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88372
 Eiko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薑母黑糖塊作法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炒飯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岡山籮筐會
作者: Eiko 日期: 2009.01.31  天氣:  心情:
岡山的籮筐會至今已逾二百餘年,是具有濃厚鄉土色彩的民俗市集活動,每年固定三次,都有特殊的紀念意義,分別在:
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日)

農曆八月十四日(中秋節前夕)

農曆九月十五日(義民爺生日)

每逢這三個節日,盛況空前,不僅岡山地區十多個鄉鎮參與盛會,並有遠從台東、屏東、台南、嘉義、雲林前來共襄盛舉的民眾,其熱鬧景況,比鄉下進香作醮更有過之。岡山籮筐會的地點已多次易地,從舊街-維仁路移至中山公園,再搬至中華路,現在在新闢的河華路舉辦。其中以中山公園最讓人懷念。日據時代,日本人稱現在的中山公園為「神社」,日本人走後,岡山人仍沿用神社每年三次的籮筐會。

籮筐會的歷史由來
傳統趕集活動的延伸。河洛人稱類似趕集的活動為:市仔,牛墟或籮仔筐會,牛墟或籮仔筐會是因為趕集所販賣的物品多為牛隻或竹製竹籮、竹筐為主,台灣籮筐會現只剩岡山地區才有。

趕集,是古老社會裡的一種商業貿易行為,也是鄉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趕集,在岡山叫「籮筐會」,乃緣於它當時交易是以竹類竹藝品為主,例如:竹椅、竹梯、竹籠、竹籃、竹筐、扁擔、竹畚箕等農家用具;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名銜雖沒變,但買賣的內容卻有了許多的變化。今日籮筐會已是百貨雜陳、五花八門,類似隨處可見的「夜市仔」,其原有的特色已幾近消失。不過,若稍微留意,仍可發現少數舊式產品的攤位,如:竹器品、牛犁、漁網及山草藥等,雖然顧客少,交易量不多,可是每次趕集之日,卻仍參    與盛會。他們是有心人,只是在延續這項傳統習俗而已,至於能得 多少利潤倒在其次,所謂能賣多少就賣多少吧!岡山的籮筐會至今已逾二百餘年,是具有濃厚鄉土色彩的民俗市集活動,每年固定三次,都有特殊的紀念意義,分別在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日)、八月十四日(中秋節前夕),以及九月十五日(義民爺生日)。每逢這三個節日,盛況空前,不僅岡山地區十多個鄉鎮參與盛會,並有遠從台東、屏東、台南、嘉義、雲林前來共襄盛舉的民眾,其熱鬧景況,比鄉下進香作醮更有過之。

岡山籮筐會的地點已多次易地,從舊街-維仁路移至中山公園,再搬至中華路,現在在新闢的河華路舉辦。其中以中山公園最讓人懷念。日據時代,日本人稱現在的中山公園為「神社」,日本人走後,岡山人仍沿用神社每年三次的籮筐會。

籮筐會為何會吸引人潮
到底籮筐會有什麼吸引力去牽住孩子的心呢?其實說穿了沒什麼,小孩喜歡湊熱鬧,討個零嘴,過過癮。早期農村生活淳樸清苦,平淡的日子中最缺少娛樂活動,除了拜拜、過年過節外,三次的趕集,提供了孩子最好的「娛樂活動」的場所,對岡山的小孩真是一大喜事,他們盼望趕集,一年期盼三次。何止小孩子喜歡參與籮筐會,就是大人也喜歡,除了--些真正需添補家具用品的以外,大部分也都為了趕熱鬧,來籮筐會場隨處走走、逛逛、看看,尤其是一些一年難得出門幾次的討海人或山陬農人,常見他們由山陬海邊開出一輛輛滿載的客運車或牛車,車內不乏打扮得花枝招展卻掩不住那土氣的村姑,他們是到小城裡來見世面,當然村姑出籠了,健壯的村夫還會待在家裡嗎?想像看,這也該是「七夕會」吧!不曉得湊合了多少對佳偶因為每到了籮筐會,家家戶戶便扶老攜幼去參加籮筐會。甚至鄰近鄉鎮彌陀、梓官、阿蓮、燕巢一帶民眾也成群結伴、雲集來響應。更有遠從屏東、台南、嘉義前來共襄盛舉的人潮。其中,大部分的人士為了趕熱鬧,不過也有來添補家具、衣飾用品的。但不管是為什麼而來的,一定會有一種熱熱鬧鬧、高高興興的感覺。



以下是岡山鎮公所網站
http://www.gsto.gov.tw/main.php?mode=content&act=explain&content_id=O01
裡面更記載義民爺的由來、籮筐會盛況的照片等等
標籤:
瀏覽次數:409    人氣指數:1409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薑母黑糖塊作法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炒飯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