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741687
 海虹.平安如意!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了凡四訓第三篇積善之方﹝14﹞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了凡四訓第四篇謙德之效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了凡四訓第三篇積善之方﹝15﹞
作者: 海虹.平安如意! 日期: 2011.10.04  天氣:  心情:
十五、行善妙方有十味



我們平常若遇到有行善機緣的時候,便應該好好的珍惜,盡力去幫助別人。而隨緣濟眾,行善積德的方法,大約可分為十項:一、與人為善;二、愛敬存心;三、成人之美;四、勸人為善;五、救人危急;六、興建大利;七、捨財作福;八、護持正法;九、敬重尊長;十、愛惜物命。



什麼叫做與人為善呢?先帝舜在還未有做君主的時候,在雷澤湖見漁人捕魚,看到魚藏豐富的淨水深潭,都被年青力壯者爭相佔取,而老弱的漁人,都留在急流淺灘之處。因而十分哀憐他們,於是他也親自下水捕魚,反是碰到了別人過來搶捕,他就故意禮讓,也不談及他們的過失。見到謙讓的漁人,他就到處讚揚,效法他們。如此過了一年,大家都讓出水深魚多的地方來了。試想以舜的才智,豈有不能用言語來勸化大眾?而他卻不用言教,寧取身教,潛移默化轉移人心風氣,真是用心良苦啊!



我們生在這個人心風俗敗壞的末世時代,做人處世已不容易了。旁人有不如我的地方,不可把自己的長處,去蓋過別人。旁人有不善的事情,不可以自己的善,來比較旁人。旁人能力不及我,不可把自己有的能力,來難倒旁人。自己縱有才幹聰明,也要收歛起來,不可外露炫耀,應像沒有才幹聰明一樣,要把才幹聰明看作虛假的。看到旁人有過失,姑且替他包含遮瞞。像這樣,一方面可使他有改過的機會;另一方面可使他有所顧忌而不敢放肆。〔如把他的臉皮拉破,他就沒有顧忌了。〕看到旁人有些小的長處,可學的;或有小的善心善事,可記的;都應立刻反轉過來,放下自己的主見,學彼長處;並且稱讚他,替他廣為傳揚。我們日常生活,所講的說話,所做的大小事情,全都不可隨自己的歡喜稱心去作,而是要為天下大眾著想,立出一種規則榜樣,讓大家去遵守奉行,這就是聖賢以天下為公的度量了。什麼叫做愛敬存心呢?君子與小人,從外貌看來,常易混淆,分不出真假。〔因為小人會裝假仁假義,冒充君子。〕不過這一點存心,君子是善,小人是惡,彼此相去很遠,他們的分別,就像黑白二色,絕對相反不同。所以孟子說:「君子所以與常人不同之處,就在他們的存心啊!」君子所存的心,只是愛人敬人的心。因為人雖有親近的,有疏遠的,有尊貴的,有低微的,有聰明的,有蠢笨的,有道德的,有下流的,千千萬萬的不同種類;但都是我的同胞,都是和我一樣有生命,有血有肉,有感情理智,那一個不該愛他敬他呢?愛敬眾人,就是愛敬聖賢人。能夠明白眾人的的意思,就是明白聖賢人的意思。為什麼呢?因為聖賢人,本都希望世人能安居樂業,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所以我們能夠處處愛人,處處敬人,使世上的人都平安幸福,也就可說是代替聖賢,使這世上的人都平安快樂了。



什麼叫成人之美呢?舉例來說,若把一塊裏邊有玉的石頭,隨便的棄丟,那末這塊石頭也不過和瓦片碎石一樣,一文不值了。若把它好好的加以雕刻琢磨,那末這塊石頭,就成了極珍貴重的圭璋了。而人亦是如此,也全靠提引;所以看到旁人做一件善事或是這個人立志向上,而資質足以造就的話;都應好好的引導他,提拔他,使他成為社會上有用之材;或是誇讚他,激勵他,扶持他;若有人冤枉他,就替他辯白冤屈,來替他分擔,務必要使他能立身於社會,而後才算盡了我的心。



大概通常的人,對那些與他不同類的人,都不免有厭惡感,在一個鄉裏的人,都是善的少不善的多;正因為不善的人多,善的人少,所以善人處在世俗裏,常被惡人欺侮,很難立得住。況且豪傑的性情大多剛正不屈,並且不刻意修飾外表,俗眼見識不高,只看外貌,就說長道短,隨便批評;所以做善事也常易失敗,善人也常被人誹謗。碰到這種情形,只有全靠仁人長者,才能糾正那邪惡不正的人,教導指引他們改邪歸正;保護幫助善人,使其成立;像這種闢邪顯正的功德,實在是最大的。



什麼叫勸人為善呢?一個人既經生在世上做了人,那一個沒有有良心呢?但只因汲汲追逐名利,弄得世上忙碌不堪,只要有名利可得,就昧著良心,不擇手段地去做,那就最容易墮落了。所以與別人往來相處,常要留心觀察這個人,若是看他要墮落了,就應隨時隨地提醒他、警告他,開發他的糊塗昏亂。譬如在長夜裏,做了個渾渾噩噩的夢,一定要叫喚他,使他趕快清醒;又譬如他長久陷落在煩惱裏,一定要提拔一把,使得他頭腦轉為清涼。像這樣待人以恩,功德是最周遍最廣大了。從前韓文公曾說:「以口勸人,只在一時,事情過了,也就忘了;並且別處的人,無法聽到。以書勸人,可傳到百世,並能傳遍世界;所以做善書,有立言的大功德。」這裏說以口來勸,用書來勸人為善,與前面所講的「與人為善」比較起來,雖然較著了形式痕跡,然而這種對症下藥的事,常有特殊的效果;這種方法是不可廢棄的。並且勸人也要勸的得當,譬如這個人太倔強,不可用話來勸,你倒用話去勸了;不但是白勸,所勸的話,也成了廢話,這叫失言。若這人性情和順,可用話來勸,你卻不勸,錯過了勸人為善的機會,這叫失人。失言失人,都是自己聰明不夠,分辨不出來,就該自己仔細反省檢討;如此才能不失言,也不失人。



什麼叫做救人危急呢?患難顛沛的事情,在人的一生當中,都是常有的。倘使偶然碰到這種人,應該要看他的痛苦,像在自己的身上一樣,趕快設法解敉。他有什麼被人冤屈壓迫的事情,或是用話幫他申辯明白,或是用各種方法去救濟他的困苦。崔子曾說:「恩惠不在乎怎麼大,只要在旁人危急的時候,趕快去幫助他,就可以了。」這句話真是仁人的話呀!



什麼叫做興建大利呢?講小的,在一個鄉中;講大的,在一個縣內;凡是有益公眾的事,最應該發起興建,或是開闢渠道來灌溉農田;或是建築堤防,預防水災,或是修理橋樑,使行旅交通方便;或是施送茶飯,救濟飢餓口渴的人,隨時碰到機會,都要勸導大家,同心協力,出錢出力來興建;縱然旁人在暗中毀謗中傷,你也不要為避嫌疑就不去做,也不要怕辛苦,擔心別人妒忌怨恨,就推托不做,這都是不可以的。



什麼叫捨財作福呢?佛門裏的萬種善行,以布施為最重要。說到布施,就只有一個捨字,什麼都捨得,就合佛的意思了。真正明白道理的人,什麼都肯捨;如自己身上的眼、耳、鼻、舌、身、意沒有一樣不肯捨掉。在身外的色、聲、香、味、觸、法,也都可以一概捨棄。一個人所有的一切,沒有一樣不肯捨掉。〔能如此,那就身心清淨,沒有煩惱,如同佛菩薩了〕。若是不能什麼都捨,那就先從錢財上著手布施。世人都把穿衣吃飯,看得像生命一樣重要;因此,錢財的佈施也最為重要;如果我能痛痛快快地施捨錢財;對內而言;可以破我慳貪的毛病:對外而言,可以救濟旁人的急難。不過錢財不易看破,起初做起來,難免會有些勉強,只要捨慣了,心中自然安逸,也就沒什麼捨不得了。這是最容易消除自己的貪念私心,也可去除掉自己對錢財的執著與吝嗇。



什麼叫護持正法呢?法是無始以來有情生命的眼目,亦是真理的準繩;如果沒有正法,如何去參贊天地?如何去孕育萬物?如何得以脫離塵世的種種束縛?如何去維持這世間的秩序?如何去擺脫生死輪迴之苦?所以凡是見到聖賢廟宇,經書典籍,都要加以敬重;至於有破碎不全的,都應修補整理。至於宏揚正法,上報佛恩的事,我們都應互相勉勵,努力去實行。



什麼叫敬重尊長呢?家裏的父親、兄長,國家的君王、長官;以及凡是年歲、道德、職位、見識高的人,都應格外用心的遵從和奉事他們。在家裏奉侍父母,要有深愛父母的心,與委婉和順的容貌;而且聲要和,氣要平;這樣不斷地薰染成習慣,就變成自然的好性情,這就是和氣可以感動天心的根本辦法。出門在外,伺候君王,不論什麼事,都應依照國法去做,不可以為君王不知道,自己就可以放肆亂做呀!辦一個犯罪的人,不論其罪輕重,都要仔細審問,公平執法;不可以為君王不知道,就可以作威作福冤枉人呀!服侍君王,像面對天一樣的恭敬,這是古人所訂的規範,這種地方關係陰德最大。你們試看凡是忠孝人家,他們的子孫沒有不發達久遠而且前途興旺的,所以一定要謹慎小心地去做。



什麼叫愛借物命呢?一個人所以能夠算他是人,就是在他有這一片惻隱的心罷了。求仁的,就是求這一片惻隱的心;積德的,也是積這一片惻隱的心。有惻隱心,就是仁;有惻隱心,就是德。周禮上曾說:「每年正月時〔正是畜生容易得胎期間〕,祭品勿用母的。」〔因為防牠們肚裏有胎的緣故〕孟子說:「君子人不肯住在廚房附近」,就是要保全自己的惻隱心。所以前輩有四種肉不吃的禁戒,就是聽到動物被殺的聲音,不吃;或殺的時候看見,不吃;或自己養大的,不吃;或專門為我殺的,不吃。後輩的人,若要學前輩的仁慈心,一時做不到斷食葷腥,也應依照前輩的辦法,禁戒少吃。〔照佛法來講,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因為前生造了孽而投做畜生:到他們的孽債償完了,仍可投生做人。一切眾生都是未來的佛,那末我們所吃的肉,不就是未來佛的肉?!並且他們在無量過去的前世中,也一定曾做過人;那他們可能曾做過我前生中的父、母、妻、子、親族、朋友,我今天所吃的肉,可能就是吃我前生中父、母、妻、子、親族、朋友的肉了。而今天我做人,他做畜生,我吃他,我就造了殺孽,與他結下殺仇。倘然被我吃的畜生,來世他的孽償清投生做人了,我卻因殺生造孽投做畜生,恐怕他也要報復我殺他之仇,而來殺我吃我了。這樣說來,還能殺生麼?肉還吃得下麼?〕



這樣一步一步的去做,慈悲心就會不斷增長。不但應戒殺生,一切會動的,有靈的,我們都不應傷害。求絲煮繭,鋤地殺蟲,想及我們衣食的由來,都是殺牠們來養活自己。所以糟蹋糧食,浪費東西的罪孽,實在也如與殺生的相等。至於隨手誤傷的,腳下誤踏而死的,不知有幾何的多,這都應要設法防止。古詩說:「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這是多麼的仁厚慈悲啊!善行無盡的多,那能說得完;只要上邊所說的十件事,加以推廣發揚,那麼一切的功德也可完滿了。

2011.10.4陳9點
標籤:
瀏覽次數:425    人氣指數:1025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了凡四訓第三篇積善之方﹝14﹞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了凡四訓第四篇謙德之效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