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83494
 露的下午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再給我一個理由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符號一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感傷裡的祕密花園
作者: 露的下午 日期: 2012.10.02  天氣:  心情:
「感傷,並不代表放棄。」
「即使看見世間有許多不完美,也不輕易投降接受,仍願意繼續努力讓生命有所不同。」


看見家族治療室的奇麗風景 
專訪婚姻家族治療師趙文滔


心理學讓我認識自己,諮商讓我看見自己對工作的熱情,案主則教我關於受苦與生命。」
──趙文滔

「年輕時從沒想過會成為心理學家!」趙文滔沉吟地說。
他蓄著落腮鬍,外型乍看之下顯得粗獷率性,開口說話,卻有一付緩慢暖柔的嗓音。他相信大學數學系的訓練將他邏輯理性的一面磨得更利,不過多年心理學的訓練和工作洗禮,已經使他變得與當年截然不同。今天,他與一個個家庭會談,看著陷入僵局多年的家人,在諮商室逐漸鬆動,彼此的愛再度交流,深覺這分工作很有意義,也充滿成就感。


「我的國高中同學如果知道我現在在當家族治療師、在大學教書,可能沒人會相信。」趙文滔微笑。


不小心,就走入了心理諮商世界


趙文滔自述國中時是一個很安靜的乖學生,高中搖身一變成為上課被罰站、聯誼會帶團康的叛逆人物。但兩者都很難和心理諮商師的角色連在一起,也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往心理學發展。


大學數學系畢業後,他曾在高中短暫教過數學,沒過多久就知道自己不適合做數學老師,因為他在臺上解題,學生頻頻在臺下糾正錯誤。他笑嘆:「我高中數學也很爛。」


大三時,趙文滔與心理諮商結緣。當時他和班上一位同學莫名奇妙地跑去參加義務「張老師」三階段訓練,豈知從此踏上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風景。
大學畢業服完兵役後,趙文滔選擇赴美進修,希望取得進入心理諮商的門票。當時懵懵懂懂地選了婚姻家庭與兒童諮商,渾然不知自己選的是一個課很重,又要求密集實習的科系。
不過,在過程中他卻愈來愈入迷。


沉迷在比八點檔還生動的家庭故事


趙文滔憶起碩士畢業剛回國時,滿腔熱血想進行家族治療,結果碰一鼻子灰。不但案主家人不買帳,還曾有同行直接對他說:「我不相信家族治療。」
趙文滔說,愈是如此他愈不服氣,誓言要讓其他人也能看見他在家族治療中體驗到的震撼。投入下去,不知不覺已經十三年。


他在會談室裡,看見家人間憤怒、冷戰、痛苦、孤單,瞭解到家人間原來在意彼此如此地深。當會談順利,他看到家人表達懺悔、道歉與感謝;愛,在他們之間重新流動起來,令他深深動容。


儘管大家認為華人不擅表達情感,但在家庭諮商室裡,家人往往得以說出累積多年的不滿、怨恨、遺憾、愧疚與感激,其用詞之豐富、情感之深,令趙文滔嘆為觀止,「相較之下,八點檔實在不怎麼戲劇性!」


趙文滔形容,比起八點檔刻意灑狗血式的情節,家族治療像是一個有機會瞥見人性真情交流的祕密花園,一旦去過,就難以忘懷那裡的美麗風景。在家庭諮商室,家家的劇本不僅獨一無二,親人之間隱微細膩的牽引,在彼此生命中產生巨大衝擊,都流露在互動的細微之處,更是每每超出他想像的邊界,令他驚嘆連連。


冀望貢獻所學,為後輩鋪路


雖說心理治療所能觸及人心之深、之細膩,是值得努力細細探究的迷人景致,但從事家族治療,得說服一家子騰出時間來參與諮商,並非易事;因此,家族治療師必須練就過人的功夫,在一兩次面談中,迅速掌握問題核心;不僅極具挑戰性,也充滿壓力。


而走出會談室,面對同行之間的不解與質疑,沒有太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可以分享,一路走來甚感寂寞。


「那種孤單的心情,想來會忍不住掉淚。」趙文滔記起某回受邀演講,來賓問起推行家族治療的困難,他答著答著,一個大男人便在臺上哽咽起來,令臺下百來位聽眾面面相覷。


趙文滔說,反而在參加國際家族治療師的聚會,孤單感能稍微減輕。但也正是這段歷程,令他的人生目標更臻明確,希望培訓臺灣在地家族治療師,冀望自己的學習成果,能為他人鋪路,毋需重蹈他當年的摸索與困難。


感傷生命,但不輕言放棄


如今,趙文滔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任教,已邁入第三年,逐步朝夢想前行,向年輕學子分享寶貴的經驗與熱情。


只是,家族治療師的學習與訓練需有機構的配套,使得教學、實務與督導能相輔相成。他深知目前跨出的僅是第一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突破。
趙文滔攤開手掌,秀出掌中的生命線,道出內心的焦急:「我很清楚想要做什麼,但我的生命線不長,所以難免著急,總想盡快看到成績。」但經驗告訴他,急迫無益,他在學習「放慢」的人生智慧。


回顧過往二十年,趙文滔說,心理學幫助他認識自己,諮商讓他看見自己對工作的熱情,案主則教他關於受苦與生命,「我相信自己現在與當年已經完全不同了。」
其中最明顯的是,過去那顆理性的腦袋,因看見人性的細膩複雜,而不再想透過邏輯思考掌握一切。他發現自己更能進入情感的世界,也更懂得享受生命的當下片刻。


「要能保持單純的快樂,有時必須忽略不去看負面,好的心理治療師很難維持這種單純的樂觀。治療師必須要能看見生命的全貌,包含光明與黑暗,是很難不感傷的。」


然而「感傷,並不代表放棄。」趙文滔解釋,「即使看見世間有許多不完美,也不輕易投降接受,仍願意繼續努力讓生命有所不同。」
會不會是這樣的信念,支持趙文滔在心理諮商室裡,協助案主充滿勇氣地面對生命困頓,不輕言放棄?

--全文轉自張老師月刊,2011, 02

標籤:
瀏覽次數:426    人氣指數:7786    累積鼓勵:368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再給我一個理由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符號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