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成因
從疾病史的記載來看,早在十七世紀希臘、羅馬時代,痛風即為歐洲人典型難治的一種疾病,尤其是追求美食的上流社會貴族們,很多人都患有痛風。
「痛風」的發生是因為「普林」(Purine,核酸的一種)代謝異常,體內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受阻,加上外在壓力(例如激烈運動、暴飲暴食、生活習慣改變等)誘發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導致尿酸鈉鹽沈積在關節腔、肌腱、軟骨或腎等處,造成紅、腫、熱、痛,甚至變形等症狀。
痛風的成因絕非單種原因所造成,其成因包括:
一、尿酸生成過多:
1.原發性合成過多:飲食攝取過多的普林。
2.併發性細胞裂解亢進:
(1)腫瘍性:白血病、惡性淋巴腫、骨髓腫等。
(2)非腫瘍性:溶血性貧血、化學藥物治療等。
二、尿酸排泄量減少:
1.尿酸排泄機能降低。
2.腎臟功能障礙;例如慢性腎炎。
3.服用某些藥物影響尿酸排泄;例如使用利尿劑等。
4.尿酸中毒;例如糖尿病、乳酸血症、飲酒過多等。
三、尿酸生成過多,同時排泄量減少。
四、其他:例如遺傳、肥胖、脫水、絕食等。
痛風vs.假痛風:
「真痛風」是因尿酸沈積在腳或手大拇趾(指)關節所引起的疾病,與高尿酸血症有關。
「假痛風」是因為關節軟骨(主要是膝、腕關節)的鈣化的疾病,而所沈積的Calcium pyrophosphate dihydrate洩出關節腔,引起的疼痛。
急性痛風:
常發生於半夜,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發熱及嚴重疼痛;此時任何輕微的碰觸都會使疼痛加劇。痛風大多侵犯大腳趾關節,其他如足背、踝、膝、腕關節都可能發生,此時百分之八十的患者血尿酸值偏高。
慢性痛風關節炎:患者關節、耳輪、皮下組織甚至內臟器官,因尿酸沉積形成粒狀或球狀凸起,稱作痛風石。痛風石累積於關節,造成痛風關節炎,導致關節變形。若累積在腎臟亦會影響腎臟功能。
那些因素會誘發痛風的發作?
1、壓力。
2、 感染。
3、 關節受傷。
4、 體重快速減輕:由於大量身體細胞崩解,釋放出嘌呤。
5、外科手術:同樣導致細胞崩解,釋放出嘌呤。
6、 過度飲酒。
7、 過量高嘌吟食物。
8、 行走過量,超出身體之適應。
9、 季節的改變:據統計春天是高發作用,四月是最高蜂。
10、 嚴重的疾病或藥物治療常誘發痛風發作,有20~86%的痛風患者曾經在住院期間發作。
痛風的症狀
痛風的發生通常可分為下列四個階段:
1、 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期
對從未發生過痛風的人而言,此階段血中尿酸濃度的鍵構期。在此期間血液尿酸濃度偏高,並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十餘年到數十年),但痛風往往還不會發作,因此被認為是痛風發作的準備階段。事實上,少於2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日後會發展成完全性的關節炎。
2、 急性痛風關節炎期
此階段最先出現的症狀是手指或腳趾開始有冰冷的感覺,這意味著尿酸結晶的形成。隨後可能出現腳趾或腳踝關節隱隱作痛,或是輕微扭傷的感覺,大多數人都不會在意。其後可能在某一時間,發生突然、快速、劇烈的關節疼痛,痛到無法站立,並伴隨著關節處紅腫發炎。有些人在半夜痛到醒來,有些人有起床時發作而無法上班。這些症狀常在5到7天后消失,來得快去得也快,痛風之名由此而來。
3、復發危險期
患者通常在首次發作痛風後數日,症狀完全消失,會有完全復原的感覺。但若未就醫並加以監控,日後復發的機會非常高。有62%的人在首次發作後隔年至少發作一次,若將期間延長為二年,發作比例增加為78%,十年內則有93%的人再次復發。若持續不就醫,發作期間會越來越短。
4、慢性痛風石侵犯期
在遭受痛風侵犯後一段長時間,約10到20年,會演變成複雜的慢性症狀。超過一個以上的關節發生持續性低程度疼痛,並伴隨輕度到急性發炎。痛風石逐漸形成並破壞關節區的骨骼及軟骨組織,導致關節變形活動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