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所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善哉,比丘不樂於色,不讚歎色,不取於色,不著於色。善哉,比丘不樂於受、想、行、識,不讚歎識,不取於識,不著於識。所以者何?若比丘不樂於色,不讚歎色,不取於色,不著於色,則於色不樂,心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樂於識,不讚歎識,不取於識,不著於識,則於識不樂,心得解脫,若比丘不樂於色,心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樂,心得解脫,不滅不生,平等捨住,正念正智。(面對五蘊不讚嘆、不執取、不執著)
*取:執著。 *著:執著。 *所以者何:為何會這樣呢。
*平等捨住:平等地捨去貪著,並穩固在此狀態。其中「住」是「穩固」的意思。
*正念、正智:清澈覺知(現前的對象)、清晰理解(解脫的智慧)。其中「正念」是「八正道」之一,「正智」又譯為「正知」,在這裡即「解脫知見」。
「彼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前際俱見,永盡無餘;前際俱見,永盡無餘已;後際俱見,亦永盡無餘;後際俱見,永盡無餘已;前後際俱見,永盡無餘,無所封著。無所封著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者,亦無所求;無所求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前際俱見:對過去世的種種看法。例如「我過去世存在嗎?我過去世不存在嗎?我過去世是什麼呢?我過去世的情形如何呢?」其中「前際」是「過去世」的意思,「前際、中際、後際」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
*封著:黏著、執著。
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復次,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寂、沒,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四大:古代印度人認為一切物質及物理現象,有四種組成:地大(堅固性)、水大(濕潤性)、火大(溫熱性)、風大(移動性)。不過在佛教的觀點,四大並非不可分割、永存的,四大彼此也是互為因緣、無常的。一個東西的地大特別明顯時,我們稱它為地,但它其實還是有其他三大的特性,只是不那麼明顯。
*四大所造色:由地水火風四大所造成的各種物質及物理現象。 *無常:遷流變化,沒有恆常不變的。
*變異法:具有會變化的性質,與「無常」意思類似。
*寂:寂靜。 *沒:消失、終了。 *有餘:還有餘留的。這裡特指還有餘留的執著。
「云何受受陰?謂六受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受陰。復次,彼受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云何想受陰?謂六想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想,乃至意觸生想,是名想受陰。復次,彼想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云何行受陰?謂六思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復次,彼行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云何識受陰?謂六識身。何等為六?謂眼識身,乃至意識身,是名識受陰。復次,彼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比丘!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比丘!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比丘!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後究竟苦邊。
「比丘!若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不起心漏,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中華電子佛典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