脘痞不舒、乾嘔、瀉痢、慢性腸炎、
冠心病、心絞痛、瘡癤腫痛、燙火傷。
[禁忌] 氣虛者慎用。
[附方]
1.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仁12克,薤白9克,半
夏6克,白酒50克,水煎服。(《金匱要略》)
2.治赤白痢下:蔥白1握。切,煮作粥食之。(《食醫心鏡》)
3.治咽喉腫痛:薤根,醋搗,敷腫處,冷即易之。(《聖惠方》)
☆蕹菜(空心菜)
又名甕菜、空心菜,性味甘、淡、平。含維生素C、胡蘿葡素、
鈣、磷等。能清熱解毒,涼血,利尿消腫,和胃行氣,解野菌、毒菇、
斷腸草及砒石毒。主治鼻[血刃]、便秘、便血、糖尿病、淋濁、痔瘡、夏
季熱、癰腫、帶狀[庖]疹、白帶、蛇蟲咬傷、齲齒痛等。
[附方]
1.治鼻血不止:蕹菜數根,和糖搗爛,沖入沸水服。(嶺南釆藥錄)
2.治淋濁,尿血,便血:鮮蕹菜洗淨,搗爛取汁,和蜂蜜酌量服
之。(閩南民間草藥)
3.治蛇咬傷:蕹菜洗淨搗爛,取汁約半碗和酒服之,渣塗患處。
(中藥大辭典)
4.治婦女白帶:蕹菜根500克,白木槿花根250克。燉肉或燉雞
服。(重慶草藥)
5.治齲齒痛:蕹菜根120克。醋、水各半同煎湯含漱。(廣西
藥用植物圖志)
☆金針菜
[別名] 萱草花、黃花菜、忘憂。
[性味] 甘、涼。
[成分] 含鈣、鐵、碳水化物、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
C、秋水仙鹼、天冬鹼等。
[功效] 寬胸利水,醒酒除黃,健腦除煩,止血下乳。
[適應症] 小便不利、痔瘡便血、大便出血、失音、吐血、鼻
出血、肺結核、黃疸、產後乳少、胸膈煩熱、神經官能症、失眠、夜
盲症、牙痛、感冒、慢性痢疾、尿道炎。
[附方]
1.治牙痛:金針菜煎水飲之。(嶺南採藥錄)
2.內痔出血:金針菜30克,水煎。加紅糖適量。早飯前1小時
服,連續3~4日。
3.神經官能症,憂愁失眠:金針菜30克煎湯服,常服有效。
4.感冒、慢性痢疾、夜盲、視物昏花、尿道炎:金針菜、白糖各
50克,煎水服。
5.治聲音嘶啞:金針菜30克,煎水,調蜂蜜30克,含咽,一日3次服。
6.治風濕性關節炎、水腫、腰部扭傷、百日咳:金針菜根30~
50克,煎水加白糖服。
☆蔓菁(大頭菜)
[別名] 蕪菁、大芥、大頭菜、葑。
[性味] 辛、甘、苦、平。
[成分] 含維生素C、碳水化物、鈣、磷。
[功效] 消食下氣,利水消腫,解酒開胃,增進食慾,解毒,
止咳,止消渴。
[適應症] 食積不化、黃疸、消渴、熱毒風腫、酒醉、鼻[血刃]、
浮腫、疔瘡乳癰。
[附方]
1.鼻蟲[血刃]血:蔓菁,生搗汁飲。(十便良方)
2.治乳癰疼痛寒熱:蔓菁根葉,以鹽搗敷乳上,熱即換,不過三、
五度。(兵部手集方)
3.治男子陰腫大,核痛:蕪菁根搗敷之。(集療方)
☆菠菜
[別名] 菠稜、菠稜菜、角菜。
[性味] 甘、涼。
[成分] 含維生素C、碳水化物、鈣、胡蘿蔔素、鐵、磷、葉
綠素、草酸、鋅、芸香[心甘]及菠葉素;根含菠菜皂[心甘]。
[功效] 潤腸通便,滋陰止渴,養血止血,促進胰腺分泌,補
鐵補鋅,增強抵抗力。
[適應症] 大便澀滯、習慣性便秘、肺結核、糖尿病、痔瘡、
夜盲症、高血壓、鼻出血、便血、壞血病、跌打損傷;預防冠心病、
抗癌。
[附方]
1.糖尿病、消渴飲多:菠菜根80克,雞內金10克,燉食,每日
1~2劑,常食。
2.夜盲症:菠菜500克,羊肝200克,加水燉,吃肝飲湯。
3.治慢性便秘、高血壓:鮮菠菜置沸水中燙約3分鐘,以麻油拌
食,一日3次。
4.咳嗽氣喘:菠菜子以文火炒黃,研成細末,每次服5克,每日
2次,溫水送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5.跌打損傷:菠菜洗淨搗取汁,每次服100~150毫升,每日2
次。
6.近年研究發現菠菜有防治感冒、防冠心、抑制癌形成等作用,
被看作是抗癌食物。每用菠菜100~300克,炒菜常食。
☆薺菜
[別名] 薺、地地菜、地米菜。
[性味] 甘、微涼。
[成分] 含薺菜酸、草酸、酒石酸、蘋果酸、延胡索酸、精胺
酸、谷氯酸及多種胺基酸、黃酮類、糖類、膽鹼、乙醯膽鹼、馬錢子
鹼、皂[心甘]、維生素A、維生素C、鈣、磷等。
[功效] 清熱利水,利肝明目,消腫,止泄,涼血,止血,退
熱,降血壓,增強子宮收縮,興奮子宮,縮短凝血時間。
[適應症] 肺結核咯血、腎結核血尿、吐血、便血、子宮出血、
肺出血、月經過多、高血壓、眼底出血、乳糜尿、痢疾、淋病、目赤
腫痛、視物昏花、水腫。
[附方]
1.治痢疾:薺菜100克,水煎服。
2.治陽症水腫:薺菜根30克,車錢草30克,水煎服。
3.治內傷吐血:薺菜50克,蜜棗50克,水煎服。
4.治崩漏及月經過多:薺菜50克,龍芽草30克,水煎服。
5.預防麻疹:薺菜1公斤,加水1公斤,濃煎成半公斤。每週1
次,每次服100毫升,預防服藥150人,發病7人;對照組130人,
發病56人。
6.高血壓、眼底出血:薺菜花15克,墨旱蓮12克,水煎服。(
食物中藥與便方)
7.吐血、咯血、鼻出血、齒齦出血:薺菜花、側柏葉、藕節各12
克,水煎服。
8.腎結核、血尿、泌尿系結石、乳糜尿症:薺菜花30克,車前
子18克,水煎服。
☆胡蘿蔔
[別名] 紅蘿蔔、丁香蘿蔔、赤蘿蔔。
[性味] 甘、平。
[成分] 含胡蘿蔔素、蕃茄烴、維生素B1、B2、花色素、維
生素A、C、脂肪油、揮發油等。
[功效] 健脾潤腸,降血壓、降血糖,增補維生素,幫助人體
排汞,補血;因其富含維生素A,可潤澤皮膚,治療皮膚乾燥、牛皮
癬,使頭髮潤澤變黑,防治頭屑過多、頭皮發癢,故被稱為"美容食
品";增強人體抵抗力,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有防癌作用。
[適應症] 維生素A缺乏症、夜盲症、皮膚乾燥、牛皮癬、糖
尿病、頭屑過多、頭皮發癢、頭髮枯黃、貧血、冠心病、便秘、單純
性消化不良、痔瘡、久痢、咳嗽、百日咳、高血壓、急性腎炎、營養
不良、食慾不振、感冒、各種癌症(腸癌、肺癌)的防治。
[附方]
1.各種癌症的防治:1980年7月7日我國(山西日報)報導,
已經確定十餘種瓜果、蔬菜的原汁對癌有抑制作用,其中就有胡蘿蔔,
鮮胡蘿蔔搗爛絞取汁60~100克,一次服完,每日1次,常服效佳。
2.治麻疹:紅蘿葡120克,芫荽90克,荸薺60克,加多量水熬
成2碗,為一日服量。(嶺南草藥誌)
3.百日咳:紅蘿蔔120克,紅棗12枚,以水3碗,煎成1碗,
隨意分服,連服十餘劑。(同上)
4.夜盲症、角膜乾燥症、維生素A缺乏症、貧血:紅蘿蔔200克,
豬肝100克,炒菜食之,每日1劑,連服半月以上。
5.高血壓、便秘、汞中毒:紅蘿蔔適量,絞取鮮汁,每次飲100
克,每日3次。常服可預防痢疾、上呼吸道感染、肝膽機能不良、皮
膚病等。
6.防治頭屑過多、頭皮發癢、煙草中毒:紅蘿蔔200~300克,
常食有效。
☆苜蓿(金花菜)
[別名] 金花菜、木粟、土黃耆。
[性味] 甘、微苦,寒。
[成分] 含糖類,多種胺基酸,多種維生素(維生素A、B1、K、C)等。
[功效] 清濕熱,利尿通淋,和胃強腰,舒筋活絡,補充維生素A。
[適應症] 黃疸、尿路結石、夜盲、小兒軟骨病、維生素A缺
乏病、久痢、腹脹腹瀉、浮腫、風濕性筋骨痛、神經痛。
[附方]
1.黃疸、尿路結石:鮮苜蓿9~15克,搗汁服。
2.風濕筋骨痛、神經痛:野苜蓿15克,水煎,一口分2次服。
(寧夏中草樂手冊)
3.夜盲症:鮮苜蓿根30克,煎湯,連渣服,每日1次。
4.治浮腫:苜蓿葉15克(研末),豆腐一塊,豬油100克,燉
熟一次服下,連續服用。(吉林中草藥)
☆莧菜
[別名] 莧、白莧、紫莧菜。
[性味] 甘、涼。
[成分] 含維生素C、鞣質、糖類等。
[功效] 清熱解毒,利大小便,收斂止瀉。
[適應症] 產後痢疾、二便不通、毒蛇咬傷、漆瘡、小腿潰瘍。
[附方]
1.產後赤白痢:紫莧葉1握,粳米3合。上先以水煎莧葉,取汁
去滓,下米煮粥,空心食之。(壽親養老新書.紫莧粥)
2.治漆瘡瘙癢:莧菜煎湯外洗。(本草綱目)
3.小腿潰瘍:鮮莧汁搗爛,調蜂蜜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
☆萵苣
[別名] 萵苣奕、千金菜、萵芛、萵菜。
[性味] 苦、甘、涼。
[成分] 含乳酸、萵苣素、蘋果酸、天冬鹼、維生素A、B1、
C、E等。
[功效主治] 涼血止血,清熱,生津,利尿,通乳。治小便不
利,胃熱口渴,尿血,乳汁不通,陰腫,痔瘡,便秘。
[附方]
1.治小便不下:萵苣搗成泥,作餅貼臍中。(海上方)本方
亦治小便尿血。
2.治產後無乳:萵苣3枚,研作泥,好酒調開服。(同上)
3.乳汁不行:萵苣子1合,生甘草9克,糯米、粳米各半合。煮
粥頻食之。(本草綱目)
☆馬齒莧(長命草)
[別名] 馬齒草、長命草、馬齒菜。
[性味] 酸、寒。
[成分] 含維生素A、B、C,去甲基腎上腺素,鉀鹽,糖,
草酸,谷胺酸、蘋果酸等。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痢,抗菌消炎,散血消腫。
[適應症] 痢疾、腸炎、熱淋、血淋、泌尿道感染、闌尾炎、
咽白喉、關節炎、肺結核、肛門炎、[金勾]蟲病、慢性扁桃體炎、白帶;
外治濕疹、稻田皮炎、痔瘡、癰腫惡瘡、丹毒、瘰[病歷]、帶狀[庖]疹、白
癜風。
[禁忌] 脾胃虛寒、腸滑泄瀉者忌服。
[附方]
1.治血痢:馬齒莧150克,粳米90克,共作粥食。不著鹽醋,
空腹淡食。(聖惠方)
2.小便熱淋:馬齒莧汁服之。(同上)
3.治闌尾炎:生馬齒莧適量,搗取汁30毫升,加冷開水100毫
升,白糖適量,每日服3次,每次100毫升。
4.尿道炎、白帶、咽白喉:乾馬齒莧60克,煎水服,每日1劑,
連服5~7劑。
☆蕺菜
[別名] 蕺,葉有魚腥氣,故稱魚腥草。
[性味] 甘、辛、寒、氣腥。
[成分] 含揮發油,油中含抗菌成分魚腥草素、甲基正壬基酮、
氯化鉀、蕺菜鹼、黃酮類等。
[功效] 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排膿,祛痰止咳,止血,鎮痛,
抗菌消炎,抗病毒,抑制漿液分泌,促進組織再生,擴張冠狀動脈,
緩解心絞痛。
[適應症] 肺炎、肺膿瘍、支氣管炎、扁桃腺炎、咽炎、百日
咳、肺熱咳嗽、尿道炎、子宮內膜炎、白帶、附件炎、水腫、中耳炎、
痢疾、瘧疾、鼻竇炎、腸胃炎、冠心病、心絞痛、黃疸、膽囊炎、癰
腫、痔瘡、濕疹、疥癬等。
[附方]
1.治肺癰:蕺,搗汁,入年久芥菜鹵飲之。(本草經疏)
2.治肺病咳嗽盜汗:魚腥草60克,豬肚子1個。將魚腥草莖葉
及根置豬肚子內燉湯服。每日1劑,連用3劑。
3.治痢疾:魚腥草20克,山楂炭6克。水煎加蜜糖服。(嶺南草藥誌)
4.治熱淋、白濁、白帶:魚腥草24~30克,水煎服。
5.治痔瘡:魚腥草,煎湯點水酒服,連進3劑。其渣熏洗,有膿
者潰,無膿則自消。(滇南本草)
6.慢性鼻竇炎:鮮蕺菜搗爛,絞取自然汁,每日滴鼻數次。另用
蕺菜21克,水煎服。(陜酉草藥)
7.慢性氣管炎:魚腥草50克,桔梗15克,加水250毫升,煎
至200毫升。每次服30毫升,每日服3次。
8.治婦女外陰瘙癢、肛癰:魚腥草適量,煎湯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藥)
9.心臟病,心絞痛,胸痛徹背:鮮魚腥草的根莖每次用4~7厘
米,放囗中生嚼,一日二、三次,不但能緩解疼痛,持續久服亦有治
癒的病例。(食物中藥與便方)
☆蘑菇
[別名] 蘑菇蕈、肉蕈
[性味] 甘、涼。
[成分] 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和鈣、磷、鐵等。
[功效]
1.營養和胃,安神益智,止嘔、理氣化痰,透發痘疹。
2.具有抗癌、防癌作用。
3.具有降低血糖、抗菌、抗病毒作用。據報導,蘑菇中提取的多
醣類,對白血球減少症、傳染性肝炎有明顯療效。
[適應症] 脾虛痰多,麻疹透發不快,白細胞減少症,傳染性
肝炎,咳嗽氣逆。
[附方]
1.小兒麻疹透發不快:鮮蘑菇18克,鮮鯽魚1條,清燉(少放
鹽)喝湯。(食物中藥與便方)
2.白細胞減少症、傳染性肝炎:鮮蘑菇適量煮食或作菜蔬食。(同上)
3.咳嗽咽乾,痰不易咯出:蘑菇40~80克,煮汁飲。
☆木耳
[別名] 黑木耳、白木耳、桑耳、木蛾。
[性味] 甘、平。
[成分] 黑木耳與白木耳所含成分相近,均含蛋白質、脂肪、
磷脂、糖類、粗纖維、磷、鈣、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等。
[功效] 滋補強壯,和血止血,潤肺生津,補腦強心,滋陰養
胃,抗凝及防治冠心病。
[適應症] 虛勞、腸風下血、血痢、閉經、血淋、產後抽筋、
崩漏、糖尿病、痔瘡、便秘、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症、貧血、肺虛咳
嗽、泄瀉、慢性痢疾和冠心病。
[附方]
1.治新久泄痢:乾木耳30克(炒),鹿角膠7.5克(炒)。為
末。每服6克,溫酒調下,每日2服。(御藥院方)
2.治血痢日夜不止:黑木耳30克,水二大盞,煮木耳令熟,先
以鹽、醋食木耳盡,後服其汁,每日2服。(聖惠方)
3.治痔瘡:用木耳煮羹食之。(本草綱目)
4.治產後抽筋、產後雞爪風:木耳250克,紅糖、冰糖、白蜜各
120克,以香油為丸20個。每日服l個,黃酒送。忌生冷醒暈、房
事百日。(中醫實用效方)
5.糖尿病:木耳、扁豆各等分,其研成麵,每服9克,每日3次。
6.婦女血崩不止:木耳120克煮熟,加紅糖60克拌,一頓吃完,
血漸止,再吃60克即癒。(黑龍江《中醫秘方驗方》第1集)
7.痢疾、鼻出血:黑木耳18克,煮燉服之均可。
8.貧血:黑木耳30克,紅棗30枚,燉服。
9.治經閉:黑木耳120克,胡桃仁120克,紅糖240克。將木耳、
胡桃研末,加紅糖240克,開水或黃酒調服。
☆甘薯
[別名] 紅薯、番薯、白薯、甜薯。
[性味] 甘、平。
[成分] 含蛋白質、脂肪、醣類、粗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
C、硫胺素。
[功效] 補中暖胃,和血盆氣,健脾強腎,養心神,消瘡腫;
補充維生素A、C。
[適應症] 維生素缺乏症、夜盲症、便秘、痢疾、慢性腹瀉、
酒積熱瀉、遺精白濁、血虛、月經失調、小兒疳積、濕熱黃疸;外用
治療濕疹、帶狀[庖]疹、乳腺炎、瘡癰腫毒、毒蟲螫傷。
[注意] 多食易引起反胃、肚脹等現象。可配蘿蔔、鹹菜同吃。
胃潰瘍和胃酸過多者不宜食用。
[附方]
1.乳腺炎:白薯洗淨去皮,搗爛敷患處,覺局部發熱即換,每日
2次。(嶺南草藥誌)
2.慢性腹瀉:白薯乾軟者,烤熟食,每次500克,每日2次。
3.治腹水:蕃薯葉1公斤,用文武火煮熟食之。(嶺南草藥誌)
4.治陰囊濕疹:用蕃薯葉加白鹽少許,煎水洗。洗後以番薯粉、
滑石粉(各等量)敷患處。(同上)
5.治小兒疳積、夜盲:鮮蕃薯葉90~120克,水煮淡食其湯,
數次即癒。(浙江省中醫秘方驗方匯輯)
6.治濕熱黃疸:用紅薯煮食,其黃自退。(中國藥學大辭典)
7.治遺精淋濁:每日早晚用紅薯粉調服,大有奇功。(同上)
8.治夜盲症:蕃薯葉120克,和豬肝煮食,連服二、三次則癒。
(嶺南草藥誌)
9.瘋狗咬傷:生蕃薯葉和黃糖共搗敷患處,每日換2次,連貼數
天癒。(同上)
☆馬鈴薯
[別名] 洋芋、土豆、山藥蛋、洋蕃薯。
[性味] 甘、平。
[成分] 含澱粉、糖、纖維素、龍葵鹼。
[功效] 補氣健脾,調中和胃,消炎通便。
[適應症]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便秘、熱性胃痛、腮腺炎、燙
傷、濕疹、急慢性皮膚潰瘍、禿瘡。
[附方]
1.腮腺炎:馬鈴薯1個,以醋磨汁,搽患處,乾了再搽,不間斷。
(湖南藥物誌)
2.治燙傷:馬鈴薯,磨汁塗傷處。(同上)
3.治便秘: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膽囊炎:馬鈴薯洗淨搗取汁,
每天早晚空腹各服半玻璃杯,連服10~20天。(《中級醫刊》1954年第1期)
4.治頭上錢癬:馬鈴薯切片搽患處,連搽四、五日。
5.治膿痂性濕疹:馬鈴薯削皮,搗爛敷患處,一日4次換藥。
(《中級醫刊》1954年第11期)
☆包菜(甘藍)
又名洋白菜、卷心菜、甘藍,性味甘、平。含有葡萄糖、芸苔素、
酚類、維生素U、C及胡蘿蔔素。功能清熱散結,利尿解毒,潤腸通
便,利關節,明耳目,促進胃腸道潰瘍癒合而止痛。治療胃及十二指
腸潰瘍、胃脘痛、便秘、黃疸等。近年來實驗證明,包菜對胃癌有預
防作用。
[附方]
1.治胃潰瘍疼痛:包菜絞取汁,每次喝半茶杯,每天一、二次。
治療100例,療效甚好。
2.治便秘:包菜洗淨,絞取汁,每次飲100~300毫升。
☆芋頭
[別名] 青芋、土芝、芋艿。
[性味] 甘、辛、平。
[成分] 含蛋白質,醣類,維生素B1、B2 、皂角[甘]、鈣、磷、鐵等。
[功效] 營養滋補,開胃生津,消瘰散結,消炎消腫。
[適應症] 瘰[病歷]、腫毒、腹中痞塊、胃痛、慢性腎炎、痢疾、
跌傷腰痛、牛皮癬、燙傷、雞眼、疣子、癤。
[附方]
1.治瘰[病歷]不論已潰未潰:芋艿不拘多少,切片,晒乾,研細末,
用陳海蜇漂淡,大荸薺煎湯泛丸,加梧桐子大。每服9克,陳海蜇皮、
荸薺煎湯送下。(中國醫學大辭典)
2.治頭上軟癤:大芋搗敷,即乾。(簡便良方)
3.治牛皮癬:大芋頭、生大蒜。共搗爛敷患處。(湖南藥物誌)
4.治筋骨痛、無名腫毒、蛇蟲傷:芋頭磨麻油搽;未破者用醋磨塗患處。
5.雞眼、疣子:生芋頭切片,摩擦患處,每日3次,每次擦10
分鐘(注意不要擦健康皮膚)。(食物中藥與便方)
6.慢性腎炎:芋頭1000克,紅糖250克,將芋頭切片,放鍋內
[火段]灰研末後,加糖和勻,每次服30克,每日服3次,溫開水送下。
☆百合
[別名] 番[韭]、蒜腦藷。
[性味] 甘、徹苦、平。
[成分] 含秋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澱粉、蛋白質、維生素C、
醣類等。
[功效] 補脾潤肺,祛痰止咳,清心安神,寧心益智;百合煎
劑能對抗組織胺引起的蟾蜍哮喘;近年來還發現有抗癌作用,被列為
抗癌食品。
[適應症] 咳吐痰血、腳氣浮腫、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
結核、神經官能症、婦女更年期綜合症、肺癌、乳腺癌、子宮癌、耳
聾、胃痛;外用搗敷治瘡腫、火毒等。
[附方]
1.治肺病吐血:新百合搗汁,和水飲之,亦可煮食。(易簡方)
2.治肺臟壅熱煩悶:新百合120克,用蜜半盞,拌和百合,蒸令
軟,時時含如棗大,咽津。 ( (聖蕙方) )
3.治神經衰弱、心煩失眠:百合15克,酸棗仁15克,遠志9克,
水煎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4.治肺癰:百合,或煮或蒸,頻食。拌蜜蒸更好。(經驗廣集)
5.治耳聾、耳痛:乾百合為末,溫水服6克,每日2服。(千
金要方)
6.治氣喘:百合不拘多少,水煮,吃百合,每年冬季吃四十餘個,
連吃二、三冬,可治好。(浙江省中醫秘方驗方匯輯)
7.心下痛、胃痛:鮮百合,水煮加糖,吃十餘次。
8.肺癌、乳腺癌:百合鱗莖與橄欖油一起研碎製成泥罨劑外敷。
☆豆薯
又名地瓜、土瓜、涼瓜或涼薯。性味甘、平。功能生津止渴,潤
喉利咽,降血壓,解酒毒。治療高血壓,感冒、慢性酒精中毒、咽喉
乾痛。
[附方]
1.治慢性酒精中毒:地瓜拌白糖服。(四川中藥誌)
2.高血壓、頭昏目赤:地瓜去皮搗爛絞汁,涼開水和服,每服
100~200毫升,每日2次。
3.感冒發熱、頭痛、煩渴、下痢:地瓜煎水服,每日10~15克
(鮮品60~120克)。(食物中藥與便方)
☆苣[買]菜
[別名] [草買]菜、苦[買]菜,苣菜、苦苣。
[性味] 淡、微苦,涼。
[成分] 含維生素C、醣類、甘露醇等。
[功效] 清熱解毒,消癰排膿,抗菌消炎,抗腫瘤。
[適應症] 闌尾炎、菌痢、腸炎、子宮頸炎、乳腺炎、咽喉炎、
扁桃體炎、痔瘡、瘡癤等。
[附方]
1.治急性菌痢:苣[買]菜30克,水煎服。(河北中藥手冊)
2.治急性咽炎:鮮苣[買]菜30克(切碎),燈心草3克。水煎服。(同上)
3.治內痔脫出發炎:苣[買]菜60克,煎湯熏洗患處,每天1、2次。(同上)
4.闌尾炎、癰瘡、蜂窩組織炎、無名腫毒、急性乳腺炎、子宮內
膜炎、宮頸炎:苦[買]菜60~90克,水煎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慈菇
又名茨姑。性味甘、苦,涼。含維生素B、胰蛋白[酉每]抑制
物、膽鹼等。功能行血通淋,解毒消腫。治產後血悶、胎衣不下、淋
病、咳嗽痰血,外敷治無名腫毒、痱疹搔癢、狂犬咬傷。
[附方]
1.治淋濁:慈姑根180克,水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2.肺虛咳血:生慈姑數枚,去皮搗爛,蜂蜜米泔同拌勻,飯上蒸
熟,熱服效。(滇南本草)
3.痱疹搔癢:鮮慈姑全棵搗爛榨汁,以蛤粉調塗。(食物中藥與便方)
4.難產:鮮慈姑或莖葉洗淨,搗爛絞取汁1小杯,以溫黃酒半杯和服。
☆竹[芛]
又名毛[竹尹]、竹芽。性味甘、涼。含蛋白質、醣類、磷、鈣等。功
能清熱生津,清肺化痰,利尿消腫,抗癌,降血糖。治療消渴、浮腫、
麻疹透發不暢、糖尿病、高血壓、虛煩囗渴、久瀉、久痢、各種癌症
等。
[附方]
1.治小兒痘疹不出:竹[芛]煮粥食之,解毐。(食物本草)
2.久泄、久痢、脫肛:鮮竹[芛]煮粥食。(食物中藥與便方)
3.浮腫腹水(包括腎炎、心臟病、肝臟病引起的腹水症):蟲[芛]
(即蟲蛀之[芛])、陳胡蘆各60克,水煎服。如加冬瓜皮30克則更好。
(同上)
4.各種癌症:嫩竹[芛]15克,煎水服。
☆山丹
又名山百合、紅花菜。性味甘、苦,涼。功能除煩熱,安心神,
潤肺止咳。治虛勞咳嗽、吐血、心悸、失眠、浮腫、女人崩中、瘡腫。
[附方]
1.治咳嗽吐血:山百合、白芨各18克,貝母12克。研細末,每
次6克,每日服3次。(山東中草藥手冊)
2.治失眠心悸:山百合18克,炒棗仁、夜交藤各15克,柏子仁、
遠志各9克,水煎服。(同上)
☆菜豆
又名四季豆、雲豆、唐豇、白飯豆、六月鮮。性味甘、平。含糖
類、蛋白質、胰蛋白[酉每]抑制物、甾醇、谷固醇、槲皮素等。功能收斂
止泄,滋養,解熱,利尿消腫,止帶,有抗腫瘤作用。治療水腫、泄
瀉、腳氣病、白帶。
[附方]
1.治水腫:白飯豆120克,蒜米15克,白糖30克,水煎服。
(陸川本草)
2.治白帶、泄瀉:白飯豆100克,白扁豆50克,山藥50克,白
糖50克,煮粥食。
☆藜
又名灰灰菜、灰藿。性味甘、平。含揮發油、脂肪等。功能清熱
利濕,祛風解毒,殺蟲。治療痢疾、腹瀉、濕瘡癢疹、疥癬、毒蟲咬傷。
[附方]
1.痢疾腹瀉:灰藿30~60克,煎水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2.治齲齒:鮮灰灰菜適量,水煎漱口。(中國沙漠地區藥用值物)
3.治疥癬濕瘡:灰菜莖葉適量,搗爛外塗。(同上)
4.治毒蟲咬傷、白癜風:灰灰菜莖葉搗爛外塗患處。
☆魔芋(蒟蒻)
又名鬼芋、蒟蒻。性味辛、溫,有毒,須經石灰水漂煮後方可食
用,富含澱粉、蒟蒻甘露糖酐及蛋白質等。功能化痰散結,散積化瘀,
消腫止痛,對白血病白細胞有抑制阼用。治痰多咳嗽、積滯、瘧疾、
經閉、跌打損傷、癰腫、丹毒、湯傷、癌腫、頸淋巴結核。
[附方]
1.癌腫、頸淋巴結核:魔芋30克,久煮2小時以上,取汁飲,
連服半月,每日1劑。
2.久瘧:蒟蒻、何首烏。燉雞服。(四川中藥誌)
3.跌打扭傷腫痛:鮮華東魔芋適量,酌加[韭]菜、蔥白、黃酒同搗
爛,敷患處。
☆山藥
[別名] 薯蕷、山芋、白苕、淮山藥。
[性味] 甘、平。
[成分] 含澱粉、醣蛋白和胺基酸、維生素C、碘、澱粉[西每]等。
[功效] 健脾止泄,補肺益氣,止咳化痰,固腎益精,助消化,
斂虛汗,除消渴。
[適應症] 消渴、尿頻、白帶、泄瀉、久痢、咳嗽、遺棈、盜
汗、糖尿病、氣管炎、腸炎、腎炎、遺尿炎、乳腺增生症、凍瘡等。
[附方]
1.治噤囗痢:乾山藥一半炒黃色,半生用,研為細末,米飲調下。
(百一選方)
2.治痰氣喘急:山藥搗爛半碗,入甘蔗汁半碗,和勻,燉熱飲之。
(簡便單方)
3.治小兒腸胃機能紊亂、泄瀉:淮山藥90克,蓮肉90克,麥芽
60克,茯苓30克,大米500克,共磨細粉,每用30克,以白糖煮
成糊狀食,口服3次。(《廣東醫學》1963年第2期)
4.糖尿病:生山藥120克,以水濃煎服。(山西省中醫驗方秘方匯集)
5.乳痞結塊、乳腺增生症:鮮山藥100克,川芎10克,白糖20
克,同搗爛,適加[韭]汁調為糊狀,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塗後有癢
感,2~3小時後癢便自消。
6.治久泄:以生山藥紮細,煮粥食,每日3次。(醫學衷中參西錄)
7.治凍瘡:山藥少許,於新瓦上磨為泥,塗瘡口上。(儒門事親)
☆茄子
[別名] 酪酥、落蘇、矮瓜、吊菜子。
[性味] 甘、涼。
[成分] 含膽鹼等多種生物鹼、腺素、維生素A、B、C、P、
色素茄色[甘]、醣類等。
[功效] 清熱,活血,消腫,止痛,止血,利尿,解毒,收斂,
降血脂,降低血膽固醇。
[附方]
1.治內痔出血:乾白茄子若干,燒成炭,研細末,每日服3次,
每次6克,溫水送服。(現代實用中藥)
2.治小兒口瘡:以霜後茄子放乾,研細末,抹於口中,每日2、
3次,連用3日。
3.治乳腺炎、疔瘡廱疽:將茄子晒乾研細粉,撒於凡土林紗布上,
外敷患處。
4.疝氣:青茄蒂煎濃汁,3歲小兒每次約用5枚,1~2歲用4
枚,8歲可用7枚,服後給以白糖水飲之,得效後繼服1、2次,再
不復發。(湖北驗方選集)
5.治蕁麻疹:茄子連根葉、明礬、食鹽,共煎水,以水熏洗,腫
塊漸消。
6 .陰囊奇癢不止:茄子1枚,連根葉煎湯熏洗,甚驗。
7.治凍瘡:茄子根50克,蔥白30克,花椒10克,水煎洗患處,
每次洗20分鐘。
8.治乳頭裂口:霜打的茄子花焙乾,香油調敷患處,塗3~5次即癒。
9.治齲齒痛:茄根搗汁,頻塗之。(海上方)
☆柳葉
又名楊柳葉。性味苦、寒。含碘量甚高,並含鞣質。功能清熱,
透疹,利尿,解毒,補碘,抗菌消炎,降血壓。治療麻疹透發不暢、
白濁、疔瘡癤腫、丹毒、乳腺炎、燙傷、甲狀腺腫大、高血壓、傳染
性肝炎、牙痛。
[附方]
1.治小便白濁:清明柳葉煎湯代茶,以癒為度。(瀕湖集簡方)
2.治癤腫、乳腺炎:柳樹葉切碎煮爛,過濾,除去殘渣,濃縮至
糖漿狀,備用外敷。
3.高血壓病:鮮柳葉250克,加水煮成100毫升,二次分服,6天為1療裎。
4.治傳染性肝炎:帶葉的柳樹枝100克(乾品50克),加水
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兩次分服。
5.慢性氣管炎:柳枝20克,切碎,水煎服,每日1劑,10天為1療程。
☆葫蘆
又名西葫蘆、壺蘆。性味甘淡、平。瓜肉含較多水分及葡萄糖、
戊聚糖等。功能利尿,通淋,消腫,消炎,止咳,降血糖。治水腫、
腹水、腹脹、黃疸、淋病、糖尿病、高血壓、尿路結石、小便不利、
腎炎浮腫、熱咳、哮喘。
[附方]
1.高血壓、煩熱囗渴、肝炎黃疸、尿路結石:鮮葫蘆搗爛絞汁,
以蜂蜜調服,每服半杯至1杯,一日2次。(食物中藥與便方)
2.治療低蛋白、全身浮腫:取未開花的小西葫蘆,哂乾,研成細
粉,重症每次服4.5克,輕症服3克,一日1次。忌鹽。
3.支氣管哮喘:夏季西葫蘆半個,去籽瓤,內裝白糖30~60克
蒸熟吃,連服3次。
4.腹脹黃腫、小便不利(包括肝臟病、腎炎或心臟病浮腫):葫
蘆殼30~60克,冬瓜皮、西瓜皮各30克,煎水服。
☆紫菜
又名紫英,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海菜。性味甘、鹹、寒。含碘、膽
鹼、鉀、醣類、維生素等。功能化痰軟堅,清熱利尿,利咽喉,下熱
氣,降血壓,補碘。治癭瘤、腳氣、水腫、淋病、甲狀腺腫、淋巴結
核。
[附方]
1.甲狀腺腫大:每天用紫菜泡湯,當菜湯佐食,連吃1~2個月。
(食物中藥與便方)
2.咳嗽咯吐黃痰(支氣管擴張):紫菜研細末,煉蜜為丸,每服
6克,一日2、3次,飯後服。
☆冬瓜
[別名] 白瓜、水芝、東瓜。
[性味] 甘、淡、涼。
[成分] 含粗纖維,維生素C、B1,B2,葫蘆巴鹼,鈣、磷、
鐵、尿素、蛋白質。
[功效] 利尿消腫,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魚蟹毒。
[適應症] 水腫、脹滿、腳氣、淋病、痰喘、暑熱煩悶、消渴、
瀉痢、痔瘡、癰腫、魚蟹中毒、哮喘、糖尿病、腎炎浮腫、雀斑、酒
糟鼻。
[附方]
1.治消渴:冬瓜1枚,削去皮,埋在濕地中,1月將出,破開,
取清汁飲之。(聖濟總錄)
2.小兒渴利:單搗冬瓜汁飲之。(千金要方)
3.治食魚中毒:飲冬瓜汁。(小品力)
4.治痱子:冬瓜切片,搗爛塗之。(千金要方)
5.損傷腰痛:冬瓜皮燒研,酒服9克。
6.治痢疾:冬瓜瓤、冰糖二味攪勻,燉取汁,日飲3次,每次1
茶杯。(湖北驗方選集)
7.治哮喘:小冬瓜(未脫蒂者)剖開,將冰糖填入放籠內蒸,取
水。飲冬瓜水,多至3~4個即癒。
8.雀斑、酒糟鼻:鮮冬瓜瓤適量,搗爛取汁,塗患處,日數次,
連續用。
9.妊娠浮腫:冬瓜煎湯,隨意飲。
10.治痔瘡疼痛:冬瓜250克,煎湯洗。
☆辣椒
[別名] 秦椒、番椒、辣子、辣茄。
[性味] 辛、溫。
[成分] 含維生素C、辣椒鹼、辣椒紅素、胡蘿蔔素。
[功效] 溫中,散寒,開胃,發汗,驅風,消食,促進胃液分
泌,抗菌,驅蟲,減肥,禦寒,抗癌;外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殺菌
消腫,止痛。
[適應症] 寒滯腹痛、風寒感冒、嘔吐、瀉痢、肥胖病、食慾
不振、風寒濕痹、過食冷飲、蛔蟲、胃腸脹氣、受寒呃逆、胃寒痛;
外用治斑禿、凍瘡、關節痛、腰痛、神經痛、疥癬、腮腺炎、蜂窩組織
炎、多發性癤腫、瘧疾、下肢潰瘍、跌打損傷、腋臭。
[禁忌]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胃炎、肺結核咯血、痔瘡、
扁桃體炎、咽喉炎、目疾則忌服。
[附方]
1.感冒風寒、受寒關節痛:辣椒1枚煎湯飲,蓋被令發汗。
2.治痢積水瀉:辣茄1個。為丸,清晨熱豆腐皮裹,昋下。(
醫宗匯編)
3.治凍瘡:辣椒4個,香浀60克,未破者用水煎湯洗之,已破
者用香油熬膏搽患處。
4.治跌打扭傷青腫:以紅辣椒研細末1份(甜椒、青椒無效),
凡土林5份,先將凡士林放鍋內溶化,加入辣椒麵拌勻,能嗅到辣味
即可。迅速冷卻成膏,用時以棉花紗布塗上本膏,敷患處。每日或隔
日換藥 1次。
5.治療各種炎症:山東無棣縣某醫院用辣椒粉治療腮腺炎、蜂窩
組織炎、下肢潰瘍、多發性癤腫等多種炎症557例,全部在2~10天
痊癒。將老紅辣椒放於鐵鍋內焙焦研末,或單味粉劑撤於瘡面,一日
1次,或油糊劑局部外敷,一日3次。
6.治瘧疾:辣椒子,每歲1粒,20粒為限,一日3次,開水送
服,連服3~5日。
☆西紅柿(番茄)
[別名] 番茄、洋柿子、紅茄。
[性別] 甘、酸、涼。
[成分] 含蘋果酸、檸檬酸、腺嘌呤、葫蘆巴鹼、膽鹼、維生
素C、P、K、磷、鐵。
[功效] 生津止渴,健胃消食,補血潤燥;有抑菌作用;降低
膽固醇、降血壓;幫助胃液對脂肪、蛋白質的消化;有利尿作用,對
腎臟有宜。
[適應症] 貧血、高血壓、咽乾不適、過食油膩、消化不良、
食慾不振、口渴。
[附方]
1.高血壓、眼底出血:鮮西紅柿,每日早晨空腹時生吃1~2個,
15天為1療程。(食物中藥與便方)
2.治牙齦出血:番茄不拘量,連吃三週以上有效。本方亦治食慾
不振。
3.治胃潰瘍:番茄汁、土豆汁各半杯,混合服下,早晚各服1次。
(食物療法)
4.治口瘡:番茄汁含口內,每次數分鐘,一日數次。
5.治菌痢:番茄莖、枝、葉洗淨,每半公斤加水1000毫升,煮
3小時,紗布過濾,壓出汁液。成人每日服6~10次,日夜連服,
每次60~80毫升。治療24例急性痢疾,均癒。(《中級醫刊》
1960年第5期)
☆蓮子
[別名] 藕實、蓮實、蓮蓬子。
[性別] 甘、澀、平。
[成分] 含多量澱粉和棉子糖、蛋白質、脂肪、醣類、天門冬素。
[功效] 養心安神益智,益腎固綪,補脾澀腸止泄,抗癌,降壓。
[適應症] 夜寐多夢、遺精淋濁、久痢、虛泄、崩漏帶下、心
悸失眠、噤囗痢、血尿、高血壓、神經官能症。
[附方]
1.久痢不止:老蓮子60克(去心)為末,每服3克,陳米湯調
下。(世醫得效方)
2.治小便白濁、夢遺泄精:蓮肉、益智仁、龍骨各等分。上為細
末。每服6克,空心用清米飲調下。(奇效良方)
3.治失眠:蓮子心30個,水煎,加鹽少許,睡前服。(食物療法)
4.治高山壓頭昏、失眠:蓮子l0克、杞果12克、金銀花9克,煎水代茶服。
5.白帶、月經過多、血尿:蓮子60克、冰糖30克,燉熟食之,並喝湯。
☆藕
又名蓮菜,性味甘、寒。含澱粉、蛋白質、天門冬素、維生素C、
卵磷脂、醣類、維生素B等。生食有清熱涼血,止血散瘀,養陰生津
之效,治熱病煩渴、咳血、吐血、尿血、便血、鼻出血、血淋、熱淋、
肺胃陰虛乾咳等;熟用具有健脾開胃,潤肺生津,益血生肌,止瀉醒
酒之功,治療體質虛弱、怔忡、囗乾津少、食慾不振。
[附方]
1.治時氣煩渴不止:生藕,搗絞取汁一中盞,人生蜜1合,攪令
勻,分2次服。(聖惠方)
2.治上焦痰熱:藕汁、梨汁各半盞,和服。(簡便單方)
3.治紅白痢:藕500克,搗汁,和蜜糖,隔水燉成膏服。(嶺
南採藥錄)
4.治小便熱淋:生藕汁、地黃汁、葡萄汁各等分。每服半盞,入
蜜溫服。(本草綱目)
5.吐血、鼻出血、血淋、咳血、大便下血:生藕搗取汁,每飲50
~100毫升,每日2次。
☆南瓜
[別名] 飯瓜、香瓜、倭瓜、窩瓜。
[性味] 甘、平。
[成分] 含瓜胺酸、精胺酸、天門冬素,葫蘆巴鹼、胡蘿蔔素、
維生素B、C、糖。
[功效] 補中益氣,解毒殺蟲,營養滋補,降血糖,利尿;外
用有消炎、止痛作用。
[適應症] 蛔蟲、糖尿病、肺癰、燒燙傷、肋間神經痛、鴉片
中毒。
[附方]
1.蛔蟲病:南瓜生食可驅蛔。成人每次食500克,兒童每次250
克。2小時後再服瀉劑,連服2日。
2.解鴉片毐:生南瓜搗汁頻灌。(隨息居飲食譜)
3.肺癰:南瓜500克,牛肉250克,煮熟食之。(嶺南草藥誌)
4.火藥傷人及燙火傷:生南瓜搗敷。(隨息居飲食譜)
5.治哮喘:南瓜1個(500克左右),蜂蜜60毫升,冰糖30
克。先在瓜頂上開口,挖去一部分瓤,將糖、蜜裝入,蓋好,放小盆
內,蒸1小時取出,早晚二次服完,連吃5~7日。
6.糖尿病:南瓜晒乾研粉,每日3次,每次30~60克,做粥食。
☆南瓜子
又名白瓜子,為南瓜的種子。性味甘、平。含南瓜子胺
酸,脂肪油,蛋白質,維生素B1、B2、A,鋅、胡蘿葡素。功能止
咳化痰、驅[糸條]、蛔蟲。治療[糸條]蟲、蛔蟲、產後手足浮腫、百日咳、痔
瘡、產後乳汁不足。本品富含鋅,故治鋅缺乏症。
[附方]
1.驅[鰷]蟲:新鮮南瓜子30~60克,研爛,加水製成乳劑,加冰
糖空腹頓服。(中藥的樂理與應用)
2.驅蛔蟲:南瓜子(去殼留仁)30~60克,研碎,加開水,蜜
成為糊狀,空心服。(閩東本草)
3.治血吸蟲病:南瓜子研細末,每日服60克,分2次,加白糖
開水沖服,15天為1個療程。(中藥大辭典)
4.治百日咳:南瓜子,瓦上焙焦,研細粉,赤砂糖湯調服3克,
一日數回。
5.治小兒咽喉痛:南瓜子9克,搗碎,用冰糖煎水服,每日2次。
(《國醫導報》1941年第1期)
6.治營養不良、面色萎黃:南瓜子、花生仁、胡桃仁同服。(
四川中藥志)
7.治內痔:南瓜子1公斤,煎水熏之。每日2次,連熏洗數天。
(嶺南草藥誌)
8.治產後乳少:每次用生南瓜15~18克,去殼取仁,搗如泥狀,
加適量開水和服,早晚空腹各服1次,一般服3~5天即效。(《中醫雜誌》1966年第3期)
☆絲瓜
[別名] 天蘿、布瓜、綿瓜。
[性味] 甘、涼。
[成分] 含皂[甘],絲瓜苦味質,多量的黏液質,瓜胺酸,木膠,
生物鹼,醣類,維生素B、C。
[功效] 清熱化痰,涼血解毒,祛風化痰,潤肺止咳,利尿消
腫,生津止渴,解暑除煩。
[適應症] 熱病身熱煩渴、痰喘咳嗽、痔瘡、崩帶、血淋、乳
汁不通、癰瘡癤腫、小便不利。
[用法] 煎湯內服,乾品每次10~30克;鮮品每次60~200克。
[附方]
1.治腸風便血:絲瓜不拘多少,燒灰存性,酒調6克,空心下。
(繼本事力)
2.治肛門酒痔:絲瓜燒存性,研末,酒服6克。(本草綱目)
3.治乳汁不通:絲瓜連子燒存性,研。酒服3~6克,蓋被取汗。
(簡便良方)
4.治風蟲牙痛:經霜絲瓜燒存性,為末擦之。(仁齋直指方)
5.治睪丸下墜:用老絲瓜帶蒂1個,將絲瓜燒存性研末,每次服
9克,黃酒送下。(中醫效方精選)
6.治跌傷疼痛:青色或黃色老絲瓜切片晒乾,文火焙焦黃研末,
入瓶備用。凡跌傷胸腹部者,內服絲瓜粉3天,每天2次,每次3克,
開水送服;跌傷四肢者用絲瓜粉12克,以白酒敷患處。
7.痢疾:絲瓜汁20克,用紅白糖各15克,化服之。
8.赤白帶下,年久不癒:經霜小絲瓜置新瓦上,烤黃研末,每次
6克,臨臥時用開水送下。
9痤瘡、皮脂腺分泌過多、毛囊炎:嫩絲瓜葉、莖搗爛絞汁,塗
患處,每日2次。
10.哮喘:鮮嫩絲瓜連蒂4根,水煎服。
11.治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絲瓜子焙乾研末,每次服8克,每日
3次。
12.治水腫:老絲瓜1個,冬瓜皮50克,水煎服。
13.治痛經、月經過多:老絲瓜1個,水煎服。
14.慢性腰痛:絲瓜子9克,焙乾研末,黃酒送服。(婦人良方補遺)
15.腮腺炎:絲瓜燒存性,研末,用雞蛋清調勻塗患處,一日2次。
16.治咽喉腫疼:嫩絲瓜搗取汁,每次服1湯匙,每日服3次。
17.治肺熱咳嗽,喘急氣促:絲瓜花、蜂蜜,煎服。滇南本草)
18.治疣:鮮絲瓜花,每次2~5朵,加食鹽少許,搗爛外擦,以
發熱為度,宜多擦效果好,水分乾後棄去(食物療法)。
☆黃瓜
[別名] 王瓜、胡瓜、刺瓜。
[性味] 甘、涼。
[成分] 含醣類、糖[甘]類、芸香[甘]、咖啡酸、綠原素、維生素
C、B2、揮發油、維生素E、葫蘆素。
[功效] 清熱解毒,利水,潤腸通便,消炎。
[適應症] 煩渴、便秘、咽喉腫痛、熱性腹痛、火眼、燙火燒
傷、痱子。
[附方]
1.治小兒熱痢:嫩黃瓜同蜜食10餘枚。(海上方)
2.治咽喉腫痛:老黃瓜1枚,去子,入硝填滿,陰乾為末。每以
少許吹之。(醫林集要)
3.治燙火燒傷:黃瓜絞取汁,過濾,加入百分之十的氧化鋅粉,
調和備用。曾以本方治癒16例,均在1週治癒。(《新中醫藥》
1958年第4期)
4.治痱子:鮮黃瓜1個,切片,塗擦患處。
5.高血壓:鮮黃瓜秧25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00升,每次
服100毫升, 口服2次。
6.腹瀉、痢疾:黃瓜根60克,煎後加白糖飲。
7.治癲癇:黃瓜藤30克,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8.治膽囊炎:乾黃瓜藤30克,煎水喝。(山東省中醫驗方匯編)
☆海帶
[別名] 海昆布、海草。
[性味] 鹹、寒。
[成分] 含粗纖雉、脂肪、醣類、鞣質、碘、大葉藻素、維生
素B2、氮。
[功效] 軟堅化痰,破結散癭,利水泄熱;並有降壓、補碘、
預防白血病的作用。
[適應症] 癭瘤結核、疝氣、水腫、腳氣、動脈硬化症、高血
壓、甲狀腺腫大、碘缺乏症、呆小病、噎膈、支氣管炎。
[附方]
1.甲狀腺腫大、瘰[歷]:海帶15克,夏枯草6克,水煎服,每日
1劑,連服30日。
2.高血壓:海帶60克,草決明15克,煎水服,每日1劑,連服
7~10日。
3.治癭瘤:海帶、海藻、昆布、紫菜各15克,煎水代茶服。
4.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海帶浸洗後,切碎,再連續用開水泡3次,
每次約半分鐘,倒去水,以白糖拌食,早晚各吃1杯,連服1週有明
顯效果。(食物中藥與便方)
☆香椿
香樁樹的嫩葉。性味甘、平。含維生素C、B,胡蘿蔔素、蛋白
質、醣類等。功能清熱解毒,健胃理氣,促進食慾,殺菌消炎,殺蟲
等。治腸炎、痢疾、疔疽、漆瘡、斑禿、子宮炎、尿路感染、食慾不
振、氣滯腹脹、赤白帶下、跌打腫痛。
[附方]
1.赤白痢疾:香椿葉60~120克,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2.白砒中毒:香椿葉500克,煎水服。
3.唇疔:香椿葉500克和酒飲之。(嶺南採藥錄)
☆茭白
[別名] 茭首、菰、菰[芛]。
[性味] 甘、寒。
[成分] 含脂肪、蛋白質、醣類。
[功效] 解熱毒,除煩渴,利二便,解酒毒,催乳。
[適應症] 煩熱、消渴、黃疸、痢疾、目赤、小便不利、小兒
水泄、高血壓、酒糟鼻、產後乳汁不下。
[附方]
1.催乳:茭白15~30克,通草9克,豬腳煮食。(湖南藥物誌)
2.高血壓、大便秘結:鮮茭白30~60克,旱芹菜30克,水煎服。
3.濕熱黃疸、小便不利:鮮茭白根30~60克,水煎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4.酒渣鼻:生茭白搗爛,每晚敷於患部,次晨洗去。或每日用茭
白30~60克,水煎服。
☆洋蔥
[別名] 王蔥、蔥頭。
[性味] 辛、溫。
[成分] 含硫醇,三硫化物,咖啡酸,多糖,槲皮素,多種胺
基酸,維生素C、B1、B2、胡蘿蔔素。
[功效]
1.利尿,理氣化滯,化痰,開胃消食。
2.有明顯的降血脂和增強纖溶活性的作用,為防治血管硬化的良
品,健康男性口服60克油煎洋蔥,能抑制高脂肪飲食引起的血漿膽
固醇升高,故用於動脈硬化症,實踐證明洋蔥不論生、熟、煎、煮,
都有同樣的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3.動物試驗證明,洋蔥對胃腸道能提高張力,增加消化液分泌,
可試用於腸無力症、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及非痢疾性腸炎。
4.有殺菌作用,尤其對葡萄球菌、白喉桿菌、滴蟲更為明顯。
5.有降血糖、抗糖尿病的作用。
6.有抗維生素缺乏症的作用,對維生素C缺乏症尤為有效。
[適應症] 動脈硬化症、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維生素C
缺乏症、創傷、消化性潰瘍、皮膚潰瘍、滴蟲性陰道炎、水腫、食慾
不振、氣滯腹脹。
[附方]
1.治創傷、潰瘍、滴蟲性陰道炎:鮮洋蔥搗取汁,塗患處。
2.糖尿病、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洋蔥炒菜或生食均可,
常食有效。
3.維生素C缺乏症:洋蔥適量,洗淨,切細,加油鹽調勻,當菜
食,連吃10餘日。
☆豬毛菜
[別名] 刺蓬、扎蓬棵、豬毛纓。
[性味] 甘、涼。
[成分] 含甜菜鹼、琥珀酸、草酸、醣類。
[功效] 清熱平肝,降血壓。
[適應症] 高血壓、大便下血、肝陽上亢之頭痛、頭暈。
[附方] 高血壓病、頭痛:豬毛菜18~45克,水煎服。加有
效,可逐漸加量,連服5~6個月。(中藥大辭典)
☆菊花腦
[別名] 菊花郎、菊花頭、女華。
[性味] 甘、辛、涼。
[成分] 含維生素B、C,揮發油,菊[式],胺基酸,醣類。
[功效] 清熱涼血,疏風散熱,調中開胃,解毒消腫,明目,
降血壓。
[適應症] 高血壓、肝陽上亢症、肝火所致的目赤頭昏、瘡癤
疔毒、風熱感冒、胃熱心煩、便秘口苦、頭痛。
[附方]
1.清目寧心:甘菊嫩葉,細切,入鹽同米煮粥,食之。(遵生
八箋.菊苗粥)
2.疔瘡:菊葉1握,搗汁服1升。(本草綱目拾遺)
第二節 水果類
☆龍眼肉
[別名] 桂圓、益智、圓眼。
[成分] 含醣類、酒石酸、膽鹼、蛋白質、腺嘌呤、含氮物質、
維生素A元、鐵、磷、鈣、脂肪、維生素B1、P、C、B2等。
[功效] 補益心脾,養血女神,營養滋補。
[適應症] 虛勞損傷、失眠、健忘、驚悸怔忡、貧血、神經官
能症、產後浮腫、脾虛泄瀉、自汗、盜汗。
[附方]
1.產後浮腫:龍眼肉、生薑、大棗,煎湯服。(泉州本草)
2.脾虛泄瀉:龍眼肉14粒,生薑3片,煎湯服。(泉州本草)
3.溫補脾胃,助精神:龍眼肉不拘多少,上好酒內浸百日,常飲
數杯。(萬氏家抄方)
4.貧血、神經衰弱、心悸怔忡、自汗盜汗:龍眼肉4~6枚,蓮
子10克,芡實10克,加水燉湯睡前服。
5.治疝氣偏墜小腸氣痛:荔枝核、龍眼核、小茴香,各等量,每
次空心服3克,以升麻3克,水酒煮送下。(本草綱目拾遺)
6.治燙傷:龍眼核,研細末,以茶子油調塗患處。
☆香蕉
[別名] 甘蕉、蕉子。
[性味] 甘、寒。
[成分] 含澱粉,蛋白質,脂肪,醣類,鈣,磷,維生素A、B
、C、E。
[功效] 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潤肺止咳,降低血壓,滋補營養。
[適應症] 熱病煩渴、便秘、痔瘡出血、醉酒不適、高血壓、
小兒腹瀉、咳嗽。
[附方]
1.治痔及便後血:香蕉2個,不去皮,燉熟,連皮食之。(嶺南採藥錄)
2.高血壓:每日吃香蕉5只,常食。或香蕉皮50克,煎水服。
3.咳嗽日久:香蕉1~2只,冰糖燉服,每日一、二次,連服數日。
4.小兒腹瀉,諸藥無效:將香蕉放火爐上,利用火爐餘熱,把香
蕉烘熱烘軟,趁熱讓小兒吃下,每次吃1~2個,一日3次,連吃二、三日。
5.治手足皸裂:用香蕉皮內面,按皸裂處摩擦幾次,二、三日可
使皮膚細膩滑潤。
☆胡桃仁
[別名] 核桃仁、胡桃肉、羌桃。
[性味] 甘、溫。
[成分] 含脂肪油(主要為亞油酸甘油酯),蛋白質,醣類,
磷,鐵,維生素A、B、C、P,鋅,鎂,磷脂等。
[功效] 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燥化痰,鎮咳,降低膽固醇,
防止動脈硬化,抗衰老等;未成熟的果實有抗癌作用。
[適應症] 貧血、萎黃病、神經官能症、陽痿、遺精、動脈硬
化症、高血壓、泌尿系結石、便秘、腎虛喘咳、腰痛腳弱、腎虛頭暈、
小便頻數、胃癌、食道癌、胃酸過多、痔瘡、白帶、白髮、頭髮枯焦
不潤。
[附方]
1.治腎虛耳鳴遺棈:核桃仁3個,五味子7粒,蜂蜜適量。於睡
前嚼服。(貴州草藥)
2.治石淋:胡桃仁1升。細米煮漿粥1升,相和頓服。
3.治醋心(燒心、吐酸水):爛嚼胡桃,以乾薑湯下。(傳信
適用方)
4.治臟躁症:胡桃仁50克,搗碎,和糖開水沖服,每日3次。
5.治尿路結石:胡桃仁120克,用食油炸酥,加糖適量混合研磨,
使成乳劑,於1~2日內分次服完。連續服藥至結石排出為止。(《
中華外科》1957年第8期)
6.治痰喘:人參寸許,胡桃肉1枚,煎湯服。(本草綱目)
7.治痰疾:以胡桃肉3枚,生薑3片,煎服。(《名醫類案》卷三)
8.百日咳:每日早晚各吃胡桃仁3個。(中醫研究院《中醫驗方匯編》)
9.腰痛:核桃仁60克,切細,注以熱燒酒,另加紅糖調飲。(
民間藥與經方)
10.治呃逆:吃陳核桃仁5個,吃兩次即癒。(山東省中醫驗方匯編)
☆甘蔗
[別名] 干蔗、糖梗。
[性味] 甘、寒。
[成分] 含多量糖、鈣、磷、鐵、多種胺基酸、維生素C、B等。
[功效] 清熱生津止渴,故稱甘蔗汁為天然復脈湯;利咽喉,
潤肺潤燥,化痰止咳,大補脾陰,除煩止嘔,利尿通便,解酒毒,抗
癌腫。
[適應症] 熱病津傷、風熱感冒、心煩囗渴、反胃嘔吐、噎嗝、
食道癌、肺燥咳嗽、便秘、醉酒不適、咽喉乾痛。
[附方]
1.治發熱口乾,小便澀:甘蔗,去皮盡令吃之,咽汁。若口痛,
搗取汁服之。(外台秘要)
2.治反胃,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甘蔗汁7升,生薑汁1升。二
味相和,分為3服。(梅師集驗方)
3.治虛熱咳嗽,口乾涕唾:甘蔗汁1升半,青梁米4合。煮粥,
日食2次。(本草綱目)
4.慢性胃炎:甘蔗汁20毫升,梨汁10毫升,合一處,口服2次。
5.泌尿系感染:甘蔗汁60毫升,藕汁40毫升,白糖30克,合
一處,每日2次,連服3~6天。
6.癤癰、囗腔炎:紫皮甘庶燒存性研末,撤瘡面或用芝麻油調塗
患處,一日2次。
☆山楂
[別名] 山里紅、紅果。
[性味] 酸、甘、溫。
[成分] 含酒石酸、檸檬酸、山楂酸、醣類、維生素C等。
[功效] 消食積,散瘀血,驅[糸條]蟲、通經閉,消肉積,助消化,
收斂止瀉,抗菌消炎,強心,擴張血管,降低膽固醇,降血壓,增強
子宮收縮功能,除勞提神,減慢心率,抗癌,延年益壽。
[適應症] 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壞血病、心臟衰弱、
心動過速症、高酯血症、維生素C缺乏症、產後血瘀腹痛、痛經、經
閉、產後惡露不下、痢疾、腸炎、脾臟腫大、肉積、痰飲、腹瀉、腰
痛、疝氣、乳食停滯、絲蟲病;外用治凍瘡、疥癬。
[附方]
1.治諸滯腹痛:山楂一味煎湯飲。(方脈正宗)
2.治老人腰痛及腿疼:山楂、鹿茸各等分。為末,蜜丸梧子大,
每服百丸,日2服。(本草綱目)
3.治急性菌痢:紅果50克,搗碎,煎水服,每日1劑,連服3日。
4.治壞血病:山里紅、白糖、黑豆(搗碎)各120克,加入3杯
水煎開後,再加入黃酒120克,一次服完。曾於1月內用此方治療
100餘人,全部治癒。(《中醫雜誌》1957年第3期)
5.治急性菌痢、腸炎:山楂120克,炒焦後水煎服,每日1劑。
6.治痛經:向日葵15克,乾山楂30克,烤焦後研末,加紅糖
60克沖服或煎服,分2次服,一日服完,於經前1~2日開始服,
每次月經週期服2劑,連用2個月經週期。
7.治絲蟲病:鮮山楂1公斤(小兒減半,如用乾品,成人250克
即可),洗淨去核,下午3時開始零食,晚10時吃完,晚飯禁食。
次晨用檳榔60克熬煎至1小茶杯,一次服完,臥床休息。要大便時,
應儘量堅持一段時間,即可排出完整絲蟲。冬天應大便在溫水中,避
免蟲體遇冷收縮而不能完整排出。用上方治療40例,全部有效。
8.食肉成積的胃痛:生山楂120克,水煎服。(福建《中醫驗方》)
9.治食慾不振、泄瀉:山楂炒焦,為末,白糖沖服,成人每次服
6~9克,日三服。
10.治寒疝:山楂子30克搗,小茴香18克,生薑30克,紅糖30
克,酒為引,水煎服。(山西省中醫驗方秘方匯集)
11.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陣發性心動過速:野山楂10~15
克,或山楂花3~10克,水煎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12.月經過期不來、經閉:生山楂50克,生薑10克,小茴香6克,
紅糖30克,煎水服。
13.治新久凍瘡:山楂60克,烤熟搗爛,敷患處。(遼寧《中醫驗方》)
☆荸薺
[別名] 烏芋、地粟、地栗、馬薯。
[性味] 甘、寒。
[成分] 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灰分、維生素C,及一種不
耐熱的抗菌成分荸薺英。
[功效] 清熱化痰,消積化食,清肝火,解酒毒,止渴生津,
透發痘疹,利尿,降血壓。
[適應症] 溫病消渴、黃疸、熱淋、痞積、目赤、咽喉腫痛、
疹出不暢、小兒馬牙、高血壓、百日咳、慢性腎炎、噎嗝、小便不利、
囗瘡、尿路結石、便血、尋常疣等。
[附方]
1.治黃疸濕熱、小便不利:荸薺打碎,煎湯代茶,每次120克。(泉州本草)
2.治咽喉腫痛:荸薺絞汁冷服,每次120克。(泉州本草)
3.小兒口瘡:荸薺燒存性,研末摻之。(簡便單方)
4.治大便下血:荸薺絞汁60毫升,飲之。
5.治尋常疣:將荸薺切片,用其果肉摩擦疣體,每日3次,每次
摩至疣體角質層軟化,連用7~10日。
6.小兒馬牙:荸薺洗淨切片,磨擦牙肉。
☆葡萄
又名草龍珠,性味甘、酸、平。含葡萄糖、果糖、木糖、酒石酸、
檸檬酸、葡萄糖[式]、鞣質、果膠、維生素A、C等。功能補氣血、健
脾胃,強筋骨,利小便,助消化,平呃逆。治咳嗽、盜汗、淋病、浮
腫、呃逆、食慾不振、妊娠嘔吐等。
[附方]
1.呃逆:葡萄100克,絞取汁飲。
2.除煩止渴:生葡萄搗濾取汁,以瓦器熬稠,入熟蜜少許,同收,
點湯飲。(居家必用事類全集)
3.食慾不振、胃酸缺乏:每次吃葡萄乾10克,每日3次,飯前半小時食。
☆西瓜
又名寒瓜,為清熱止渴、解暑的良品,中醫譽西瓜為"天然白虎
湯"。性味甘、寒,含磷酸、蘋果酸、醣類、多種胺基酸、甘膠、蔗
糖[西每]、維生素C等。功能利尿消腫,清熱解暑,除煩止渴,解酒,降
血壓。治暑熱煩渴、熱盛津傷、小便不利、喉痹、口瘡、腎炎、膀胱
炎、肝炎、高血壓、糖尿病、酒醉、膽囊炎、黃疸、腰痛等。
[附方]
1.暑熱泄瀉,西瓜儘量食之。(本草綱目)
2.原發性高血壓:西瓜2公斤,日服2次,連續服用。(福建《中醫驗方》)
3.治閃挫腰痛:西瓜皮切片,陰乾為細末,以鹽酒調,空心腹。(攝生眾妙方)
4.急、慢性腎炎:西瓜汁飲之,每服250~500毫升,或西瓜皮500克煎水服。
5.糖尿病、口渴、尿混濁:西瓜皮、冬瓜皮各45克,天花粉12
克,水煎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白果(銀杏)
[別名] 銀杏、公孫樹、佛指柑。
[性味] 甘微苦,溫。
[成分] 含蛋白質、脂肪、醣類、鈣、磷、鐵、白果酸、白果酚等。
[功效] 斂肺定喘,止帶濁,縮小便,滋陰補腎,抗結核,鎮靜。
[適應症] 哮喘、痰嗽、白帶、白濁、遺精、淋病、小便頻數、
頭暈、肺結核、支氣管炎、癬瘡等。
[附方]
1.夢遺:銀杏3粒。酒煮食,連食4~5日。(湖南藥物誌)
2.治慢性淋濁、婦女帶下及眩暈:白果炒熱去殼、淮山藥等分,
焙燥研細末,混合,每日40克,分三、四次,米湯調服。(現代
實用中藥)
3.治小便頻數:白果60克,燉豬尿泡食之。(雲南中醫驗方)
4.眩暈症:白果3個,生搗爛,空心滾水沖服,連服5次。(良朋匯集)
5.頭面癬瘡:生自果仁切開,頻擦患處取效。(秘傳經驗方)
6.治咳嗽喘促:白果10枚,麻黃6克,杏仁10克,煎水服。
☆烏梅
又名熏梅,將梅子去核,微炒,或放鍋上熏黑,故名烏梅。性味
酸、微溫。含醣類、蘋果酸、枸櫞酸、維生素C、鈣、磷、鐵等。功
能斂肺止咳,生津止渴,澀腸止瀉,安蛔止痛,抗菌,抗過敏。治菌
痢、腸炎、久瀉、久咳、虛熱煩渴、久瘧、便血、尿血、崩漏、蛔蟲
腹痛、胃痛、乳痛、腎炎、月經過多;外用於雞眼。
[附方]
1.治便痢膿血:烏梅30克,去核,燒過為末,每服6克,米飲
下。(聖濟總錄)
2.治小便尿血:烏梅燒存性,研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40
丸,酒下。(本草綱目)
3.治雞眼、胼胝:烏梅肉不拘量,加鹽水調勻,貼之即消。(
中醫效方精選)
4.治小兒蛔蟲:鮮青梅,去核搗爛,絞去汁,將其殘渣晒乾研末。
8歲以下小兒,每次服5克,早晚各服1次。(《浙江醫學》1960年第2期)
5.治乳痛:烏梅搗爛貼之。(食物本草)
6.治胃痛:烏梅2枚,砂仁3克同焙,研末,和服。(驗方新編)
7.慢性腎炎:烏梅炭15克,煎水服,連服2~3月。
☆桃
又名桃子、仙桃、壽桃。性味甘酸、溫。含蛋白質、醣類、纖維
素、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P和鈣、磷、鐵等。功能潤肺
生津,補肺益氣,潤腸,活血,健脾開胃,補心安神,用於肺虛乾咳、
津虧囗渴、體弱陰虛、食慾不振。
碧桃乾又名桃奴、乾桃,為桃未成熟的乾果實。性味酸苦,平。
功能止汗,收斂,止血。治盜汗、虛汗、遺精、吐血、痢疾、瘧疾、
心腹痛、腰痛。桃葉治經閉、淋巴腺炎。
[附方]
1.治虛汗、盜汗:碧桃乾15枚,煎取汁,每晚1劑,連服3劑。
(《中華內科雜誌》1966年第4期)
2.食慾不振、口乾津少:鮮桃常食有效。
3.治腦神經痛:桃花10多朵,水煨服,服後,吐頑痰(雲南中醫驗方)
4.治淋巴腺炎:桃葉1把搗爛,炒後拌黃酒敷患處,塗數次可癒。
(福建中醫驗方)
5.治婦女閉經:桃葉12克,研碎,煎水服。(嶺南草藥誌)
☆梨
[別名] 雪梨、快果、蜜父。
[性味] 甘微酸、涼。
[成分] 含蘋果酸、檸檬酸、維生素C、醣類等。
[功效] 生津止渴,潤肺止咳,清熱化痰,潤燥止渴。
[適應症] 熱病煩渴、糖尿病、胃熱口乾、反胃、咳嗽、痰熱
驚煩、醉酒、噎膈、便秘、消渴等。
[附方]
1.治咳嗽氣短:大梨、白藕、白蘿蔔子各250克,共熬膏,入白蜜
500克,胡桃仁120克調勻,臨臥時,吃一、二茶匙。
2.治消渴飲水:用梨汁以蜜湯熬成,瓶收,無時用熱水調服。(普濟方)
3.感冒、急性氣管炎咳嗽:雪梨1個,切碎,麻黃5克,冰糖50
克,共燉,吃梨喝湯。
☆大棗
[別名] 棗、乾棗、紅棗、長棗。
[性味] 甘、溫。
[成分] 富含維生素C、醣類、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A、
B2、P等。
[功效] 補脾和冑,益氣生津,調和營衛,解藥毒,保肝,補
充維生素,降低膽固醇,增加血清總蛋白及白蛋白。
[適應症] 食少、便溏、氣血虧損、津液不足、心悸怔忡、黃
疸、咳嗽、維生素C缺乏症、高血壓、血小板減少、過敏性紫癜、肝
炎、水腫、自汗、肝硬化、失眠等。
[附方]
1.過敏性紫癜:紅棗15枚,煎湯服,每日食3次,大都在4天
內治癒。(《上海中醫藥》1962年第4期)
2.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血清轉氨[西每]活力較高的病人:紅棗、花
生、冰糖各30克,煎服,每日1劑,30天為一療程。
3.治虛煩不眠:大棗14枚,蔥白7莖,水3升煮1升,頓服。
(千金方)
4.治血小板減少:紅棗120克,茅根60克,煎水服,每日1劑,
連服10日。
5.治卒急心痛:烏梅1個,棗2個,杏仁7個。一處搗,男用酒、
女用醋送下。(海上方)
☆栗子
[別名] 板栗、栗果、大栗。
[性味] 甘、溫。
[成分] 含醣類、蛋白質、脂肪、澱粉、維生素B1、脂肪[西每]等。
[功效] 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
[適應症] 反胃、泄瀉、腰腳軟弱無力、吐[血刃]便血、折傷腫痛、
瘰[歷]、氣管炎。
[附方]
1.治小兒腳弱無力,三、四歲尚不能行走;日以生栗與食。(食物本草)
2.治筋骨腫痛:板栗果搗爛敷患處。(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誌)
3.氣管炎:栗子仁250克,煮瘦肉食。
4.脾虛泄瀉:栗子仁25枚,煨熟食。
☆桑椹
[別名] 桑實、文武實、桑果。
[性味] 甘酸、涼。
[成分] 含醣類,鞣酸,蘋果酸,胡蘿蔔素,桑椹油,維生素
B1、B2、C。
[功效] 補肝益腎,滋陰熄風,明目烏髮,補氣益氣,止消渴,
解酒毐,去風濕,安神。
[適應症] 鬚髮早白、肝腎陰虛、消渴、目昏耳鳴、瘰[歷]、關
節不利、糖尿病、神經衰弱、風濕性關節炎、便秘、貧血。
[附方]
1.心腎衰弱不寐、習慣性便秘:鮮桑椹30~60克,水適量煎服。
(閩南民間草藥)
2.治貧血、風濕性關節炎:鮮桑椹60克,核桃仁30克,燉食。
☆花生仁
[別名] 落花生、長生果、唐人豆。
[性味] 甘、平。
[成分] 含多量脂肪油、澱粉、纖維素、蛋白質、維生素B1、E等。
[功效] 潤肺,和胃,營養,養血,女神,降壓,止血,祛痰,
增強血液凝固機能。
[適應症] 腳氣、乳少、便秘、燥咳、反胃、胃酸過多、水腫、
高血壓、動脈硬化、血友病、白帶、神經衰弱、便血、鼻竇炎。
[注意] 便溏者慎服。花生發霉後,有致癌作用,不宜再服。
[附方]
1.治乳汁少:花生米90克,豬腳1條。共燉服。(陸川本草 )
2.治久咳、秋燥、小兒百日咳:花生仁,文火煎湯調服。(杏林醫學)
3.治腳氣:生花生仁90克,赤小豆90克,紅棗90克。煮湯,
一日數回飲用。(現代實用中藥)
4.治水腫:花生120克,蒜頭2個,煮熟後隨意服食,每天一、
二次,平均治癒時間為2.5天,治癒人數123人。(《廣東中醫》
1959年第9期)
5.治白帶:花生米120克,冰片9克,搗如泥,分二次服,每天
1次,空腹白開水送下。(河北省《婦科病中醫療法》)
6.治血友病及各種出血:每日食花生(生、炒食均可)150克。
(《浙江中醫雜誌》1964年第5期)
7.治鼻竇炎:用花生仁7粒,放白鐵罐內,上糊紙密閉,紙上開
一小孔,將罐放火爐上,待冒煙,用煙熏鼻孔,每日1次,30日即
可痊癒。(河北省中醫中藥醫藥集錦)
8.治腦震盪後遺症、神經衰弱、失眠:新鮮花生葉40克,加水
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早晚空腹各服100毫升,連服3~6劑。
(《遼寧醫學雜誌》1960年第4期)
9.高血壓:花生全草(乾品)30~45克,切碎,水煎當茶飲,
每天1劑,兩週為1療程。血壓正常後,可改為不定期服用。
☆石榴
又名安石榴。含種子油(其中有石榴酸、雌酮、雌二醇、甘露醇)
等。性味甘酸、溫。功能生津止渴,殺蟲,解酒,澀腸止泄。治泄痢、
崩漏、醉酒、小便不禁、咳喘;外用敷乳瘡。
[附方]
1.治喘嗽:酸石榴絞取汁18克,生山藥45克,甘蔗汁30克,
生雞子黃4個,煎服。(《醫學衷中參西錄》第6卷)
2.治泄瀉:酸石榴連皮搗爛,煎湯服。(《醫學衷中參西錄》第6卷)
3.治小兒痢疾:酸石榴搗爛擰出汁,熬膏貼臍上。(《山東省中醫驗方匯編》)
☆橘
[別名] 黃橘、橘子。
[性味] 甘酸、涼。
[成分] 含維生素C、醣類、有機酸、橙皮[甘]、胡蘿蔔素等。
[功效] 開胃理氣,生津止渴,解酒,潤肺,通便。
[適應症] 胸膈結氣、嘔逆、消渴、便秘、食慾不振、胃酸缺
乏、維生素C缺乏症、疝氣、蛔蟲、蟯蟲。
[附方]
1.食慾不振、胃酸缺乏症:每天飯前吃橘子1~2個。
2.防治暈車:上車前1小時,用鮮橘皮向內折成雙層,對準鼻孔
擠壓,皮中就會噴出細小的油霧,用力擠壓數次,上車後可隔半小時
擠壓吸入1次。
3.治疝氣:橘子葉10個,荔枝核5個,水煎服。(滇南本草)
4.殺蛔蟲、蟯蟲:鮮橘葉120克熬水服。(重慶草樂)
5.胃寒嘔吐:橘皮、生薑、花椒各6克,水煎服。
☆柑
又名金實、柑,性味甘酸、涼。含橙皮[甘]、川陳皮素、維生素C
和揮發油等。功能生津止渴,醒酒,開胃消食,利尿。治胃熱、煩渴、
小便不利、醉酒、維生素C缺乏症、疝氣等。
[附方]
1.食慾不振、醉酒不適:每次吃柑子1個,每日2次。
2.疝氣:柑核、橘核、小茴香各7克,煎水服。
3.肺癰:柑葉,絞汁一盞服,吐出膿血癒。(本草求真)
☆柚
[別名] 胡柚、臭橙、文旦。
[性味] 甘酸、寒。
[成分] 含柚皮[甘]、新橙皮[甘]、橙皮糖[甘]、醣類、維生素C、
P、有機酸等。
[功效] 生津止渴,下氣消食,去口臭,解酒毒。柚皮有下氣、
快膈、消食、化痰、抗炎、解酒毒的作用。
[適應症] 果肉治痰氣咳嗽、孕婦食少口淡、口臭。柚皮治胸
悶、腹痛、食滯、咳嗽氣喘、疝氣、呃逆等。
[附方]
1.治孕婦食少口淡:柚子,每次吃1個。
2.老年咳嗽氣喘:柚子1個,蜂蜜30克,同燉熟,吃果喝湯。
☆蘋果
[別名] 平果、頻婆、超凡子。
[性味] 甘酸、平。
[成分] 含蘋果酸、檸檬酸、奎寧酸、醣類、維生素C、膠質、鉀等。
[功效] 生津潤肺,除煩解酒,解暑,開胃消食,助消化,收
斂止泄,治便秘、降血壓、益智安神、振奮精神、解除疲勞、補血、
補鉀。
[適應症] 泄瀉、痢疾、腸炎、消化不良、醉酒不適、便秘、
貧血、高血壓、小兒智力偏低、精神抑鬱症、感冒等。
[附方]
1.慢性腹瀉、神經性結腸炎:蘋果乾粉18克,空腹時溫開水調服,一日3次。
2.小兒腹瀉及消化不良:鬆質蘋果半個至1個,搗為軟泥,酌情餵之。
3.治感冒:每次取蘋果2個切片,加白糖30克,煎湯趁熱服,汗出則癒。
4.便秘:甜酸多汁的蘋果2個,生食,每日吃2次。鬆質蘋果則療效差。
5.治精神抑鬱症:把兩個成熟的蘋果放在玻璃瓶中密閉備用,每次在瓶囗嗅
蘋果氣15分鐘,每日3~5次。
6.治慢性胃炎:飯後食蘋果1個,每日3次。
7.治反胃、吐痰:蘋果皮30~60克,煎水服。
☆柿
[性味] 柿:甘澀、寒。柿漆:苦澀、涼。
[成分] 柿子含醣類、碘、鞣質等。柿漆含鞣質、柿漆酚、膽
鹼、乙醯膽鹼等。
[功效] 柿:清熱潤肺,止渴,止血,解酒毒。柿漆:降壓,
清熱涼血。
[適應症] 柿子治熱渴、咳嗽、吐血、口瘡、直腸出血、小便
出血、泄瀉。柿漆治高血壓、痔瘡、大便下血、熱淋、咽痛。柿蒂治
呃逆。柿樹葉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附方]
1.治小便出血:柿3個,研末,米湯調服。(驗方新編)
2.治痢疾:將青柿子切片晒乾,炒黃研為末,每日服3次,每次
服3~4.5克,開水送下。
3.治高血壓:柿漆,一日服20~40毫升,分3次服。
4.治反胃:用乾柿餅同乾飯日日食之,久久自效。(本草綱目)
5.治子宮出血:柿餅60~120克,焙乾,研細麵,黃酒為引沖
服。(中醫效方精選)
6.治熱咳:柿餅煎水服。(驗方新編)
7.治大便出血:柿餅7個,紅糖30克。柿餅焙乾為末,和紅糖
空腹服。
8.治頑固性呃逆:柿蒂7個,煎水服。
9.治咽喉疼或咳嗽咽痛:柿霜,每次服3克,溫水化服,日三、
四次。(實用經效單方)
10.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乾柿樹葉研末,每次服3克,水送服,日
3次,30日為一療程。
☆枇杷
果實性味甘酸、平。含醣類、纖維素、果膠、鞣質、蛋白質、維
生素C及有機酸等。功能潤肺止渴,下氣降逆。治肺痿、咳嗽吐痰、
鼻出血、煩渴口乾、嘔吐、呃逆等。枇杷葉治痰咳、失音、熱癤、痤
瘡。
[附方]
1.慢性氣管炎、咳嗽吐痰:枇杷生食,每次100~200克。
2.治聲音嘶啞:鮮枇杷葉30克,竹葉15克,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3.咳嗽咯痰:枇杷葉20~30克,杏仁9克,橘皮9克,煎水服。
4.痱子、熱癤、痤瘡:枇杷葉50克,煎水洗患處。
☆櫻桃
又名含桃、朱果。性味甘、溫。含醣類、蛋白質、維生素C、胡
蘿蔔素等。功能益氣調中,澀精,止咳,發汗,透疹,預防麻疹。治
療咳嗽、麻疹透發不暢;癱瘓、食慾不振、胃酸缺乏、風濕腰腿疼;
外用治汗斑、凍瘡、燒傷。
櫻桃性溫,食之過多可引起上火、流鼻血、損肺。熱性病忌食。
[附方]
1.防治麻疹:鮮櫻桃1500克,裝罐內封固,埋入地下,1個月
後取出,櫻桃自化為水,去核,備用。在麻疹流行時,每日給小兒飲
1杯。連服7日 。
2.燒傷、汗斑:櫻桃壓取汁塗患處,一日2次。
☆橄欖
[別名] 青果、青撖欖、忠果。
[性味] 甘酸、平。
[成分] 含蛋白質、醣類、揮發油、維生素C、鈣、磷、鐵等。
[功效] 清肺利咽,生津止渴、醒酒、解魚毒、化痰止咳。
[適應症] 咽喉腫痛、煩渴、咳嗽吐血、便血、菌痢、癲癇、
酒毒、河豚中毒、流感、感冒、白喉。
[附方]
1.治時行風火喉痛:鮮青果、鮮萊菔,水煎服。(中藥大辭典)
2.治腸風下血:橄欖燒灰存性,研末,每服6克,米飲調下。
3.防治流感、上感、白喉:鮮青果5個,白蘿蔔半個,共切碎,
煎水代茶飲。
☆荔枝
[別名] 荔支、福果、丹荔。
[性味] 甘、酸、溫。
[成分] 含醣類,維生素A、B、C,有機酸等。
[功效] 益心脾、養肝血、止煩渴、填精髓、益顏色、理氣止
痛、健胃消食。
[適應症] 煩渴、呃逆、胃痛、瘰[歷]、疝氣等、病後津液不足、
淋巴結核、疔瘡、腹瀉。
[附方]
1.呃逆:荔枝7個,連皮核燒存性,為末,白湯調下。(醫方
摘要)
2.瘰[歷]潰爛:荔肉敷患處。(泉州本草)
3.治老人五更泄:荔枝乾,每次5粒,春米1把,合煮粥食,連
服3天。(同上)
☆檸檬
又名宜母子,宜母果,性味酸、平。含橙皮[甘]、柚皮[甘]、黃酮[甘]、
有機酸、醣類、維生素C等。功能清涼祛暑,生津止渴,安胎。治煩
渴、食慾不振、神經性胃痛、腹脹、咳喘等。
[附方]
1.煩渴、食慾不振:檸檬,生食或絞汁服,每次15~30克。
2.咳嗽氣喘:檸檬葉10克,水煎服。
3.胃氣痛:檸檬花5克,開水泡服。
☆無花果
[別名] 映日果,文仙果。
[性味] 甘、平。
[成分] 含醣類、有機酸、澱粉糖化[酉每]、蛋白[酉每]、蛋白質及抗
瘤成分等。
[功效] 營養,緩下通便,健胃,通乳,解毒,消腫,止泄,
鎮痛,消炎,驅蟲;具有抗癌作用,範圍甚廣,可謂優良抗癌食品。
根、葉具有鎮痛、消炎、驅蟲等功效。
[適應症] 腸炎、痢疾、便秘、乾咳、久咳、痔瘡、咽喉痛、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淋病、泄瀉、便血、疝氣、胸肋痛、胃癌、腸癌、
食道癌、膀胱癌;外用治痔瘡;癰腫、瘡癤、癬症、白癜風、下肢潰
瘍、贅疣。
[附方]
1.治咽喉刺痛:無花果鮮果晒乾,研細末,吹喉。(泉州本草)
2.治肺熱聲嘶:無花果15克,水煎調冰糖服。(福建中草藥)
3.治痔瘡、脫肛、大便秘結:鮮無花果生吃或乾果10個,豬大
腸一段,水煎服。(同上)
4.久泄不止:無花果5~7枚,水煎吃無花果,並飲湯。(湖
南藥物誌)
5.治筋骨疼痛、風濕麻木:無花果根或果,燉豬精肉或煮雞蛋食。
(同上)
6.治喉癢:無花果根去粗皮,打碎,開水泡服。(湖南藥物誌)
7.治頸淋巴結核:鮮無花果根30克,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8.胃癌、腸癌:每日餐後生食5枚無花果或乾果20克,水煎服。
9.治贅疣:無花果鮮果白色乳汁外塗患處。(江蘇植物誌)
10.治哮喘:無花果搗汁半杯,用開水沖服,每日1次,以癒為度。
(常見病驗方)
11.子宮頸炎:無花果葉60克,煎湯坐浴患部。再用消毒棉球浸
藥汁中,塗患處。
12.白癜風:無花果葉30克,切碎,浸到75%酒精(100毫升)
中10日,塗患處,一日3次。
13.小兒蛔蟲、鉤蟲:無花果根或莖葉60克,煎濃湯,早晨空腹
一次服下。
○羅漢果
又名拉汗旲、假苦瓜。性味甘、涼。含多量葡萄糖、蛋白質、油
脂、有機酸和多種維生素等。具有清肺止咳,潤腸通便,解毒消腫,
解熱消炎,補血,促進消化,抑制哮喘等功能,治痰火咳嗽、百日咳、
扁桃腺炎、咽喉炎、急性胃炎、糖尿病、哮喘、氣管炎、便秘等,可
預防聲音嘶啞。種仁可防治血管硬化和冠心病。
[附方]
1.治百日咳:羅漢果1個,柿餅15克,水煎服。(中藥大辭典)
2.喉痛失音:羅漢果1個,胖大海3個,水煎代茶飲。
3.演員、教師、歌唱家等保護發音器官方:羅漢果1個,胖大海
1個,冰糖30克,開水沖泡,代茶常飲。
4.急慢性支氣管炎、扁桃腺炎、咽喉炎、便秘:羅漢果15~30
克,金銀花10克,煎水服。
*杏
又名杏子,性味酸甘、溫,含檸檬酸、蘋果酸、維生素C、P、
醣類等。功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補充維生素C,潤肺定喘,治療
唾液缺乏,胃酸不足,煩渴,咳喘等。多食易生癰癤、上火、流鼻血。
[附方]
1.口乾唾液少、食慾不振:每於飯前吃杏2個,或吃杏脯50~100克。
2.慢性氣管炎、咳嗽痰黏:杏150克,杏仁10克,白蘿蔔100克,煎水
服。
*杏仁
有甜杏仁、苦杏仁兩種。苦杏仁有毒,不宜生食,性味苦、溫。
含苦杏仁[甘]、苦杏仁酵素、脂肪油等。有祛痰止咳、平喘、宣肺、潤
腸通便的功效,治療傷風感冒引起的咳嗽吐痰,哮喘、喉痹、百日咳、
腸燥便秘等。
[附方]
1.治慢性氣管炎:取帶皮苦杏仁與等量冰糖研碎混合,製成杏仁
糖,早晚各服9克,10天為1療程。
2.治氣喘咳嗽:杏仁60克,去皮,生薑60克,蜂蜜60克。共
搗加泥備用。每次服6克,每日服2次。
3.治哮喘:杏仁15克,麻黃15克,豆腐150克,共煮半小時,
去藥渣,吃豆腐喝湯,早晚各服1劑。
*甜瓜、甜瓜子(香瓜)
甜瓜又名甘瓜、香瓜。性味甘、平。含球蛋白、有機酸、醣類等。
有清熱、解渴、利小便的作用。治暑熱煩渴、小便不利、風濕麻木等。
甜瓜子性味甘寒。功能散結消瘀,清肺止咳,接骨止痛。治腹內
結棸、腸癰、咳嗽囗渴、跌扑瘀血、骨折等。
[附方]
1.骨折:甜瓜子100克,螃蟹1個,共研為末,每次服10克,
黃酒溫水各半沖服,口服2次。
2.治腰腿疼痛:甜瓜子90克,浸酒10日,為末。每服9克,空
心調下,日3次。(壽域神方)
3.高血壓:甜瓜藤、黃瓜藤、西瓜藤各15克(乾品),煎水服,
每日1劑,連服30日。
*芡實
又名刺蓮藕、欠實。性味甘澀、平。含澱粉、蛋白質、脂肪、醣
類等。有收斂止瀉、固腎澀精、滋養補脾的作用,治遺精、淋濁、白
帶、小便失禁、泄瀉。
[附方]
1.治遺精:芡實、金櫻子各15克,煎服。
2.慢性泄瀉(包括慢性腸結核、五更泄等):芡實、蓮肉、淮山
藥、白扁豆等量,磨研成細粉,每次30~60克,加白糖蒸熟作點心
吃。(食物中藥與便方)
*菱角
又名菱、水栗。性味甘涼。富含澱粉、葡萄糖、蛋白質及抗腹水
肝癌的有效成分。具有利尿、解暑、止消渴、解酒毒、抗癌、通乳等
作用。治療痢疾、暑熱煩渴、浮腫、腰腿筋骨痛、乳汁少等,近來民
間試用於治療食道癌、胃癌。
[附方]
1.慢性腹瀉:菱角,去殼,焙焦黃研末,每次服30~60克,每
日3次。
2.食道癌:菱角100克,荸薺70克,無花果7枚,冰糖40克,
共煮粥食,每日1劑。
*香橙
又名橙、金橙。性味酸、涼。含橙皮[甘]、有機酸、果膠和維生素
C等。具有止嘔噁、寬胸膈、解酒、解魚蟹毒、健脾開胃、降氣、和
中的作用。
[附方] 治胸脘脹滿、噁心呃逆:香橙兩個,連皮切碎,和白
糖50克煎水服。
*沙棗
又名紅豆、銀柳,性味甘平,含黃酮類、醣類、蛋白質等。具有
強壯、鎮靜、固精、健脾益胃、止瀉、調經、利尿的作用。治胃痛、
泄瀉、肺熱咳嗽、月經不調等。
[附方]
1.泄瀉:沙棗生食,每次50~150克。
2.痛經:沙棗100克,生薑10克,小茴香6克,煎水服。
*向日葵子
又名葵花子、天葵子。性味甘、平。富含脂肪油、蛋白質、醣類
等。功能驅蟲,降血壓,鎮靜,安神。治療高血壓、眩暈、蟯蟲、痢
疾、神經衰弱、痛經。
[附方]
1.治血痢:向日葵子30克。沖開水燉1小時,加冰糖服。(
福建民間草藥)
2.治蟯蟲:向日葵子250克,生食。(常見病驗方)
3.治高血壓:生向日葵子,每日取一把食之。配服芹菜根,搗汁
每日服1杯。(同上)
4.治痛經:向日葵子30克,山楂30克,共炒熟打碎,煎成濃汁,
加紅糖30克,在經前連服兩次。(同上)
5.治頭暈痛:向日葵子仁100克和母雞燉湯,吃之,並飲湯。
第三節 糧油類
*扁豆(菜豆)
又名白扁豆、蛾眉豆、菜豆。性味甘、平,有毒。含蛋白質、脂
肪、醣類、生物鹼、鈣、磷、鐵、鋅。功能健脾和中,解暑化濕,解
酒,止瀉,補鋅,解砒霜毒。治暑濕吐瀉、脾虛久泄、嘔吐呃逆、赤
白帶下、小兒疳積、鋅缺乏症。扁豆含有一種凝集素,是一種毒蛋白,
只有經過高溫處理後才被破壞,故煮食扁豆時應加熱徹底,否則會引
起中毒。
[附方]
1.治中砒霜毒:白扁豆生研,水絞汁飲之。(永類鈐方)
2.赤白帶下:白扁豆炒為末,用米飲每服6克。(永類鈐方)
3.治水腫:扁豆3升,炒黃,磨成粉,每於早、午、晚各飯前服
9克,燈心湯調下。(本草匯言)上方亦可治急性腸胃炎。
*綠豆
又名青小豆。性味甘、寒。含蛋白質、脂肪、醣類、鈣、磷,鐵、
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等。功能清熱解毒,消暑解渴,利尿消腫,
明目。治暑熱煩渴、水腫、瀉痢、目赤腫痛、皮膚生瘡、消渴、草藥
中毒、鉛中毒、腮腺炎。
[附方]
1.治胃熱消渴:綠豆煮汁,飲之。(普濟方)
2.解暑:綠豆加水,大火一滾,取湯停冷色碧食之。如多滾則色
濁,不堪食矣。(遵生八箋)
3.治赤痢經年不癒:絲豆角蒸熟,隨意食之。(普濟方)
4.治腮腺炎:用生綠豆60克置小鍋內煮至將熟時,加入白菜心
2~3個,再煮約20分鐘,取汁頓服,每日一、二次。治療34例(
病程3~4日),全部治癒。
5.治鉛中毒:每天取綠豆120克,甘草15克,煎湯,分兩次配
合維生素C300毫克內服,10~15天為一療程。
*黃豆
又名大豆。性味甘、平。富含蛋白質、脂肪、醣類等。具有健脾
寬中、潤燥、消水、補腎明目、利濕解熱、抗衰老的作用。治療疳積
瀉痢、腹脹體瘦、妊娠中毒、便秘、水腫、糖尿病、腰腿痠痛、冠心
病、動脈硬化、瘡癰腫毒、腳氣等。
[附方]
1.治腳氣:黃豆150克,水煮洗腳立癒。
2.治筋拘攣、膝痛濕痹:黃豆60克,燉服之。(日本動物植
物民間藥)
3.治便秘:將黃豆碾碎,取黃豆皮120克,煎水服,每日1劑。
4.治疣、雞眼,每頓飯以黃豆芽250~500克,佐餐,不吃其他
食物,一連吃5天,不間斷。(《中醫雜誌》1957年第5期)
*黑大豆
又名烏豆、黑豆、冬豆子。性味甘、平。富含蛋白質、脂肪、醣
類、維生素B1、大豆黃酮[甘]等。功能活血化瘀,利水,祛風,解毒,
補腎明目,鎮靜,抗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改善心肌的營養血流,
烏髮,潤澤肌膚。治水腫脹滿、風毒腳氣、黃疸、浮腫、風痹筋攣、
產後風痙、腰腿痠痛、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脂血症、少年
白髮、糖尿病、牙痛、多發性神經炎、燙傷等。
[附方]
1.糖尿病:黑豆(研粉)45克,天花粉6克,共煮粥食。
2.治牙齒腫痛:用黑豆以酒煮汁,漱之立癒。(續名醫類案)
3.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血壓:黑大豆煮熟,適加油鹽,當菜常
食。
4.產後風:黑豆250克,童便、黃酒各1大碗。先將黑豆炒熟,
納童便、黃酒,煮十來沸,澄清分三次溫服。
5.治盜汗:黑大豆、浮小麥各50克,煎水服。
6.治多發性神經炎:黑豆、米糠各50克,煎水服。
7.治燙傷:黑大豆250克,煮濃汁,塗患處,豆可食。
*豆腐
為常見的一種豆製品,性味甘、涼。功能益氣和中,生津潤燥,
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治療赤眼、消渴、休息痢、浮腫、痰喘、百日
咳、水臌、吐血、崩漏、便血、乳少等。
[附方]
1.治水腫臌脹:豆腐500克,蔥白30克,適加油鹽,炒熟食,
每日1次,連服7~10日。
2.治久痢、休息痢:豆腐醋煎,常常服之有效。(驗方新編)
本方亦治子宮出血。
3.治痰喘:豆腐500克,和紅、白糖各60克,同燉服之。
4.腳膝腫痛:豆腐渣,炒熱,敷患處,一日1次。每次20分鐘。
(常見病驗方)
5.乳少:鮮豆腐200克,黑糖120克,同煮數沸,一次服。(同上)
*蠶豆
又名佛豆、胡豆。性味甘、平。含蛋白質、脂肪、磷脂、膽鹼、
葫蘆巴鹼、維生素B1、B2等,功能營養,健脾利濕,澀精,止血,
止泄,補腎明目,壯筋骨。治小便不利、浮腫、腎虛腰痠、慢性腹瀉、
膈食;外治禿瘡。
少數人吃蠶豆後,可引起蠶豆病。症見發熱、頭痛、腹痛、黃疸、
精神不振。發病急猛,如搶救不及時,嚴重者可導致死亡。多發於十
三歲以下的兒童,約40%的患兒有家族病史。故小兒第一次吃蠶豆,
不宜多食,凡父母有蠶豆病史者,子女應慎食蠶豆。
[附方]
1.水腫:蠶豆80克,冬瓜皮60克,水煎服。(湖南藥物誌)
2.治膈食:蠶豆磨粉,紅糖調食。(指南方)
3.治禿瘡:鮮蠶豆搗如泥,塗瘡上,乾則換之。如無鮮者,用乾
豆以水泡胖,搗敷亦效。(秘方集驗)
*豇豆
又名豆角、長豆。性味甘、平。含澱粉、脂肪、蛋白質、菸鹼酸、
維生素B1、B2、C等。具有理中益氣、健脾補腎、清熱解毒、利水
消腫、止消渴的作用;治脾胃虛弱、泄瀉、痢疾、消渴、遺精、白帶、
白濁、糖尿病、小便頻數、食積腹脹。
[附方]
1.治白帶、白濁:豇豆、藤藤菜。燉雞服。(四川中藥誌)
2.治食積腹脹、噯氣,生豇豆適量。細嚼咽下。
3.糖尿病、口渴、小便多:帶殼豇豆30~60克(乾品),水煎,
每日1劑,喝湯吃豆。
*刀豆
又名挾劍豆、刀豆子、馬刀豆。性味甘、平。含尿素[西每]、血球凝
集素、刀豆胺酸、澱粉、蛋白質、脂肪等。功能溫中下氣,益腎補元,
止咳,止痢。治療呃逆、嘔吐、腹脹、腰痛、咳喘、疝氣、神經痛、
喉癬、鼻淵。
[附方]
1.腎虛腰痛:刀豆子2粒,包於豬腰子內,外裹葉,燒熟食。(
重慶草藥)
2.治百日咳:刀豆子10粒(打碎),甘草3克。加冰糖適量,
水1杯半,煎至1杯,去渣,頻服。(《江西中醫藥》1953年第3期)
3.治小兒疝氣:刀豆子研粉,每次4.5克,開水沖服。(湖南藥物誌)
4.氣滯呃逆、虛寒呃逆:刀豆30克,生薑5克,煎水服。
5.治鼻淵:老刀豆,文火焙乾為末,酒服9克。(年希堯《集驗良方》)
6.頭痛、肋間神經痛、跌打傷痛:大刀豆燒存性,研末,每次服
3克,一日3次,以溫黃酒送服。
7.治喉癬:刀豆殼燒灰,以二、三厘吹之。(張氏秘效方)
*黑芝麻
又名胡麻、巨勝、黑脂麻。性味甘、平。含大量的脂肪油、芝麻
素、鈣、醣類、卵磷脂、蛋白質、維生素B2、E。功能補肝腎、潤
五臟、潤腸通便、止咳化痰;抗衰老,抗動脈硬化,降低血糖,烏鬚
髮,降血壓。治肝腎不足、眩暈、風痹、癱瘓、大便燥結、痢疾、鬚
髮早白、乳少、咳嗽多痰、感冒、眼花、耳鳴、尿血、淋病、痔瘡、
慢性氣管炎、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脾虛便溏者忌服。
1.婦人乳少:脂麻炒研,入鹽少許食之。(本草綱目)
2.治腸燥便秘:芝麻、桑葉各等份,研末,蜜丸,每次服9克,
每日3次。(《上海中醫藥雜誌》1963年第9期)此方亦治神經衰弱。
3.治痢疾:芝麻30克,泡水調冰糖服。
4.風寒感冒:芝麻炒焦50克,乘熱搗碎,黃酒沖服,蓋被微取汗。
*小麥
小麥性味甘涼。含澱粉、蛋白質、醣類、糊精、脂肪等。具有養
心、益腎、養肝、除熱、止渴、利小便的作用,治臟躁症、煩熱、消
渴、泄痢眩暈、自汗;外用治癰腫;外傷出血、燙傷、口瘡。
[附方]
1.消渴口乾:小麥用炊作飯及煮粥食之。(食醫心鏡)
2.治婦女臟躁症,無故悲戚欲哭:小麥30克,大棗5個,甘草
6克,煎水服。(金匱要略)
3.治火油燙傷:用陳年小麥粉炒黑色收好,臨時以篩極細敷患處,
如皮已爛,即乾摻之;如尚未破,用陳菜油調塗,立刻止痛。(串雅內編)
4.治自汗、眩暈:浮小麥、黑豆各30克,水煎服。(常見病驗方)
5.治小兒口麋瘡、口腔炎:小麥麵燒灰2份,冰片1份,二味混
合研細,用時將藥粉吹在患兒口瘡面,每天二、三次。用本方治療
100餘例,有效率95%以上,一般治療3~5日即癒。(全國中
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技術資料選編)
*大麥、麥芽
大麥又名牟麥、[人果]麥。性味甘、平。含蛋白質、醣類、磷、維生
素B等。有和胃寬腸、止泄、利水之效。治食滯泄瀉、小便淋痛、水
腫、維生素B1缺乏症、燙傷、燒傷。根鬚可治冠心病、心絞痛。
麥芽又名大麥芽。性味甘,微溫。含澱粉[酉每]、轉化糖[酉每]、醣類、
維生素B等。具有健脾胃,助消化,和中下氣,退乳等功效,治食積
不消、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嘔吐、泄瀉、乳脹痛。本品有退乳阼用,
故哺乳婦女忌服。
[附方]
1.退乳方:生麥芽80克,煎水服。
2.治湯火灼傷:大麥炒黑,研末,油調搽之。(本草綱目)
3.治心絞痛、冠心病:大麥根鬚60~150克,煎水服。
4.急慢性肝炎後遺症、胸悶、痞脹、食慾不振:大麥芽、茵陳各
30克,橘皮15克,水煎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蕎麥
又名烏麥、甜蕎麥。性味甘、涼。含蛋白質、醣類、維生素B等。
有收斂、開胃寬腸、下氣消積之功。治白帶、白濁、慢性泄瀉、急性
腸炎、噤口痢、虛汗、自汗、丹毒、瘰[歷]、燙傷,外治頭風怕冷。
[附方]
1.噤口痢:蕎麥麵每服9克,砂糖水調下。(坦仙皆效方)
2.治腹痛作瀉:用蕎麥麵一味作飯,連服三、四次即癒。(本草綱目)
3.治頭風怕冷三十年不癒:以蕎麥粉2升,水調作餅2個,更換
敷頭上,微汗即癒。(續名醫類案)
4.治白帶:蕎麥粉500克(炒黃色),雞蛋清10個,甘草末60
克,上藥和溫水調為丸,晒乾待用,每日早晚各1次,用開水送下,
每次30克。(錦方實驗錄)
*粳米
又名大米、硬米。性味甘,平或微寒。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
除煩渴、止瀉痢、清熱、養陰、利尿、消腫的作用。治身熱、水腫、
熱性吐血、[血刃]血、嘔吐、煩渴囗膩、嬰兒吐乳。
[附方]
1.治赤痢熱燥:粳米半升,水研取汁,入瓶中,蠟紙封口,沉井
底一夜,平旦服之。(普濟方)
2.嬰兒吐乳:粳米1勺,炒黑,用水1杯煎服。(常見病驗方)
3.治嬰兒初生,赤身無皮:生白米120克,研極細粉,撤在小兒
身上。(聖濟總錄)
*糯米
又名江米,元米。性味甘、溫,柔黏。含蛋白質、脂肪、醣類、
鈣、磷、鐵等。有補肺、健脾、益氣和中、止泄、止汗、止渴的作用。
治消渴尿多、自汗、慢性腹瀉、痔瘡、前列腺肥大、產後痢疾。
[附方]
1.治產後痢疾:糯米120克,紅糖60克,把江米炒黃為末,拌
紅糖吃。(山東省中醫驗方匯編)
2.前列腺肥大尿頻:江米60克,枸杞子15克,藕80克,白糖
30克,煮粥,每日服2次。
3.自汗不止:糯米、小麥麩,同炒,為末,每服9克,米飲下。
(本草綱目)
*穀子
又名小米、穀、黃粟。性味甘、平。含蛋白質、脂肪、澱粉、灰
分、還原糖等。功能和中補腎,清胃熱,止消渴,利小便。治脾胃虛
熱、反胃嘔吐、消渴、泄瀉、感冒。
[附方]
1.消渴囗乾:粟米炊飯,食之良。(食醫心鏡)
2.風寒感冒、產後感冒:榖子60克,炒黃,水煎沸10分鐘,趁
熱一次服下,蓋被取汗即癒。
*青稞
又名青稞麥。性味鹹平,含蛋白質、脂肪、醣類、磷、鈣等。功
能下氣寬中,壯筋益力,除濕,發汗,止瀉。治感冒、脾虛泄瀉、胸
膈脹滿。
[附方]
1.感冒:青稞60克,生薑10克,煎水服。
2.慢性腹瀉:青稞麵炒熟,每用100克煮稠粥服,口服2次。
*薏苡仁
又名薏米、薏仁、苡米、水玉米。性味甘、微寒。含蛋白質、醣
類、薏苡素等。功能健脾,補肺,清熱,利濕,消水腫,抗癌。治泄
瀉、濕痹、消渴、筋脈拘攣、屈伸不利、水腫、腳氣、肺痿、肺癰、
淋濁、白帶、糖尿病、腎炎、疣、腫瘤。
[附方]
1.去風濕、強筋骨、健脾胃:薏苡仁粉用袋裝煮酒飲之。(本草綱目)
2.治消渴飲水:薏苡米煮粥食之。(同上)
3.治肺癰咯血:薏苡仁3合,搗爛,水2大盞,入酒少許,分二
服。(濟生方)
4.治扁平疣:取薏苡仁60克,與大米混合煮粥食,每日1次,
連續服用,以癒為度。用本方治23例,經服7~16天,11例癒,
6例效果不明,6例無效。(《中華皮膚科雜誌》1959年第1期)
*赤小豆(紅豆)
又名赤豆、紅豆、紅小豆。性味甘酸、平,含澱粉、脂肪油、蛋
白質、菸鹼酸、維生素B1、C、醣類等。有利尿消腫、消炎解毒、下
乳、除濕、和血、排膿、清熱、解暑等作用。治水腫、腳氣、黃疸、
瀉痢、便血、癰腫、產後乳少、肝硬化、黃疸、痄腮、腎炎、小便不
利。
[附方]
1.治卒大腹水病:小豆3升,白茅根一大把,煮爛熟,去茅根食
豆,水隨小便下。(補缺肘後方)
2.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飲。(產書方)
3.治婦人吹奶:赤小豆酒研,溫服,以滓敷之。(婦人良方補遺)
4.腮頰熱腫(痄腮),赤小豆末,和蜜塗之。(本草綱目)
5.治腳氣浮腫:赤小豆50克,花生仁50克,穀芽、麥芽各50
克,紅棗10個,2000毫升水,煎至500毫升,一口分3次服。(現代實用中藥)
6.腸痔下血:赤小豆3升,苦酒5升,煮熟晒乾,再浸至酒盡乃
止,為末,酒服3克,日3服。(肘後方)
*高粱
又名蘆粟、番黍。性味甘、溫。含蛋白質、醣類、脂肪、維生素
B等。功能溫中,益氣,固腸胃,止瀉。治痢疾、腸炎、泄瀉、濕熱
小便不利、頑痹、胃痙攣、消化不良。便秘者不宜多食。
[附方]
1.小兒消化不良:高梁30克,大棗10個。棗去核炒焦,高梁炒
黃,共研末。2歲小孩每次服6克,3~5歲,每次服9克,每日服
2次。
2.治胃痙攣:高梁60克,灶心土一塊,水煎後,澄清去渣頓服。
*玉米、玉米鬚
又名玉蜀黍、包榖、包粟。性味甘、平,含澱粉、脂肪油、生物
鹼、維生素B1、B2、B6 等。有調中開胃、益肺寧心、利尿的作用,
治營養不良、消化不良、厭食、便秘、小便不利、糖尿病。
玉米鬚性味甘、平,具有利尿、泄熱、平肝、利膽、降血壓、降
血糖等作用。治療高血壓、腎炎、水腫、腳氣、黃疸、肝炎、膽囊炎、
膽結石、糖尿病、膀胱炎。
[附力]
1.治糖尿病:玉米500克,分四次煎服。(江西《錦方實驗錄》)
2.治高血壓:玉米鬚60克(乾品),煎水服。
*豆油
為黃豆榨取的脂肪油。性味辛甘、溫,供食用,可療疾。功能潤
腸通便、解毒、潤燥,消腫。治便秘、腸道梗阻症、蛔蟲性腸梗阻、
腹絞痛、吐血;外塗瘡疥、燒傷、燙傷。
[附方]
1.治大便不通:生豆油120克,飲下即通。
2.治腸套疊:生豆油250克,加溫頓服,服後經1~3小時即通。
(常見病驗方)
3.治腸梗阻:豆油250克,每次服80毫升,連服兩次,即通。
通後再服80毫升。
4.治小兒蛔蟲性腸梗阻:豆油和生蔥等量,3~4歲各45克;
5~7歲各60克;8~9歲各75克;10歲以上各90克。用時先
將蔥搗爛擠汁,和油服下。服後不要躺下以防油吐出,如吐掉可重服。
一般服油後十分鐘需用手按摩腹部,促使結棸的蟲團散開。一般服後
2小時腹痛即止。(《新醫學》1972年第8期)
5.治腹絞痛:生豆油1小茶盅,開水沖服,5分鐘內即癒。(
山東省中醫驗方匯編)
6.治摔傷、發怒吐血:黃豆油,每次溫服9克,每日服1次,連
服3日。(中醫驗方匯選)
*芝麻油
又名麻油、香油。性味甘、涼。功能潤燥通便,解毒,生肌,消
炎,消腫。治便秘、腹痛、久咳、鼻炎、咽炎、咳嗽、瘡腫、潰瘍、
疥癬、毛囊炎、皮膚皸裂。
[附方]
1.治鼻炎:以芝麻油滴入每側鼻腔2~3滴,日三次。(《中華
耳鼻咽喉科雜誌》1958年第3期)
2.治咽炎,對慢性者效佳:蜂蜜20克,芝麻油20克,合一處含
服,每日1次。
3.治便秘:芝麻油70毫升,頓服。
4.治鵝口瘡:用芝麻油十幾滴,沖化10毫升淡鹽水中,每次滴
入口內2~4滴,每日7~10次,連用3~4日。(《浙江中醫雜
誌》1966年第4期)
5.治毛囊炎:芝麻油煮沸,用蔥白蘸油塗患處,每日塗1次,每
次20分鐘。(《中醫雜誌》1959年第5期)
6.治久咳:香油30克,羊肝60克,共炒熟入鹽少許內服。(中
國中醫研究院《中醫驗方匯編》)
*花生油
花生油性味甘、平。功能潤腸通便,清熱解毒,生肌,止痛,消
炎,消腫。治大便燥結、腹疼、腸梗阻、胃痛、胃酸過多,胃及十二
指腸潰瘍、煤油中毒、慢性氣管炎、咳嗽、燒傷、燙傷。
[附方]
1.治胃痛、胃酸過多、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每日晨起漱口後,食
花生油2~4匙,半小時後始可飲食,連服1週可見效。
2.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嗽:花生油30毫升,醋50毫升,雞蛋3
個。油炒雞蛋,熟後加醋燉,口服1次,吃蛋喝湯。
3.治煤油中毒:花生油250毫升,一次服下。
4.治機械性、蛔蟲性腸梗阻:花生油50~200毫升,分一、二
次頓服。服油後,一般於6~10小時內腹痛減輕或消失。(《廣東
中醫》1960年第1期)
5.燒傷、燙傷:花生油200毫升,浸入虎杖30克,煎熬至沸後,
再煎6~7分鐘,濾去渣,加入冰片6克,待冷卻可外用。患處常規
消毒後,將藥油塗患處,每日一、二次。
第四節 調味料、飲料
*白沙糖
又名白糖、石蜜。性味甘、平,功能營養,潤心肺,解酒毒,生
津止渴。治咳嗽、乾渴、胃痛、肝炎、創傷出血、褥瘡、下肢潰瘍、
腳癬、燙傷。
[附方]
1.解盬鹵毒:白糖多食之。(隨息居飲食譜)
2.治腳癬:白糖適量,撤少許白糖於患處,每日1~2次,約二、
三天可癒。(《廣東中醫》1960年第9期)
3.褥瘡、下肢潰瘍:將白糖撤在創面上厚厚一層,以整塊膠布封
閉創面外敷紗布,繃帶包紮,5~7天更換一次,洗去分泌物,白糖
無須消毒。
*紅糖
又名黑沙糖、赤沙糖。性味甘、溫。功能補中,活血散瘀,溫經
散寒,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治產後惡露不行、口乾嘔嘔、體虛乏力、
血痢、閉經、痛經、產後腹瀉、腹痛、胃痛嘔逆、反胃、傷風咳嗽。
[附方]
1.食非口臭:紅糖囗含之。(摘元方)
2.治產後單純性腹瀉:紅糖60克,黃酒120克,混合煎服,隔
4小時服1次。治療14例,全部治癒。(《中華婦產科雜誌》1957
年第4期)
3.治痛經:紅糖50克,元胡6克,煎水服。
4.治傷風咳嗽:紅糖、大棗各30克,生薑15克,水3碗煎服,
服後汗出為度。
*醋
又名米醋、苦酒。性味酸、苦、微溫。含無機鹽、浸膏質、揮發
酸、不揮發酸、還原糖、維生素B1、B2等。功能散瘀,止血,解毒,
殺蟲,促食慾,助消化,降血壓,降低膽固醇。治產後血暈、[病玄]癖、
癥瘕、黃疸、吐血、[血刃]血、便血、膽道蛔蟲症、高血壓、動脈硬化、
食物不消、煤氣中毒、盜汗、傳染性肝炎;外用治腮腺炎、關節炎、
燙火傷、癰腫、神經性皮炎、腳癬、黴菌性陰道炎、蟯蟲症、牙疼等。
預防流感、流腦。
[附方]
1.治產後血暈:用鐵器燒紅,更迭淬醋中,就病人之鼻以熏之。
(隨息居飲食譜)
2.治過食魚腥、生冷水菜果實成積者,生薑搗爛,和米醋調食之。
(日華子本草)
3.治牙疼:陳醋120克,花椒6克。水煎之,去椒含漱。
4.預防流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關閉門窗,取適量醋(每立方
米空間用2~10毫升)用1~2倍水稀釋後加熱蒸熏,每次1小時,
每日或隔日一次,連續3~6天。(中藥大辭典)
5.治燙火傷:醋淋洗。(隨息居飲食譜)
6.治腳癬:用食醋500克,蜂房60克,煎至250克,冷卻過濾
即成。用棉花蘸藥液塗患處,輕者二次,重者三、四次即癒。(《新
醫學》1974年第8期)
7.治鼻出血:先服冷鹽開水1碗(約300毫升),內含食鹽5克,
間隔2~3分鐘再服食醋200毫升(以上為一次量) ,可早晚各服1
次,連服3日。(《新醫學》1975年第7期)
*酒
酒可分為蒸餾酒(如燒酒、高粱酒)與非蒸餾酒(如紹興酒、葡
萄酒)。都含有酒精,即乙醇。蒸餾酒尚含有什醇油、脂肪酸等、酯
類、醛類等。味辛酸甘,性熱。有通血脈、禦寒氣、行藥勢、通經絡、
利關節、消冷積、驅胃寒的功效;少量可強心提神,增進血液循環,
解除疲勞,促進睡眠。治療風寒濕痹、筋脈攣急、胸痹、心腹冷痛、
暈厥、虛脫、凍瘡、瘡癤、熱毒腫痛。
過量飲酒會引起酒精中毒。《本草備要》寫道:"過飲則傷神耗
血,損胃爍精,動火生痰,發怒助慾,致生濕熱諸病"。高血壓、動
脈硬化、肝炎、肝硬化、精神病、冠心病、冑潰瘍等患者和孕婦,皆
不宜飲酒。
[附方]
1.對暈厥、虛脫患者的急救:在缺少藥物的情況下,灌1小杯烈
性酒,可興奮呼吸中樞,使患者甦醒。
2.治冷氣心痛:燒酒入飛鹽飲。(本草綱目)
3.治陰毒腹痛:燒酒溫飲。(同上)
4.治寒濕泄瀉,小便清者:頭燒酒飲之。(同上)
5.治寒痰咳嗽:燒酒120克,豬脂、蜜、香油、茶末各120克,
同浸酒內,煮成一處,每日挑食,以茶下之。(同上)
6.治風蟲牙痛:燒酒浸花椒,頻頻漱之。(同上)
7.治婦人遍身風瘡作癢:蜂蜜少許,和酒服之。(奇效長方)
8.治關節痛、關節扭傷腫痛:白酒點燃,以酒火洗患處。
9.治凍瘡:白酒100毫升,浸入生薑30克,浸7日後,用薑酒
塗患處。
10.痛經、跌打損傷疼痛:黃酒溫飲,每次30~80克。
*胡椒
又名玉椒。味辛、性熱,含有胡椒鹼、胡椒脂鹼及揮發油等。功
能調味、開胃,促進食慾,溫中,散寒,下氣,消痰,解毒。治喘咳、
腹痛、胃痛、嘔吐、呃逆、泄瀉、痢疾、反胃、抽搐、牙痛、縮陽症、
白帶;外用治腮腺炎、毒蛇咬傷、犬咬傷、瘡腫、睪丸炎。本品性熱,
多食易發痔瘡、齒痛、目昏。
[附方]
1.治心腹冷痛:胡椒37枚,用清酒昋下。(食療本草)
2.治反冑:胡椒0.9克(末);煨薑3d克切碎,煎水,沖服胡
椒粉,分3次服。(太平聖惠方)
3.治夏月冷瀉及霍亂:胡椒研末,飯丸梧子大,每米飲下
40丸。(衛生易簡方)
4.治缺鈣抽搐:白胡椒20粒,雞蛋皮2個,將上藥焙黃研末,
分為14包,每日1包,開水沖服。
5.治縮陽症:白胡椒120克,搗碎,沖酒服之,立效。
6.治白帶:胡埱10粒,研末,雞蛋1個,先把雞蛋開一小孔,
將胡椒粉裝雞蛋內,以紙封固煨熟食之。
*花椒
又名蜀椒、川椒。性味辛、溫,主要含有揮發油、甾醇、不飽和
有機酸等。功能驅蟲,健胃,溫中散塞,除濕,止痛,解魚蟹毐,溫
陽補腎,恢復性功能。治積食停飲、胃炎、心腹冷痛、嘔吐、呃逆、
風寒濕痹、泄瀉、痢疾、疝氣、牙痛、蛔蟲病、陽萎、陰癢、瘡疥。
陰虛火旺者及孕婦忌服。
[附方]
1.齒痛:蜀椒醋煎含之。(食療本草)
2.呃噫不止:川埱120克,炒研,麵糊丸,梧子大,每服10丸,
醋湯下。《秘傳經驗方》
3.回乳:花椒6~15克,煎水後加入紅糖50克,於斷奶當天趁
熱一次服下,口服一次,約一至三次即可回乳。(《中級醫刊》1966
年第7期)
4.萎縮性胃炎、肥厚性胃炎:花椒、乾薑、橘皮、甘草各20克,
共研末,飯後每服3~5克,一日2次。
*茶葉
又名茗。性味微苦、澀、涼,氣清香。含咖啡鹼、鞣酸、維生素
C、茶鹼、揮發油、維生素P等。功能解渴生津,解酒除煩,清熱解
暑,利尿消腫,收斂止瀉,殺菌消炎,消食解膩,止咳化痰,清肝明
目,提神解乏,增強記憶力。
治心臟病、腎臟病、水腫、糖尿病、煩渴、暑熱、感冒、疲勞、
頭痛、目赤目昏、菌痢、泄瀉、瘧疾、癌症、肺結核、消化不良、高
山不適症、煙毒、酒毒、口腔炎、冠心病。
失眠和高血壓病人不宜喝濃茶,飯後不宜喝濃茶。
[附方]
1.治腰痛難轉:煎茶5合,投醋2合,頓服。(食療本草)
2.菌痢、急性腸炎:細茶15克,生薑6克,紅糖30克。沸水沖,
待濃時一次服(約半碗),連服2次。(錦方實驗錄)
3.治羊水過多症:在臨產前數週即酌飲紅茶,早晚各1次。療程
7~20天,用茶約90克。(中藥大辭典)
4.治外感聲啞:茶葉3克,鹽6克(炒紅),蘇葉3克,煎服。
(雲南中醫驗方)
5.解煙、酒毒:茶葉1~2克,沸水沖泡,常飲有效。
6.治口瘡、口腔炎、牙齦炎:濃茶含漱,每日十餘次。
7.風寒感冒、咳嗽:茶葉7克,生薑10克,煎水服。
*蜂蜜
又名蜜、蜜糖、白蜜、蜂糖。常味甘、平。含醣類、蛋白質、酵
素、蠟色素、無機鹽、維生素B、C等。功能補中益氣,和藥解毒,
潤腸通便,潤肺止咳,緩解疼痛,殺菌消炎,養心強心,降血壓,防
止動脈硬化,保肝,癒合潰瘍。治咳嗽、便秘、胃脘痛、肝炎、瘧疾、
咽炎、舌炎、口腔炎、神經衰弱、心臟病、腎臟病、動脈硬化、高血
壓、貧血、胃潰瘍、肺結核、菌痢、糖尿病、關節炎、慢性氣管炎、
難產;外用治口瘡、燙燒傷、萎縮性鼻炎、痔疾、凍瘡、手乾裂、下
肢潰瘍。
[附方]
1.治神經衰弱、貧血、心臟衰弱等症:蜂蜜200毫升,新鮮雞肝
3個,合於蜜內,分3日服,每日3次,飯前服。(《中級醫刊》
1957年第1期)
2.治肝炎、右肋痛、黃疸:服用蜂蜜,每日70~140克。(《
中醫雜誌》1955年第9期)
3.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蜂蜜燉熔,每日早晨空心服60克,晚
睡前服60克。(《中醫雜誌》1955年第10期)
4.治瘧疾:蜂蜜、燒酒各20克,開水燉溫服。(雲南中醫驗方)
5.治高血壓:蜂蜜50克,黑芝麻40克,先將芝麻搗爛,再攪入
蜂蜜,用熱開水沖化,一日分2次服。(現代實用中藥)
6.治難產:蜂蜜適量(100克),百沸湯沖服,服一次無效,約
半小時後再服一次。(《福建中醫藥》1964年第1期)
7.治萎縮性鼻炎:先用溫開水將鼻腔結痂洗掉,再將生蜂蜜塗鼻
腔患處,每日塗1次。(《中醫雜誌》1964年第11期)
8.治燒傷:先將創面洗淨,塗煮沸過的蜂蜜,初期每日四、五次,
以後改為每日一、二次。(《中華外科雜誌》1962年第2期)
9.咳嗽久不癒、乾咳、咽乾咳嗽:蜂蜜100克,豬油100克,合
一處煎至沸,貯瓶備用,每日早晚各服1湯匙。
10.治習慣性便秘、產後便秘、偏癱便秘:蜂蜜40克,開水1杯
沖服。
11.治小腿潰瘍:蜂蜜煮沸後塗患處,每日1次。(實用經效單方)
*食鹽
食鹽味鹹性寒,有湧吐、清火、涼血、軟堅、解毒、滋腎、堅筋
骨、堅齒、明目,和脾胃、消宿食的功效,治吐瀉、腹痛、便秘、齒
齦出血、咽喉痛、目翳、痢疾、瘡瘍腫毒等。長期攝入食鹽過多,易
發生動脈硬化、高血壓及胃癌等。此外,水腫、高血壓、心臟病、腎
臟病、肝硬化等病人應吃低鹽飲食或禁鹽,以免加重病情。
[附方]
1.防治感冒:每天早晨用淡鹽水漱口,最好每天漱口3次。
2.咽喉腫痛、口腔炎:食鹽2克,白開水100毫升,沖化漱口,
每日3~5次。
3.防治中暑:食鹽8.5克,氯化鉀0.3克,白糖100克,糖精
0.15克,加白開水1000毫升,每次1杯,一日三、四次。
4.沖洗眼、鼻及創面:用生理鹽水沖洗。
5.治吐瀉:食鹽6克,炒熱開水服。(雲南中醫驗方)
6.治牙齦出血:早晚用鹽細末刷牙,連續用。(吉林中草藥)
7.治氣淋臍下切痛:鹽和醋調下。(廣利方)
8.治血痢不止:白鹽紙包燒研,調粥吃三、四次。(救急方)
9.治陽脫虛證、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小腹緊痛、冷汗氣喘:
鹽炒熱,熨擠下氣海穴處。(方脈正宗)
10.治潰瘍作癢:鹽摩其四周。(外科精義)
11.治雞眼:食鹽0.9克,食鹼0.9克,白礬0.9克,三藥共研細
末,白酒調為糊狀,先將雞眼挖去,似有血出,隨即將藥塗上,藥乾
再塗,三、四次即癒。
12.治尿瀦留:食鹽500克,細蔥250克,將蔥切碎,和鹽入鍋內
炒熱,用布包好,不熱燙時,即敷臍周及小腹,冷則易之,一般需熱
熨數次,時間2~4小時,可連續熨2~3日。(《上海中醫藥雜誌》
1965年第5期)
13.治手足心腫:食鹽、花椒、醋和敷之,良。(肘後方)
14.蕁麻疹、瘙癢症:食鹽30克,水1000毫升,沖化洗擦患處。
15.治乾霍亂、不吐不瀉、煩悶欲嘔:食鹽(炒)1撮(約9克),
以熱湯調服,以指探吐。(千金要方)
16.便秘:每日晨空腹服淡鹽水1杯。
17.急性結膜炎:每日用淡鹽水洗眼3~4次,連用2~3日。
18.治頭皮發癢、頭屑多:食鹽30克,開水1500毫升,沖化後,
洗頭,每次洗10分鐘以上,隔3~5日洗1次,連洗10次。
19.治關節痛:食鹽500克,小茴香120克,共放砂鍋內炒熱,取
出一半,用布包熨痛處,涼了再換另一包,換下來再炒熱,如此循環
炒熨數次,每日2次。(吉林省中醫驗方秘方)
第四章 動物類食品
第一節 禽類
*雞
雞肉性味甘、鹹,平。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及維生素
A、C、E等。功能補益五臟,養血補精,助陽,補虛。治脾虛食少、
泄瀉、痢疾、消渴、水腫、小便頻數、陽萎、崩漏帶下、產後乳少、
病後虛弱。
[附方]
1.體虛不耐寒:於秋末冬初,取雞1隻,去腸雜、皮毛,和黃耆
30克,黨參20克燉熟,分二、三次吃肉喝湯。
2.陽痿、病後體虛:雞1隻,如常法烹食。
*雞蛋
雞蛋性味甘、平。功能潤肺滋陰,清咽開音,滋養強壯,益氣補
血,潤燥安胎。治神經衰弱、體虛多病、營養不良、心悸、貧血、熱
病煩悶、燥咳聲啞、目赤腫痛、咽乾痛、胃痙攣、久咳、久痢、瘧疾、
胎動不安、產後口渴體虛、燙傷、牛皮癬。
[附方]
1.婦人產後囗乾舌縮,渴不止:打雞子1個,水1盞沖之,揲蓋
少時服。(經驗後方)
2.妊娠心痛:破雞子1枚,和酒服之。(聖濟總錄)
3.治感冒:雞子1枚,冰糖30克,將雞子打開,混合冰糖,臨
睡前開水沖服,取微汗。
4.治瘧疾:雞蛋3個,打開調勻,和好醋120克,砂鍋內煎開,
等稍冷服下。
5.治久咳嗽:童便浸雞蛋20餘天,用冰糖水煮食。(雲南中醫
醫驗方)
6.治咳嗽:雞蛋1個,打碗內,加白糖30克,小磨香油1湯匙,
蒸食。
7.治心律不齊、心區痛:每次服雞蛋黃油10~15毫升,每日3
次。
8.治燒燙傷:雞蛋黃油外塗患處,每日2次,效果甚好。
9.治胃痛吐酸水、骨折癒合遲緩:雞蛋皮晒乾研末,炒,每服3
克,口服2次。
10.治贅疣:雞蛋煮熟後,打碎蛋殼,浸入食醋中24小時,於每
日早晨空腹吃雞蛋2枚,並服食醋2匙,連服2~3週。
*鴿、鴿蛋
鴿又名鵓鴿、飛奴。鴿肉性味鹹、平。含粗蛋白質、粗脂肪、灰
分等。功能滋腎益氣,清熱,活血,行瘀,滋補,用於虛勞、消渴、
久瘧、血虛經閉、小兒疹毒內陷、瘡瘍疥癬。
鴿蛋性味甘、鹹,平,功能營養滋補,助陽提神,解瘡毒,治陽
痿、營養不良。
[附方]
1.治消渴飲水不知足:白花鴿1隻,切碎,以水加蘿葡煎,含之
咽汁。(食醫心鏡)
2.治久瘧:鴿肉煮食。(四川中藥誌)
3.治麻疹、猩紅熱、神昏:鴿1個,剖腹貼患兒胸前,繃帶包
紮。(吉林中草藥)
4.預防麻疹:鴿蛋2個,煮食。麻疹流行時期,可連服6~10
個,每日服2個。(同上)
*鴨、鴨蛋
鴨又名鶩、家鳧。鴨肉性味甘、鹹,平。功能利水消腫,滋陰養
胃,清虛熱,補虛損,治癆熱骨蒸,咳嗽,水腫,小便不利,熱痢。
鴨蛋味甘性微寒,含蛋白質、脂肪、醣類、維生素A、硫胺素、
核黃素、尼克酸、鈣、磷、鐵、鎂、鉀等。功能滋陰,清肺,止熱嗽。
治咳嗽、膈熱、喉痛、齒痛、泄瀉、呃逆、哮喘。松花鴨蛋有清涼、
明目、平肝、止痢的作用。
[附方]
1.治腹水:青頭雄鴨以水5升,煮取1升,飲盡,厚蓋取汗佳。
(肘後方)
2.治血虛頭暈:鴨肉同雞煮食。(滇南本草)
3.治哮喘、咳嗽、夜不能眠,久不癒:青殼鴨蛋7個,用童便浸
7日,每日煨熟吃l個,重症20餘個即癒。(雲南中醫驗方)
4.治痢疾:松花蛋3個,白糖60克。先讓患者停食半天,待覺
餓欲食後,把蛋剝開蘸糖吃。
*鵝、鵝血
鵝又名家雁。鵝肉味甘鹹性平。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
B1、C、鈣、磷等。功能益氣補虛,和胃止渴。治虛損瘦弱、消渴。
鵝血味鹹性平,具有解毒、治噎、抗癌的作用,治療噎膈反胃、
胃癌、食道癌、乾血癆等。
[附方]
1.食道癌:每次服鮮鵝血5~15毫升,每天1次,常服有效。
2.胃癌:白鵝肉煨湯吃,每次吃肉100~150克。
*麻雀
麻雀又名雀、瓦雀。肉味甘性溫,功能滋補強腎,壯陽益精,暖
腰膝。治陽痿、神經衰弱、頭暈、畏冷乏力、小便頻數、白帶、血崩、
百日咳、疝氣等。
[附方]
1.陽痿:麻雀3隻,去腸雜,燉食。
2.治老人呃逆:麻雀數隻,煮熟食。
*鵪鶉、鵪鶉蛋
鵪鶉又名鶉、鶉鳥。肉味甘性平,含蛋白質、鈣、磷、鐵、維生
素A、B、C等,功能營養滋補,補五臟,益氣養血,強筋骨,耐寒
暑,消結熱,健脾胃。治瀉痢、疳積、腎虛腰痛、濕痹、水腫、食慾
不振、營養不良、久病體虛、易倦乏力、貧血萎黃、咳嗽、哮喘、白
細胞減少症、神經衰弱、過敏性皮炎、胃病、肺病、高血壓、糖尿病
等。
鵪鶉蛋性味甘平。含有蛋白質、膽鹼、路丁、芸香、抗過敏蛋白
等。功效與鵪鶉肉相似,有營養滋補、調節神經、增強機體免疫力等
作用。
[附方]
1.治高血壓、神經衰弱、貧血、營養不良性水腫、支氣管哮喘:
鵪鶉蛋2~6個,白糖30克,開水沖服,或煮食,每日1次。
2.治貧血、痢疾、久咳乏力、疳積:鵪鶉1~2隻,去毛及雜腸,
加山藥50克,適加油鹽,煮粥食,每日1次或隔日1次。
第二節 獸類
*牛、牛奶
牛肉性平味甘略鹹。主要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鈣、
磷、鐵、膽固醇等。功能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消水腫。治虛損、
消渴、痞積、水腫、腰膝痠軟、久泄等。
牛奶為營養佳品。功能補虛損,益肺胃,生津潤腸,補養氣血,
對虛弱、貧血、肺結核、反胃噎膈、便秘等患者甚為適宜;對防治高
血壓病有明顯的作用;還有催眠作用,故可治失眠症。
[附方]
1.治臌脹:黃牛肉500克,朴硝30克,二藥同煮,肉越軟越好,
去肉喝湯,水腫即消。(中醫實用效方)
2.翻胃:牛乳1盞,韭菜汁60克,用生薑汁15克,和勻溫服。
(丹溪心法)
3.電光性眼炎:鮮牛奶點眼,每只眼滴2~3滴,2小時點1次。
4.慢性腹瀉、脫肛、浮腫:黃牛肉500克,燉濃汁,每日1~2
次,連服3~5次即效。
*羊、羊乳、羊肝
羊肉味鹹性熱,含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煙酸及維生素A、E、
C等,功能營養,溫中健脾,益氣補血。治諸虛勞損,產後虛冷、血
虛頭暈、腹冷痛、疝氣、反胃噎膈等。
羊乳味甘性溫,功能溫潤補虛,益氣補血,開胃進食,利尿消腫。
治虛勞瘦弱、消渴、反胃、嘔逆、囗瘡、漆瘡。
羊肝性味甘平。功能益血,補肝明目,補充維生素A。治萎黃肌
瘦、目暗昏花、夜盲症、肝虛久泄、自汗、久嗽。
[附方]
1.益腎氣、強陽道:白羊肉250克。去脂膜,切,佐蒜烹煮食之,
三日一度。(食醫心鏡)
2.治反胃:羊肉去脂膜,作脯,以好蒜、醬空腹任意多少食之。
(孟詵方)
3.治虛寒瘧及久瘧:羊肉作臛餅,飽食之,更飲酒,暖臥取汗。
(姚僧垣集驗方)
4.治乾嘔不止:羊乳1杯,空心飲之。(肘後方)
5.治急、慢性腎炎浮腫:取鮮羊乳煮沸飲用,每日早上服500毫
升;重病可增至1000毫升,早晚分服。持續服用5~7週。(《中
醫雜誌》1959年第6期)
6.治目暗,黃昏不見物(夜盲症):羊肝,切,淡醋食之,煮亦
佳。(梅師集驗方)
7.治病人乾嘔:羊乳汁飲1杯。(千金要方)
8.治小兒口瘡:羊乳細細瀝口中。(小品方)
9.治漆瘡:羊乳汁塗之。(千金要方)
10.治久咳嗽:羊肝60克,香油30克,共炒熟,入少許鹽內服。
*豬、豬蹄、豬心、豬皮
豬肉味甘性平,含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等。功能滋陰
潤燥,營養補虛。治熱病傷津、消渴瘦弱、燥咳、便秘、風濕痛。
豬蹄性味甘鹹、平,功能補血潤燥,通乳,托瘡,生肌癒傷,通
經絡,解熱毒。治乳少、腰膝痠軟、癰疽瘡毒、[月廉]瘡及頑固性瘡囗不
癒合。
豬心性味甘鹹、平。功能補心、定驚、安神。治驚悸、怔忡、神
經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臟病、自汗、失眠。
豬皮是一種優良的營養滋補品。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動物膠質,
將其熬製成動物膠可代替阿膠。功能滋陰養心,補血,活血,止血,
解少陰邪熱,止咽喉腫痛,治下痢、咽喉痛、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
諸虛勞損、聲啞。
[附方]
1.治液乾難產,津枯血奪,火灼燥渴,乾嗽便秘:豬肉煮湯,吹
去油飲。(隨息居飲食譜)
2.治小兒疝氣:鮮豬肉(用赤肉)適量,小茴香15克(研末),
合豬肉為肉丸,加水煮熟,酒送服。
3.治乳無汁:母豬蹄1具,粗切,以水2斗煮熟,得五、六升汁
飲之,不出更作。(千金要方)
4.治關節脫臼:以豬蹄煮湯,多吃幾次即癒。(《江蘇中醫》
1962年第11期)
5.治精神分裂症、驚恐、心跳不安、心臟病:豬心1個,切開,
加入朱砂1.5克,燉熟食,每日1劑,連服30~50劑。
6.治心臟病、失眠:豬心1個,丹參12克,茶根30克,共燉,
吃豬心喝湯。常服有效。
7.貧血:豬皮熬成膠或膠凍,每次服10~15克,每日3次,沸
水沖化服。
8.治音啞、陰虛火旺咽痛:豬皮60~100克,濃煎成汁飲。每
日1次,連服10~20天。
*狗
狗肉味鹹,性溫。含有蛋白質、脂肪、肌酸、嘌呤類、鉀、鈉、
氯等。功能安五臟,補脾益氣,溫腎助陽,治脾腎虛虧、胸腹脹滿、
膨脹、浮腫、老年體弱、腰痛足冷。
[附方]
1.治脾胃虛冷、腸中積冷、脹滿刺痛:肥狗肉250克,以米、鹽、
豉等煮粥,頻吃一、二頓。(食醫心鏡)
2.治氣水鼓脹浮腫:狗肉250克,細切,和米煮粥,空腹吃。
3.治虛寒瘧疾:黃狗肉煮臛,入五味食之。(本草綱目)
4.治癇症:新生雛狗1隻,瓦焙黃為末,每次服6克,每日2次。
*兔
兔肉性味甘、涼。富含蛋白質而膽固醇低。功能補中益氣,健體
美容,補脾養胃,涼血解毒,治胃熱嘔逆、大便下血、消渴、肺結核
等。對高血壓病、肥胖病、冠心病、高酯血症、糖尿病及老人有益。
[附方]
1.治消渴:免1隻,去皮毛及腸雜,加水煮爛取汁,渴即服之。
(海上集驗方)
2.肺結核:胎兔烘乾,研末,每服5克,每日3次,常服有效。
第三節 水產類
*鯉
又名赤鯉魚、白鯉,性甘常平,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
煙酸及維生素A,E等。功能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治水腫、黃
疸、腳氣、產後乳少、妊娠浮腫、胎動不安、崩漏。
[附方]
1.黃疸:大鯉魚1條,去內臟,不去鱗。將魚放火中煨熟,分次
食用。(吉林中草藥)
2.治腎炎水腫、妊娠水腫:1~1.5公斤鯉魚1條,剖腹洗淨肚
雜,用黃泥封固,放炭火中[火段]焙,待出白煙取出,研末,一日3次,
每次服2湯匙,服完1料。(《浙江中醫雜誌》1957年第6期)
*鯽魚
又名鮒。肉性味甘、平。含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A、
B、菸鹼酸等。功能健脾,利水,消腫,通乳。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
振;食少乏力、痢疾、便血、水腫、乳少、淋病、癰腫。
[附方]
1.治脾胃虛弱不欲食,食後不化:大活鯽魚1條,紫蔻3粒,研
末,放入魚肚內,再加生薑、陳皮、胡椒等煮熟食用。(吉林中草藥)
2.治脾胃病吐飯:活鯽魚約180克重,搗取汁,黃酒沖服。(
山東省中醫驗方匯編)
3.治小兒暴痢:小鯽魚1條,燒末灰服之。(千金要方)
4.治痔瘡出血:常以鯽魚作羹食。(外台秘要)
5.視神經乳頭水腫,視力下降:鯽魚250克左右,去腸雜,和蔥
白50克,杞果15克,共燉服,常服有效。
*墨魚
又名烏賊。肉味鹹性平。功能養血滋陰,去瘀通經。治血虛經閉、
崩漏帶下。
[附方]
1.治白帶:用墨魚2個,瘦豬肉250克,少加食鹽煮食,每日吃
1次,連吃5日。
2.治婦人經閉:烏賊魚合桃仁煮食。(陸川本草)
*海蜇(水母)
又名水母、海蛇。口腕部做海蜇頭,傘部叫海蜇皮,二者功效相
似。性味均為鹹平。均含有蛋白質、脂肪、鐵、鈣、碘、磷、膽鹼等。
功能滋陰清熱,軟堅散結,消痰,行積,潤腸。治高血壓、癭瘤、痰
嗽、哮喘、痞滿、便燥、痰核、酒醉煩渴、氣管炎、小便不利。
[附方]
1.高血壓:海蜇120克,荸薺360克,用水1000毫升,煎至
250毫升,空腹頓服。(《中華醫學雜誌》1955年第10期)
2.治慢性支氣管炎:海蜇60克,白蘿蔔260克,切絲,加水
600毫升,煎至300毫升,每日分2次服。連服半月。
3.治隆虛咳嗽:陳海蜇,洗去鹽味,冰糖拌,蒸食,極效。(
驗方新編)
*鱔魚
又名[魚旦]、黃鱔。味甘性味,功能補虛損,除風濕,強筋骨,溫中
散寒。治癆傷、風寒濕痹、產後淋瀝、痢疾、痔瘡、[月廉]瘡、面神經麻
痹。
[附方]
1.內痔出血:鱔魚煮食。(便民食療)
2.治痢疾:鱔魚去腸切碎,瓦上焙乾,研末,每日熱黃酒調服9
克,加紅糖內服。(福建《中醫驗方》)
3.面神經麻痹:活鱔魚切為兩段,拿鱔魚按在患側,左歪按在右
頰,右歪按在左頰。
*帶魚
又名鞭魚、海刀魚。性味甘鹹、平。含蛋白質、碘、鈣、磷、鐵、
脂肪及維生素A、B2、B1等。功能營養、滋陰養肝,去風,殺蟲,
潤肌膚,止血。治療營養不良、急慢性肝炎、外傷出血。
[附方]
1.肝炎:鮮帶魚蒸熟後,食其上層油,服用量不限(一次應為2
~3湯匙),可控制症狀。(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2.外傷出血:取帶魚鱗適量,洗淨,焙乾,研細末,撒傷口上,
有止血之效。
3.急性白血病及癌症:上海東海製藥廠從帶魚鱗中提製成6-硫
代烏嘌呤,用於治療急性白血病,有效率達70%。
*鰻鱺魚
又名白鱔、蛇魚、白鰻。味甘,性平。具有補虛弱、壯腎陽、去
風濕、殺蟲的功效。治虛勞骨蒸、風濕痹痛、腳氣、風疹、小兒疳積、
蛔蟲、蟯蟲、崩漏、腸風下血、痔屢、瘡瘍、陽痿、肺結核、淋巴結
核、神經衰弱。
[附方]
1.治骨蒸勞瘦及腸風下蟲:饅鱺魚1000克,治如食法,切作段
子,入鍋內,以酒二盞煮,入鹽、醋中食之。(聖惠方)
2.肺結核、淋巴結核、腺病體質的虛弱小兒、神經衰弱,鰻鱺燒
存性,研細末,每次服3~6克,一日2次。或經常煮食。(食物中藥與便方)
*泥鰍
又名鰍、鰍魚。性味甘平。功能補中益氣,助陽利尿,解酒,消
腫。治消渴、陽痿、水腫、痔疾、醉酒不適、皮膚癢疹、傳染性肝炎、
膽囊炎、疥癬。
[附方]
1.陽事不起:泥鰍煮食。(瀕湖集簡方)
2.治傳染性肝炎:取活泥鰍放清水中養一天,使其腸內容物排盡,
然後烘乾研粉,每次10克,日服3次。
3.急性膽囊炎:生泥鰍1~2條,取其背上肉,切細,裝入膠囊。
吞服每次約1條,以溫開水送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螃蟹
又名蛫、蟹、河蟹,性味鹹、寒,能清熱,散瘀血,續筋接骨,
解漆毒。治產後腹痛、骨折、黃疸、跌打扭傷、疥癬、燙傷、漆瘡。
[附方]
1.治跌打骨折筋斷:螃蟹(整體),焙乾研末,每次9~12克,
酒送服。(泉州本草)
2.疥癬:螃蟹(整體)焙乾研末,調豬脂敷。(同上)
3.治乳癌:每日吃1~2隻螃蟹當饌,另以枸、橘、李3~4只
煎湯當茶。(《江蘇中醫》1959年第2期)
4.產褥熱:螃蟹殼,燒存性,用米酒沖服。(福建《中醫驗方》)
*蚌
又名河歪、河蛤蜊。味鹹性寒。有清熱滋陰、止渴、明目、解毒、
解酒的作用。治煩熱、消渴、崩漏、白帶、痔瘡、目赤、濕疹。
[附方]
1.治小兒胎毒、濕疹:鮮河蛤蜊1個。燒存性,研細。香油調塗
患處。(吉林中草藥)
2.治鼻疔:活蛤蜊1個,冰片0.3克,硼砂0.6克,將硼砂和冰
片研細,放入蛤蜊殼內。待蛤蜊死後,用此水溶液滴人鼻內。(同上)
*鱉
又名甲魚、團魚。味甘性平。功能滋陰養血、涼血,活血。治骨
蒸勞熱、久瘧、久痢、崩漏、帶下、瘰[歷]、貧血、肝硬化。
[附方]
1.治肝硬化:鱉肉作菜,每次食100~200克,每日1次,常服
有效。
2.久瘧不癒:團魚一個,去肝、腸,用豬油燉,入鹽少許服。(
貴州中醫驗方)
3.癲癇:末發作時用鱉煮食,可用油鹽調味,每天吃1個,連服
7天。(河北省《中醫驗方選》)
*龜
又名金龜、草龜、烏龜。味甘鹹、性平。功能益陰補血,軟堅散
結。治勞瘵骨蒸、久嗽咯血、久瘧、痢疾、腸風、痔血、脾腫大、肺
結核、筋骨痛、煩渴囗乾。
[附方]
1.肺癆吐血:龜肉、沙參、蟲草、共燉服。(四川中藥誌)
2.治虛勞失血咯血、咳嗽寒熱、補陰降火:烏龜,煮取肉,和蔥、
椒、醬、油煮食。
3.治痢及瀉血:烏龜肉,以沙糖水拌,椒和,炙煮食之,多次服
之。(普濟方)
*蝦
又名青蝦、河蝦。味甘鹹,溫性。功能補腎壯陽,強壯補精,下
乳汁,托毒外出,通血脈,鎮靜解痙。治陽痿、乳汁不下、痙攣抽搐、
小兒麻疹、水痘、夜盲症、風濕性關節炎、丹毒、癰疽、[月廉]瘡。
[附方]
1.治無乳及乳病:鮮蝦米500克,取淨肉搗爛,黃酒熱服,少時
乳至,再用豬蹄湯飲之,一日幾次,其乳加泉。(本草綱目拾遺)
2.治陽痿不舉:蝦米150克,加油鹽炒食,每日1次,連服10
日。
3.治癰疽腫毒:蝦,新瓦上焙乾研末撒患處。(泉州本草)
*海參
又名刺參、肥皂參。性味鹹、溫。含有粗蛋白、粗脂肪、醣類、
鈣、磷、鐵、甾醇、三[草帖]類、碘。功能補氣養血,補腎益精,滋陰潤
燥,抗癌,抗黴菌等。治精血虧損、虛勞、陽痿、夢遺、小便頻數、
便秘、神經衰弱、癲癇、血友病、腹水、癌等。
[附方]
1.治虛火燥結:海參、木耳(切爛),入豬大腸煮食。(藥性考)
2.治休息痢:海參每日煎湯服。(本草綱目拾遺)
3.治糖尿病:海參、雞蛋、豬胰各1個,煮熟,蘸醬油食,隔日
服1劑。(食物中藥與便方)
*淡菜
又名貽貝、珠菜。味鹹性溫。功能補肝腎,益精血,滋養神經,
壯陽,止血。治虛勞瘦損、眩暈、盜汗、陽痿、腰痛、吐血、崩漏、
子宮出血、帶下、癭瘤、貧血、久痢等。
[附方]
1.陽痿:淡菜,蝦米各30克,煮食。
2.月經過多:淡菜30~60克,與豬肉共煮,行經前服。(中
國藥用海洋生物)
3.治頭暈及睡中盜汗:淡菜(焙乾,研末)90克,陳皮(研末)
60克。研和,蜂蜜為丸,每服6克,一日3回。(現代實用中藥)
4.高血壓、耳鳴眩暈:淡菜15克,焙乾研末,松花蛋1個,蘸
淡菜末,每晚一次吃完,連吃5~7日。
附:主要參考文獻
1.黃帝內經素問
2.神農本草經
3.漢代張仲景撰:傷寒論
4.漢代張仲景撰:金匱要略方論
5.晉代葛洪撰:肘後備急方
6.唐代孫思邈撰: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7.唐代咎殷撰:食醫心鏡
8.唐代陳士良撰:食性本草
9.唐代孟詵撰:食療本草
10.宋代王懷隱等撰:太平聖惠方
11.宋代嚴用和撰:濟生方
12.明代朱橚等撰:普濟方
13.明代李時珍撰:本草綱目
14.明代籃茂撰:滇南本草
15.元代鄒鈜撰:壽親養老新書
16.元代忽思慧撰:飲膳正要
17.清代鮑相璈撰:驗方新編
18.清代王士雄撰:隨息居飲食譜
19.陜西省衛生廳編:陜西中醫驗方選編,陜西人民出版社,1963年3月
20.中國中醫研究院編: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人民衛生出版
社,1970年5月。簡稱(常見病驗方)。
21.福建省中醫研究所斒:中醫驗方,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年1月。
22.河南省衛生廳編:河南省秘驗單方集錦,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3年10月
23.江蘇新醫學院編: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年7月
24.山西省衛生局中草藥匯編小組編著:常見病驗方選編,山西人
民出版社,1973年5月。
25.葉枯泉編:食物中藥與便方,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73年11月。
26.劉壽山等編:中藥研究文獻摘要,科學出版社,1979年3月。
27.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編:中藥誌,人民衛生出版社,1961年5月。
28.鄭明魯編:中國動物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
29.浙江省衛生廳編: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浙江人民出版社,1972年6月。
30.浙江省衛生廳編:浙江中醫秘方驗方集,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59年5月。
31.浙江中醫學院編:浙江中醫學院學報
32.《赤腳醫生雜誌》編輯組:赤腳醫生雜誌,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33.中山醫學院《新醫學》編輯出版組:新醫學雜誌。
標籤:
瀏覽次數:
215
人氣指數:
215
累積鼓勵:
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女科經綸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中醫-中藥用法十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