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65213
 向天 天晴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聲明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潛園素食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記往事-disorder
作者: 向天 天晴 日期: 2010.03.29  天氣:  心情:

本文引自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9766&sc=1
(在我前妻的生日的日子,記念我陪伴我前妻走過的那十數年
我盡力了,最起碼,跳海沒成功,我欠她的債也還完了。
我要過我自己的幸福人生了。

感謝商業週刊的百大好醫生-身心內科林正修醫生的幫忙,
從急性期到現在花了四年的時間終於可以不用藥物控制了-給向晴一個完整的娘。
林正修診所
http://www.uho.com.tw/Web.asp?id=18339&m=1


另感謝竹東署立醫院急性病房在最困難時期的協助(署立新竹醫院的急性病房不好,切記,切記))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4/08 04:09

邊緣性人格患者經常自殺、自傷,甚至有病患一天自殺3次,台北馬偕醫院兩年多前引進「辯證行為治療法」,大幅降低自殺、自傷次數,甚至有患者治療 後,一年都不用藥物控制。


自殺已連續7年進入國人十大死因,去年奪走4406條人命。馬偕自殺防治中心統計,去年該院追蹤管理的自殺危險個案高達1671人,比95年的 910人,成長了83%。而馬偕今年3月以來,承接台北縣自殺防治個案,1天就通報29人。


一名24歲女大學生因父母離異,無法得到良好照顧,極度沒有安全感,只要朋友稍不關心就以自殺威脅,手腕已傷痕累累,甚至連韌帶都被割斷。還有被丈 夫要求離婚的女子割腕、刺腹、服藥通通來,一個星期3次拿水果刀自戕腹部;甚至有極端病患同一天自殺3次,被送往台 大、馬偕、亞東醫院急診。


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吳書儀表示,邊緣性格人格疾患有7成到7成5至少有一次自殺行為,且多在成年早期就會發病,在所有自殺人口當中,有7%到 38%診斷符合邊緣性人格症狀。而患者往往要看到6個醫師之後才會找到固定就醫對象。


患者經過辯證行為治療後,貝克憂鬱量表分數從90分降為50分,貝克焦慮量表分數從52分降為42.5分,每月自殺、自傷送急診2次減少為0.1 次,企圖自殺行為從一次降為0.2次。


 


在精神科的診斷中,也有被歸類精神科癌症的診斷,一般的人格疾患或人格異常(PERSONALITY DISORDER),就是精神科醫師口中難以治療的精神癌症。PERSONALITY的字源是從面具來的,從前的戲劇是演員戴上面具進行表演,人們從面具 的表情及顏色,就能判斷他扮演的角色的屬性。而人格,是我們每個人,對外應對進退的一種綜合的反應與結果,也就是每個人有其先天的氣質,加上後天的薰陶及 好壞事件的影響,形成當事人對不同事物的看法及反應。如果他的行為及情緒反應持續或者經常造成別人及自己痛苦,我們都可稱為人格違常或者人格異常。但這樣 的定義及歸類,不過方便疾病的分類,由於被歸類有人格異常的人,本身比較缺乏改善動機,不是依然故我,不然就是把自己的不舒服反應,全部歸咎為別人的過 錯,因此,在治療方面,不管藥物或者心理治療,治療中斷及復發屢見不鮮,所以才會被稱為精神癌症PSYCHIATRIC CANCER。


在精神異常中,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邊緣性人格違常,以前有一部電影:致命的吸引力,就是在描述 這種狀況,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看看。邊緣性人格違常的名稱來源,是因為這類個案的表現,常介於精神病及精神官能症之間,也就是一旦發作,他們的症狀會像精 神病發作一樣難以控制。一般而言,這都是源自於他們極度的缺乏安全感與自信,很怕別人拒絕或者拋棄他們,如果他們身上背了TNT(黃色炸藥),引信就是拒 絕或拋棄他們這種拒絕或拋棄,不一定是實質的,只要是他們感覺到或想到,也可能會引發一連串的激烈反應,一般以激烈的情緒(翻臉像翻書一般)、自殺威 脅、自殘的行為來表現,更激烈的人有可能與對方同歸於盡,一些社會新聞不時會有類似的報導可供印證。


邊緣性人格違常經常處於危機狀態,經常有情緒波動、經常一下子好辯、激動; 轉眼間又憂鬱、哭泣;一會兒可能感覺不到自己的感覺。因為他們既依賴又充滿敵意,希望被愛又不相信自己能夠擁有,故其依賴感無法被滿足的時候,即表現強烈 的憤怒,結果當然就是難以與人維持深度的親密關係。由於他們極怕被依賴的對象所背叛,往往先激起對象的生氣、憤怒、或者率先背叛對方,以測試對象的容忍 度,當對象果真離開他們以後,他們則陷入極度的情緒混亂中,並再度強化無人可信任、自己的空虛及孤獨存在的意念。他們可能隨意與人發生關係或者以自傷自殘 的方式,來排解自己的空虛無望感。由於人際關係不穩定、生活模式混亂、社會職業功能受到極大影響,他們的成就與表現通常低於能力。


根據研究調查,具邊緣性人格異常的人,過去通常遭受兒虐、性侵或者被拋棄或者與至親分離等等的創傷, 所以內心深處常充滿不安。根據統計,邊緣性人格異常的盛行率約0.7%到2%,男女比例約1:2或1:3,75%的人會出現自我傷害的行為,10%的人會 自殺成功。


辯證行為療法,一般被視為邊緣性人格違常的重要治療,這是由心理學家MARSHA LINEHAN所發展出來的療法,基本上,是由認知行為療法再加上辯證哲學及禪宗的修行概念融合而成的心理治療。這項治療,強調接受與改變的平衡,整體目 標不止在幫助活下去,還要找到值得活下去的生活意義。治療一般區分為四階段:第一優先處理的是自傷及其他危急生命的議題或事件。第二階段,鼓勵當事人去經 歷他們一直不想面對的痛苦情緒。第三階段,找出生活中的問題(例如職場或者婚姻等等)。最後階段,著重在幫助當事人感覺完整(自我),減少空虛感。 這樣的治療,若能完整的完成療程,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統計數字的改善,然而邊緣性人格違常的人在治療期間容易中斷、放棄治療,因此真正能完成療程的比例比較 低。完成後,長期來看(超過一年)復發率也高,所有的相關研究都誠實的說出:目前對於邊緣性人格違常,仍無特定治療證實確實有效。包含藥物也是一樣,大多 只是症狀控制,談不上根本的改善。


如果,當事人想改善,關於過去創傷的修復,其實有非常直接的心靈技術(非心理治療)來幫忙,然而,如 果當事人只是要一再證明自己是很糟的,不值得改善,每個人到最後一定會離開他們,都是別人對不起他們的話,那麼談真正的改善仍太遙遠。治療者除非能夠完全 的接納,讓當事人感覺到安全,改變才可能發生,但到底到何種程度才算安全,恐怕還是因人而異。總之,接納、安全之後,當事人才有機會去檢視哪裡有問題,治 療者本人除了需極大的面對能力以外,當事人真正想改善的動機仍是關鍵。

標籤:
瀏覽次數:319    人氣指數:919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聲明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潛園素食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